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写出“前不见古人”的陈子昂,曾在京为官,为何却被一县令害死

写出“前不见古人”的陈子昂,曾在京为官,为何却被一县令害死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伯爵灬焦点 访问量:3051 更新时间:2024/1/24 23:58:21

说起陈子昂,大家肯定第一时间想到,他所写的《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陈子昂与李白王维孟浩然等大诗人一起被并称为“仙宗十友”。他自己又曾在京任右拾遗,因此人称“陈拾遗”。如此有才有名的陈子昂,为何最后却被一县令害死了呢?

据《旧唐书》记载:“子昂父在乡,为县令段简所辱,逮还乡里。简乃因事收系狱中,忧愤而卒,时年四十余。”在《新唐书》中也有类似记载,从中我们可以得知,陈子昂辞官回乡后,遭遇了父亲去世。在此期间,由于县令段简觊觎其家族财产,所以诬陷陈子昂,将其害死。

虽说陈子昂最终的结局,在不少文献中都是这样记载的,但仍然有很多人觉得有问题,什么问题呢?

首先陈子昂当初在京为官时,虽然右拾遗官职不高,可他为人刚直不阿。连武则天信任的酷吏来俊臣他都不怕,还曾因进言被武则天下狱。可当放出来之后,陈子昂照样坚持自己,遇到不对的事情,就会极力力谏,不惜代价。连京城大官,甚至皇帝心腹都不怕的陈子昂,怎么会怕一个小小县令,而且在其拷打之下,还真的让家人凑了20 万缗钱送给段简呢?

其次陈子昂虽然已经辞官回乡,可武则天“下诏”允许他带职返乡,仍领右拾遗薪俸。武则天下诏通知此事,就证明县令是知道的。即使陈子昂回乡,在乡里仍然具有一定名望,况且陈家本就是名门望族。既然如此,又怎么被县令段简轻易加害?

那么我们就来解答一下,大多数人心中的这两个疑问。

其一,陈子昂在京任职时,的确不畏强权,敢和武则天的侄子武攸宜发生争执,还反对武则天的政见。不过这些,都是出于政事或军事上,陈子昂有自己的见解。有不同的见解,并构不成什么大罪。所以不是他敢和这些人作对,而是这些人没必要与他计较。

其二,武则天允许他带职返乡,仍领右拾遗薪俸,可右拾遗在唐朝,不过是个正八品的小官。说他没理由惧怕小小的县令,那么县令官职多大呢?据记载,在唐朝的时候,京县、畿县位于正五品上有与正六品上,余自从六品上至从七品下。也就是说,段简这个县令,至少也有从七品。况且陈子昂已经致仕,段简还是在任的县令,所以陈子昂还是有必要惧怕对方的。

其三,段简虽然最差也是个从七品,但他上面可有无数上司盯着。也就是说,他如果无故害死陈子昂,要是被上面知道了,他也很难脱身。因此,他敢先敲诈陈子昂,再将其害死,主要是有人在背后撑腰,这个人就是武三思

陈子昂在京得罪了武家人,所以在他守丧期间,武三思便指使段简除掉他。武三思是武则天的侄儿,有他撑腰,段简自然什么事都敢做。另外,段简还有意巴结酷吏来俊臣,曾将自己妻妾送给来俊臣,为了给对方出气,他当然也要害陈子昂。

其四,陈子昂家族在当地是名门望族,他父亲陈元敬在时,当地百姓都不听县令号令,有什么冤情,也都找陈元敬申诉。一直想成为当地一霸的段简,自然对陈家恨之入骨,在陈元敬去世后,他有了这样一个机会,也就很合理会去陷害陈子昂了。

陈子昂幼时聪慧,长大后颇具侠气之风,他的诗风骨峥嵘,寓意深远。然而最后,却被段简这个小人陷害致死,实在太过惋惜。不过也正因如此,才让我们更加牢牢记住了他。

(参考文献《新唐书》《旧唐书》《资治通鉴》)

更多文章

  • 关于陈子昂的一生,央视《百家讲坛》这样讲述→

    历史解密编辑:在遂宁标签:唐诗,李白,杜甫,唐朝,诗人,陈子昂,百家讲坛,登幽州台歌

    近日CCTV—10科教频道《百家讲坛》栏目播出《唐诗里的山水意境(第一部)鸥盟未必是真心》讲述了初唐诗人陈子昂的一生及如何创作出《登幽州台歌》等作品本期节目主要内容《登幽州台歌》是唐诗发展史上的一颗璀璨明星,它的作者正是初唐时期的著名诗人陈子昂。陈子昂是唐代诗歌革新的先驱,对于唐诗的发展影响巨大,他

  • 时代之变——从陈子昂诗歌谈起

    历史解密编辑:中国西藏网标签:杜甫,诗歌,唐诗,高适,苏轼,诗人,唐朝,陈子昂,范仲淹,时代之变,千古名句

    遂宁射洪文宗苑。 张豪 摄陈子昂塑像。张豪摄讲座现场。丛雨萌摄编者按“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一首《登幽州台歌》,短短四句,豪迈俊逸,悲壮慷慨,开启了盛唐诗歌的大繁荣。有人说,人无骨而不立,唐诗无他而不成。他,就是出生于梓州射洪(今遂宁射洪市)的唐代著名诗人陈子昂。关于

  • 因为一篇文章,武则天亲自召见陈子昂,他究竟写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中国诗人故事标签:太后,皇帝,唐朝,诗人,陈子昂,女皇武则天,谏灵驾入京书

    诗人故事-初唐陈子昂06方谒明天子,清宴奉良筹。公元683年12月,唐高宗李治因病在东都洛阳去世。古人向来极其看重往生的仪式,按武后规划,她要亲送皇帝灵柩西归。已有出身但还无官职的陈子昂,这个时候果断出手,他上书《谏灵驾入京书》直陈利弊。文章写得真是精彩,若不是篇幅有限,真想全文摘录。《谏灵驾入京书

  • 登幽州台歌 - 唐.陈子昂

    历史解密编辑:秋天的雨呀雨呀标签:诗歌,诗人,名篇,唐朝,陈子昂,武则天,幽州台歌

    译文:往前不见古代礼贤下士的圣君,向后不见后世求才的明君。想到只有那苍茫天地悠悠无限,自己止不住满怀悲伤热泪纷纷。诗人具有政治见识和政治才能,他敢言敢谏,但没有被武则天采纳,屡受打击,心情郁郁悲愤。诗歌写登上幽州蓟北楼远望,悲从中来,并以“山河旧,人物不同”来抒发自己“生不逢时的哀叹。语言奔放,富有

  • 唐代陈子昂为何要写“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原来有如此来历

    历史解密编辑:此生读写伴标签:陈子昂,燕昭王,武则天,登幽州台歌,此诗

    文\常清君郑重申明:常清君在自媒体平台发布的每一篇文章,都是以本人的专业知识、自身经验以及人生阅历等,经过独立思考后,认真撰写并反复修改的原创作品。常清君导读:在中华数千年流传下来的文学作品中,其中一大题材是有关怀古咏史的,即追忆念怀往昔岁月、描写叙述古迹史事等的古诗词曲。常清君在此陆续与大家共同赏

  • 像骆宾王一样,陈子昂也是一位怀才不遇的大唐诗人

    历史解密编辑:莹子小趣标签:骆宾王,陈子昂,诗人,武则天,李白,杜甫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这句唐诗来自于《咏鹅》,相传是由骆宾王在七岁时所作的一首咏物诗。这首诗的作者骆宾王与王勃、杨炯和卢照邻,一同被合称为“初唐四杰”。骆宾王(619年——约687年), 字观光,婺州义乌(今浙江义乌)人,唐代著名的诗人。他怀有远大的政治抱负,因坚决忠于李唐和反对武周而遭到排挤

  • 唐朝著名诗人,陈子昂这十首诗,苍劲有力,又暗含深刻的生命意识

    历史解密编辑:BIG家居小站标签:陈子昂,诗人,诗歌,诗作,诗文

    继初唐四杰之后,在诗歌创作理论的探索及诗歌影响力两方面来看,以陈子昂功绩最为显赫。他高举文学革新大旗,是他揭开了李唐王朝现实主义诗文的革命序幕。他的诗以风骨峥嵘、苍劲有力而闻名于世,同时又具备深刻的生命意识,今天我们就来欣赏这位唐朝大诗人陈子昂的十首佳作,体会其诗歌的独特魅力。据史料记载,陈子昂出生

  • 留下《登幽州台歌》的陈子昂,为何会在40余岁被小小的县令逼死?

    历史解密编辑:行走的荷尔标签:陈子昂,登幽州台歌,武则天,武三思,李唐,李治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696年,郁郁不得志的陈子昂登上蓟北楼,看着悠悠天地,心中苦闷烦躁,遂留下了这首千古流传的《登幽州台歌》。在写这首诗之前,陈子昂刚刚经历了人生中的又一次失意,他被指派为武攸宜的记室参军跟随武攸宜奉武则天之命出兵北讨南下攻占营州的契丹大军,在这次战役

  • 当场砸琴!一举成名,唐代诗人陈子昂独一无二的出名手段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李白,杜甫,书生,唐朝,陈子昂,白居易,唐代诗人,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这首《登幽州台歌》对于陈子昂来说,好比《春江花月夜》对张若虚的意义一样,因为诗歌,让我们记住这些伟大的诗人。今天小编不是来论诗的,小编要谈谈陈子昂这个人,一个富二代的诗人。还有一胡琴,一把因陈子昂而被毁的胡琴。陈子昂《登幽州台歌》第一篇,侠义少年,

  • 遂宁国际诗歌周暨陈子昂诗歌奖颁奖活动在四川射洪举行

    历史解密编辑:封面新闻标签:陈子昂,诗歌,诗词,诗刊,诗歌奖

    来源:封面新闻刘洋 封面新闻记者 刘虎11月3日至5日,2022遂宁国际诗歌周暨《诗刊》2020—2021年度陈子昂诗歌奖颁奖活动,在四川射洪举办,来自全国各地的60余位著名诗人、评论家和翻译家出席。《诗刊》年度诗歌奖是由中国作家协会批准,《诗刊》社主办的年度专业性文学评奖活动,从2002年开始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