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搜索>官宦世家

官宦世家

  • 民间故事:蒲松龄劝县令表哥勤政爱民,反被表哥点化失了仕途之志

    历史解密时间:2023/12/23 6:23:43阅读:4667

    聊斋先生柳泉居士蒲松龄,年轻时候就才高八斗,怎奈命运不济,屡次科举不中,空怀报国之志,却难入仕途,心灰意冷想外出游历一番。蒲松龄有个姑家表哥在沂州做官,蒲松龄投奔表哥而来。表哥李云飞任沂州府兰山县令,李县令任兰山县令多年,在民间名声不是很好,此人为人比较圆滑,老于世故,蒲松龄在兰山住了一段时间,知道

  • 长庆销兵:唐穆宗的省钱削藩妙招,咋还"销"空国库,"销"反藩镇?

    历史解密时间:2024/1/19 5:59:37阅读:1197

    我是棠棣,一枚历史爱好者。欢迎大家【关注】我,一起谈古论今,纵论天下大势。君子一世,为学、交友而已!元和十五年(820年)正月初三,皇太子李恒即位于太极殿,是为穆宗,第二年改元长庆。唐穆宗是一个不知节俭的皇帝,他即位后,为了缓和各方面的矛盾,不惜大肆赏賜,以博得统治阶级各层人士的欢心。这种赏赐数额巨

  • 郑板桥风骨傲然,刘伯温暗藏大智慧,古人的辞职信太绝了

    历史解密时间:2024/1/7 16:24:07阅读:4222

    春暖花开,处处好风光。有多少人“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的DNA又动了?十个打工人,至少就有八个想过辞职,剩下的正在写离职信。说到辞职,最有经验的该是那位“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了。他曾五次辞职,还写下了著名的《归去来辞》,“归去来兮归去来,长安纵好休徘徊”。他向往着回到幽静闲适的故乡,“吟且咏,

  • 别说是王安石,换你,你也挺不住

    历史解密时间:2023/12/26 14:18:28阅读:839

    (北宋 抚州城)北宋真宗天禧五年。十一月十三日,辰时,也就是大清早八点多钟,一个叫做王安石的小朋友出生于江西省抚州市。抚州自古就有“襟领江湖,控带闽粤”的名头,出生在如此风水宝地的王安石,那必然也不一般。王安石的父亲王益,是北宋朝廷的中下层官员,官儿不大,职务最高也就做到县令,但王益是个实打实的知识

  • 辛弃疾生在敌国,满清热血为大宋却执意北伐,宋高宗:人才难得

    历史解密时间:2024/1/9 20:57:49阅读:2863

    “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这是辛弃疾留宿博山而作,谈到辛弃疾,或许太多人会认为他是宋代一个著名的大文豪,其实历史往往记下的都是这个人最辉煌的成就,然而,在诗词方面的辉煌,却并不是辛弃疾最想要的功绩。辛弃疾的人生离不开一个人,那就是他的祖父;辛弃疾从出生开始,自己的父亲就早逝,自己跟着祖父生活;

  • 济南名人传之辛弃疾:文能写600多首诗,武能50多人硬刚50000人

    历史解密时间:2023/12/8 8:38:35阅读:1960

    能跑得动的人,几乎都跟着新皇帝跑过了长江,而那些因为各种羁绊没能南撤,且活下来的人,自然就成了金人的俘虏,这其中就包括官宦之家出身的辛赞一家人。因为辛赞有一定出身,所以金人就安排他在金朝入职,辛赞出自官宦世家,常年学习圣人儒学,本心是非常不愿意给金人卖命的,但是为了一家老小的生计,他不得不委曲求全。

  • 宋神宗和王安石推行变法急需人才,为何用苏辙而闲置苏轼?

    历史解密时间:2023/12/28 11:42:17阅读:4886

    治平三年(1066),苏洵病逝于东京。苏轼、苏辙兄弟护丧,回了故乡眉山。等他们返回汴京时,已是三年后的熙宁二年(1069)。回到京师的苏氏兄弟很快就发现,改变可不仅仅是年号,还有整个北宋政坛:治平四年,英宗驾崩,神宗继位。熙宁二年二月——就是苏氏兄弟抵京前后脚——王安石拜参知政事,设置三司条例司(简

  • 苏辙痛骂宋仁宗,为何皇帝却说,这是他留给后代的宰相

    历史解密时间:2024/1/1 22:20:10阅读:750

    说起苏辙,他或许并没有哥哥苏轼出名,而提起苏轼,谁都能想到他的作品。就连他们的父亲苏洵,都可以拿《六国论》来说事。唯独说起苏辙,一时间很难快速想到他的作品,但这并不代表,苏辙就不如父兄。要说苏辙令人印象深刻的事,还真有一件,那就是他曾痛骂过宋仁宗。然而宋仁宗却没有动怒,反而却说这是他留给后代的宰相。

  • 苏辙多有钱?把他为苏轼的付出转化为钱币,这个数目让人肃然起敬

    历史解密时间:2024/1/17 2:01:29阅读:2370

    苏辙作为“宠弟魔”,弟弟数次惹事三次流放,他要帮;弟弟在外搞扶贫,他赞助;弟弟家的儿子们生活贫困,他资助;弟弟无暇顾及的父母,他一力承担。在自己的小家,有两子娶亲,五女外嫁。要知道,在嫁妆内卷的宋朝,嫁女儿的花费,一点也不比娶新人的花费低。苏辙贵为宰相,子女的婚嫁花费自然也要与身份相匹配。所以,这七

  • 如何量产包拯寇准这种优秀地方官?宋代制度:60调岗,70退

    历史解密时间:2024/1/17 15:47:43阅读:4914

    县官不好当,好县官更不好当!且看宋代县官如何游走于刀尖之上!自秦始皇设立郡县制以来,各封建王朝均效法其制度,县一级的行政区划已经成为古代基层社会的重要细胞,起着联系地方与中央的纽带作用。一、源头清澈水自流古代的县衙可以说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俨然一个地方小朝廷,而作为一县之长的县官也并非是个"七品芝麻

  • 周忠应散文||寇准:衡阳雁去无留意

    历史解密时间:2024/1/17 16:24:24阅读:292

    寇准:衡阳雁去无留意寇准是个很了不起的人物,我非常景仰他。为官,为人,为文都可以堪称一流。虽然《全宋诗》收录寇准诗歌二百六十余首,《全宋词》只收录寇准的词四首。但我总是把他当成一位难得的词人。他留存于世的词很少,但字字句句都在敲击人的心坎,一节一拍的音符穿透了历史的时空,如今又在我的心中敲响。01女

  • 结党营宋(五章)宋英宗时朝廷多次征召王安石入京,他为何拒绝?

    历史解密时间:2024/1/17 13:21:10阅读:4309

    王安石是宋朝最著名的宰相之一,在历史上有着极大的影响力,后世对其的评价褒贬不一。他主持的“熙宁变法”也被称为”王安石变法“,被认为是积极有效的强宋政策。他在历史上享有极高的声誉,因其文采斐然,也被列入了”唐宋八大家”之一。其实在熙宁变法之前王安石就已经名闻遐迩了,是宋朝文坛的风流人物之一。可是他却多

  • 要不是范镇和司马光两位大臣,宋英宗还未必能坐上皇位?

    历史解密时间:2024/1/6 18:21:37阅读:4919

    一般来说,后宫嫔妃与前朝大臣之间很少会产生什么交集。不过恰恰就在宋仁宗统治末期与宋英宗的统治初期发生了这么两件大事,让反变法派干将们在仁宗的皇后曹氏与英宗的皇后高氏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两件事一是仁宗立储,二是英宗濮议,既相互独立,又有所关联:仁宗一生好色,耕耘不辍,留下了十几个儿女,皇子却只有三

  • 宋英宗铸造的治平钱,现在的市价是多少?

    历史解密时间:2023/12/26 6:46:48阅读:4746

    宋仁宗超长待机在位有42年,可是没能留下一个亲生的儿子,所以只能把皇位传给自己的养子,这就是宋朝第五位皇帝宋英宗赵曙,这个宋英宗是个养子一直都是备胎,小心翼翼的低调做人。宋仁宗立他为太子的时候,连续推辞了十几次才敢接受,结果刚登上皇位就生病了,接着做了4年皇帝就病死了,估计是当年太谨慎了坐下了病根,

  • 大宋第一伯乐范仲淹:名将狄青,名相富弼,都曾受益于他!

    历史解密时间:2024/1/26 5:15:04阅读:2050

    范仲淹少年时读书很刻苦,每天的伙食是四块稀饭冻成的冰疙瘩,同学送来的烤肉,发霉也没动过一筷子,怕吃了这个,再也咽不下冰疙瘩了朱说是范仲淹继父给他取的名字,25岁中进士,用的还是这个名字,直到母亲去世后,他才认祖归宗,改回本姓。历史上最早的家族基金会,是范仲淹设立的范氏义庄,到清朝宣统年间,还有良田5

  • 文官的话凉了大将狄青的心,武将地位太低,难怪宋朝积贫积弱!

    历史解密时间:2023/12/21 21:10:35阅读:4063

    说起富而不强,宋朝敢称第二,就没有哪个朝代敢称第一:拥有全世界GDP的三分之一或一半(也有人说占八成),每年军费占国库收入的六七成乃至八成,但是周边只要是个国家就可以吊打它,辽、金、蒙古自不必说,就连从陕北横山县起家西夏,也能靠痛打赵宋,每年都能得到15万匹绢、7万两银和3万斤茶叶的“岁赐”。按照现

  • 一代名臣欧阳修构陷一代名将狄青的背后,隐藏着宋代“积弱”真相

    历史解密时间:2023/12/10 21:23:19阅读:776

    宋仁宗嘉佑元年(1056),七月,欧阳修给仁宗上了一道奏折说:"枢密使狄青,出身军队,虽然近几年没有什么过失。但是武将掌握最高军事机关,对朝廷不利,请求将狄青,下放到地方,这样能为朝廷消除危险。"在奏折里,欧阳修弹劾狄青时,虽然用词委婉,但是仁宗看出了他话中的含义:狄青有篡位的野心。欧阳修此前曾多次

  • 范仲淹:文能治盛世, 武可镇山河, 何等人物, 值得后世仰视千年

    历史解密时间:2023/12/22 13:31:26阅读:635

    中国有五千年的历史,五千年的历史,五千年的文化底蕴。孕育了多少文人英雄豪杰。南宋时期,文天祥战败被俘,但面对种种威逼利诱,他坚定不移;贾苦练武功,吓跑洋人,在我国拉开了“东亚病夫”的绰号。范仲淹是北宋时期的著名人物。他的一句“先忧天下之忧,后享天下之乐”惊艳世人.都说范仲淹文能治盛世,武能平山河,他

  • 范仲淹的宋州情缘

    历史解密时间:2024/1/22 1:04:58阅读:4260

    作者:云思猛想宋州(今河南省商丘市)是大宋的福地。宋太祖赵匡胤立国之前,曾担任后周归德军节度使。归德军的治所所在地是宋州,大宋的国号即来源于此。宋州在北宋都城——开封的东南二百余里,古称睢阳,是远古商朝的发祥地。宋州是大宋应天顺时的吉吉祥之地,1006年,宋朝第三位皇帝宋真宗改宋州为应天府。府是与州

  • 范仲淹比人们想象中还要伟大,只是被《岳阳楼记》掩盖了光辉

    历史解密时间:2024/1/17 18:56:59阅读:3916

    出污泥而不染,明机巧而不用势力纷华,不近者为洁,近之而不染者尤洁;智械机巧,不知者为高,知而不用者为尤高。---《菜根谭》说到范仲淹,人们自然会想起千古篇《岳阳楼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两句已经妇孺皆知,而对于作者范仲淹,一般人却了解不多。范仲淹的光辉,几乎被他自己的作品所掩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