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历史上造反的人那么多,宋江为啥就敢笑黄巢不丈夫?他有资格吗?

历史上造反的人那么多,宋江为啥就敢笑黄巢不丈夫?他有资格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地宫丝绒 访问量:3089 更新时间:2024/4/16 13:02:04

宋江在江州浔阳酒楼喝醉酒,临风触目,感恨伤怀,乘着酒兴,磨得墨浓,蘸得笔饱,题诗一首:心在山东身在吴,飘蓬江海漫嗟吁。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

要理解这首诗,就得明白啥叫丈夫。《说文》解释:“周制以八寸为尺,十尺为丈,人长八尺,故曰丈夫。”周代一尺合今22.1cm,八尺就是176cm,不到点一米八,跟现在中国人正常身高差不多。夫字从一从大,擎天承大之人也。

丈夫的意思就是顶天立地的男子汉。

那么问题来了,黄巢为啥在宋江眼里不是个顶天立地的好男儿?宋江有资格笑黄巢吗?

黄巢,曹州冤句(今山东菏泽)人。世代卖盐为生,赚了很多钱。为啥卖盐会赚钱,因为盐是人们生活的必需品,不吃不行。

安史乱后,藩镇割据,人民流离失所,旧有的租庸调制被破坏,朝廷收不上赋税,只好搞盐铁专卖。盐铁专卖是从汉武帝时候就开始的一项收税措施。唐后期食盐专卖的结果就是使得盐利在当时的国家财政结构中比例大增,地位越来越重要,唐代宗大历末,“天下之赋,盐利居半”。盐利成为唐后期的重要财政支柱。

利之所在,人所共趋。马克思说过,只要利润超过百分之三百,那么商人个个都会争前恐后扑向绞刑架。因此唐末一帮不法之徒纷纷违禁制贩私盐,官府屡禁不绝。因为盐价愈高,则私贩愈多,禁私愈严,私贩之利愈厚,利愈厚则制贩私盐的活动愈不能禁。

黄巢家就是贩私盐的。因此黄巢自小“善击剑骑射,稍通书记,辩给,喜养亡命。”就是说,黄巢从小学的就是江湖那一套道上的东西,练武茬架,能说会道,还很擅长养小弟。手下聚集了一帮亡命之徒。为啥要学这些,因为贩私盐可是刀头舔血的营生,既要抵抗官府捉拿,又要防备道上黑吃黑,没有武装力量吃不了这碗饭。元朝末年的私盐贩子张士诚就是因为卖了盐收不到钱却被黑吃黑没办法杀人造反的。

注意一个词,稍通书记。啥叫书记,就是读书记账。做生意么,不得懂点财务知识啊。就是说,黄巢的文化水平并不高。因此从这一点上来看,宋江也笑不着黄巢,两人半斤八两。宋江能做的,黄巢也在做。不就是大把花钱混社会收小弟么。

但是黄巢从小的志向并不是当个私盐贩子,而是想考个功名。小黄从小就有诗才,五岁时作诗一首《咏菊花》: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这里说个题外话,风月君在考证李白的姓氏时说过李白的咏梨花不是自己写的,结果却招来大批板砖。大家搜一下李白五岁作的咏梨花,比得上小黄这首吗?根本是伪作嘛。

小黄成年后雄心万丈,成了大黄,去长安城准备一试身手,考个功名回来。没想到大唐朝的考官并没有瞎了眼,就他这两把刷子,根本涂不了好墙。于是理所当然的落第了。要知道大唐一年才考十几个人,连孟浩然李白这种诗界大拿都考不上功名,你黄巢算个毛线呀。

落第后小黄满怀愤恨地写了一首《不第后赋菊》: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我就纳闷了小黄为啥对菊花兴趣这么浓郁啊。

然后小黄啥都不干了,一心想着发展他的贩盐生意。一直从大黄发展到了老黄。

唐僖宗乾符二年(875年)六月,黄巢已经五十五岁了。另一个私盐贩子王仙芝起兵造反,黄巢聚众数千人入伙,“数月之间,众至数万”。

朝廷当然派兵剿灭,双方胜败相持,于是下令招安。蕲州刺史裴渥为王仙芝黄巢等人求官,约定罢兵。王仙芝与黄巢等人就去裴渥那里吃大块肉喝大碗酒,正酣,未几,朝廷命令下来了,拜王仙芝为左神策军押衙,遣中人慰抚。没黄巢什么事。这好有一比,梁山泊好汉招安了,朝廷就给了宋江一个节度使,没卢俊义吴用什么事。卢俊义吴用肯干吗。

左神策军为皇帝禁军。押衙是管领仪仗队的侍卫统领。唐李匡乂《资暇集》卷中解释:“武职令有押衙之名。衙宜作‘牙’,此职名,非押其衙府也,盖押牙旗者。”

对这问题不理解是吧,不理解正常,风月君早就习惯了。汉光武刘秀年轻时去长安看到王莽的仪仗队,感叹道,仕宦当作执金吾,娶妻当得阴丽华。押衙就是执金吾。

王仙芝大喜,黄巢大恨。说好的有福同享呢?说好的给兄弟们找一条出路呢。你现在当官了,就把兄弟们忘了。老王你这么做真的好吗。黄巢就跟王仙芝说:“君降,独得官,五千众且奈何?丐我兵,无留。”你一个人当官了,五千兄弟怎么办?这些兄弟我要带走,一个不留。

说完就打了王仙芝一顿,伤首。王仙芝一看,这官不能当。众怒难犯,于是再次造反。

大家明白水浒传为啥要说梁山泊全伙受招安了吧。啥叫全伙,就是不能半伙,也不能少半伙。宋江去朝廷当官了,卢俊义依然在梁山泊闹腾,这安还不如不招。没解决问题啊。

然后和朝廷再打,王仙芝战败被抓,传首京师。王仙芝就是梁山的晁盖。

王仙芝一死,大家理所当然推黄巢坐了头把交椅,号“冲天大将军”,建元王霸。看这名字起的多霸气。

大家注意一下冲天大将军咋来的。我就不告诉你们。

当时黄巢军中有小儿唱谣曰:“逢儒则肉师必覆。”这句诗应该是当时当地的一位不知名的秀才为了保境安民写出来让孩子们传唱的,应该不止一句。可是就这一句最有分量,而且黄巢很重视,所以流传了下来。肉是肉刑的意思。就是说如果黄巢军对儒生们动粗的话,军队肯定溃败。

黄巢因此特别礼遇儒生,只要被抓住的俘虏不管谁自称自己是儒生,一律优待,给吃给喝还给钱花。过崇文馆校书郎黄璞家。崇文馆就是图书馆,校书郎就是校订书籍的官员。下令曰:“这是一家儒者,把火灭了不要烧。”

黄巢进寇广州,跟朝廷提条件,要求招安,当个广州节度使就行,跟宋江的要求在一个层次。宰相郑畋欲许之,卢携、田令孜执意不可。就如宿太尉要招安,蔡京反对。

于是尚书省右仆射,相当于副宰相于琮提议:“南海(指广州地区)是对外通商口岸,商船往来频繁,要是让黄巢把广州占了,那就切断了国家的财源。”于是给了黄巢一个率府率的官。

率府率是太子禁卫军,分为十率,即左右卫率、左右怀御率、左右清道率、左右监门率、左右内率,合称为十率。其官署称率府,长官为率府率,副官有率府副率、长史及录事参军、诸曹参军等。

但是黄巢此时的预期目标并不是给太子当个保镖,见诏大诟,急攻广州,历数朝廷过恶,昭告天下。

黄巢进长安后,为报私仇,将于琮杀害。

然后继续进剿,打来打去,黄巢明白了一个道理,军队要想有战斗力,就得有铁的纪律。于是自称“率土大将军”,整众不剽掠,所过惟取丁壮增加兵员。于是很快攻破东都洛阳,皇帝仓皇西遁,跑到长安去了。

黄巢很快追到长安,皇帝继续往四川成都跑。黄巢进京,乘黄金舆,身边护卫皆绣袍,其党乘铜舆以从。请注意是黄铜车,不是黄金甲。即位,号大齐。求衮冕(龙袍官服)不得,绘弋绨(黑色粗厚的丝织物)为之;无金石乐,击大鼓数百。大赦,建元金统。看样子黄巢姓黄,所以喜欢黄色的东西,什么黄金啦,菊花啦。帝号都叫金统。这名字没起好,有了黄金并不能一统天下。自称“承天应运(不是奉天承运))圣睿文宣武皇帝”,大封百官。

老黄不愧是江湖草莽出身,倒是一点不讲究啊。

唐朝皇帝跑到成都,下诏勤王。黄巢屡战不利,只好退出京师。沙陀首领李克用部立功最大。

黄巢走后,长安城被付之一炬。当然并不是黄巢军队烧的,而是入京勤王的各藩镇部队。黄巢的军队毕竟是有纪律的,而这些乌合之众互不统属,各自为战,祸乱更甚。

黄巢从京师跑出来,军纪就荡然无存了,树皮草根都吃完了,于是出现了被后世诟病千年的吃人事件。将那些快死的人放在大磨盘里,磨碎熬肉粥喝。

然后一路败退,最后被追到狼虎谷,黄巢眼看跑不出去,跟亲信说:“我本欲讨国奸臣,洗涤朝廷,事成不退,亦误矣。若取吾首献天子,可得富贵,毋为他人利。”亲信不忍,黄巢自刎,结果没死了,亲信补了一刀,跟自己脑袋一起被传首京师。

黄巢啥意思,我进了长安就不应该称帝,我应该功成身退。不称帝就是周公曹操霍光司马昭郭子仪,称帝了就是乱臣贼子,就是王莽李渊王世充。其实不是称帝不称帝的问题,而是成功没成功的问题。成则王侯败则贼,黄巢只是败了而已。

败军之将不言勇,亡国大夫不图存。败了就啥都不要说了。

当然也有传说,黄巢并没死。邵博在《河南邵氏闻见后录》记载:“东西两都父老相传,黄巢实不死,其陷泰山狼虎谷,乃自髡为僧得脱,往投河南尹张全义,故巢党也。各不敢识,但作南禅寺以舍之。”

就是说,黄巢兵败后,找个跟自己长得像的人杀了,让亲信带着头去邀功,自己化妆成和尚,投奔了自己的旧部,已经被招安为河南尹的张全义,这种明显找死的却收到奇效,张全义名如其人,保全了兄弟义气。把他安排在寺庙里,出家修行。

邵博还亲眼见到南禅寺墙壁上画有黄巢服僧衣之像,“其状不逾中人,唯正蛇眼为异耳”。就是说黄巢长得不咋地,没霸气,跟曹操宋江一样。但是一双蛇眼很有特点。

啥叫蛇眼,其眼形特征为:眼睛发红似蒙一层红纱,眼睛向外鼓。生有这种眼的人奸诈阴险,心如毒蝎,六亲不认,目无尊长,常常做些出格的事。在他们的世界里只有自己,轻视甚至忽视尊卑和道德规范。

关于蛇眼,相书有诗:堪叹人心毒似蛇,睛红圆露带红纱,大奸大诈如狼虎,此眼之人子打爷。蛇目睛圆上视黄,掉头行步若仓惶,出言举措心怀狠,害物伤人不可防。

寺中还有黄巢的一首诗:犹忆当年草上飞,铁衣脱尽挂僧衣。天津桥上无人识,独凭栏干看落晖。

这诗写的实在是,比宋江强多了。

小学语文老师告诉,写文章要首尾呼应。因此我们要回到开头,宋江有资格看不起黄巢吗?他口中的不丈夫指的是什么呢?

宋江在题反诗之前有过一段心理活动:“我生在山东,长在郓城,学吏出身,结识了多少江湖上人,虽留得一个虚名,目今三旬之上,名又不成,功又不就。”啥意思,我现在虽然认识了一帮小弟,混出了一个名头,可是还缺一个机会和平台。这个机会,这个平台,就是上梁山,当老大。

三十几岁的黄巢此时还在贩私盐,可是心中也有他年我若为青帝的壮志豪情,和宋江此刻他时若遂凌云志是一样一样的。黄巢想当青帝,宋江想要凌云。

青帝为五帝之一。唐贾公彦疏《周礼·天官》“祀五帝”,分别为:东方青帝、南方赤帝、中央黄帝、西方白帝、北方黑帝。青帝,司百花之神,掌春。曾为被黄帝攻打的诸侯之一,后来被黄帝招安。杜光庭《九天玄女传》说青帝是伏羲之后自号。

凌云就是直上云霄,云霄之上就是天。宋江的凌云志,就是见到皇帝,弄个官当。黄巢和宋江最初的志向都是一样的。

因此不论从宋江当时的心境还是后来的作为,都根本没资格笑黄巢。不过黄巢又不在身边站着,我就笑他,能把我咋地?

笑一笑而已。

标签: 宋江黄巢张全义卢俊义吴用曹操

更多文章

  • 朱温为什么背叛黄巢?皆因这群特殊人士作祟

    历史解密编辑:生活磁场标签:朱温,黄巢,黄巢起义,唐僖宗

    唐朝末年,皇帝昏庸无能,统治阶层腐朽不堪,再加上天灾频频出现,这一切导致整个社会分崩离析,百姓流离失所,并由此引发了多次大规模农民起义,其中最为著名的当属“黄巢起义”。公元875年,盐商家庭出身的黄巢因对当时社会极度不满,遂决定响应农民起义军领袖王仙芝的号召,在曹州冤句(今山东菏泽西南)举兵反唐。三

  • 生性残暴的黄巢,却为中国拔除了一个危害600年的“毒瘤”

    历史解密编辑:落榜秀才标签:黄巢,唐僖宗,黄巢起义,起义军,唐朝,门阀

    乾符五年,黄巢起义,中和四年,黄巢率兵攻陷长安,这场持续了七年之久的农民起义也逐渐接近尾声。到最后,黄巢起义失败了,唐朝也消失在了历史的长空中,虽然已经物是人非,但是这场起义留下来的历史意义却一直影响着后人。有人说黄巢肆意杀戮,毫无人性可言,与陈胜吴广相去甚远,是历史的一大败笔。但是还有人说黄巢虽然

  • 黄巢帐下五虎将:白玉将、南刀王、铁枪将、赛瘟神、银枪将

    历史解密编辑:北梦一标签:黄巢,朱温,李存孝,大齐,五虎将,大军,李克用,白玉将,南刀王,铁枪将,赛瘟神,银枪将

    浩气腾腾贯斗牛,班超投笔去封侯,马前但得三千卒,敢夺唐朝四百州。唐僖宗之时,长安开科取士。山东曹州的黄巢前去参加武科,凭着一身绝艺,力夺天下武状元。只是黄巢天生的相貌怪异,眉横一字,牙排二齿,鼻生三窍,常人都不敢直视。唐僖宗一见之下吓得魂不附体,当场革除了他的武状元,命人将他轰出去,永不录用。十数年

  • 此人是黄巢40代后人,如今改名换姓,喜欢舞枪弄棒

    历史解密编辑:好女孩也疯狂标签:黄巢,张全义,唐僖宗,曹操,商鞅,新唐书

    黄巢,山东菏泽人,《新唐书》说他“善剑骑射,喜养亡命”。黄巢是农村贩盐的游商,虽然家富,却不是巨贾,最多是个中小商人,科举失败后,因无钱买官,无法挤进唐朝统治集团,使其心生怨恨,于是率领的军队一度踏破潼关,攻入长安,八天之后,黄巢称帝,建立齐,年号——金统。由于立足不稳,不得不往东边败走。据《旧唐书

  • 历史上的黄巢有多残暴?斩杀皇帝,勒死九名皇子,大臣被投尸黄河

    历史解密编辑:武品文史标签:黄巢,皇帝,宦官,士族,门阀,科举

    黄巢好歹也算是一个读书人,可他的凶残程度着实让人瞠目结舌。为了斩草除根,他不仅斩杀皇帝,连皇帝的九个儿子都没有放过,全部勒死。这也就罢了,那些被杀死的大臣也被投入黄河种种迹象表面,黄巢是一个性格残暴,且报复性极强的人。不过对于他的残暴,历史上对此却没有过多的批评。相反,大部分人觉得黄巢若没有狠辣的手

  • 谛听兽降世为黄巢,因貌丑被革武状元反大唐,剑杀八百万劫数难逃

    历史解密编辑:北梦一标签:黄巢,武状元,朱温,李存孝,王彦章,阎王

    在演义评书中,多有一些神话色彩。《说岳》的开始讲述的是玉帝命赤须龙转世为金兀术,搅乱宋室江山,西天如来佛祖也派下了金翅大鹏托胎为岳飞,延续大宋的天下;《说唐》之中有名气之人大多都是天上各路星宿降世,像李元霸是金翅大鹏转世,宇文成都是雷声普化天尊临凡,裴元庆是哪吒临凡等等。相比于隋唐和说岳,残唐故事知

  • 菊花残满地伤——黄巢

    历史解密编辑:闪闪明标签:黄巢,长安,李白,皇帝,岑参,菊花,食盐,唐朝,王昌龄,千古名句

    公元850年,晚唐。在首都长安的一家旅馆里,一个年轻人失眠了。他刚刚得知,自己又落榜了,这已经是第四次落榜。身上的钱也已经花完,想想远在千里之外的亲人,他感到人生很丧。这两年来的头悬梁、锥刺股、挑灯夜战、寒窗苦读都白搭了,但是这年轻人心中不服。于是他从床上跳下,拿起旁边的优秀诗文,看看自己到底差在哪

  • 黄巢兵败身亡,数十名姬妾被俘,唐僖宗是如何处理她们的?

    历史解密编辑:八卦爱豆秀标签:黄巢,唐僖宗,唐懿宗,王仙芝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初听此诗,一股油然而生的大气磅礴与骨子里的顽强不去跃然纸上,这首古诗出自唐朝末年农民军领袖黄巢之手。千年以来黄巢被视为多少英雄豪杰的心中偶像,当年宋江在浔阳楼唱反诗,一句他日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道尽了对黄巢的崇敬与膜拜。不过黄巢

  • 投降了还是没有好下场,黄巢军的二号人物尚让的结局为何如此黯淡

    历史解密编辑:娱乐小武哥标签:黄巢,尚让,朱温,节度使,李克用

    中和四年五月,中牟北面的王满渡口附近,数万黄巢军正沿此地的浅水区渡河东进。数万大军围困了陈州将近一年,却始终没有啃下河南道里的这块硬骨头,最终还不得不仓惶撤军离开,这样的结果,让黄巢很上火。此番暂撤,他日必会再回此地,届时非将陈州屠个鸡犬不留!黄巢恨恨地想着。天边的雷电一道紧似一道,如同无数的虬龙在

  • 黄巢虽残暴,但做了件好事:为我国消灭了毒害近600年的“毒瘤”

    历史解密编辑:地宫丝绒标签:黄巢,农民起义,唐朝,起义军,统治者,门阀

    自陈胜、吴广说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之后,便正式拉开了中国古代封建时期,农民起义的篇章。而在诸多领导农民起义的队伍当中,黄巢的功绩有很值得赞扬的地方。不少历史学家认为黄巢在唐朝中后期之时,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虽然此人行事极为残暴,为达目的强迫诸多百姓加入起义的队伍当中,对社会也造成了极大的影响。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