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高适为何能在唐代诗人中成为最有实权的人之一?

高适为何能在唐代诗人中成为最有实权的人之一?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阅读悦读之写乎 访问量:823 更新时间:2024/3/7 5:19:05

作者:赵心放

高适(704—765年),字达夫。祖父高侃系一代名将,曾屡破突厥、高丽,为朝廷立下过赫赫战功,但到他父亲时已家道中落。本人入仕后曾任刑部侍郎,与岑参王昌龄、王之涣合称“边塞四诗人”。其诗的特点是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那种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

(一)惟叹世人晚识君

高适的前半生总的来说平平淡淡,无所作为,然而终究虎门无犬子,高适继承了祖父奔放豪迈的遗传基因,十分渴望建功立业,可以说一直在寻觅机会吧。

大约723年,年仅20岁的高适来到京城,寻找入仕的门路,可惜并没有引起众人的注意,更没有达官贵人给予引荐,只好失意落寞地回到家乡。屋漏偏遇连天雨哦,家中发生变故,父亲病逝了,他的处境变得更加艰难。无奈之下,他只好在梁宋之地以种田、打渔和砍柴为生。简而言之,当一个穷愁潦倒的劳动者谋生。他内心十分苦闷。

董大是高适好友,名董庭兰,是位琴师,精通当时盛行的胡乐和古乐,时任吏部尚书房琯是其知音。房琯因事被贬官出朝,作为门下客的董大也不得不离开长安另谋生路。这时已年逾不惑的高适正处于仕途落魄,生计维艰的时候,但为人豪爽的他也特意赶去为董大送别,写出了著名的《别董大》一诗,诗中的“不要担心路途中没有朋友,天下的人都 知道你的大名”两句,既是他对董大的安慰,也是对自己的慰藉。此后经过一千多年直到现代,这两句诗不知鼓舞了几多孤独的怀才不遇者。

(二)时乖运蹇难出头

731年28岁的高适听到幽燕边境爆发战争,他认为建功立业的机会来了,于是背包带剑来到了燕赵之地。边塞壮丽的风物开了他的灵感,写下了大量的边塞诗。他还凭借想像,在写出的诗中,描绘出边防战士奋勇杀敌的壮烈场面。他把写的不少诗歌投赠给恒州刺史韦济、朔方节度副大使信安王李祎等,可惜的是他的这种“干谒”都没有回音。这么游走三年后,高适带着满腔的失落和惆怅打道回家乡。

碰巧的是,当他在深秋季节回到宋州时,碰到了李白和杜甫。李白不久前被逐出京师,杜甫在京师也久久没寻到发展门路,两人相约一同出来游历散心。那时李白和高适刚过而立之年,杜甫是二十多岁。三人年轻气盛,虽然都不得志,却都踌躇满志,他们意气风发,暮秋时分一同登高台远眺,在严冬一同纵马狩猎,饮酒赋诗,好不痛快。这一经历 ,杜甫在《遣怀》诗中有明确记载。

高适始终挂念着功名,735年他又一次到京师应考,然而却又榜上无名。他不甘心哟,一直滞留在长安,千方百计广结关系,希望找到一条靠推荐入仕的“终南捷径”,但都落了空。他只好再回宋州,一边做工,一边步步为营,通过诗文酬答,扩大自己的声名和影响力,打入当地的官员圈子,为以后的发展打下基础。

(三)幸遇伯乐得推荐

749年宋州刺史张九臬以品行和才艺超人举荐高适,46岁的高适告别布衣生活当上了封丘县的县尉。县尉这官儿相当于现在的县公安局长,与县丞都属于县令(县长)的副手。性格豪爽,不拘小节的高适不太喜欢做那些繁琐杂事,更不愿去逢迎长官,欺压百姓,喜欢从战略角度为国家献计献策。在任上待了三年,便设法逃离了那个环境,来到河西,在节度使哥舒翰幕下任职。哥舒翰很赏识他,他心情大好。

他人生的重要转折发生在“安史之乱”时。755年安禄山发动兵变,哥舒翰负责镇守潼关,高适随之升为左拾遗,后转监察御史。潼关失守后,唐玄宗仓皇出逃,高适毫不犹豫追随唐玄宗而去。这一宝押对了,从此深受唐玄宗的信任,升职为谏议大夫,成为朝中重要官员。

唐玄宗西逃时。不知皇太子李亨已在灵武登基称帝,他决定派诸王爷分别镇守各地,高适认为这么干会造成割据局面及几个皇子间的自相残杀。唐玄宗听不进去,其他诸王也没行动,唯独在蜀地的永王李璘奉命去就任江陵,见那里物产富饶,动了割据之心。唐肃宗看出问题,叫他回到蜀地,但李璘不从。奉唐肃宗之令,高适与淮西、江东节度使一起共率大军征讨李璘。李璘兵败被杀。

高适在抵制诸王分镇、防范永王李璘谋反这些重大问题上站稳立场,顾全大局,措施得当,立下了大功,受到了唐肃宗的破格提拔,当上了淮南节度使、太子詹事,一下子进入了具有实权的高官行列。《旧唐书.高适本传》说:有唐以来,诗人之达者,唯适而已。

(四)对友态度惹争议

当上了具有实权的高官,高适万万没想到,与好友李白结下了冤仇。“安史之乱”中,李白为避战乱来到了江南。虽然他不愿“横眉折腰事权贵”,但建功立业的心一直存在,永王李璘三次来信征召他,此时已年过半百的李白就去了,在永王帐下当幕僚。谁知李璘兵败被杀,自己被关进监狱。

李白不愿“秋后问斩”赶紧写信给当时在军中担任主帅的高适求救,但高适没有丝毫反应。好在李白交友广泛,最终在宋若思、崔涣等大臣的合力营救下出狱,但李白与高适的友情就从此断了。

高适对朋友就如此无情吗?也不是的,759年前后,高适与杜甫双双入蜀。高适是朝廷命官,杜甫却是个盲流人员,流离失所,度日艰难。但高适却和杜甫保持着密切联系,曾到杜甫草堂去拜访过杜甫,并还时时接济杜甫。杜甫曾在《酬高使君相赠》中写道:“故人供禄米......”

据笔者分析,高适还是很看重朋友情义的,当时没及时去解救李白,肯定有他的难言之隐,作为朝廷的主帅,肯定不好直接出面来处理这件事,说不定是他悄悄给朝中与李白交好的大臣通消息,请他们出面为宜。不管啷个说,李白最终是有惊无险而已。因此有人苛责高适无情无义,当了高官不认人,是过激偏颇的认识。

【作者简介】赵心放,重庆市南岸区作家协会会员。

投稿邮箱:

499020910@qq.com(历史文化)

125926681@qq.com(小说散文)

更多文章

  • 从王维高适的送别诗,说到苏轼范仲淹之境界

    历史解密编辑:一老沈一标签:范仲淹,王维,苏轼,高适

    常感叹唐诗、宋词的瑰丽。其实,又怎一个“瑰丽”了得。就说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吧。其云——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以清景反衬别情,用近聚映托远行,愁肠百转,无限思绪,好一番耐人琢磨的意境。据说,“此辞一出,一时传诵不足”,“后之咏别者,千言万语,殆不能出其意

  • 张打油: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

    历史解密编辑:慢聊的历史标签:打油诗,白狗,黄狗,诗歌,纪晓岚

    张打油: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关于打油诗,如果要做比喻的话,在古代诗歌这棵大树上,格律诗就是主干上的繁花,而打油诗则是无法攀比的斜枝上一朵有点丑的小花;或者说,唐诗宋词就像京剧里的大家闺秀,而打油诗则像跑来跑去的调皮的小丫环;抑或说,古典诗歌居于诗歌的庙堂,而打油诗则处在诗歌的江湖和民间。当然,任何

  • 张打油:“别树一帜”,引人“注目”,开创打油诗派

    历史解密编辑:去闻历史标签:咏雪,胡子,诗人,俚俗,打油诗,张打油,鲁迅先生

    人们常把一些以俚语俗话入诗,不讲平仄对仗,所谓“不能 登大雅之堂”的诗称为打油诗。为什么叫打油诗呢?原来此种还真有典故在里面。中唐时期,有一年冬天,一位大官去祭奠宗祠,刚进大殿,便看见粉刷雪白的 照壁上面写了一首诗:六出九天雪飘飘,恰似玉女下琼瑶,有朝一日天晴了,使扫帚的使扫帚,使锹的使锹。大官大怒

  • “浙消廉播”第1期丨陆贽:敢于格君心之非,成一代贤相之名。

    历史解密编辑:浙江消防标签:陆贽,廉洁,宰相,为官,唐朝,唐德宗

    浙消廉播“浙消廉播”廉洁文化品牌是浙江省消防救援总队纪委贯彻落实《关于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意见》的创新载体,旨在搭建廉洁文化宣讲平台,动员各级队伍积极挖掘、弘扬、传播驻地丰富的廉洁文化资源,通过鲜活生动的廉洁故事,以广大指战员担任“廉洁主播”说廉、话廉、讲廉的形式,引领全队伍感悟廉洁文化的清风正

  • 跟着总书记学历史丨听总书记讲历史故事:廉相陆贽严于律己

    历史解密编辑:新华社客户端标签:陆贽,总书记,唐德宗,习近平,宰相

    【学习进行时】引经据典、援古证今是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的鲜明特色。在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的一系列重要讲话和文章中,常常用历史故事来说明治国理政的道理,令人深思。新华社《学习进行时》推出系列文章,与您分享总书记讲述过的经典历史故事。【现场】唐德宗时期有一个宰相叫陆贽,他严于律己,任何礼物一概拒绝,德宗皇帝劝他

  • 唐朝清廉大臣陆贽,穷到皇帝于心不忍,劝道:爱卿,你也多少贪点

    历史解密编辑:行走的荷尔标签:陆贽,皇帝,唐朝,唐德宗,唐玄宗,安史之乱

    《 增广贤文》里有一句名言流传千古、脍炙人口:君子爱财,取自有道。《增广贤文》作为古代儿童学习的启蒙读物,有一定的影响力,有人称:读了《增广》会说话,读了《幼学》走天下。《增广贤文》这部著作里边囊括了许多教育人为人处世的各种谚语 ,教导性极强。所谓幼学指的就是《幼学琼林》,它也是中国古代儿童的启蒙读

  • 清廉宰相陆贽,穷到连皇帝都看不下,唐德宗:爱卿你多少贪点

    历史解密编辑:八卦爱豆秀标签:陆贽,唐德宗,皇帝,爱卿,宰相,后唐

    从古至今,清廉的官员始终受到百姓的爱戴,在我国的历史上,有许多官员也十分清正廉洁,唐德宗时期就有这样一位清官,名字叫做陆贽。陆贽曾经做过宰相,可以说是我国古代最清廉的一位宰相,被称为“大唐第一清官”。当时,陆贽穷到就连皇帝唐德宗都看不下去了,甚至唐德宗曾经就对陆贽说道:“爱卿,你多少贪点吧!”那么,

  • 《西游记》中唐僧的外公殷开山,在历史上是一个怎样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纯度茶生活标签:唐僧,殷开山,李渊,西游记,李世民,王世充,唐三藏,唐朝,隋朝

    《西游记》中的唐僧,本是佛祖的徒弟金蝉子转世。他的父亲是陈光蕊,母亲是殷温娇。殷温娇则是当朝宰相殷开山的掌上明珠,那殷开山就是唐僧的外公。若是唐僧的父母没有遇到刘洪,想来他们一家三口应该过的很幸福。那《西游记》中唐僧的外公殷开山在历史上是一个怎样的人呢?殷开山不仅是《西游记》中的人物,他也是历史上确

  • 殷开山是丞相,为何任由爱女被歹人霸占?如来:就是皇帝也没用

    历史解密编辑:葡萄侃故事标签:如来,皇帝,唐僧,刘洪,丞相,宰相,隋朝,唐朝,殷开山

    唐僧的母亲叫殷温娇,而殷温娇的父亲殷开山是大唐的开国功臣,被李世民委任为丞相,按理说这位置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可是奇怪的是他的爱女殷温娇,被船夫刘洪霸占长达18年,为何浑然不觉?文化一锅粥认为真相没有那么简单。下面咱们就一起来分析下。殷温娇反常识殷开山是当朝宰相,位高权重,而殷温娇是他的爱女,作为父

  • 唐肃宗第二宠爱的宦官鱼朝恩,为何没有成为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嫋嫋故事会标签:唐肃宗,史思明,皇帝,安庆绪,唐军,节度使

    安禄山被杀,儿子安庆绪继位,此人虽然四肢发达,可惜头脑太过简单。杀父篡位之时,军师严庄写好诏书,让安庆绪全程对着稿子深情朗诵,结果安庆绪也能念成外语,结结巴巴不知所云,弄得亲信部下羞愧不已,只好让大王呆在深宫喝酒泡妞了事,抛头露面之事都由手下代劳,尽量避免其出来丢人现眼。面对如此级别的对手,唐肃宗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