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巢造反,仅仅用了两年,就把整个唐王朝打得摇摇欲坠几近覆灭。
山东好汉黄巢和王仙芝在公元878年举兵造反,没几年光景势如破竹般就直接打到唐朝心脏地带长安,黄巢赶跑了唐僖宗后,自己建国称帝,国号大齐,本想到一个崭新的王朝即将诞生,可上天就像是开了一个玩笑,可谓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
建国才仅仅一年多的时间,黄巢又被唐军反扑给打出了长安城,过了四年,在山东兵败身死。
黄巢的经历就像是过山车一样,这边刚刚冲刺上坡还没有过完瘾,下一秒又给跌了个底朝天。究竟黄巢做了些什么决定让他能快速成功,又犯下了什么过失导致失败呢?
当时的社会格局是安史之乱过后的藩镇割据,大小军阀林立。
黄巢组织起义的山东就是中原的腹心区域,处于中原各个势力明争暗斗的战略中心,也是各个藩镇军事力量的集中地点。
也正是这样,各军阀之间的心怀鬼胎和明争暗斗恰好给了黄巢起义军的生存缝隙,唐朝中央政府多次命令藩镇军队围剿,但是因为政令不一,各地军队出工不出力,政府的每一次围剿行动黄巢总是能突围跑掉。
黄巢虽然多次取得了反围剿的胜利,但是中原富庶之地都被各路军阀占领,真要去夺别人的地盘,别人肯定和你拼命,黄巢也抢不下来,所以起义军也没有好的发展空间。
针对这种情况,黄巢决定战略转移,开始向着藩镇势力比较弱小的南方去发展,第一步是选择攻打江淮地区,。
这一打不要紧,众所周知,安史之乱后唐王朝经济中心从北方转移到南方,江淮一带又是经济发达之地,富得流油,守备力量又薄弱,黄巢起义军在江淮得到了大量的补充,力量逐渐壮大,实力增强后,黄巢开始战略大反攻。
得益于各个地区割据势力的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黄巢不费吹灰之力就直捣长安,差点就灭了二百多年的唐王朝。
但是为什么在此之后黄巢却迅速走向覆灭呢?本来一手的好牌为何瞬间打得稀烂?
第一是黄巢没有乘胜追击唐军。
长安被黄巢打下来后,唐僖宗照抄作业,一溜烟朝着四川跑,依托四川为根据地准备找机会进行反攻,此时朝廷其实已经是强弩之末,没有多少的力量抵抗。
如果黄巢穷追猛打,不仅可以消灭苟延残喘的小朝廷,还可以夺取四川,获得天府之国的富裕资源,并且依托蜀中天险作为根据地,自己进可攻退可守可立于不败之地。
可黄巢没有这样想,进入首都后开始做起了皇帝梦,给了流亡四川的唐僖宗招兵买马、卷土重来的时间。
第二就是黄巢自己没有处理好与各地军阀的关系。
黄巢打下长安后忘乎所以,想过一过皇帝瘾,可是他忘记了自己的成功都是各地军阀“放水”的结果,可不是人家没实力和你掰手腕,现在你得了蛋糕忘了别人。
黄巢没有及时地给这些人进行利益分配,稳住人心,这下军阀们可就不乐意了,你一个私盐贩子昨天还是个穷鬼,现在成了暴发户骑在我们头上,这可不能让你蹦跶。
没多久在唐王朝的号召下,各地心怀鬼胎的军阀又团结到一起,猛攻起义军,黄巢抵挡不住,只得撤出长安。
第三就是黄巢缺乏根据地。
较好的四川和江南地区黄巢都没有去发展根据地,白白错失机会,没有根据地就没有休养发展的机会。
所以我们发现撤出长安后的黄巢犹如丧家之犬,节节败退,毫无招架之力,几年时间就凄惨落幕,只能感叹黄巢的这场进京赶考就如是白卷离场。
黄巢这梦幻般的开局,兵败如山倒的凄惨结局,后世也唯有李自成才能与之并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