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黄巢攻陷广州后,为何下令屠城,杀死定居在当地的十余万外国人?

黄巢攻陷广州后,为何下令屠城,杀死定居在当地的十余万外国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榜秀才 访问量:2847 更新时间:2023/12/8 0:55:01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说起黄巢,就不得不令人想起他写的这首充满了霸虐杀气的《不第后赋菊》。

在平常我们往往会把黄巢与杀人魔王这个称号相挂钩,毕竟他在带领农民起义军转战大唐南北的同时,基本上把不论是大唐人还是在大唐的外国人都给杀了个遍,但是我们却经常忽略了一点,那就是黄巢其人,原本只是一个唐朝标准的读书人,那么又是什么原因使其走上了这条杀人魔王的道路呢?

私盐世家,骨子里流淌着冒险的精神

黄巢本出生于私盐世家,我们要知道,在古代盐铁等暴利行业往往都由官府所垄断,最早是由春秋时期的齐国管仲提出了“官山海”的国家垄断政策,开始了国家对盐和铁这类民生必需品的专卖行为。

这一政策在之后的秦朝商鞅变法中得到延续,秦国以官府垄断经营,税价合一的方式,使人民在购买的过程中既交了税,但又感觉不到交税。

汉朝初年,为了休养生息,国家采取无为而治的政策,放开了盐铁民营,但也由于没有国家的管制,而催生了一大批商贾巨富,后来汉武帝在面对巨大的财政压力的同时,出于对商人“不住公家之急”的行为十分反感,于是命令桑弘羊“笼盐铁”政策,将盐铁的经营重新收归国有,进行专卖。

与之前相对宽松的盐铁交易管理不同的是,汉朝开始在产盐和产铁的地方,开始分别设立盐官和铁官进行官方管理。盐的生产和售卖被官府完全掌控,定价也依官府的判断而定。

其后对于盐的专卖出现过几次短暂的调整,分别是东汉时期取消专卖采用征税制、三国两晋又采用专卖、南北朝又再次采用征税制,进入隋及唐朝前期,盐税与其他商品相接轨,采用一般商品税收政策进行征税,这才使得盐价趋于平缓。

但是好景不长,安史之乱后,唐朝又再次陷入了财政危机,为了扩大财政收入,唐朝将盐的生产及销售重新收归国有,进行专卖销售,这就使得很多平民百姓无法购买到平价的盐而不得不去购买远比市价来得高的官盐,也正是由此衍生出了一批为了获取暴利而生的人群——私盐贩子。

那么作为私盐世家的黄家,从官府口中抢食,必然时刻需要提防官府缉私围捕,显然都是在刀口上舔血,为生存牟利而拼命的狠角色。

这就使得黄巢自出生起,就受到了家族冒险精神的熏陶,有着一股不屈于传统世俗的冲劲。

少年诗才,应试不第心怀恨

私盐世家的背景使得黄巢自小便拥有着十分富足的家境,就如许多乍富之家一样,有了钱财的黄家,也希望自己的后人能够有朝一日博取功名换得利禄,从此洗去黄家私盐贩子的污名。

为此在黄巢还小的时候,他们就为其延请先生教学,说来黄巢也是争气,不过五岁就已经能够写诗做对,也算是神童一般的人物。

而他在五岁时所作《题菊花》就早已显示出了他力图主宰社会的豪迈思想。正如诗中说述: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但是在其成年后,参加了几次科举却总是那么的不如意,或许正是他的锋芒太露,每一次都没能考上进士。在最后一次应考不第之后,他才作了开篇我们说到的《不第后赋菊》抒发心中对唐王朝不识人才之恨。

最终回到老家做起了私盐贩子。

唐朝势弱,对外商优待而对百姓日益严苛

安史之乱后,唐王朝忙于扑灭各地藩镇的叛乱。由于均田制与府兵制的破灭,国家财政早已进入了恶性循环。

一边是不断增加的军费需求,一边是不断减少的国家收入。

在位的唐懿宗又是一位“用兵不息,赋敛愈急”希望恢复大唐荣光的皇帝,这就使得唐朝吏治腐败、赋役繁重、赏罚不平等社会问题变得越发突出。

而对于外国商人,唐朝已经不是盛世唐朝,为了这些外商带来的贸易与财富,给予了他们许多优惠及高于大唐国民的待遇,这在以前是无法想象的。

这也为黄巢等人在起义后来到广州直接屠戮十数万外番埋下了伏笔。

为利所趋,为利屠戮

正是由于黄巢自身家庭成长的背景,以及成长过程中未能施展抱负,使得他对所在的唐王朝产生了深深的恨意。

当乾符元年(874年),唐朝发生大规模水旱灾害,民不聊生之际,黄巢便义无反顾的参加了由同为私盐贩子王仙芝所发起的农民起义。

并在之后转战南北的过程中,攻陷了广州,原本黄巢是打算以广州作为自己的根据地好好发展,但是这一年黄巢军中疫病横行,部下大多不习惯南方的气候环境,以求“劝请北归,以图大利”。

但是黄巢又舍不得好不容易得来的广州这座商贸大城,最终选择了屠杀城中所有外商,掠夺他们的财富,作为自己北上的资本。

结语

可以说黄巢最后会成为一个杀人魔王,其成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他自身家庭的原因,也有着他自身成长的问题,但更多的还是当时的唐王朝愈发腐败和社会环境所逼迫。

至于他率领的起义军所杀的百姓和外国商人,无非是他们为了自身利益及发展作出的选择罢了,但是杀人者人恒杀之。

屠夫的命运,最终只能以杀止杀。空有才华和抱负,却未能将这些能力往好的方面去发展,走上的只能是一条不归路。

标签: 黄巢唐王朝安史之乱唐朝官府

更多文章

  • 黄巢真的为中国拔除了一个危害600年的“毒瘤”?这个毒瘤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佳佳很有料标签:黄巢,黄巢起义,长安,唐朝

    在中国历史上,农民起义几乎在历朝历代,都会频繁上演。因为不满统治者苛待百姓,这让不少人迫于无奈,选择造反,争取获得一条出路。然而历史上农民军起义造反,却很少有成功的,真正原因就是他们本身带有的局限性。当年黄巢起兵造反,可是轰动一时,这中间没少残害老百姓。但是有一点却值得,后人予以称赞,那就是“拔除”

  • 铁石星君临凡为无敌将李存孝,镇压谛听兽下界的金统帝黄巢

    历史解密编辑:北梦一标签:李存孝,黄巢,李克用,唐僖宗,朱温,郭子仪

    在演义评书之中,多有一些神话色彩。隋唐演义中有青龙四出世,白虎三投唐,说的是青龙星先后转世为单雄信、盖苏文、苏宝同、安禄山,白虎星也随之转世为罗成、薛仁贵、郭子仪。还有紫微星、二十八星宿、金翅大鹏等等,也都曾出现于演义之中。《说岳》开篇故事也是神话,玉帝遣赤须龙为金兀术乱宋室,如来佛祖派金翅大鹏为岳

  • 从唐入宋之殇61:黄巢如同雀鳄鳝,老是打不死背后的秘密

    历史解密编辑:循迹故事汇标签:黄巢,节度使,王铎,刘汉宏,官军

    骑着高头大马,走在乾符六年(879年)的初冬,温暖的阳光下,刀枪的血迹很快便干成了一片树叶。从老家曹州的三千乌合之众,发展到今天的十万草军,看着漫山遍野的白旗,冲天太保均平大将军黄巢不禁踌躇满志。从广州那个鬼地方出来后,遇到的对手一触即溃。草军兵锋所至,官军望风而逃。草军距大唐宰相、招讨使王铎坐阵的

  • 黄巢兵败被杀,数十名姬妾被俘虏,唐僖宗处置她们的方式让人不齿

    历史解密编辑:多角镜头标签:唐僖宗,黄巢,宦官,俘虏,长安,王仙芝

    一般来说,王朝的兴衰就像自然界中的新生和死亡一样,是无法扭转的规律。这是因为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很多时候后人不但乘凉,还会“砍树”、自毁长城,所以王朝发展到最后,往往都是内忧外患并起,民不聊生。内忧外患并起的时候,也跟其他时期的乱世差不多了。乱世出英雄,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但是开始是英雄,却不一定能

  • 朱温对黄巢有多重要?为啥他一投降,黄巢军在长安就待不下去了

    历史解密编辑:小粒圈主标签:朱温,黄巢,长安,唐军,节度使

    唐中和二年,这一年也是大齐金统三年。此时,长安城内,身披龙袍的大齐皇帝——黄巢,内心早就褪却了满城尽带黄金甲的激情,他在焦虑地等待着一个消息:东北面同州,朱温所部的消息。而对于朱温那边的消息,黄巢身旁的孟楷却是再了解不过了,朱温连发的那十道求援信,都被自己悄悄扣了下来,没敢递给皇帝。因为他知道,此刻

  • 黄巢被杀之后,他数十位绝色妻妾的下场如何?其惨状难以言说

    历史解密编辑:史坛典故标签:黄巢,唐僖宗,长安,黄巢起义,王仙芝

    黄巢(公元835年-884年),生于曹州冤句(今山东菏泽西南),世代以贩卖私盐为业,家境非常殷实,按照常理来说,在生活富裕的情况下,怎么也不至于去造朝廷的反。不过黄巢既有文化又有才气,不甘于一辈子做个商人,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他屡次参加科举考试,渴望进入唐朝体制。黄巢画像也不知道是唐末时期,政治

  • 枭雄朱温的一生,背叛黄巢,毁灭大唐,最后死于儿媳妇们侍寝

    历史解密编辑:佳佳很有料标签:朱温,黄巢,唐昭宗,唐僖宗,曹操,节度使

    都说乱世出英雄,那么盛极一时的唐朝呢?这样的一个盛世王朝,它的乱世都会涌现出什么样的英雄、枭雄呢?今天我们来聊一聊,其中被后世称为“梁太祖”的大枭雄--朱温。朱温这个人比较特殊,因为从他的出身来看,他不像三国时期的曹操出生于官僚家庭。他更像汉高祖刘邦,出身市井,但是就是这样的一个人,最终成为压倒唐朝

  • 黄巢虽然残暴,却为我国拔掉了一颗危害近千年的“毒瘤”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黄巢,李克用,安禄山,朱温,安史之乱

    唐朝享国289年,是中国封建史上最繁荣的朝代,因为李渊、李世民父子开了个好头。俗话说,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大唐盛世确实也到唐朝中期,就偃旗息鼓了,唐朝后期爆发的各种农民起义,只图享乐的昏庸统治者们,一点办法都拿不出来拯救国家。对唐朝局势影响最大的两个人,一个是安禄山,一个是黄巢。安史之乱,是安禄山

  • 881年,黄巢率60万大军攻唐,唐皇出走。登基后黄巢却因一事战亡

    历史解密编辑:杰哥侃史标签:黄巢,大军,唐军,长安,义军,唐皇,唐朝,食盐,王仙芝

    881年,黄巢率60万大军攻长安,唐3000人应战。结果,黄巢占领长安,登基为皇。没想到,黄巢竟因一事,战亡于泰山。唐懿宗统·治时期,连年饥荒,可朝廷发下来救灾款项,却被官员们贪·污一空。老百姓实在活不下去,便纷纷揭竿而起。在揭竿而起的人当中,就有濮州人王仙芝。王仙芝率领3000人,白手起家,慢慢扩

  • 人生之大起大落,前只有黄巢,后唯有闯王

    历史解密编辑:生活磁场标签:黄巢,唐王朝,唐僖宗,黄巢起义,唐军,起义军

    黄巢造反,仅仅用了两年,就把整个唐王朝打得摇摇欲坠几近覆灭。山东好汉黄巢和王仙芝在公元878年举兵造反,没几年光景势如破竹般就直接打到唐朝心脏地带长安,黄巢赶跑了唐僖宗后,自己建国称帝,国号大齐,本想到一个崭新的王朝即将诞生,可上天就像是开了一个玩笑,可谓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建国才仅仅一年多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