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酷吏来俊臣被杀时,牵连了无数人,一个小官却因妻子一言逃过一劫

酷吏来俊臣被杀时,牵连了无数人,一个小官却因妻子一言逃过一劫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邮寄雪兔 访问量:3366 更新时间:2024/1/28 7:42:27

武则天时期,侯敏为上林令。一日下朝回家,老婆董氏跪下说道:“夫君,咱们离婚吧!”侯敏大吃一惊,问道:“娘子为要离婚?”董氏答:“你大祸将至,我不愿和孩儿被你连累。”

上林令侯敏,在宫里当了一天的差,按照以往惯例,回到家后娘子董氏总是温言暖语,服侍左右,孩子承欢膝下,日子过得好不惬意。

这日回来不知娘子董氏为何哭诉要和他离婚,侯敏是一个头两个大。侯敏见娘子董氏决意和离,就细细问她,素日夫妻和睦,感情深厚,为何要撇下他?

董氏见侯敏问起缘由,就拉着他对他说道:“夫君日日在朝中,和谁关系最好?”侯敏答:“眼下这段时日里,我和御史来俊臣走得比较近。夫人你有所不知,来御史眼下可是陛下的红人。”

董氏听后,便认真地对侯敏说道:“夫君认为,来俊臣御史除了眼前是陛下的红人外,他还是个什么样的人?”

侯敏听后,陷入了沉思,对于来俊臣的为人,他也是颇为了解的。来俊臣眼下虽说在官场上平步青云,可在朝中,对他恨得牙痒痒的人多了去了。要知道来俊臣在少年时期就是个奸诈的小人,整日游手好闲,最后因偷盗被送进大牢。

在牢里的来俊臣是一点都不老实,成天惹是生非,经瞎编乱造地乱告密,最终惹火了狱史,狱史就把来俊臣的事往上报了,结果刺史就赏了来俊臣一百棍,这下,来俊臣终于消停了一段时日。

然而,来俊臣并没有消停多久,打他一百棍的刺史因犯事被朝廷诛杀了,来俊臣的心思又开始活络起来了。他借机揭秘刺史的黑幕,洋洋洒洒地写了份举报信,这封信还到了武则天手里。

武则天看后,破例见了来俊臣。此后,来俊臣就一步登天,开始了平步青云的好日子,当上了御史。这侯敏是上林令,在宫中掌管花草树木的种植,对于来俊臣这个当红大臣,心里有了自己的小算盘,一心想依附来俊臣,让自己的仕途更加坦荡。

董氏见自己的夫君和来俊臣走得很近后,心中的忧虑积少成多,她深知来俊臣是个阴狠狡诈的人,手段狠厉,自己的夫君长期和来俊臣混迹一处,日后必定会受到拖累。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聪慧的董氏为了防止侯敏继续巴结着来俊臣不放,就在这日侯敏下朝后提出要和他离婚,是为了防止被他拖累。

一语惊醒梦中人,侯敏被董氏的话给惊醒了,他细细揣摩一番后,认为董氏说得很有道理,是不能继续巴结来俊臣了,以防万一被牵累了。

智囊记载:则天朝,太仆卿来俊臣之强盛,朝官侧目。上林令侯敏偏事之,其妻董氏谏曰:“俊臣国贼也,势不可久,一朝事坏,奸党先遭,君可敬而远之。”

打定主意的侯敏就开始远离来俊臣,来俊臣能混到御史,也是个心思活络的,他看明白了侯敏的疏远,对侯敏就有了很深的不满。既然侯敏不识抬举,那来俊臣定不会让侯敏有好果子吃。

很快,侯敏被来俊臣随意找个理由,给贬官了。侯敏便从上林令,变成了涪州武隆县令。侯敏得知自己被贬涪州后,心如死灰。这是为啥呢?

原来,涪州武隆县令相当不好当。那地方不是太平之地,常常有乡民犯事,时不时对县衙抢掠一番,更有厉害的直接把县令给杀了。

侯敏一想到去涪州后就有性命之忧,便和董氏商议一番,保命要紧,要不就上交辞呈,不干了。董氏则劝道:“不去报道可不行,走一步看一步,再做打算。”

无奈之下,侯敏举家来到涪州。到了涪州之后,依照惯例,侯敏得去给州将呈递自己的名片,表示自己来报道了。

侯敏就在这名片上动了小心思,他故意把格式给写错了。州将看了之后,对侯敏大失所望,一个连自己的名片都写不好的人,还想当一县的县令,便把侯敏的报道公给扔在一旁。

侯敏没办法如期上任,心情低落,董氏就宽慰道:“既来之,则安之,我们就耐心等待吧!”因为侯敏报道的公文没有如期发放,侯敏这个新的县令就不为当地人所知。

[图片5]

恰逢这时盗贼兴乱,竟把武隆原来的县令一家都给杀了,侯敏侥幸性命无忧。事后,侯敏备觉后怕。

而那个把侯敏贬为县令的来俊臣,并没有继续逍遥太久,很快因作恶连连,被武则天一声令下诛杀了。那些昔日巴结来俊臣的人都认定为他的党羽,一个个都没有好下场。

侯敏则因娘子董氏的及时劝阻,远离来俊臣,最终没被来俊臣所牵累。虽说在涪州当小小的县令,但相比那些巴结来俊臣而丢了性命的人,侯敏得以保全性命,妻小无忧,当真是万幸。

而侯敏最大的幸运,其实是有董氏这样一个聪慧过人,高瞻远瞩,有智慧的娘子,她当机立断劝阻侯敏远离来俊臣,这才使得全家得以性命无忧。

标签: 来俊臣武则天党羽侯敏董氏

更多文章

  • 武则天令来俊臣审问谋反之人,来俊臣下令:用炭火把大瓮烧滚烫

    历史解密编辑:以史为镜说古今标签:来俊臣,武则天,周兴,酷刑

    来俊臣命人用炭火把大瓮烧的滚烫,然后告诉周兴:“你进去吧!”周兴知道,一旦进入那滚烫的大瓮里,自己就成烙饼了,于是扑通跪下了。原来,武则天统治时期,有人告周兴谋反,武则天命来俊臣审理此案。来俊臣知道周兴是个大滑头,怎么从滑头嘴里掏出证据呢?思索再三之后,来俊臣便请周兴来家里喝酒,二人喝的正嗨时,来俊

  • 天下第一酷吏来俊臣究竟有多凶残?害人手段简直令人心惊肉跳!

    历史解密编辑:纯度茶生活标签:来俊臣,武则天,狄仁杰,周兴,索元礼,太平公主

    所谓“酷吏”是指一些甘作皇帝鹰犬爪牙,帮皇帝抓捕陷害“不听话”的臣子、并残忍对付政敌的贴身佞臣,史上最有名的酷吏当属武则天执政时期的来俊臣和周兴等人。武后作为一个女人临朝听政,之后废唐建周荣登大宝,控制武周政权四五十年,心中自然恐惧朝廷怀有二心的臣子作乱,于是为了防备、排斥和镇压对手,便招募大批酷吏

  • 古代名人智慧:来俊臣请君入瓮治周兴

    历史解密编辑:闲读与苦读标签:周兴,李旦,李显,皇帝,来俊臣,女皇武则天,古代名人智慧

    时光不会辜负读书的你——武则天待得高宗李治身亡后,一年内连废了自己的两个儿子李显、李旦,自己即位做起皇帝来。又恐那班手下老臣不服,故收罗了一班酷吏到刑部,捏造罪名,把老臣们几乎杀光,只剩下几个胆小的不敢问事,这才罢手。俗话说:兔死狗烹。老臣杀完了,那班酷吏剑子手也就有没用处了,武则天于是想把他们逐个

  • 来俊臣为什么杀不了狄仁杰?全因为武则天听懂了一句话

    历史解密编辑:月亮上的邮递员标签:来俊臣,狄仁杰,武则天,宰相

    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虽仅在位15年,却用心经营,使“大周国”不但没走下坡路,且综合国力超过了前朝。成就的取得,离不开一个杰出助手的襄助,那就是宰相狄仁杰。狄仁杰在辅佐武则天这件事上,狄仁杰可谓不遗余力、忠心耿耿,深得武则天倚重和信任。但就是这样一个人,也会遭到诬陷,被告谋反。而且,武则天居

  • 来俊臣的酷刑有多凶狠?女囚乞求:不给我上刑,将我全家灭门都行

    历史解密编辑:小美美魅标签:突厥,阿史,来俊臣,狄仁杰,女皇武则天

    武则天登基称帝掌握大权之后,来俊臣因告发李唐宗室成员李续谋反有功,从芝麻小官晋升为侍御史,此后,来俊臣凭借善于揣摩武则天的心理,为武则天办成了许多事,成为了武则天手下的红人。拥有了权力后,来俊臣大力发展自己的势力,招纳了社会上一些地痞流氓来组建自己的酷吏集团。为获得更多的权力,来俊臣整日和手下的酷吏

  • 来俊臣的酷刑有多凶狠?女囚乞求:只要不给我上刑,杀我全家都行

    历史解密编辑:文史鉴评标签:突厥,阿史,来俊臣,狄仁杰,女囚乞求,女皇武则天

    武则天登基称帝掌握大权之后,来俊臣因为告发李唐宗室成员李续谋反有功,一下子从芝麻小官晋升为侍御史,此后,来俊臣因善于揣摩武则天的心理,很快成为了武则天手下的红人。在拥有了权力后,来俊臣大力发展自己的势力,招纳了社会上一些地痞流氓来组建自己的酷吏集团。为了获得更多的权力,来俊臣整日和手下的酷吏大肆在朝

  • “酷吏”来俊臣有多凶残?针对女囚发明了一种酷刑,令人羞愧自杀

    历史解密编辑:小粒圈主标签:酷刑,周兴,酷吏,女囚,来俊臣,狄仁杰,太平公主,御史中丞,女皇武则天

    武周时期,曾有一位名叫来俊臣的“告密者”深受武则天的宠信。但来俊臣最为出名的并非他“告密者”的身份,而是他为了让自己的诬告成为事实,所发明的酷刑。来俊臣的这些酷刑,一度让当时的官员如履薄冰。不管来俊臣让认什么罪,这些官员都会毫不犹豫的忍下,只为了避免遭受对方的酷刑。甚至,连当时的狄仁杰,在受到来俊臣

  • 46岁来俊臣干掉周兴后随即处死,武则天:他不死,我的江山坐不稳

    历史解密编辑:格雅动漫标签:宰相,来俊臣,武则天,索元礼,周兴(唐朝)

    “事不至大,无以惊人;案不及众,功之匪显;下以求安,上以邀宠,其冤固有,未可免也。”这句话出自来俊臣的《罗织经》,其大概意思是:事情不往大的方面搞,就不容易震惊天下;所审核的案子不去牵连更多的人,怎么能彰显我们的功劳;在保证我们安全的同时,最重要的是让上级高兴,方便我们邀功请赏,哪怕其中有冤案存在,

  • 来俊臣的酷刑有多狠?曾有女囚恳求:只要不给我上刑,杀全家都行

    历史解密编辑:地缘历史档案标签:周兴,李治,来俊臣,狄仁杰,女皇武则天

    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强大的朝代之一,不光国土面积十分辽阔,而且周边许多国家也都臣服于唐朝,每年都来朝贡。虽然唐朝在经济上不如宋朝发达,但是丝绸之路带来了许多的贸易。所以在军事、经济、国际影响力上,唐朝

  • 来俊臣的酷刑有多凶狠?女囚:只要不给我上刑,全家灭门都行

    历史解密编辑:甬说标签:来俊臣,周兴,武则天,狄仁杰,酷刑,索元礼

    公元692年,大名鼎鼎的宰相狄仁杰被人诬告造反,女皇武则天大怒,派著名酷吏来俊臣审理此案。狄仁杰被逼主动认罪狄仁杰知道来俊臣最擅于琢磨武则天心思,在承办武则天交代的案件时,一贯重手严办,想得到武则天欢心,以便升官受赏。唐朝法律原本一直很完善,刑事审判也有着一套严格的程序,但来俊臣为了让犯人早点招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