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留下《登幽州台歌》的陈子昂,为何会在40余岁被小小的县令逼死?

留下《登幽州台歌》的陈子昂,为何会在40余岁被小小的县令逼死?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行走的荷尔 访问量:877 更新时间:2024/1/16 13:52:47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696年,郁郁不得志的陈子昂登上蓟北楼,看着悠悠天地,心中苦闷烦躁,遂留下了这首千古流传的《登幽州台歌》。

在写这首诗之前,陈子昂刚刚经历了人生中的又一次失意,他被指派为武攸宜的记室参军跟随武攸宜奉武则天之命出兵北讨南下攻占营州的契丹大军,在这次战役中,武攸宜指挥不力,导致兵败,陈子昂数次进言都得不到重视,反而被降为军曹。

怀才不遇的陈子昂才留下了这慨然悲歌,当然或许陈子昂自己也没有想到,他的一生都如这首诗一样,郁郁不得志,最后被一个小县令折腾死了。

后世之人对陈子昂的认识基本大部分都源于他的诗,尤其是这首《登幽州台歌》,他一生所写的诗并不是很多,但他却在唐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对唐诗的影响更是甚远,只不过抛去诗歌不谈,大部分人对陈子昂的人生并不怎么了解,而他的一生实际上算是很悲剧的。

陈子昂出生于唐高宗显庆年间(656年—661年),具体是哪一年,有至少四种不同的说法,所以也很难判断。不过可以确定的是,陈子昂出生的时候,武则天已经成为李治的皇后,她的政治野心已经开始显露,并最终攀到了权力的最高峰,而陈子昂的很多悲剧,说来说去也和武则天有关系。

少年时代的陈子昂实际上是不喜欢读书的,至少不怎么读书,他的性格比较好豪爽,想要做的也是一代大侠,所以喜欢钻研剑术,但因为在十七八岁的时候在击剑的时候伤了人,这件事给陈子昂的打击很大,自此他与过去的那些旧友断绝往来,一心一意发奋读书,想要考取功名将来有一番建树。

679年,陈子昂到长安国子监读书,并在第二年参加科考,但陈子昂的科考之路并不是很顺畅,先后两次落第,直到684年才进士及第。

有意思的是,这一年是大唐历史上比较重要的一年,前一年的腊月,唐高宗李治去世,其子李显继位,即唐中宗,而军国大事由武则天把持,裴炎则是李治指定的辅政大臣。李显急于摆脱武则天的牵制而亲政,结果被武则天和裴炎联合起来将李显贬为庐陵王赶出了京城。

之后,唐睿宗李旦继位,实为傀儡皇帝,多数时间被软禁在宫中,而武则天临朝称制。陈子昂中进士之后面临的就是这样一个局面。在这样的一个局面之下,心向李唐的正直官员多半没有什么好下场。

陈子昂中进士之后被授予麟台正字的官职,他忧国忧民,数次直谏,采纳不采纳就不是陈子昂所能控制的了,不过武则天最初对陈子昂也算是挺看重的,毕竟确实有才能,但陈子昂也是心向李唐而反对武则天的,所以他曾因此而被下狱,好在后来又放了出来,官拜从八品上的右拾遗。

696年跟随武攸宜征讨契丹,回到洛阳不久,他听说自己的父亲陈元敬在家乡射洪遭到了县令段简的折辱,考虑到陈元敬年龄已经很大,所以陈子昂上疏请求罢职归侍,武则天准了陈子昂的请求,让其回家侍奉父亲,这一年是698年,陈子昂回到了射洪县。

回乡不久,陈元敬去世,而在陈子昂居丧期间,县令段简又对陈子昂出手,关于这段经历,《旧唐书》记载得比较简略,只有一句话:“简乃因事收系狱中,忧愤而卒,时年四十余。”

并没有交代段简因何事将陈子昂下狱,不过同时期的卢藏用曾留下一篇《陈子昂别传》,其上交代段简贪婪残暴,听说了陈家家财万贯,动了心思,想占为己有,遂想办法罗织罪名要害陈子昂,陈子昂害怕,就让家人给段简送去20万,但段简还觉得不够,还是数次将陈子昂拉到县衙受审。

陈子昂本来身体就不好,而且其父去世,他哀伤过度,身体就更加羸弱,再加上段简这样折腾他,很快他就受不住,被段简给逼死了。

其实不管是《旧唐书》还是《陈子昂别传》的记载,陈子昂都是被段简给逼死的,但这里就有一个疑问了,按照《陈子昂别传》中的记载,陈子昂回乡的时候,武则天是保留了他的官职和俸禄的。

也就是说,即便陈子昂回乡了,但洛阳城还是有他的一席之地的,这样的一位京城官员,他的官职虽然不是很大,但也不至于被家乡的县令所欺负。而且陈子昂才四十来岁,很难说武则天会不会在将来重要他,段简怎么就敢逼死他呢?

就算是武则天没有保留他的官职和俸禄,那在将来也未必不会重用他,毕竟他还算是年轻啊,段简不可能不为自己的仕途着想,按照正常逻辑来说,陈子昂这样的人回乡,作为县令,段简即便不去巴结,也不可能加害啊。

所以,陈子昂表面看起来是被家乡的县令给逼死的,而真正导致陈子昂死亡的人,或许就在洛阳城。也因此,唐中晚期的沈亚之曾在《上九江郑使君书》中写道:

“然乔死于谗,陈死于枉,皆由武三思嫉怒于一时之情,致力克害。一则夺其伎妾以加害,一则疑其摈排以为累,阴令桑梓之宰拉辱之,皆死于不命。”

这里的乔就是乔知之,陈即陈子昂,两人是同一时期的人物,陈子昂还曾随左补阙乔知之的军队到达西北延海、张掖河一带。在沈亚之看来,陈子昂的死其实是和武三思有关系,这就说得通了,武则天摄政时期,大力提拔武氏子弟,武三思甚至还成为太子的热门人选,对反对他的人大家株连杀害。

素来心向李唐的陈子昂自然不为武三思所喜,利用陈子昂在老家侍奉父亲、居丧的时间来加害他,很说得通,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段简这样的一个小县令敢对陈子昂下手了。

更多文章

  • 当场砸琴!一举成名,唐代诗人陈子昂独一无二的出名手段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李白,杜甫,书生,唐朝,陈子昂,白居易,唐代诗人,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这首《登幽州台歌》对于陈子昂来说,好比《春江花月夜》对张若虚的意义一样,因为诗歌,让我们记住这些伟大的诗人。今天小编不是来论诗的,小编要谈谈陈子昂这个人,一个富二代的诗人。还有一胡琴,一把因陈子昂而被毁的胡琴。陈子昂《登幽州台歌》第一篇,侠义少年,

  • 遂宁国际诗歌周暨陈子昂诗歌奖颁奖活动在四川射洪举行

    历史解密编辑:封面新闻标签:陈子昂,诗歌,诗词,诗刊,诗歌奖

    来源:封面新闻刘洋 封面新闻记者 刘虎11月3日至5日,2022遂宁国际诗歌周暨《诗刊》2020—2021年度陈子昂诗歌奖颁奖活动,在四川射洪举办,来自全国各地的60余位著名诗人、评论家和翻译家出席。《诗刊》年度诗歌奖是由中国作家协会批准,《诗刊》社主办的年度专业性文学评奖活动,从2002年开始举办

  • 你好,陈子昂!你好,射洪县大佬!

    历史解密编辑:中国诗人故事标签:墨子,感遇,孔子,唐朝,诗人,陈子昂,射洪县

    中 国 诗人故事 初唐陈子昂 02纵横策已弃,寂寞道为家01人口不到百万的射洪市位于四川中部,素有“子昂故里”的美称。陈子昂家族并非世居射洪,卢藏用在为好友撰写的《陈氏别传》里提到陈家本籍颍川。颍川(今河南许昌禹州市)陈氏以汉末大名士身份起家,是魏晋时期的巨姓望族,世代传袭,子孙历十余世贵显,家族

  • 为什么说陈子昂是“时代的瞭望者”?

    历史解密编辑:中国诗人故事标签:感遇,杜甫,李旦,唐朝,诗人,陈子昂,武则天,骆宾王,千古名句

    诗人故事 -- 初唐陈子昂07感时思报国,拔剑起蒿莱。01684年的陈子昂春风得意,684年的大唐朝堂却有腥风血雨。正月,刚坐上宝座没多久的中宗李显准备大干一场,他先是封岳父韦玄贞为豫州刺史,继而得寸进尺想要把岳父提为宰相,把奶兄提为五品官。当即遭到了宰相裴炎的反对,李显恼羞成怒竟口不择言:“我把这

  • 比陈子昂还怆然、比柳宗元还孤独,这3首宋词把寂寞写得深入骨髓

    历史解密编辑:娱乐还原剂标签:陈子昂,柳宗元,苏轼,李清照,岳飞,杜甫

    我是@最爱宋词,每天陪你读最美的诗词、品最燃的光影,欢迎关注、评论和转发寂寞是生命的一种常态,当时间染白了我们的青丝,各种各样的寂寞都将一一尝遍。于是最善于在独处中找寻灵魂的文人们都留下了有关寂寞的名篇,李白的寂寞是“举杯邀明月”,杜甫的寂寞是“百年多病独登台”。但唐诗中登顶寂寞峰巅的还得属陈子昂和

  • 陈子昂这首送别诗,不落前人俗套,格调冲淡高雅,读之扣人心弦

    历史解密编辑:漫话诗词标签:陈子昂,送别诗,感遇,诗人,五言

    六朝以来,文学基本为士族所垄断,为了记录他们日益奢靡的生活,他们创作的诗歌也充满了糜丽的诗风,这种诗风一直影响到初唐诗坛。陈子昂的《感遇》诗三十八首,以昂扬深邃的哲学思考,古朴苍劲的诗歌风貌,给当时的文坛带来一股清流,他的诗风与当时的流行诗歌形成强烈反差,是初唐诗坛的一道靓丽风景。元人方回对陈子昂的

  • 陈子昂豪掷三千两买了一把破琴,当众表演摔砸,得到武则天的赏识

    历史解密编辑:飞鱼说史标签:陈子昂,武则天,李白,长安,李治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这是唐代诗人陈子昂的代表作,也是唐诗中唯一一首吊古伤今的生命悲歌,每每读到这首诗,内心便会生出一种悲怆之感,短短二十二个字,似乎有着能让天地动容的魔力。甚至有人觉得单从对生命的感悟而言,陈子昂就超过了李白和辛弃疾,毕竟诗骨的名号可不是凭空得来,而是

  • 走出舒适圈的陈子昂,一出手,即不凡

    历史解密编辑:中国诗人故事标签:王勃,杨炯,诗人,唐朝,陈子昂,骆宾王,卢照邻,千古名句

    诗人故事初唐陈子昂 03今日狂歌客,谁知入楚来。01公元679年。当初惊才绝艳的王勃已经故去数年,渐渐被世人遗忘;他的好友杨炯还在灵台旁的秘书监里校补典籍,将近而立之年,依然在为即将到来的秩满升迁而奔忙;曾经意气风发的卢照邻此时已经沉疴难愈,久不闻于世人矣;而年逾花甲的骆宾王则身陷囹圄,在御史台的

  • 陈子昂26岁进京赶考,临行跟发小喝酒赋诗,短短4句选入语文课本

    历史解密编辑:沉醉古诗文标签:陈子昂,诗歌,唐诗,诗人,明月

    空青写人性一针见血,写生活真知灼见。将古诗词之美带给全世界。【引】又要讲到别离了。别离是唐诗宋词中很常见的情感,因为天长海阔、生如浮萍,暂时相逢一朝别离,不知此生何处再聚首。别离又是文学作品中常写常新的奇迹。每一次离别,随着地点、人物、时间、心境的不同,都会衍生出不同的情绪与感慨。虽然发端一致,但具

  • 陈子昂的一首送别诗,哀而不伤,意态从容,明月山川为之动情

    历史解密编辑:漫话诗词标签:陈子昂,明月,诗人,五律,律诗

    在唐代诗坛上,文学家“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被誉为初唐四杰,他们的诗歌扭转了唐朝之前萎靡浮华的宫廷诗风,拓展了诗歌的艺术空间,赋予唐诗新的生命力。初唐四杰之后,陈子昂凭借其"风骨"、"兴寄"理论,对沿袭已久的六朝文风继续革新。他的诗学理论在唐代文学史上是一个纲领性文件,它变革了旧习,确立了新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