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来俊臣为什么杀不了狄仁杰?全因为武则天听懂了一句话

来俊臣为什么杀不了狄仁杰?全因为武则天听懂了一句话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月亮上的邮递员 访问量:1807 更新时间:2024/2/11 12:53:26

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虽仅在位15年,却用心经营,使“大周国”不但没走下坡路,且综合国力超过了前朝。成就的取得,离不开一个杰出助手的襄助,那就是宰相狄仁杰

狄仁杰

在辅佐武则天这件事上,狄仁杰可谓不遗余力、忠心耿耿,深得武则天倚重和信任。但就是这样一个人,也会遭到诬陷,被告谋反。而且,武则天居然信了。

诬告狄仁杰谋反的,是史上有名的酷吏来俊臣

来俊臣是武则天大搞“酷吏政治”产下的怪胎、恶胎。

称帝初期,武则天为了巩固她“新生的政权”,鼓励告密,告密者不但无罪,还有升官发财等好处。凡是进京告密的,无论是什么人,都不得以任何理由阻拦。当时进京告密的各色人等,络绎不绝,把马路都塞满了。

武则天

因奸盗罪被关在监狱的来俊臣看准了这个机会,整天告这个告那个。虽然他所告之人和所告之事都是捕风追影,甚至是子虚乌有,但他这种敢于“告天告地告阎王”的精神,被武则天看中,甚至破例接见了他。来俊臣凭三寸不烂之舌,获得武则天极度信任,以他“忠心耿耿”为名,“累迁侍御史,加朝散大夫”。

来俊臣发明了“请君入瓮”等诸多酷刑,组织数百名无赖专门告密,大兴刑狱,制造各种残酷刑具,采取逼供等手段,任意捏造罪状,枉杀、灭族数千家大臣、宗室。

来俊臣“请君入瓮”

他敢诬告武则天最信任的大臣谋反,也就不难理解了。而且他诬告的,不只狄仁杰一个人,还包括同平章事任知古、裴行本,司礼卿崔宣礼,前文昌左丞卢献,御史中丞魏元忠,潞州刺史李嗣真共7位大臣。

他将这些人统统抓了起来,关进监狱。虽然谋反之事完全是空穴来风,但狄仁杰当场认罪:“大周革命,万物惟新,唐室旧臣,甘从诛戮,反是实!”

——我确实想谋反,甘愿受死,杀了我吧。

狄仁杰知道不能嘴硬,否则分分钟死翘翘。据说当时有一条法律,规定一经审问就承认谋反的人,可以减免死罪。

虽然有这个法律规定,来俊臣却不管,得到口供后,他更有了杀人的理由,而且还是“正当理由”,只待来日行刑。谋反是杀头,甚至是诛族的大罪,你既然承认谋反,那就该死,怎么会减免死罪呢?

狄仁杰明白来俊臣不会让他们活着出去,他之所以立即承认谋反,不过是缓兵之计,为的是不被马上弄死,给自己一个在武则天那里申冤的机会。

得到口供后的来俊臣,对“死囚”的看管就没有从前那么严了,使狄仁杰钻了个“空子”。

他成功地在狱吏那里借来笔墨,从被子上撕下一块帛,把冤屈写在上面,然后塞在棉衣里,对狱吏说天气热了,用不着棉衣了,让自己家人把棉衣拿回家。

就这样,狄仁杰通过负责看守的狱吏,将棉衣传递给儿子狄光远,狄光远拿上父亲的表章,到武则天那里去为父申冤。

据北宋司马光在《资治通鉴·唐纪二十一》记载,看完狄仁杰的表章,武则天大怒,传唤来俊臣,问他为何屈打成招,冤枉狄大人?

来俊臣

来俊臣狡辩道:“冤枉啊陛下,臣并未用刑,既未对狄大人用刑,也未对其他人用刑,审问他们的过程中,连他们的帽子都没摘,吃的也没亏待,和以前一样。这都是他们自己承认的——如果不是事实,他们自己能承认吗?谁也没这么傻呀!”

将信将疑的武则天派通事舍人周綝到狱中查看,来俊臣料到了武则天会来这一手,事先给狄仁杰等人穿戴整齐,加上周綝惧怕来俊臣,不敢说出实情。

于是,周綝回去向武则天复命:的确如此。

来俊臣紧接着又假冒狄仁杰等人的名义,给他们每人伪造了一份《谢死表》,交给武则天。

“陛下您看,他们若是无辜的,怎么会谢死呢?这上面,都有他们的签字啊。”

经来俊臣一番狡辩,武则天又无下文了。

也就是说,狄仁杰为自己辩冤,并未起到预想中的作用。

那么问题来了:狄仁杰到底是如何保得性命,重见天日的呢?

据《资治通鉴·唐纪二十一》记载,最终救了狄仁杰的,是一个不到十岁的小孩。

这个十岁孩子,《资治通鉴》没有记载他的名字,其他史料也查不到,只说他是前任宰相乐思晦的儿子,暂且称他小乐。

乐思晦被任命为宰相仅仅半年时间,就遭来俊臣陷害,因谋反罪惨遭杀害,被满门抄斩。儿子小乐只因年幼,才幸免于难,被发配到司农寺为奴。

依据当时的惯例,官员犯罪,家属连坐,家中还有幸存的,女性被分配到掖庭宫为奴,男性则发配到司农寺当苦力。

当小乐提出要觐见皇上,武则天觉得很新鲜,一个十岁的娃娃想见朕,真有意思。

也许是好奇心的驱使,也许武则天认为他背后有指使者,而指使他的人,一定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目的,竟然答应见他。

武则天发问:“你来见朕,所为何事?”

小乐不卑不亢地回答:“今天我见陛下,不是为了给亡父申冤,父亲已经死了,家族已经完了,申冤也没用,家人的生命,再也回不来了。我今天来,只是想跟陛下说一句话——我对您的律法被来俊臣玩弄于股掌之间,感到非常惋惜。”

一个十岁的娃娃,能说出这样的话来,让武则天十分惊讶。她条件反射般地再问:“此话从何说起?”

小乐没有正面回答,他说:“陛下如果不相信我的话,可以马上做个实验,挑选一位忠心、清白、您最信任的大臣交给来俊臣,我保证他肯定会承认自己谋反”。

小乐的话中之话,武则天岂能听不出来?

难道狄仁杰等人承认谋反,真的是被屈打成招?她下令将狄仁杰等被告谋反的大臣,全部提到朝堂上,亲自审问。

武则天的审问很有意思,她不是问狄仁杰等人为什么谋反,而是问他们为什么承认谋反。可见小乐的话,起了作用。

狄仁杰等的就是这个问题,也早就想好了如何回答:“如果不承认,臣分分钟就会被打死。臣等不怕死,但怕被扣屎盆子,臣等明明是忠臣,不想被搞成奸贼,遗臭万年。”

“既然这样,为什么朕派人去调查,你们要写谢死表呢?”

狄仁杰赶紧说:“臣等未曾写过谢死表。”

不但狄仁杰不承认,其他6位大臣也不承认,武则天命人将他们的谢死表拿来仔细一看,发现所有的签名都是伪造的,这才“知俊臣诈”。

若不是小乐,这么多大臣,岂不都得冤死!就这样,一个十岁的小孩,不但救了狄仁杰一条命,还救了其他6位大臣的命。

来俊臣的陷害虽未得逞,但狄仁杰依旧被武则天发配到彭泽。

神功元年(697),被贬到彭泽当县令的狄仁杰再次拜相,担任鸾台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加授银青光禄大夫,成为武则天最为倚重的股肱之臣。

来俊臣被处决

而罪恶滔天的酷吏来俊臣后来的胆子更大,竟然罗织罪名诬告武氏诸王和太平公主谋反。同时诬告皇嗣李旦及庐陵王李显与南北衙禁卫军一同谋反,把主意打到了国家权力上面,事败后终于被斩首于闹市,陈尸示众。男女老少争相剐肉,尸体很快被剐得干干净净,只剩一具白骨。

原本还想保他的武则天,这才知道民众这么恨他,下诏灭他全族,并依法查抄他的家产。

《现代阅读》杂志推荐

哈尔滨出版社

《有趣得让人睡不着的中国史》

标签: 来俊臣狄仁杰武则天宰相

更多文章

  • 来俊臣的酷刑有多凶狠?女囚乞求:不给我上刑,将我全家灭门都行

    历史解密编辑:小美美魅标签:突厥,阿史,来俊臣,狄仁杰,女皇武则天

    武则天登基称帝掌握大权之后,来俊臣因告发李唐宗室成员李续谋反有功,从芝麻小官晋升为侍御史,此后,来俊臣凭借善于揣摩武则天的心理,为武则天办成了许多事,成为了武则天手下的红人。拥有了权力后,来俊臣大力发展自己的势力,招纳了社会上一些地痞流氓来组建自己的酷吏集团。为获得更多的权力,来俊臣整日和手下的酷吏

  • 来俊臣的酷刑有多凶狠?女囚乞求:只要不给我上刑,杀我全家都行

    历史解密编辑:文史鉴评标签:突厥,阿史,来俊臣,狄仁杰,女囚乞求,女皇武则天

    武则天登基称帝掌握大权之后,来俊臣因为告发李唐宗室成员李续谋反有功,一下子从芝麻小官晋升为侍御史,此后,来俊臣因善于揣摩武则天的心理,很快成为了武则天手下的红人。在拥有了权力后,来俊臣大力发展自己的势力,招纳了社会上一些地痞流氓来组建自己的酷吏集团。为了获得更多的权力,来俊臣整日和手下的酷吏大肆在朝

  • “酷吏”来俊臣有多凶残?针对女囚发明了一种酷刑,令人羞愧自杀

    历史解密编辑:小粒圈主标签:酷刑,周兴,酷吏,女囚,来俊臣,狄仁杰,太平公主,御史中丞,女皇武则天

    武周时期,曾有一位名叫来俊臣的“告密者”深受武则天的宠信。但来俊臣最为出名的并非他“告密者”的身份,而是他为了让自己的诬告成为事实,所发明的酷刑。来俊臣的这些酷刑,一度让当时的官员如履薄冰。不管来俊臣让认什么罪,这些官员都会毫不犹豫的忍下,只为了避免遭受对方的酷刑。甚至,连当时的狄仁杰,在受到来俊臣

  • 46岁来俊臣干掉周兴后随即处死,武则天:他不死,我的江山坐不稳

    历史解密编辑:格雅动漫标签:宰相,来俊臣,武则天,索元礼,周兴(唐朝)

    “事不至大,无以惊人;案不及众,功之匪显;下以求安,上以邀宠,其冤固有,未可免也。”这句话出自来俊臣的《罗织经》,其大概意思是:事情不往大的方面搞,就不容易震惊天下;所审核的案子不去牵连更多的人,怎么能彰显我们的功劳;在保证我们安全的同时,最重要的是让上级高兴,方便我们邀功请赏,哪怕其中有冤案存在,

  • 来俊臣的酷刑有多狠?曾有女囚恳求:只要不给我上刑,杀全家都行

    历史解密编辑:地缘历史档案标签:周兴,李治,来俊臣,狄仁杰,女皇武则天

    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强大的朝代之一,不光国土面积十分辽阔,而且周边许多国家也都臣服于唐朝,每年都来朝贡。虽然唐朝在经济上不如宋朝发达,但是丝绸之路带来了许多的贸易。所以在军事、经济、国际影响力上,唐朝

  • 来俊臣的酷刑有多凶狠?女囚:只要不给我上刑,全家灭门都行

    历史解密编辑:甬说标签:来俊臣,周兴,武则天,狄仁杰,酷刑,索元礼

    公元692年,大名鼎鼎的宰相狄仁杰被人诬告造反,女皇武则天大怒,派著名酷吏来俊臣审理此案。狄仁杰被逼主动认罪狄仁杰知道来俊臣最擅于琢磨武则天心思,在承办武则天交代的案件时,一贯重手严办,想得到武则天欢心,以便升官受赏。唐朝法律原本一直很完善,刑事审判也有着一套严格的程序,但来俊臣为了让犯人早点招供,

  • 酷吏来俊臣

    历史解密编辑:八卦爱豆秀标签:来俊臣,武则天,周兴,太平公主,酷吏

    来俊臣本不姓来,这是随他养父的姓。他父亲跟来操赌博,赌输了就把自己老婆和儿子赔给了来操,这才有了来俊臣这个名字。生父,养父都不务正业,在这样的环境中,来俊臣也成长为了一个不务正业、天天在外闲混的混混。结果,被官府无缘无故给抓了,为了保命,他在狱中上告,诬陷抓他的人想谋反。事情闹大了,朝廷派刺史李续亲

  • 来俊臣的酷刑有多凶狠?女囚:只要不给我上刑,全家都行

    历史解密编辑:文史旺旺旺标签:周兴,酷刑,无赖,来俊臣,武则天,狄仁杰,太平公主

    “今得背着床瞑矣!”万岁通天二年,即公元697年,女皇武则天下令处死太仆少卿来俊臣。行刑当天,洛阳城西市人头攒动,男女老少、士子庶民,全都争相来见证酷吏来俊臣死到临头的样子。血浆喷溅,当快刀向下、来俊臣人头落地之时,在场每一个人的脸上都露出了畅快淋漓的表情,人们互相道喜,说:“今夜终于可以把背贴着床

  • 一封十年后的回信,见证杜甫高适的深厚情谊|阿来讲杜诗

    历史解密编辑:封面新闻标签:杜甫,高适,李白,诗人,唱和,阿来,杜诗,唐朝,五代十国,千古名句

    来源:封面新闻封面新闻记者 徐语杨每年正月初七为人日,自古民间有不少民俗。但时至今日,全国各地人日民俗活动日渐衰微,唯有成都杜甫草堂,每年大年初七,依然保留有“人日游草堂”习俗。每至人日,游人众多,凭吊先贤。但谈起“人日游草堂”的渊源,就不得不说杜甫与高适之间那一封长达10年才回复的唱和之作。讲座现

  • 初七人日,高适想起了杜甫

    历史解密编辑:寓诸无竟标签:杜甫,高适,唐诗,书法,唐朝,诗人,人日寄杜二拾遗

    正月初七,古以为“人日”。下面是去年今日,唐诗书法直播日课中的一讲,写高适《人日寄杜二拾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