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因为一篇文章,武则天亲自召见陈子昂,他究竟写了什么?

因为一篇文章,武则天亲自召见陈子昂,他究竟写了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中国诗人故事 访问量:4484 更新时间:2023/12/21 20:35:54

诗人故事-初唐陈子昂06

方谒明天子,清宴奉良筹。

公元683年12月,唐高宗李治因病在东都洛阳去世。

古人向来极其看重往生的仪式,按武后规划,她要亲送皇帝灵柩西归。已有出身但还无官职的陈子昂,这个时候果断出手,他上书《谏灵驾入京书》直陈利弊。

文章写得真是精彩,若不是篇幅有限,真想全文摘录。

《谏灵驾入京书》节选

自河而西,无非赤地;循陇以北,不逢青草,莫不父兄转徒,妻子流离,委家丧业,膏原润莽:此朝廷之所备知也。赖以宗庙神灵,皇天悔祸,去岁薄稔,前秋稍登,使羸饿之馀,得保沉命,天下幸甚,可谓厚矣。然而流人未返,田野尚芜,白骨纵横,阡陌无主,至于蓄积,犹可哀伤。陛下不料其难,贵从先意,遂欲长驱大驾,按节秦京,千乘万骑,何方取给?况山陵初制,穿复未央,土木工匠,必资徒役。今欲率疲弊之众。兴数万之军,徵发近畿,鞭朴羸老,凿山采石,驱以就功,但恐春作无时,秋成绝望,凋瘵遗噍,再罹饥苦,倘不堪弊,必有埔逃,子来之颂其将何词以述?此亦宗庙之大机,不可不深图也。况国无兼岁之储,家鲜匝时之蓄,一旬不雨,犹可深忧,忽加水旱,人何以济?陛下不深察始终,独违群议,臣恐三辅之弊,不铸乡前日矣。

他说三秦之地向来多灾,前两年得祖宗庇佑老百姓的生活稍有起色,因而劝阻武后不要将高宗灵柩移往长安,要体恤关中地区近几年的饥荒,免除此番劳民伤财之举。然后他又说天子当以四海为家,包六合为宇,不应拘泥于栖身何处之小节,反而伤了民生之大计。

且天子以四海为家,圣人包六合为宇,历观邃古,以至于今,何尝不以三王为仁,五帝为圣?

陛下何不鉴诤臣之策,采行路之谣,谘谋太后,平章审辅使苍生之望,知有所安,天下岂不幸甚?昔得平王迁周,光武都洛,山陵寝庙,不在东京;宗社坟茔,并居西土:然而《春秋》美为始王,《汉书》载为代祖,岂其不愿孝哉?何圣贤褒贬,于斯滥矣?实以时有不可,事有必然,盖欲遗小存大,云祸归福,圣人所以为贵也。夫“小不忍则乱大谋”,仲尼之至诫,愿陛下察之。

在文中他自称西蜀野人,本来隐居林薮,得幸天下太平而从游京都。虽然他也知道不在其位者不谋其政,但他还是做不到独善其身,因而逆龙鳞而冒死直言。

臣西蜀野人,本在林薮。幸属交泰,得游王国,故知不在其位者,不谋其政,亦欲退身岩谷,灭迹朝廷。窃感娄敬委辂,干非其议,图汉策于万全,取鸿名于千古,臣何独怯,而不及之哉?所以敢触龙鳞,死而无恨,庶万有一中,或垂察焉。

真可谓言辞恳切,有理有据,瞬间打动了武则天李旦母子的心。武则天本就不是恪守规矩之人,这些礼仪小节于她而言本就无伤大雅,根本算不得触逆鳞。

当然武则天也不会采纳他的谏言,皇帝的灵柩依然西还。但太后起了爱才之心,并亲自召见陈子昂于金华殿。关于这一情节卢藏用在《陈氏别传》中描述道“时皇上以太后居摄,览其书而壮之,召见问状。子昂貌寝寡授,然言王霸大略,君臣之际,甚慷慨焉”,也就是说陈子昂面圣时落落大方,有此胆略便很难得。

武则天觉得陈子昂有些书生意气,但还是很欣赏他的才气,因而亲授麟台正字之职,“梓州人陈子昂,地籍英灵,文称伟晔,拜麟台正字“。麟台是武则天时期秘书省的特殊称乎,正字为秘书省九品属官,掌校定典籍、刊正文字之职。

虽然是很清要的低阶官职,但太后召见并亲授官职这份荣耀可不是人人都有的。

一时之间陈子昂名声大噪,以致“洛中传写其书,市肆闾巷,吟讽相属,乃至转相货鬻,飞驰远迩“,大家争相传阅他的文章,甚至还发展到了买卖的地步,显然又是“洛阳纸贵”的盛况。

陈子昂沉寂数年,一朝抓住机遇,终于得以实现“方谒明天子,清宴奉良筹”(《答洛阳主人》)的理想。

这一年,陈子昂26岁。

更多文章

  • 登幽州台歌 - 唐.陈子昂

    历史解密编辑:秋天的雨呀雨呀标签:诗歌,诗人,名篇,唐朝,陈子昂,武则天,幽州台歌

    译文:往前不见古代礼贤下士的圣君,向后不见后世求才的明君。想到只有那苍茫天地悠悠无限,自己止不住满怀悲伤热泪纷纷。诗人具有政治见识和政治才能,他敢言敢谏,但没有被武则天采纳,屡受打击,心情郁郁悲愤。诗歌写登上幽州蓟北楼远望,悲从中来,并以“山河旧,人物不同”来抒发自己“生不逢时的哀叹。语言奔放,富有

  • 唐代陈子昂为何要写“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原来有如此来历

    历史解密编辑:此生读写伴标签:陈子昂,燕昭王,武则天,登幽州台歌,此诗

    文\常清君郑重申明:常清君在自媒体平台发布的每一篇文章,都是以本人的专业知识、自身经验以及人生阅历等,经过独立思考后,认真撰写并反复修改的原创作品。常清君导读:在中华数千年流传下来的文学作品中,其中一大题材是有关怀古咏史的,即追忆念怀往昔岁月、描写叙述古迹史事等的古诗词曲。常清君在此陆续与大家共同赏

  • 像骆宾王一样,陈子昂也是一位怀才不遇的大唐诗人

    历史解密编辑:莹子小趣标签:骆宾王,陈子昂,诗人,武则天,李白,杜甫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这句唐诗来自于《咏鹅》,相传是由骆宾王在七岁时所作的一首咏物诗。这首诗的作者骆宾王与王勃、杨炯和卢照邻,一同被合称为“初唐四杰”。骆宾王(619年——约687年), 字观光,婺州义乌(今浙江义乌)人,唐代著名的诗人。他怀有远大的政治抱负,因坚决忠于李唐和反对武周而遭到排挤

  • 唐朝著名诗人,陈子昂这十首诗,苍劲有力,又暗含深刻的生命意识

    历史解密编辑:BIG家居小站标签:陈子昂,诗人,诗歌,诗作,诗文

    继初唐四杰之后,在诗歌创作理论的探索及诗歌影响力两方面来看,以陈子昂功绩最为显赫。他高举文学革新大旗,是他揭开了李唐王朝现实主义诗文的革命序幕。他的诗以风骨峥嵘、苍劲有力而闻名于世,同时又具备深刻的生命意识,今天我们就来欣赏这位唐朝大诗人陈子昂的十首佳作,体会其诗歌的独特魅力。据史料记载,陈子昂出生

  • 留下《登幽州台歌》的陈子昂,为何会在40余岁被小小的县令逼死?

    历史解密编辑:行走的荷尔标签:陈子昂,登幽州台歌,武则天,武三思,李唐,李治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696年,郁郁不得志的陈子昂登上蓟北楼,看着悠悠天地,心中苦闷烦躁,遂留下了这首千古流传的《登幽州台歌》。在写这首诗之前,陈子昂刚刚经历了人生中的又一次失意,他被指派为武攸宜的记室参军跟随武攸宜奉武则天之命出兵北讨南下攻占营州的契丹大军,在这次战役

  • 当场砸琴!一举成名,唐代诗人陈子昂独一无二的出名手段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李白,杜甫,书生,唐朝,陈子昂,白居易,唐代诗人,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这首《登幽州台歌》对于陈子昂来说,好比《春江花月夜》对张若虚的意义一样,因为诗歌,让我们记住这些伟大的诗人。今天小编不是来论诗的,小编要谈谈陈子昂这个人,一个富二代的诗人。还有一胡琴,一把因陈子昂而被毁的胡琴。陈子昂《登幽州台歌》第一篇,侠义少年,

  • 遂宁国际诗歌周暨陈子昂诗歌奖颁奖活动在四川射洪举行

    历史解密编辑:封面新闻标签:陈子昂,诗歌,诗词,诗刊,诗歌奖

    来源:封面新闻刘洋 封面新闻记者 刘虎11月3日至5日,2022遂宁国际诗歌周暨《诗刊》2020—2021年度陈子昂诗歌奖颁奖活动,在四川射洪举办,来自全国各地的60余位著名诗人、评论家和翻译家出席。《诗刊》年度诗歌奖是由中国作家协会批准,《诗刊》社主办的年度专业性文学评奖活动,从2002年开始举办

  • 你好,陈子昂!你好,射洪县大佬!

    历史解密编辑:中国诗人故事标签:墨子,感遇,孔子,唐朝,诗人,陈子昂,射洪县

    中 国 诗人故事 初唐陈子昂 02纵横策已弃,寂寞道为家01人口不到百万的射洪市位于四川中部,素有“子昂故里”的美称。陈子昂家族并非世居射洪,卢藏用在为好友撰写的《陈氏别传》里提到陈家本籍颍川。颍川(今河南许昌禹州市)陈氏以汉末大名士身份起家,是魏晋时期的巨姓望族,世代传袭,子孙历十余世贵显,家族

  • 为什么说陈子昂是“时代的瞭望者”?

    历史解密编辑:中国诗人故事标签:感遇,杜甫,李旦,唐朝,诗人,陈子昂,武则天,骆宾王,千古名句

    诗人故事 -- 初唐陈子昂07感时思报国,拔剑起蒿莱。01684年的陈子昂春风得意,684年的大唐朝堂却有腥风血雨。正月,刚坐上宝座没多久的中宗李显准备大干一场,他先是封岳父韦玄贞为豫州刺史,继而得寸进尺想要把岳父提为宰相,把奶兄提为五品官。当即遭到了宰相裴炎的反对,李显恼羞成怒竟口不择言:“我把这

  • 比陈子昂还怆然、比柳宗元还孤独,这3首宋词把寂寞写得深入骨髓

    历史解密编辑:娱乐还原剂标签:陈子昂,柳宗元,苏轼,李清照,岳飞,杜甫

    我是@最爱宋词,每天陪你读最美的诗词、品最燃的光影,欢迎关注、评论和转发寂寞是生命的一种常态,当时间染白了我们的青丝,各种各样的寂寞都将一一尝遍。于是最善于在独处中找寻灵魂的文人们都留下了有关寂寞的名篇,李白的寂寞是“举杯邀明月”,杜甫的寂寞是“百年多病独登台”。但唐诗中登顶寂寞峰巅的还得属陈子昂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