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酷吏”来俊臣有多凶残?针对女囚发明了一种酷刑,令人羞愧自杀

“酷吏”来俊臣有多凶残?针对女囚发明了一种酷刑,令人羞愧自杀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小粒圈主 访问量:2042 更新时间:2023/12/8 5:50:48

武周时期,曾有一位名叫来俊臣的“告密者”深受武则天的宠信。

但来俊臣最为出名的并非他“告密者”的身份,而是他为了让自己的诬告成为事实,所发明的酷刑。

来俊臣的这些酷刑,一度让当时的官员如履薄冰。不管来俊臣让认什么罪,这些官员都会毫不犹豫的忍下,只为了避免遭受对方的酷刑。甚至,连当时的狄仁杰,在受到来俊臣的污蔑时,都毫不犹豫的认下。

而且,来俊臣还针对女性发明了一种特有的酷刑。每个经历过这项酷刑的女子,最终就算是活了下来,也恨不得当即自杀。

那么,来俊臣究竟发明了哪些酷刑,使人闻风丧胆?他最后的结局如何?

“告密者”来俊臣

来俊臣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不少人会认为,他至少得出身于士族大家,这样才有可能会接触到位于权力顶尖的武则天。

但恰恰相反,来俊臣出身低微,自幼家境贫寒。许是父母溺爱,亦或者本性如此,来俊臣少年时期就表现出了其阴险狡诈的一面。经常通过欺骗、污蔑、装无辜等方式,得到自己想要的或者是逃脱大人的责罚。

到了年龄大点之后,来俊臣更是堕落,他平日里不仅不出去做工,就连家里的田地也不乐意管。整日不事生产,在大街上晃来晃去。不是偷点这个,就是摸点那个。家里人也劝告过,但来俊臣毫不在意。

终有一天,来俊臣因为偷了别人的东西,被当场抓获扭送至衙门。在人证物证俱在的情况下,来俊臣因奸盗罪被捕入狱。

当时的监狱与现在的监狱,在某些制度上是共通的。就比如,罪犯可以进行检举,只要举报的事情是真的,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进行减刑的。

因此,来俊臣在监狱里最喜欢的一件事,就是进行“告密”。要说他有什么真凭实据,哪怕是亲眼看到了,亲耳听到了,那也算事儿。可他举报的事情,都是子虚乌有的,甚至是他临时编造的。

当时的狱吏从未想过,还有人会做出如此下作的事情,因此每当来俊臣“告密”时,都会去仔细调查。结果不出意外,狱吏什么都没有查到。

来俊臣告假密次数多了,也就引起了狱吏的不满。但来俊臣却毫不收敛,甚至将主意打到了狱友身上,他认为既然都已经坐牢了,那身上的污点肯定多。于是,来俊臣就开始疯狂的往狱友身上泼脏水。

当时的狱吏,听到来俊臣告监狱里其他人的密,虽然有些怀疑,但抱着宁可错杀不可放过的心态,狱吏还是去进行了审问与调查。

但结果一如往常,来俊臣举报的事情是假的。再三被愚弄的狱吏,将这件事情上报。刺史王续得知后,将他杖责一百。

许是这次的经历让来俊臣长了记性,着实老实了一段。但没过多久,来俊臣再次进行了“告密”。

这次,来俊臣告的就是将自己杖责一百的刺史王续。

原来,在王续将来俊臣打了一顿之后,很快就因为犯了错误被朝廷罢官诛杀。来俊臣得知后,就觉得王续既然直接被杀了,那就说明他不是什么好人。那么自己往他身上泼脏水,也没有人会仔细去调查真伪。

于是,他就直接越级写了封举报信。在信中他胡编了王续不为人知的重大罪行,甚至还将自己虚假举报被打的事情,说成是自己想要举报王续,但被王续发现,因此才受到了刑罚。

这封举报信的漏洞其实很多,但碍于王续罪恶滔天,无人愿意去调查事情的真伪。因此,来俊臣所编造的罪名,也就成了真。

当时的武则天刚刚掌权没多久,十分想要做出一番成绩。在听说来俊臣因为大胆举报被杖责,并且在之后依旧坚持不懈的上报后,就十分欣赏来俊臣。在看完来俊臣的举报信之后,直接就召见了他。

令人闻风丧胆的“告密者”

来俊臣长时间在市井中混日子,早就练成了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本领。在见到武则天时,他将自己形容成一个刚正不阿的正义人士。同时,还不着痕迹的拍武则天的马屁。

武则天被来俊臣哄的心花怒放,当即表示:“累迁侍御史,加朝散大夫。”

这侍御史的职责,就是负责告状的一个职位。如果朝中有官员犯法,侍御史在调查发现之后,就报告御史中丞然后上报给皇帝。朝散大夫就是一个官职的品阶,也就是从五品官。

一个市井混混,就因为告了一个假状,就一跃成为从五品官,这简直就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

也正是因此,来俊臣感受到了告假状的甜头。也让他接下来的行为,愈发肆无忌惮。

由于深受武则天的宠信,来俊臣大多数时间是不用听御史中丞的,甚至武则天还会直接给来俊臣安排案子。

对于这些案子,武则天的本意呢,是想要调查清楚。但在来俊臣看来,这又是自己的一个机会。因此,就算查出来时冤案,或者说那个官员是清白的,来俊臣也会想办法让对方认罪。

而让一个清清白白的人认罪,是何其艰难,更何况,这些人背后势力错综复杂。就算是伪造证据,也很快就会被人戳破。

于是,来俊臣就想出了一个“绝妙”的办法,那就是使用酷刑。

来俊臣曾发明制造了一种,名叫“突地吼”的刑具。犯人在上了这种突地吼枷之后,就会在地上不停的转圈,直到晕倒为止。除此之外,还有什么“见即承”、“铁圈笼头”等刑具。

而在来俊臣发明的一系列刑罚中,最出名的有三种:仙人献果、玉女登梯、请君入瓮。

我们先来说一说这仙人献果。

这个刑罚其实做起来十分简单,就是犯人跪在地上,双手托着盘子举过头顶。然后在将盘子中,放上重物。这听起来好像也不算是什么酷刑,但实际上,犯人跪的地面,是撒满了碎石瓦砾的。

在刑讯的过程中,若犯人一直不肯承认,还会不断往盘子里加东西。时间长了,手臂会因此脱臼,严重的膝盖重伤,自此无法自由行走。

而玉女登梯,则是为女性专门准备的。无数女性在听说要受到这样的刑罚时,恨不得当即一头撞死。

在刑讯时,狱吏会往女犯人脖子上套一个绳子。然后,在其面前摆放一个梯子,逼女犯人往上爬,女犯人爬的越高也就愈发痛苦。而且,狱吏在女犯人爬上梯子之后,还会在梯子下面放上竹刺,一旦女犯人滑下来,就会踩到竹子,使其更加痛苦。

但这样的刑罚,似乎只是痛苦了点。对女性来说,威慑力也不大。

来俊臣也是这么想的,于是他在梯子上也加了细密的竹刺。当女犯人开始往上爬的时候,衣服就会被竹刺勾住,或者直接钩破。但这些女犯人若是不愿指认或者是认罪,她们就不能停下。往往等她们爬到梯子的顶端时,身上就会变的一丝不挂。

这对于一个女性来说,是极度残忍的。不少女性在受到这种侮辱之后,要么选择自杀,要么选择认罪或指认。但活下来之后,等待她们的依旧是心理上无穷尽的折磨。

再说一说,这请君入瓮。

请君入瓮这个词,一般我们都用作,设计一个圈套,请对方跳进去。但想必极少人知道,这其实是一个刑罚。

他具体指的是,将人塞进一个大翁里,后架在火上烹之。这个大翁,就类似于大缸。其实,这个办法并非是来俊臣先想到的,而是他的好友周兴。但真的去实施的是来俊臣,而且更为戏剧的是,这个被塞进大翁里的人,就是周兴。

来俊臣的残忍,让当时无数人都为之胆寒。不少大臣都会拼命讨好来俊臣,生怕自己被其诬告,丢掉性命。

但来俊臣的态度是,礼照样受,状也照样告。当然,他的这个状,也都是其随意编造的。自然,上交的证据也是编造的。

不少被其诬告的人,为了不受刑罚,就算不是自己的错,也还会直接认罪。就连狄仁杰也是这样。

难逃一死

当时,来俊臣以反叛的罪名控告狄仁杰。

狄仁杰自知反抗只会遭到更多的刑罚,说不定还没等自己洗脱冤情,就会被刑讯之死,因此他在遭到诬告时,毫不犹豫的认罪了。

而来俊臣的爪牙为了扯到更多人,还要求狄仁杰“揭发”他们指定的人,并承诺只要将原因,就能让其免除死刑。

狄仁杰听后恼怒异常,大呼:皇天后土,竟然让我狄仁杰干这种龌龊的事情。

说完,狄仁杰就一头撞向了柱子,顿时血流满面。判官见此,立即慌乱离开了。对于他来说,狄仁杰只要认罪,就算是完成了任务。

随后,狄仁杰以写遗书为由,向狱吏借来了笔墨,在头巾上写满了自己的冤屈后藏在了衣服里。并且,随后以衣物太厚,让狱吏通知家人来取回。

这时,狄仁杰的死刑判决已经下来,所以对他看管不严,也就由着他去了。

狄仁杰的儿子在将衣物拿回家之后,就发现了那封冤情信。之后,立即跑到了武则天面前,将这封信交给了武则天。

武则天看后有些不知所措,立马就叫来俊臣解释。来俊臣表示这封信是假的,同时还奉上了狄仁杰的谢死表。

但就是这封谢死表,引起了武则天的怀疑,因为狄仁杰是绝对不会写谢死表的。在仔细调查之后,武则天发现,狄仁杰被诬告了。遂,将其无罪释放。

而来俊臣看这次诬告不成,又将目标放在了太平公主李显李旦以及武氏诸王身上。由于来俊臣这次玩的太大,消息很快就走漏,被太平公主以及李显得知。

他们在得知来俊臣将主意打到自己身上后,十分恼怒。他们可不是那些大臣,迫于来俊臣的势力,不敢轻举妄动。先不说当时不怎么受宠的李显,就单论太平公主,她可是武则天的掌上明珠,捧在手心里的存在,从未受过委屈。

因此,太平公主就与其他人联合起来,搜集了来俊臣的罪证,将其扔进大牢。有司在核查后,判来俊臣死刑。

武则天在得知来俊臣的罪状之后,十分震惊。但当时的她,却并不想要将来俊臣杀死。因此迟迟不肯办法诏令。

宰相吉项得知后,特意跟随武则天一起游园,在此期间,提到来俊臣的罪状。

当时武则天惋惜的说,来俊臣对国家有功,故不愿将其杀死。随后问道,外面是怎么说这件事的。

吉项并未多说,只答了句:外面人都在奇怪,处死来俊臣的旨意怎么还没下达。

武则天听后,依旧犹豫。但在吉项的劝说下,终是批准判处来俊臣死刑。

万岁通天二年(697年)六月三日,来俊臣于闹市斩首示众。憎恨来俊臣的百姓在其死了之后,一拥而上,将他的血肉剐下,没一会儿来俊臣便只剩一堆白骨。

武则天得知后,彻底明白,来俊臣的行为,为百姓带来了多大的伤害。为了让百姓泄愤,武则天下旨抄家诛全族。

小结

来俊臣的一生可谓是跌宕起伏,他曾因诬告,一步登天,亦因诬告,跌入谷底。

若当时在一步登天后,好好经营,踏实做官,想必也会有沦落到如此下场。

更多文章

  • 46岁来俊臣干掉周兴后随即处死,武则天:他不死,我的江山坐不稳

    历史解密编辑:格雅动漫标签:宰相,来俊臣,武则天,索元礼,周兴(唐朝)

    “事不至大,无以惊人;案不及众,功之匪显;下以求安,上以邀宠,其冤固有,未可免也。”这句话出自来俊臣的《罗织经》,其大概意思是:事情不往大的方面搞,就不容易震惊天下;所审核的案子不去牵连更多的人,怎么能彰显我们的功劳;在保证我们安全的同时,最重要的是让上级高兴,方便我们邀功请赏,哪怕其中有冤案存在,

  • 来俊臣的酷刑有多狠?曾有女囚恳求:只要不给我上刑,杀全家都行

    历史解密编辑:地缘历史档案标签:周兴,李治,来俊臣,狄仁杰,女皇武则天

    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强大的朝代之一,不光国土面积十分辽阔,而且周边许多国家也都臣服于唐朝,每年都来朝贡。虽然唐朝在经济上不如宋朝发达,但是丝绸之路带来了许多的贸易。所以在军事、经济、国际影响力上,唐朝

  • 来俊臣的酷刑有多凶狠?女囚:只要不给我上刑,全家灭门都行

    历史解密编辑:甬说标签:来俊臣,周兴,武则天,狄仁杰,酷刑,索元礼

    公元692年,大名鼎鼎的宰相狄仁杰被人诬告造反,女皇武则天大怒,派著名酷吏来俊臣审理此案。狄仁杰被逼主动认罪狄仁杰知道来俊臣最擅于琢磨武则天心思,在承办武则天交代的案件时,一贯重手严办,想得到武则天欢心,以便升官受赏。唐朝法律原本一直很完善,刑事审判也有着一套严格的程序,但来俊臣为了让犯人早点招供,

  • 酷吏来俊臣

    历史解密编辑:八卦爱豆秀标签:来俊臣,武则天,周兴,太平公主,酷吏

    来俊臣本不姓来,这是随他养父的姓。他父亲跟来操赌博,赌输了就把自己老婆和儿子赔给了来操,这才有了来俊臣这个名字。生父,养父都不务正业,在这样的环境中,来俊臣也成长为了一个不务正业、天天在外闲混的混混。结果,被官府无缘无故给抓了,为了保命,他在狱中上告,诬陷抓他的人想谋反。事情闹大了,朝廷派刺史李续亲

  • 来俊臣的酷刑有多凶狠?女囚:只要不给我上刑,全家都行

    历史解密编辑:文史旺旺旺标签:周兴,酷刑,无赖,来俊臣,武则天,狄仁杰,太平公主

    “今得背着床瞑矣!”万岁通天二年,即公元697年,女皇武则天下令处死太仆少卿来俊臣。行刑当天,洛阳城西市人头攒动,男女老少、士子庶民,全都争相来见证酷吏来俊臣死到临头的样子。血浆喷溅,当快刀向下、来俊臣人头落地之时,在场每一个人的脸上都露出了畅快淋漓的表情,人们互相道喜,说:“今夜终于可以把背贴着床

  • 一封十年后的回信,见证杜甫高适的深厚情谊|阿来讲杜诗

    历史解密编辑:封面新闻标签:杜甫,高适,李白,诗人,唱和,阿来,杜诗,唐朝,五代十国,千古名句

    来源:封面新闻封面新闻记者 徐语杨每年正月初七为人日,自古民间有不少民俗。但时至今日,全国各地人日民俗活动日渐衰微,唯有成都杜甫草堂,每年大年初七,依然保留有“人日游草堂”习俗。每至人日,游人众多,凭吊先贤。但谈起“人日游草堂”的渊源,就不得不说杜甫与高适之间那一封长达10年才回复的唱和之作。讲座现

  • 初七人日,高适想起了杜甫

    历史解密编辑:寓诸无竟标签:杜甫,高适,唐诗,书法,唐朝,诗人,人日寄杜二拾遗

    正月初七,古以为“人日”。下面是去年今日,唐诗书法直播日课中的一讲,写高适《人日寄杜二拾遗》:

  • 登金城望武威,高适留在兰州的一首诗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有料吧标签:高适,金城,武威,岑参,长安,唐朝,哥舒翰,中国军事制度,兰州中川国际机场

    登金城望武威, 高适留在兰州的一首诗 生长在兰州的人们,或许知道这样一句诗:“湍上急流声若箭,城头残月势如弓。”这句诗在描写兰州地理地貌的同时,也展现了边塞苍凉的景色。那么,你知道这首诗是谁写的吗? 高适的西行 这句诗的作者是唐代著名诗人高适。在高适留下的众多诗篇中,这首诗并不是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但

  • 高适, “诗人之达者”的幸与不幸

    历史解密编辑:燕归游记标签:高适,杜甫,李白,诗人,王昌龄,王之涣

    天宝六年冬,睢阳下了一场大雪。清幽的庭院里,琴师董庭兰低头抚琴。坐在他对面的诗人望着漫天飞雪,若有所思。这位诗人正是高适。彼时他已经年逾不惑,但是仍处在困顿之中,而且即将要和友人董庭兰分别。高适心中五味杂陈,不知如何将复杂的情感付诸笔端。一阵萧索的北风刮在高适脸上,他仿佛忽的惊醒,胸怀中的豪迈之情喷

  • 高适:一个认真赌博,也认真读书的侠客!

    历史解密编辑:清蒸一口气标签:高适,杜甫,李白,韩愈,李颀

    半卷诗书一窗月每天七点,为你读诗诗词曲赋,名著散文如果赌博是一种游戏,那么高适就是最理想的玩家;如果赌博是一门技艺,那么高适就是其中顶尖的能工巧匠。但我相信对于赌博,高适既不认为它是游戏,也不认为它是技艺——他是把它当艺术来看的。他是赌场里的艺术家,能够在赌徒们的喧嚣中超然物外,赢得一些旁人料想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