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他写下一本官方字帖,风头直接盖过欧阳询,这才是真的“标准楷书”

他写下一本官方字帖,风头直接盖过欧阳询,这才是真的“标准楷书”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书法网 访问量:1690 更新时间:2023/12/19 16:22:43

我们现在都习惯写硬笔字,毛笔离我们的日常生活越来越远。书法对于我们来说,也更多地变成了一项艺术,而不是技艺。可是在300年前,它是非常辉煌的,是天下读书人的必备技能。

清代时,伴随着科举考试的蓬勃发展,对书法日常实用性的需求达到了顶峰。为了满足应试的需求,楷书字帖也开始广泛流行,当时最受欢迎的楷书字帖,就是成亲永瑆写的这件《法书册》。

成亲王永瑆是乾隆的第十一子,也是书坛“清四家”之一。乾隆对这个儿子颇为喜爱,经常让他代自己书写诰谕。

成亲王的书法,主要学习的是欧阳询赵孟頫。他将欧阳询的转折方劲与赵孟頫的流畅端丽融合在一起,形成了变化丰富,灵动自然同时又端庄方正的楷书,水平直追魏晋。

成亲王的楷书既满足了对书法艺术性的要求,又满足了日常实用性的需求。

他写的这件《法书册》理所应当地被定为官方楷书范本,成亲王的地位也直接盖过了唐代楷书大师欧阳询。

唐太宗曾经说“取法乎上,得乎其中”;所以大家在学习书法的时候,常常会坚持“取法乎上”的原则,直接学习晋唐楷书;但是大家都忽视了“循序渐进”的原则。

唐代是楷书发展的巅峰,可是在唐代之后,书法就在不断式微,楷书也是如此。大家都想直入晋唐,可是即便是近代书法大家沈尹默先生,也不过只追到了宋代。

唐代楷书极其精微,我们一般人是很难消化的,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从年代较近的作品入手,以它们为阶梯,打下坚实的基础之后,再去学习唐人也不迟。

成亲王的这件《法书册》融合欧阳询、赵孟頫的书法精华,骨力雄强的同时端庄严整,比“印刷体”规范,比“印刷体”灵动,已经风靡了近300年。

它不仅是一件楷书字帖,也是一件艺术范本,是兼具实用性和艺术性的作品。我们不仅可以将它作为毛笔字帖,作为硬笔书法范本来练习也是可以的。

我们采用进口微喷技术,将这件作品进行了1:1超高清的复刻,连细节处的牵连映带与墨色变化,都与原作别无二致,您感兴趣可以点击文章下方商品链接一观。

更多文章

  • 欧阳询小楷《阴符经》欣赏

    历史解密编辑:大众书法标签:小楷,黄帝,宇宙,阴符经,欧阳询

    欧阳询小楷《阴符经》欣赏释文:黄帝阴符经。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天有五贼,见之者昌。五贼在心,施行于天,宇宙在乎手,万物生乎身。天性,人也;人心,机也;立天之道以定人也。天发杀机,斗转星移;地发杀机,龙蛇起陆;人发杀机,天地反覆;天人合发,万化定基。性有巧拙,可以伏藏。九窍之邪,在乎三要。可以动

  • 陕西出土欧阳询所书墓志,尽显欧楷原貌,比《九成宫》还早21年!

    历史解密编辑:书画相约标签:欧楷,小楷,楷书,墓志,欧阳询,虞世南,书法家,书法作品,九成宫醴泉铭

    “初唐四家”之一的欧阳询,创造了“楷书四大字体”的“欧体”,他的字代表了唐楷的严谨大方,所以一直以来,就有不少人学习“欧楷”。唐代学欧的人有不少,很多抄经生、刻工都是学欧起家的,当我们出土唐代墓志碑刻时,会发现有很多充满了欧阳询笔意。有欧阳询的风格并不代表是由他亲自书丹,甄别出其中那些的确出自他手的

  • 智永、欧阳询、颜真卿三大名家楷书集字《爱莲说》,真美!

    历史解密编辑:书法之海标签:欧阳询,颜平原,爱莲说,集字,楷书,智永

    智永楷书集字《爱莲说》欧阳询楷书集字《爱莲说》颜真卿楷书集字《爱莲说》—版权声明—文章来自网络,版权归原创者所有为传播而发,若侵权请联系后台删除文中观点不代表本号立场

  • 一位超过欧阳询的楷书圣手,唐太宗向他磕头拜师,颜真卿喊他师爷

    历史解密编辑:书画相约标签:欧阳询,颜平原,虞世南,楷书,唐太宗,柳公权

    虞世南楷书《演连珠》全卷本虞世南楷书《演连珠》全卷本虞世南楷书《演连珠》全卷本虞世南楷书《演连珠》全卷本虞世南楷书《演连珠》全卷本虞世南楷书《演连珠》全卷本在中国的书法史上,谁的楷书写得最好?相信很多人都有不同的答案。常年练习欧楷的人,会以为欧阳询写得最好,而浸淫颜真卿多年的人,则会觉得其他的书家皆

  • 欧阳询这幅1000字的行书,字字不同,内涵精深,能看懂的都是高人

    历史解密编辑:书画相约标签:欧阳询,行书,书法,千字文,楷书,书法家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寒来暑往,秋收冬藏”,《千字文》一篇,即使你无法背诵全文,对于上述两句也应该是耳熟能详。《千字文》是中国早期的蒙学课本,其中涵盖了由涵盖了天文、地理、自然、社会、历史等多方面的知识,虽为启蒙书籍,但其中蕴含的自然万物之理,足为一生之用。《千字文》是南北朝时期,梁武帝命人从王

  • 高清经典 | 宋拓 欧阳询《虞恭公温彦博碑》

    历史解密编辑:中国书法网标签:欧阳询,虞恭公温彦博碑,宋拓,醴泉,篆书,小楷

    宋拓 欧阳询《虞恭公温彦博碑》纸本 册页 18.3x9.2cm故宫博物院藏此册《虞恭公温彦博碑》,岑文本撰,欧阳询书,唐刻,宋拓,为“蔼蔼高门”之“高”字未损本。黑墨精拓,剪裱装册。《虞恭公温彦博碑》,全称《唐故特进尚书右仆射上柱国虞恭公温公碑》,亦称《温彦博碑》,为唐贞观十一年(637年)十月立,

  • 一个无名小卒,把欧阳询楷书写出了新境界,真是“高手在民间”!

    历史解密编辑:书法网标签:欧体,欧楷,楷书,欧阳询,书法家,偏旁部首,九成宫醴泉铭

    欧阳询的“欧楷”自诞生以来,学得人就很多,尤其是在清代,“无欧不点元”成了一种文化风气。凡是科举取士的学子和翰林文人,基本都会写欧体。清代学欧知名者如黄自元、林则徐,他们的作品被不少人临摹学习。不过,要说谁学欧精妙程度排第一,当属一位“无名小卒”,此人就是姚孟起。姚孟起此人注定要与他的“欧体字”捆绑

  • 欧阳询晚年一幅草书“神品”,仅存650字,丝毫不亚于王羲之,惊艳后世1000多年

    历史解密编辑:书法网标签:欧阳询,王羲之,草书,行书,楷书,书法

    在书坛,能拿起毛笔的人,往往都会自称为“大师”,除了“中书协”,还有“国际书法家协会”、甚至还有人搞出“宇宙书法家协会”,真是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在古代,没有书协,更有这么多大师,包括王羲之、赵孟頫在内,书法都是业务爱好,文人闲余之事。人们对书法判断,往往是根据唐代张怀瓘在《书断》所论断分为三个等级

  • 欧阳询写出高级“印刷体”!看看他的这件书法作品,精巧细致,当今哪位书法家能写得出来?

    历史解密编辑:书法网标签:欧阳询,楷书,书法,书法家,书法作品

    如果一件楷书作品笔画工整细致,我们往往会说就像“印刷体”一样,在很多人的理解下,这个词是贬义的,因为从另一方面它似乎也说明这件作品过于求工整而失掉了灵气和韵味。但话说回来,能写出“印刷体”的书法家寥寥无几,因为它需要极深厚的书法功力才能做到!楷书笔法学自一位唐代大书法家欧阳询。欧阳询的“欧体”端庄秀

  • 欧阳询绝笔:1厘米小楷,绚烂谢幕!

    历史解密编辑:大众书法标签:欧阳询,小楷,楷书,书法,九成宫,虞世南

    《李誉墓志》篆额墓志盖2014年,曾在民间流传过的欧阳询石刻小楷《李誉墓志》出土了,全称“唐故左光禄大夫上柱国德广郡公李公墓志铭”。该石刻镌于贞观十五年(公元641年),呈正方形,58.5厘米×58.5厘米。四周志墙镌12属相图案。铭文36行,每行36字,实存铭文1249字。字幅约1厘米,单字极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