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朱温对黄巢有多重要?为啥他一投降,黄巢军在长安就待不下去了

朱温对黄巢有多重要?为啥他一投降,黄巢军在长安就待不下去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小粒圈主 访问量:2549 更新时间:2024/2/27 19:04:25

唐中和二年,这一年也是大齐金统三年。此时,长安城内,身披龙袍的大齐皇帝——黄巢,内心早就褪却了满城尽带黄金甲的激情,他在焦虑地等待着一个消息:东北面同州,朱温所部的消息。

而对于朱温那边的消息,黄巢身旁的孟楷却是再了解不过了,朱温连发的那十道求援信,都被自己悄悄扣了下来,没敢递给皇帝。因为他知道,此刻,黄巢要等的消息绝不是朱温的诉苦和告急,而是东北大捷,一场鼓舞整个大齐上下的胜利。

不久,黄巢最终等到了同州方面的消息,然而不是一场大捷,却是一场令人心碎的背叛。同州防御使朱温杀监军使严实,变节投唐。得知消息的一霎那,黄巢苍老了许多。历史上,很多人都将黄巢军在长安的被动局面,归结为朱温的背叛,这个卑鄙无耻的降将,调转枪头捅杀自己人,给黄巢军带来了极大的威胁。

其实,从朱温选择背叛那一刻起,黄巢继续呆在长安的信心就开始崩塌了。

历史上的朱温,黄巢军最猛的大将

对于朱温,以往很多人都聚焦在其降将的不光彩历史,反而忽略了一个实事,那就是,朱温先前在黄巢军里,其实真的很猛。 朱温从一名普通的战士,到队长再到诸将军游弈使,从血海尸山中杀将出来,最终成为了黄巢军中知名将领。

特别是建立大齐政权之后,朱温更从众将之中,脱颖而出,表现非常亮眼。 屯军东渭桥,兵不血刃,劝降了唐银绥节度使诸葛爽。 长驱千里,穿插商於古道,击败了盘踞在邓州的淮蔡劲旅。 挥师北进,与孟楷联合攻击富平,打垮北面威胁大齐的唐军联盟,重振了大齐在长安的信心。

朱温,一时间成为大齐军中,唯一一名,常年在外苦战的实战型大将。 因此,他的背叛使得大齐国很受伤,同时,大齐国面临的困境, 也因朱温的投降,变成了无解。

那就是,无粮的困境。

饥饿的长安

黄巢一进入长安,看似风光无限,其实是踏入了一个陷阱之中,这个陷阱就是缺粮。

长安虽然是当时的国际大都市,但关中的土地经过多年开发,贫瘠的现状已经无法满足如今人口膨胀的长安需求。因此晚唐时期,长安的粮食,大多由东南鱼米之乡,通过京杭大运河源源不断输送维持。

而黄巢军此刻,却并没有控制东南之地,因此长安虽好,却是牢笼之地,不久,黄巢军就感觉到缺粮的危机了。

一斗黄金一斗粟,尚让厨中食木皮。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缺粮的危机使得黄巢军在继续拓展地盘之时,与唐军交战,开始屡屡失利。 粮草成为了制约大齐王朝发展的死穴。

为此,黄巢派出了自己最锋利的矛——大将朱温,你为朕打开一条粮道。

东南粮道失利

早先唐朝时期,沿着京杭大运河为长安输血,必然要经过河南道,然而此时的河南道各大藩镇,一看长安情形不对,都纷纷反水,再次投奔了大唐。这就使得想靠原来的漕运路线支撑长安,不现实了。 因此,黄巢派东南面行营先锋使朱温出蓝田关,希望能打通山南东道到淮南的粮道,另外开辟一条新的粮道,进而掌控东南。

然而,在南阳,朱温遭遇了重整旗鼓的唐军——杨复光所率领的忠武八都、八千淮蔡劲旅,忠武八都中的将军们哪个不是后来响当当的彪悍人物,特别是王建还成为了前蜀的开国帝王。 最终,朱温没有击破唐军的封锁,只得退回长安,而面对此次兵败,黄巢非但没有怪罪,反而亲自出城迎接,毕竟,良将难得。

六月,帝归长安,巢亲劳于灞上。

还得辛苦朱温一趟,因为除了东南,其实还有一条粮路,就在长安附近。

最后的背叛

除了东南,大唐其实还有一个粮草基地备胎,那就是河东,作为大唐的龙兴之地,唐王朝在这里非常舍得投资,大基建、水利工程投入了那么多,也使得河东成为了粮草产地。

想要得到河东,就要先控制住河中之地。先前黄巢不停地向河中节度使王重荣那边征集粮草,就是看重河东附近的粮草产量。然而,尽着河中一个地方拔羊毛,让谁都受不了,最终王重荣一看长安情况不妙,也反水投降了大唐。 如果能将河中、河东之地拿到手里,长安就稳了,这个任务又落在了朱温的肩上。

  二年二月,巢以帝为同州防御使,使自攻取。

自攻取,就是自己去打,打下来就是自己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朝廷不管多余的,包括粮草。 这本身就是一个很坑的命令。因为此刻,战局已经发生了微妙的变化,饥寒交迫的朱温部所面对的,不仅是王重荣的兵士,而且还得克服无粮困难,历史上记载朱温频频派兵去劫王重荣的粮运,然而基本都是功败垂成。

饥饿让朱温不得不服软了,他顾不上朝廷给他那个自攻取命令,老大,我真扛不住了,匀点儿粮吧。 然而长安也没余粮呀,这种求援信,报上去也解不了,徒增黄巢烦恼,因此孟楷将之压了下来。 自求多福吧,朱温,我们看好你。 很显然,朱温的抗压能力没他们想的那么强,在数次求援无果,攻占河中无望,同时李克用部即将南下的消息传来,朱温心态彻底崩了。

没粮,干不过王重荣,如今对方又来了新打手。自己只有两个选择,投降或者被打死。 最终,朱温选择了投降,在他看来,这操作没毛病。 然而随着他的投降,长安城内的缺粮问题,也变得彻底无解了。黄巢军在长安城内坐吃山空,被迫撤退,已经开始倒计时。 大齐国丧钟随之敲响。

标签: 朱温黄巢长安唐军节度使

更多文章

  • 黄巢被杀之后,他数十位绝色妻妾的下场如何?其惨状难以言说

    历史解密编辑:史坛典故标签:黄巢,唐僖宗,长安,黄巢起义,王仙芝

    黄巢(公元835年-884年),生于曹州冤句(今山东菏泽西南),世代以贩卖私盐为业,家境非常殷实,按照常理来说,在生活富裕的情况下,怎么也不至于去造朝廷的反。不过黄巢既有文化又有才气,不甘于一辈子做个商人,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他屡次参加科举考试,渴望进入唐朝体制。黄巢画像也不知道是唐末时期,政治

  • 枭雄朱温的一生,背叛黄巢,毁灭大唐,最后死于儿媳妇们侍寝

    历史解密编辑:佳佳很有料标签:朱温,黄巢,唐昭宗,唐僖宗,曹操,节度使

    都说乱世出英雄,那么盛极一时的唐朝呢?这样的一个盛世王朝,它的乱世都会涌现出什么样的英雄、枭雄呢?今天我们来聊一聊,其中被后世称为“梁太祖”的大枭雄--朱温。朱温这个人比较特殊,因为从他的出身来看,他不像三国时期的曹操出生于官僚家庭。他更像汉高祖刘邦,出身市井,但是就是这样的一个人,最终成为压倒唐朝

  • 黄巢虽然残暴,却为我国拔掉了一颗危害近千年的“毒瘤”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黄巢,李克用,安禄山,朱温,安史之乱

    唐朝享国289年,是中国封建史上最繁荣的朝代,因为李渊、李世民父子开了个好头。俗话说,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大唐盛世确实也到唐朝中期,就偃旗息鼓了,唐朝后期爆发的各种农民起义,只图享乐的昏庸统治者们,一点办法都拿不出来拯救国家。对唐朝局势影响最大的两个人,一个是安禄山,一个是黄巢。安史之乱,是安禄山

  • 881年,黄巢率60万大军攻唐,唐皇出走。登基后黄巢却因一事战亡

    历史解密编辑:杰哥侃史标签:黄巢,大军,唐军,长安,义军,唐皇,唐朝,食盐,王仙芝

    881年,黄巢率60万大军攻长安,唐3000人应战。结果,黄巢占领长安,登基为皇。没想到,黄巢竟因一事,战亡于泰山。唐懿宗统·治时期,连年饥荒,可朝廷发下来救灾款项,却被官员们贪·污一空。老百姓实在活不下去,便纷纷揭竿而起。在揭竿而起的人当中,就有濮州人王仙芝。王仙芝率领3000人,白手起家,慢慢扩

  • 人生之大起大落,前只有黄巢,后唯有闯王

    历史解密编辑:生活磁场标签:黄巢,唐王朝,唐僖宗,黄巢起义,唐军,起义军

    黄巢造反,仅仅用了两年,就把整个唐王朝打得摇摇欲坠几近覆灭。山东好汉黄巢和王仙芝在公元878年举兵造反,没几年光景势如破竹般就直接打到唐朝心脏地带长安,黄巢赶跑了唐僖宗后,自己建国称帝,国号大齐,本想到一个崭新的王朝即将诞生,可上天就像是开了一个玩笑,可谓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建国才仅仅一年多的时间,

  • 黄巢:从落榜生到菊花帝王

    历史解密编辑:读书狗子标签:高骈,大军,唐朝,食盐,王仙芝,唐僖宗,黄巢起义

    ①公元869年,唐帝都长安朱雀大街,暮色四合,行人稀寥。踢踏,踢踏--------一阵清脆的马蹄声由远及近,一身材高大男子身跨枣红大马急驰而来,但见那男子方头、红头发、鼻孔上翻,长相甚是吓人。说时迟,那时快,那男子突然张弓搭箭、回首望月,一箭射向了背后的城墙,然后绝尘而去。守城官兵一看有箭射来,紧急

  • 历史上造反的人那么多,宋江为啥就敢笑黄巢不丈夫?他有资格吗?

    历史解密编辑:地宫丝绒标签:宋江,黄巢,张全义,卢俊义,吴用,曹操

    宋江在江州浔阳酒楼喝醉酒,临风触目,感恨伤怀,乘着酒兴,磨得墨浓,蘸得笔饱,题诗一首:心在山东身在吴,飘蓬江海漫嗟吁。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要理解这首诗,就得明白啥叫丈夫。《说文》解释:“周制以八寸为尺,十尺为丈,人长八尺,故曰丈夫。”周代一尺合今22.1cm,八尺就是176cm,不到点一

  • 朱温为什么背叛黄巢?皆因这群特殊人士作祟

    历史解密编辑:生活磁场标签:朱温,黄巢,黄巢起义,唐僖宗

    唐朝末年,皇帝昏庸无能,统治阶层腐朽不堪,再加上天灾频频出现,这一切导致整个社会分崩离析,百姓流离失所,并由此引发了多次大规模农民起义,其中最为著名的当属“黄巢起义”。公元875年,盐商家庭出身的黄巢因对当时社会极度不满,遂决定响应农民起义军领袖王仙芝的号召,在曹州冤句(今山东菏泽西南)举兵反唐。三

  • 生性残暴的黄巢,却为中国拔除了一个危害600年的“毒瘤”

    历史解密编辑:落榜秀才标签:黄巢,唐僖宗,黄巢起义,起义军,唐朝,门阀

    乾符五年,黄巢起义,中和四年,黄巢率兵攻陷长安,这场持续了七年之久的农民起义也逐渐接近尾声。到最后,黄巢起义失败了,唐朝也消失在了历史的长空中,虽然已经物是人非,但是这场起义留下来的历史意义却一直影响着后人。有人说黄巢肆意杀戮,毫无人性可言,与陈胜吴广相去甚远,是历史的一大败笔。但是还有人说黄巢虽然

  • 黄巢帐下五虎将:白玉将、南刀王、铁枪将、赛瘟神、银枪将

    历史解密编辑:北梦一标签:黄巢,朱温,李存孝,大齐,五虎将,大军,李克用,白玉将,南刀王,铁枪将,赛瘟神,银枪将

    浩气腾腾贯斗牛,班超投笔去封侯,马前但得三千卒,敢夺唐朝四百州。唐僖宗之时,长安开科取士。山东曹州的黄巢前去参加武科,凭着一身绝艺,力夺天下武状元。只是黄巢天生的相貌怪异,眉横一字,牙排二齿,鼻生三窍,常人都不敢直视。唐僖宗一见之下吓得魂不附体,当场革除了他的武状元,命人将他轰出去,永不录用。十数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