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他的草书,让欧阳询卧碑膜拜!

他的草书,让欧阳询卧碑膜拜!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大众书法 访问量:2101 更新时间:2023/12/20 15:35:04

曾经听过一个故事。被誉为“唐人楷书第一”的欧阳询天骑马外出游览,在道旁见到一块西晋书法家索靖所写的章草石碑,看了几眼,觉得写得一般,于是策马而过。但跑了一段路,觉得不对,索靖既然是一代书法名人,那么他的书法定会有自己的特色。于是策马而回,伫立在碑前,反复观看了几遍,才发现了其中精深绝妙之处。欧阳询坐卧于石碑旁摸索比划竟达三天三夜之久。欧阳询终于领悟到索靖书法用笔的精神所在,因而书法亦更臻完美。

01

索靖是怎样的一位书法家呢?能影响欧阳询的一定不普通,因为欧阳询平生最重法度,从不肯轻易推许古人。

索靖字幼安,敦煌龙勒(今甘肃敦煌)人,生于239年,卒于303年。他出生在一个累世官宦之家,少年时代就有“逸群之量,该博经史,兼通内纬。州辟别驾,郡举贤良方正,对策高第”,与同乡的泛衷、张甝、索紾、索永一同在太学学习,声名远扬海内,号称“敦煌五龙”,索靖被誉为“敦煌五龙”之首,泛衷等四人都早逝,只有索靖学识广泛,博通经史,又通晓谶纬之学。

02

当时著名学者傅玄、张华等人,都十分赏识他,虽仅一面之交,却都和他结下了深厚的友谊。索靖一生担任过西晋许多重要官职,先是在尚书台任尚书郎,后来出任雁门太守,继之又出守西域任酒泉太守、荡寇将军加散骑常侍等。晋惠帝太安二年(公元303年),河间王司马颙等举兵侵犯洛阳,索靖被任命为游击将军,率关陇义兵参加保卫洛阳之战,大破司马颙军,但不幸在战斗中受伤而死,卒年65岁,被晋惠帝追赠司空,封安乐亭侯。

03

索靖在中国文化史上有重要的影响力。他是东汉著名书法家张芝姐姐之孙,书法上受张芝影响很深,以善写草书知名于世,尤精章草。晋武帝时,他和另一位大书法家卫瓘同在尚书台供职,卫瓘为尚书令,索靖为尚书郎。由于二人在书法艺术上独具风格,当时被人们誉为“一台二妙”,说他们二人的书法与张芝有很深的师承关系。后人评价说:“瓘得伯英(张芝字)筋,靖得伯英肉。”

04

索靖的书法,浓浅得度,内涵朴厚,古朴如汉隶,转折似今草,气势相当雄厚,历来被书法家称为上乘。有人把索靖的字与张芝的字作了比较,认为“精熟至极,索不及张芝;妙有余姿,张不及索靖”。索靖本人也很看重自己的书法,并十分形象的名其字势为 “银钩虿尾”,意思是形容自己的书体字势遒劲有力,勾趯势如银钩、蝎尾。梁武帝萧衍称誉他的字“遒劲而峻险。遒劲处如飘风忽举,鸷鸟乍飞;峻险处如雪岭孤松,冰河危石。”黄山谷也称道索靖的书法“笺短意长,诚不可及”。就连平生最重法度、不肯轻易推许古人的唐代大书法家欧阳询也十分推崇索靖的书法。

05

羊欣的《书断》中提到:张芝、皇象、钟繇、索靖,时并号“书圣”,可见索靖当时在书法界的崇高地位。

索靖流传后世的书法作品极少,仅有《出师颂》《月仪帖》《急就章》等,宋代著名的《淳化阁帖》也收集了索靖的墨迹。《出师颂》是索靖流传至今的惟一墨迹。这件我国最早的书法珍品自唐朝以来一直流传有序,唐朝时由太平公主收藏,宋朝绍兴年间入宫廷收藏,明代由著名收藏家王世懋收藏,清朝时乾隆皇帝曾将其收入《三希堂法帖》。1922年逊位清帝溥仪以赏赐溥杰的名义,将该卷携出宫外遂失散民间,2003年7月才由故宫博物院斥资2200万元人民币购入收藏。

06

卷上朱印斑斑,纸墨如新,有宋高宗篆书“晋墨”二字、乾隆御笔题跋、宋代米芾题记等,其珍贵程度真可谓价值连城。《出师颂》是索靖章草极品。被人称颂为“它无一笔无隶意,无一字是隶体;它亦无一笔见草率,而无一字不是草。它的用笔是隶,结体是楷,意态为草。”“把隶书的朴拙和草书的流转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既飞动又沉着,如飘风忽举,鸷鸟乍飞”。

07

《月仪帖》是索靖章草的代表作之一,为《邻苏园法帖》拓本,按月分为十二章,缺四至六月,计18页。《月仪帖》具有同时期一般章草的特点外,最大的特点是笔画的跳跃,字势的斜正相发,动中有静,粗细变化顺势有序,起笔处往往锋从势出,有银钩虿尾之趣,确实为章草中的精品。

08

索靖一生文才武略,著述颇丰,据史书记载有论述阴阳气运的《五行三统正验证》和《索子》《晋诗》各20卷,可惜均已佚失。在《晋书·索靖传》中留下了一篇索靖的书论《草书状》,全文虽仅四百余字,但对书法艺术的论述范围几乎无所不包,从书法的演变、风格到气韵、用笔及章法等方面都有比较全面的论述。

09

在文章中,索靖以“驾驭烈马、海水扬波”来形容草书的雄浑强劲和舒展潇洒;以“芝草、葡萄、棠棣”来总括各种风格的书法艺术;以“玄熊对踞,飞燕差池”状其对称平衡,欹侧参次。在草书技法上,他用“骇龙反踞、凌鱼奋尾”指出用笔要无往不收,执笔要豪迈有力。同时还强调,起笔要顾盼左右,运笔要照顾前后(登高望其美,既望而中顾),这些观点至今仍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10

11

12

13

图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商务合作请联系 QQ:954458

更多文章

  • 他写下一本官方字帖,风头直接盖过欧阳询,这才是真的“标准楷书”

    历史解密编辑:书法网标签:楷书,毛笔,欧阳询,赵孟頫,沈尹默,书法家,硬笔书法,书法作品

    我们现在都习惯写硬笔字,毛笔离我们的日常生活越来越远。书法对于我们来说,也更多地变成了一项艺术,而不是技艺。可是在300年前,它是非常辉煌的,是天下读书人的必备技能。清代时,伴随着科举考试的蓬勃发展,对书法日常实用性的需求达到了顶峰。为了满足应试的需求,楷书字帖也开始广泛流行,当时最受欢迎的楷书字帖

  • 欧阳询小楷《阴符经》欣赏

    历史解密编辑:大众书法标签:小楷,黄帝,宇宙,阴符经,欧阳询

    欧阳询小楷《阴符经》欣赏释文:黄帝阴符经。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天有五贼,见之者昌。五贼在心,施行于天,宇宙在乎手,万物生乎身。天性,人也;人心,机也;立天之道以定人也。天发杀机,斗转星移;地发杀机,龙蛇起陆;人发杀机,天地反覆;天人合发,万化定基。性有巧拙,可以伏藏。九窍之邪,在乎三要。可以动

  • 陕西出土欧阳询所书墓志,尽显欧楷原貌,比《九成宫》还早21年!

    历史解密编辑:书画相约标签:欧楷,小楷,楷书,墓志,欧阳询,虞世南,书法家,书法作品,九成宫醴泉铭

    “初唐四家”之一的欧阳询,创造了“楷书四大字体”的“欧体”,他的字代表了唐楷的严谨大方,所以一直以来,就有不少人学习“欧楷”。唐代学欧的人有不少,很多抄经生、刻工都是学欧起家的,当我们出土唐代墓志碑刻时,会发现有很多充满了欧阳询笔意。有欧阳询的风格并不代表是由他亲自书丹,甄别出其中那些的确出自他手的

  • 智永、欧阳询、颜真卿三大名家楷书集字《爱莲说》,真美!

    历史解密编辑:书法之海标签:欧阳询,颜平原,爱莲说,集字,楷书,智永

    智永楷书集字《爱莲说》欧阳询楷书集字《爱莲说》颜真卿楷书集字《爱莲说》—版权声明—文章来自网络,版权归原创者所有为传播而发,若侵权请联系后台删除文中观点不代表本号立场

  • 一位超过欧阳询的楷书圣手,唐太宗向他磕头拜师,颜真卿喊他师爷

    历史解密编辑:书画相约标签:欧阳询,颜平原,虞世南,楷书,唐太宗,柳公权

    虞世南楷书《演连珠》全卷本虞世南楷书《演连珠》全卷本虞世南楷书《演连珠》全卷本虞世南楷书《演连珠》全卷本虞世南楷书《演连珠》全卷本虞世南楷书《演连珠》全卷本在中国的书法史上,谁的楷书写得最好?相信很多人都有不同的答案。常年练习欧楷的人,会以为欧阳询写得最好,而浸淫颜真卿多年的人,则会觉得其他的书家皆

  • 欧阳询这幅1000字的行书,字字不同,内涵精深,能看懂的都是高人

    历史解密编辑:书画相约标签:欧阳询,行书,书法,千字文,楷书,书法家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寒来暑往,秋收冬藏”,《千字文》一篇,即使你无法背诵全文,对于上述两句也应该是耳熟能详。《千字文》是中国早期的蒙学课本,其中涵盖了由涵盖了天文、地理、自然、社会、历史等多方面的知识,虽为启蒙书籍,但其中蕴含的自然万物之理,足为一生之用。《千字文》是南北朝时期,梁武帝命人从王

  • 高清经典 | 宋拓 欧阳询《虞恭公温彦博碑》

    历史解密编辑:中国书法网标签:欧阳询,虞恭公温彦博碑,宋拓,醴泉,篆书,小楷

    宋拓 欧阳询《虞恭公温彦博碑》纸本 册页 18.3x9.2cm故宫博物院藏此册《虞恭公温彦博碑》,岑文本撰,欧阳询书,唐刻,宋拓,为“蔼蔼高门”之“高”字未损本。黑墨精拓,剪裱装册。《虞恭公温彦博碑》,全称《唐故特进尚书右仆射上柱国虞恭公温公碑》,亦称《温彦博碑》,为唐贞观十一年(637年)十月立,

  • 一个无名小卒,把欧阳询楷书写出了新境界,真是“高手在民间”!

    历史解密编辑:书法网标签:欧体,欧楷,楷书,欧阳询,书法家,偏旁部首,九成宫醴泉铭

    欧阳询的“欧楷”自诞生以来,学得人就很多,尤其是在清代,“无欧不点元”成了一种文化风气。凡是科举取士的学子和翰林文人,基本都会写欧体。清代学欧知名者如黄自元、林则徐,他们的作品被不少人临摹学习。不过,要说谁学欧精妙程度排第一,当属一位“无名小卒”,此人就是姚孟起。姚孟起此人注定要与他的“欧体字”捆绑

  • 欧阳询晚年一幅草书“神品”,仅存650字,丝毫不亚于王羲之,惊艳后世1000多年

    历史解密编辑:书法网标签:欧阳询,王羲之,草书,行书,楷书,书法

    在书坛,能拿起毛笔的人,往往都会自称为“大师”,除了“中书协”,还有“国际书法家协会”、甚至还有人搞出“宇宙书法家协会”,真是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在古代,没有书协,更有这么多大师,包括王羲之、赵孟頫在内,书法都是业务爱好,文人闲余之事。人们对书法判断,往往是根据唐代张怀瓘在《书断》所论断分为三个等级

  • 欧阳询写出高级“印刷体”!看看他的这件书法作品,精巧细致,当今哪位书法家能写得出来?

    历史解密编辑:书法网标签:欧阳询,楷书,书法,书法家,书法作品

    如果一件楷书作品笔画工整细致,我们往往会说就像“印刷体”一样,在很多人的理解下,这个词是贬义的,因为从另一方面它似乎也说明这件作品过于求工整而失掉了灵气和韵味。但话说回来,能写出“印刷体”的书法家寥寥无几,因为它需要极深厚的书法功力才能做到!楷书笔法学自一位唐代大书法家欧阳询。欧阳询的“欧体”端庄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