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881年,黄巢率60万大军攻唐,唐皇出走。登基后黄巢却因一事战亡

881年,黄巢率60万大军攻唐,唐皇出走。登基后黄巢却因一事战亡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杰哥侃史 访问量:3041 更新时间:2024/2/24 10:53:54

881年,黄巢率60万大军攻长安,唐3000人应战。结果,黄巢占领长安,登基为皇。没想到,黄巢竟因一事,战亡于泰山。

唐懿宗统·治时期,连年饥荒,可朝廷发下来救灾款项,却被官员们贪·污一空。

老百姓实在活不下去,便纷纷揭竿而起。

在揭竿而起的人当中,就有濮州人王仙芝。王仙芝率领3000人,白手起家,慢慢扩大了势力。

尽管叛军云起,但朝廷的臣子,却隐瞒消息,失去了征讨的机会。在没官兵去征讨的情况下,王仙芝的势力越来越大。

后来,黄巢拉起几千人的队伍,起兵响应王仙芝。两人合兵一处,推王仙芝为统领,连败军官。

不久,王仙芝被军官打败处S。大家便推举黄巢为王,号称“冲天大将军”,建立了政·权。

在发展壮大的过程中,黄巢曾经历过一次大败,这次大败,甚至使他的部队失去了4/5的人员。

幸运的是,黄巢却因唐朝内部的某些原因,安然无恙。

占据荆南后,黄巢和官军交战,大败!4/5的起·义军被军官所俘。有人劝军官将领刘巨容,继续追击。

但刘巨容却说:“不可!有难时,朝廷对我们不吝惜赏赐,可平安后,却会猜忌我们。留下部分贼寇,我们才能安身!”

就这样,黄巢得以脱身。

后来,黄巢吸取过去的教训,对部下下军令:1、不准乱杀百姓;2、不许抢掠;3、所经之地只可选精壮男子充军。

由此,黄巢得到了老百姓的支持。

取得了民心后,在“道”上,黄巢军便高了朝廷一头。于是,黄巢的野心更大了。他不单要成寇,更要成皇!

后来,黄巢渡过淮河,直逼长安,官吏们纷纷逃亡。

听到这个消息,宰相们建议把15万人,全调去把守潼关。大宦官田令孜则请求让自己统领这15万人。

在没办法之下,皇上把希望寄托在宦官田令孜身上。

很可惜,田令孜手下的这批禁卫军,都是些富家子弟,是挂名混饭的,根本不懂打仗。有的甚至连兵器都握不稳。

到了此时,每个人都知道,唐朝,完了!

唐将张承范受皇上之命,领3000人守卫潼关。出征前,他对皇上说:“敌军有60万,我估计守不住。”

但皇上没听他的,依旧要他出战。说难听点,就是要他去送S。

由于动员过急,禁卫军只带3天粮食就上路了。士兵们吃不饱,毫无斗志。

结果,唐军只是象征式地应付了几下,便暗地放火,烧了营寨,逃跑了。

唐军无心恋战,黄巢便很轻·松地,把长安占领了。

进入长安后,黄巢的士兵们见百姓穷苦,便把钱帛扔给他们,还宣传说:“不要怕,黄王爱惜大家。”

但他们却把抓到官吏,全砍了头。那些留在长安的皇·室宗亲,也全被杀害了。

随即,黄巢即皇位,定国号大齐。

虽然黄巢是登基了。但很可惜,他们长期流动作战,并没有建根据地的经验。没过多久,他们便被军官包围了起来。

由于没有粮食的补给,黄巢军只好撤退。

在撤退中,黄巢身边的士兵越来越少。后来,黄巢战S在泰山狼虎谷。

看了这个故事,我想到了两点:

1、黄巢的失败,看似因为没有粮食造成的。但实际上,他们的战败,是因为缺乏一套系统的建国理论。

黄巢登基后,起·义军的工作重·心,由战争转到建设,百废待兴。此时,没有一套具体可行的理论作建国支持,政·权是不可能长久的。

黄巢军长期流动作战,没有建根据地的一套治国方略,这,正是他们失败的原因。

2、唐的衰落,看似因为军备不整所致。但实际上,唐官员的腐·败,才是压垮唐的Z后一根稻草。

当初饥荒,皇上派下赈灾物资,正是因为官员们的层层剥夺,落在灾民手中的钱粮,只剩1/10。

因为无法生存,百姓才会反叛。

而官员们,因怕戴上官逼·民反之罪。所以,他们隐瞒军情,Z终导致反叛的部队,发展壮大。

所以,压垮唐朝的,并不是叛军,而是唐内部官吏的统·治!

大家觉得,我说得在理吗?欢迎评论哦~

关注我,把旧时光的故事讲给你听。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标签: 黄巢大军唐军长安义军唐皇唐朝食盐王仙芝

更多文章

  • 人生之大起大落,前只有黄巢,后唯有闯王

    历史解密编辑:生活磁场标签:黄巢,唐王朝,唐僖宗,黄巢起义,唐军,起义军

    黄巢造反,仅仅用了两年,就把整个唐王朝打得摇摇欲坠几近覆灭。山东好汉黄巢和王仙芝在公元878年举兵造反,没几年光景势如破竹般就直接打到唐朝心脏地带长安,黄巢赶跑了唐僖宗后,自己建国称帝,国号大齐,本想到一个崭新的王朝即将诞生,可上天就像是开了一个玩笑,可谓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建国才仅仅一年多的时间,

  • 黄巢:从落榜生到菊花帝王

    历史解密编辑:读书狗子标签:高骈,大军,唐朝,食盐,王仙芝,唐僖宗,黄巢起义

    ①公元869年,唐帝都长安朱雀大街,暮色四合,行人稀寥。踢踏,踢踏--------一阵清脆的马蹄声由远及近,一身材高大男子身跨枣红大马急驰而来,但见那男子方头、红头发、鼻孔上翻,长相甚是吓人。说时迟,那时快,那男子突然张弓搭箭、回首望月,一箭射向了背后的城墙,然后绝尘而去。守城官兵一看有箭射来,紧急

  • 历史上造反的人那么多,宋江为啥就敢笑黄巢不丈夫?他有资格吗?

    历史解密编辑:地宫丝绒标签:宋江,黄巢,张全义,卢俊义,吴用,曹操

    宋江在江州浔阳酒楼喝醉酒,临风触目,感恨伤怀,乘着酒兴,磨得墨浓,蘸得笔饱,题诗一首:心在山东身在吴,飘蓬江海漫嗟吁。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要理解这首诗,就得明白啥叫丈夫。《说文》解释:“周制以八寸为尺,十尺为丈,人长八尺,故曰丈夫。”周代一尺合今22.1cm,八尺就是176cm,不到点一

  • 朱温为什么背叛黄巢?皆因这群特殊人士作祟

    历史解密编辑:生活磁场标签:朱温,黄巢,黄巢起义,唐僖宗

    唐朝末年,皇帝昏庸无能,统治阶层腐朽不堪,再加上天灾频频出现,这一切导致整个社会分崩离析,百姓流离失所,并由此引发了多次大规模农民起义,其中最为著名的当属“黄巢起义”。公元875年,盐商家庭出身的黄巢因对当时社会极度不满,遂决定响应农民起义军领袖王仙芝的号召,在曹州冤句(今山东菏泽西南)举兵反唐。三

  • 生性残暴的黄巢,却为中国拔除了一个危害600年的“毒瘤”

    历史解密编辑:落榜秀才标签:黄巢,唐僖宗,黄巢起义,起义军,唐朝,门阀

    乾符五年,黄巢起义,中和四年,黄巢率兵攻陷长安,这场持续了七年之久的农民起义也逐渐接近尾声。到最后,黄巢起义失败了,唐朝也消失在了历史的长空中,虽然已经物是人非,但是这场起义留下来的历史意义却一直影响着后人。有人说黄巢肆意杀戮,毫无人性可言,与陈胜吴广相去甚远,是历史的一大败笔。但是还有人说黄巢虽然

  • 黄巢帐下五虎将:白玉将、南刀王、铁枪将、赛瘟神、银枪将

    历史解密编辑:北梦一标签:黄巢,朱温,李存孝,大齐,五虎将,大军,李克用,白玉将,南刀王,铁枪将,赛瘟神,银枪将

    浩气腾腾贯斗牛,班超投笔去封侯,马前但得三千卒,敢夺唐朝四百州。唐僖宗之时,长安开科取士。山东曹州的黄巢前去参加武科,凭着一身绝艺,力夺天下武状元。只是黄巢天生的相貌怪异,眉横一字,牙排二齿,鼻生三窍,常人都不敢直视。唐僖宗一见之下吓得魂不附体,当场革除了他的武状元,命人将他轰出去,永不录用。十数年

  • 此人是黄巢40代后人,如今改名换姓,喜欢舞枪弄棒

    历史解密编辑:好女孩也疯狂标签:黄巢,张全义,唐僖宗,曹操,商鞅,新唐书

    黄巢,山东菏泽人,《新唐书》说他“善剑骑射,喜养亡命”。黄巢是农村贩盐的游商,虽然家富,却不是巨贾,最多是个中小商人,科举失败后,因无钱买官,无法挤进唐朝统治集团,使其心生怨恨,于是率领的军队一度踏破潼关,攻入长安,八天之后,黄巢称帝,建立齐,年号——金统。由于立足不稳,不得不往东边败走。据《旧唐书

  • 历史上的黄巢有多残暴?斩杀皇帝,勒死九名皇子,大臣被投尸黄河

    历史解密编辑:武品文史标签:黄巢,皇帝,宦官,士族,门阀,科举

    黄巢好歹也算是一个读书人,可他的凶残程度着实让人瞠目结舌。为了斩草除根,他不仅斩杀皇帝,连皇帝的九个儿子都没有放过,全部勒死。这也就罢了,那些被杀死的大臣也被投入黄河种种迹象表面,黄巢是一个性格残暴,且报复性极强的人。不过对于他的残暴,历史上对此却没有过多的批评。相反,大部分人觉得黄巢若没有狠辣的手

  • 谛听兽降世为黄巢,因貌丑被革武状元反大唐,剑杀八百万劫数难逃

    历史解密编辑:北梦一标签:黄巢,武状元,朱温,李存孝,王彦章,阎王

    在演义评书中,多有一些神话色彩。《说岳》的开始讲述的是玉帝命赤须龙转世为金兀术,搅乱宋室江山,西天如来佛祖也派下了金翅大鹏托胎为岳飞,延续大宋的天下;《说唐》之中有名气之人大多都是天上各路星宿降世,像李元霸是金翅大鹏转世,宇文成都是雷声普化天尊临凡,裴元庆是哪吒临凡等等。相比于隋唐和说岳,残唐故事知

  • 菊花残满地伤——黄巢

    历史解密编辑:闪闪明标签:黄巢,长安,李白,皇帝,岑参,菊花,食盐,唐朝,王昌龄,千古名句

    公元850年,晚唐。在首都长安的一家旅馆里,一个年轻人失眠了。他刚刚得知,自己又落榜了,这已经是第四次落榜。身上的钱也已经花完,想想远在千里之外的亲人,他感到人生很丧。这两年来的头悬梁、锥刺股、挑灯夜战、寒窗苦读都白搭了,但是这年轻人心中不服。于是他从床上跳下,拿起旁边的优秀诗文,看看自己到底差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