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欧阳询名帖,竟藏着一位绝世“书痴”!

欧阳询名帖,竟藏着一位绝世“书痴”!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书法之海 访问量:1761 更新时间:2023/12/24 23:56:30

日本大谷大学藏本欧阳询《化度寺碑》, 清代学者、人于其上题跋累累。

最有学术价值也最有名的,是翁方纲用极工整小楷在上面书写的几段长篇考据。 文辞修养、书法水平与考证功力,足以使今日之大部分专业的博士、博导汗颜。 只可惜研究结论并不正确,被后人给推翻。

使我最感触的,却非这段公案。 而是这本著名拓本,在清中期时候,曾收藏在一位不太出名的文人蒋宗元手里,从帖上他反复的题跋、吟咏,看得出来,这本帖属于他收藏里非珍贵,也被尤其看中的一件心肝宝贝。

这些文字从考据研究的信息上,远不能和翁方纲可比,其上题诗,诗才也平平。

但有两段随手的跋却触动了我,第一段:

“己酉三月十三日早,微雨。相对瓶中海棠一枝,艳动人。展玩是帖,时荆妻攒眉告米竭,将断午炊,予欣然不顾也。”

按常理,老婆等米下锅,这厮还这态度,简直不可理喻! 不是人! 另一段:

“晨窗桂影馥郁。香一炉、茗一盂,摩娑是帖,神志偕往。平生之乐不过如此。”

可见这位写得一手精美褚体小楷,癖好碑帖的书呆子,不仅迂,还很痴。

昔人云:人无癖不可与交,以其无深情也;人无痴不可与交,以其无真气也。

想起另一位随身携带珍藏的宋拓本《集圣教序》,自川西雅安泸定一线进藏的清代碑帖鉴藏家、文人官员崇恩。 他在那本碑帖后面累累题跋,仿佛记日记般,在驿站灯下絮絮叨叨,记录所历行程与沿途见闻。

这些看来和碑帖本身以及学术研究,考据论证毫不相关的题跋文字,虽然都只属于个人的“私房话”,却真实记录下个人趣好情感,癖与痴背后闪烁着人的温度。

金石文字存在于世间,除了人们重视的历史文献、书法史研究意义,在我看来,个体人物的这类癖与痴同样珍贵。 这些恰是人类身上正快速失去的非常珍贵的东西。 可惜学科细分后的今日研究者,罕有这类情智兼备的佳人、痴人。 (文/竹庵)

—版权声明—

文章来自网络,版权归原创者所有

为传播而发,若侵权请联系后台删除

文中观点不代表本号立场

更多文章

  • 欧阳询「楷书手卷」(疑)

    历史解密编辑:京师书苑标签:薛稷,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书法家,中国书法,楷书手卷,书法作品

    欧阳询精通书法,与虞世南、褚遂良、薛稷三位并称“初唐四大家”。因其子欧阳通善于书法,史称“大欧”。书法于平正中见险绝,号为“欧体”。欧阳询不仅是一代书法大家,而且是一位书法理论家,他在长期的书法实践中总结出练书习字的八法,欧阳询所撰《传授诀》《用笔论》《八诀》《三十六法》等都是他自己学书的经验总结,

  • 书法初学,不宜练欧阳询《九成宫碑》?原因到底何在∣为池跨水

    历史解密编辑:我是晋公子标签:欧阳询,九成宫碑,楷书,王羲之,颜平原,书法

    一、为二、池三、跨欧阳询的楷书,相比于颜真卿、柳公权、褚遂良等诸家楷书,要更难学一点。若是初学入门的人,这种感受恐怕会更明显。学习欧阳询楷书的难点集中在哪里?我想,这个“跨”字足以让我们窥豹一斑了。“跨”字,在历代楷书法帖中最常见的字形有两种:上图中的两字都取自《东方朔画赞》,只不过左边一字传为王羲

  • 欧阳询《九成宫碑》被复原成功,每个字都与真迹毫无差别,现在是国宝级文物!

    历史解密编辑:书法网标签:楷书,欧阳询,王羲之,书法家,九成宫碑,书法作品,国宝级文物

    对于学习楷书的朋友而言,唐代的楷书无疑是中国书法史上楷书的顶峰,尤其是著名的“初唐四大家”,这四个人基本奠定了中国楷书的基本范式,后世学习楷书的名家,无一不是从这个体系当中演化出来的。其中最值得当代人学习的无疑是欧阳询,这是因为欧阳询的楷书在审美上极度符合当代书法学习者的审美取向,另外,欧阳询的楷书

  • 欧阳询楷书集字春联

    历史解密编辑:书法学府标签:楷书,草书,行书,春联,欧阳询,虞世南,书法家,皇甫诞碑,书法作品

    黄莺鸣翠柳紫燕剪春风盛世千家乐新春百业兴一年四季春常在万紫千红花永开春风化雨千山秀丽日祥云四海平日子红火腾腾起财运亨通步步高和顺一门盈百福平安二字值千金春风吹绿千枝柳时雨催红万树花大地流金万事通冬去春来万象新东风吹出千山绿春雨洒来万象新佳节迎春春生笑脸丰收报喜喜上眉梢春满人间欢歌阵阵福临门第喜气洋洋

  • 《化度寺碑》,欧阳询真正的楷法之冠!

    历史解密编辑:三生标签:欧阳询,化度寺碑,楷书,行书,九成宫醴泉铭,隶书

    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历史上最为辉煌的时期,书法艺术发展进 入了一个全新的境界。初唐书法有包括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和薛稷的“初唐楷书四 大家”,以及陆柬之、孙过庭等人,他们各有风貌,开启了“唐书尚法”的新格局。唐代楷书书体成熟,书家辈出,唐初的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中唐的颜真卿,晚唐的柳公权,其楷书

  • 欧阳询81岁的楷书,这才是书法正宗,练“田楷”的真该好好学学!

    历史解密编辑:书法网标签:欧阳询,楷书,书法,田楷,虞恭公碑,欧楷

    对于书法学习者而言,最为关键的不是天分,天分不高,方法正确,也能够取得不俗的成就,也不是努力,努力的方向不对,数十年的光阴就白白浪费了。其实学习书法最重要的乃是认知,是对于书法的审美认知,这是学习书法最为关键的一个方面,但现实生活中却是许多人因为没有建立正统书法的认知,而走进了“美术字”或者“印刷体

  • 他花500元买走10大车唐宋真迹,包括欧阳询纸本楷书,现珍藏在法国图书馆,这才是纯正欧楷!

    历史解密编辑:书法网标签:欧阳询,书法,欧楷,楷书,赵孟頫,真迹,唐宋真迹,欧阳,艺术家,书法家,书法作品

    清代书法家黄自元、林则徐,还有现代众人心中的书法宗师田蕴章、田英章,他们的书法都是源自欧楷。其书法境界,面貌也各有不同;这些“五花八门”的学习成果跟一代“楷圣”欧阳询没有纸本真迹传世有很大的关系。人们所熟知的欧阳询的作品《九成宫醴泉铭》、《皇甫君碑》等等都是碑刻,这些刻石虽然精良,人们却无法通过它们

  • 欧阳询这件唐楷之冠,将险绝进行到底,看了这件作品,再看不上“田楷”

    历史解密编辑:书法网标签:欧楷,楷书,唐楷,田楷,欧阳询,书法家,皇甫诞碑,皇甫君碑

    元稹说“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其实学书法也是如此,看惯了真正高深的作品,那些僵硬死板之作,就再难入眼了。欧阳询作为楷书四大家之一,将楷书的险峻、峭拔、瘦硬发挥到了极致。后来的林则徐、姚孟起、包括“二田”都是以学欧楷成家的。他们的水平虽然参差不齐,但离纯正的欧楷都还是有很大一段距离的,其中

  • 他实力不输欧阳询,却落选“楷书四大家”,遗落民间一件小楷,字字都是“二王”真传!

    历史解密编辑:书法网标签:书法作品,欧阳询,楷书,小楷,褚遂良,书法家,王羲之,虞世南

    在魏晋之后,我们就一直在力图复兴古法,即便是在书法发展的另一座高峰唐朝也是如此。在这样的时代背景,像南朝的智永禅师、虞世南这样得“二王”正统真传的书法家,地位自然是无限尊崇的。在李世民的推崇下,唐代掀起了学王热潮,在高手林立的时代,最得“二王”真传,书法最能直入魏晋之人,要数李世民的侍书褚遂良,没有

  • 被誉为“楷书四大家”之一,欧阳询及其作品背后的故事,你知道吗

    历史解密编辑:小琳讲故事标签:欧阳询,楷书,王羲之,隶书,虞世南,书法

    中国的书法可谓是博大精深,单从其种类来看,就有篆书、隶书、楷书、行书等多种。但跟我们生活最贴近,最容易被大众接受的,还是当推楷书。毕竟上学读书期间,我们就会统一学习“正楷字”。外国人口中的中国“方块字”,其实也就是指的正楷字。因为楷体本身就讲究中正工整,最有规矩和结构,让人看着就觉得舒服和大气。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