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将不过李”的李存孝:逼死黄巢、打败王彦章,却落得个车裂而死

“将不过李”的李存孝:逼死黄巢、打败王彦章,却落得个车裂而死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缁尘绮陌 访问量:3704 更新时间:2023/12/6 6:43:44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吴恭亨这一首《对联话》所写的是谁,相信大家都不陌生。

秦朝末年,项羽拼着一腔热血与志气,以少胜多大败秦军。项羽的英雄气概与以一当十举世闻名,但与项羽齐名的李存孝,现代人却甚少提及。若论唐五代名将,他可是浓墨重彩的一笔,甚至于当时民间有“王不过项,将不过李”的俗语。

那么,李存孝究竟是何等人也?他又做了什么有如何高的评价呢?

收为养子

李存孝一开始并不叫这个名字,原名安敬思。幼年时,正处兵荒马乱的时候,安敬思流离失所,被当时河东节度使李克用俘虏为囚,放入帐中侍奉左右。

安敬思的忠心耿耿为李克用所赏识,于是收为养子,并特赐姓其为“李”,从此更名为“李存孝”,成为李克用的第十三个太保。

大家或多或少觉得十三太保这个名头耳熟,由来便是李克用这十三个儿子,因为他们骁勇善战,声名远扬,所以后世许多团体沿用了“十三太保”这个名头,例如现代网民笑成散装江苏为“十三太保”。

李存孝成年以后,不仅精通骑射,而且通读兵法,有将帅之才,颇得李克用赏识。

逼死黄巢

中和三年四月,叛军黄巢打算败走陈州,却受到了顽强的抵抗,久攻不下。原来陈州刺史赵犨在听闻黄巢久攻不下长安以后早做打算,招兵买马,粮草富足,足够抵御黄巢叛军了。

但是好景不长,中和四年正月,战事由于黄巢爱将孟楷的死亡变得更加焦灼,且黄巢兵力尚强,赵犨再顽强也是招架不住了,于是决定向邻居李克用求救。

李克用收到报信以后,斟酌一二,点兵出征,其中就包括尚且年轻的李存孝。

中和四年二月,李克用率5万大军援助赵犨。李克用以陈州北作为突破点,接连大败太康尚让军和西华黄邺军,捷报连连,军心大振,此刻黄巢以及退守退至陈州北的故阳里。

李克用懂得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道理,所以他并不拖沓,带领养子李存孝势如破竹,直捣黄龙。

此时的李存孝虽然尚且稚嫩,在养父的教导下却已能独当一面,渐渐习惯于以戈为枕,披甲而坐的日子,面对浮漂遍野的战争场景也毫不畏惧,凭借自己的实力杀出一条血路来。

史学家薛居正评价李存孝:勇猛无敌。李存孝每次身披重甲,手拿橐弓,挺槊突击,身边只携带一名仆人方便他更换战马,保持状态,迎敌军万人而上。

最终联军大败黄巢,李存孝人生的初战告捷,此次战役也为他以后的战神之路起到了铺垫作用。

骁勇善战

李存孝有了作战经验以后,除了更加适应军旅生活,也更加渴望建功立业。他的养父李克用也在与黄巢的大战中看见了李存孝的潜力,有意培养磨砺他。

文德元年,李克用命李存孝统帅7000人马,协助李罕之收复为张全义所攻占的河阳。李存孝一口应下,保证完成养父所托。

李存孝胜利以后,气焰愈发高涨,认为此行必定拿下。但令人没有想到的事情发生了,张全义向朱温求助,得到了大将丁会、牛存节的援助,并且仰仗太行易守难攻的地理环境进行反击,李存孝大败而归。

这一次失败并没有使李存孝一蹶不振,他积极反思并分析了己方与地方的优势与缺陷,并把失败经验归类总结,在下一次大战中,成功应用。

龙纪元年,李存孝奉命攻打孟方立。他带领军队,浩浩荡荡地出发了。这一次,他的内心不再是那么轻易且浅薄的势在必得,而是积淀以后的沉稳与信心。

李存孝在这次大战中,势如破竹,不负众望,一举夺取邢洺磁三州,且吞并整个昭义镇。而且在琉璃陂活捉主将马溉、袁奉韬,一时间势不可挡,逼得孟方立窘迫自杀。

大顺元年,李克用又命李存孝夺取潞州,李存孝出色地完成了任务,但养父给他的回应却不那么可心。

英才招妒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古人推崇中庸之道,因为过于出色的人才必会招人嫉妒,容易夭折。而李存孝的一生,也恰好验证了这个道理。

收复潞州之战,若论功行赏,李存孝占大头。但李克用仅仅赐李存孝一个汾州刺史的名头,李存孝也是个直肠子,因为这件事情竟是气得吃不下饭,睡不着觉,甚至想找养父当面对峙,两人之间不可避免地生了间隙。

恰好这时李克用四子李存信不满于李存孝的风头无两,原先李存信是李克用手下最受重视的儿子,自李存孝来后就再不复昔日的宠爱。

李存信听闻李存孝的不满以后,认为这是一个煽风点火的好时机,便以知心兄长的身份跑到李存孝的帐中,意图“开导”对方。

李存信拿养子的身份做文章,站在李存孝的立场上,奉劝他恢复本名“安敬思”,李克用虽说是李存孝的父亲,终归不是亲生的,现在只把李存孝当成一把好用的刀来使,瞧上李存孝武艺高强,能为自己开拓疆域,所以假模假样有个养子的名号。

等真正天下大同之时,兔死狗烹,鸟尽弓藏,就是卸磨杀驴之时,又给李存孝举例,古来今往多少开国名将都是功高震主,悲惨而死。

与其任其摆布,不如自己做一方霸主,当上皇帝,凭借李存孝自己的能力,肯定办得到。

李存孝被四哥这一顿吹捧加洗脑,已经膨胀得不行了,当即与李存信约定,等到自己统一中原,必有四哥李存信的一杯羹。

而李存信前脚给李存孝洗脑完毕,后脚就向李克用告状,李存孝有逆反之心。原来李存信为了让李存孝谋逆之名成为板上钉钉,早就伪造好了李存孝与朱全忠的交往信件,并且把送往李存孝营中的粮草断了,李存孝更加确信自己与李克用早已离心。

李存信一道离间计成功使李存孝李克用父子关系分崩离析。景福二年,7月,李克用出兵讨伐逆子李存孝,而领兵主帅正是他的好四哥——李存信,李存孝这才看清李存信的真面目,惊怒不已。

李存孝身边牙将此刻出了一个馊主意,让李存孝等沟堑挖完在出兵突围,因为那个时候晋王已走,剩下的虾兵蟹将肯定不是李存孝的对手。

于是李存孝就乖乖等到沟堑挖完再出兵突围,此刻敌军早已占据有利地势,深沟高壑,李存孝的兵马难以进攻,只能被动等待敌人出来,不多久,城中就弹尽粮绝了。

李存孝临死前质问李克用:“真的就轻信了小人李存信的话,而不肯相信于晋国有功无过的我吗?”话毕,车裂而死。

“日夺八寨,夜抢三关,十八骑取长安”的名将李存孝的一生就此落幕。

自从李存孝死后,李克用的势力也是江河日下。与朱温麾下大将王彦章决战时,被一连挑了上将四十三员,包括名将薛阿檀、安休休,李克用见此情景,悲从心来,大叹,“若我十三太保尚在,如何会到此地步。”

但人死不能复生,无论李克用如何感叹,一代名将李存孝终究折戟在了自己手中。

更多文章

  • 武瘟神朱温先叛黄巢再篡唐建梁,椒兰殿上臣弑君子弑父弟杀兄

    历史解密编辑:北梦一标签:黄巢,朱温,李克用,唐昭宗,武瘟神,王彦章

    大唐是如何毁灭的?是朱温,是他让唐朝彻底走向了灭亡。在残唐演义中,朱温不算特别出众,但绝对是个重要人物。当时天下有十六位英雄人物,武瘟神朱温位列第十三,凭着一柄三亭锯齿飞镰大砍刀曾在长安武科场夺下探花。不过,因为朱温长得太丑,直接被唐僖宗给革除功名轰出了武科场。当时被轰出场的还有一个人,正是武状元黄

  • 枭雄朱温的一生:背叛黄巢,毁灭大唐,最后死于儿媳们的侍寝

    历史解密编辑:人间史名人录标签:朱温,黄巢,李存勖,唐昭宗,唐哀帝,张全义

    草根阶层出身的后梁太祖朱温起家于乱世,他成年后自愿加入书生黄巢所拉起的义军队伍,积极反抗唐朝的暴政。后来,朱温背叛了黄巢并出卖了义军,摇身一变竟成了唐朝一个手握重兵的封疆大吏。公元904年,野心勃勃的朱温看到李唐王朝君弱国孱,不禁横生了夺权篡位的恶念,他先命手下杀死了唐昭宗,随即立了傀儡太子李柷为唐

  • 他是黄巢麾下的第一狠将,一马三枪绝技战郓州,雅观楼勇将李存孝

    历史解密编辑:年华名人汇标签:李存孝,黄巢,唐军,朱温,孟绝海

    伴随着晚唐时期的枪法盛行,天下群雄都开启了名枪争雄时代,澹台誉弃槊拜师学到了罗家枪法,王彦章的铁枪与高思继的银枪,并列被称为天下第一枪。黄巢跟着北地金枪王张处让学起了罗家枪,技高一筹的他成为唐朝最后一位文武状元,靠着一马三枪的克敌绝技扬名的孟绝海,一杆虎头皂金挑杀郓州七员唐将,快枪之下狠杀了宋州城九

  • 生性残暴的黄巢,却凭一己之力推翻李唐,拔除危害中国千年的毒瘤

    历史解密编辑:汉江忆史标签:黄巢,皇帝,唐朝,首领,毒瘤,画家,食盐,农民起义,李唐(宋朝)

    有人说过,封建王朝的历史仿佛就是一个轮回,经过了初期的清平、中期的盛世之后,王朝势必会因为土地兼并加剧、社会矛盾尖锐而迎来灭亡。这时候一个固定 的团体就出现了——农民起义军,忍无可忍的百姓起兵造反,终于覆了他们载了那么多代的舟。每逢农民军起义时,一些英雄人物总会从中脱颖而出,成为起义军的首领,在历史

  • 常言诗以咏志,评析“草莽英雄”黄巢与“草根帝王”朱元璋的格局

    历史解密编辑:嫋嫋故事会标签:黄巢,元朝,唐朝,朱元璋,陈友谅,张士诚,张献忠,小说家,草莽英雄,草根帝王

    我国的诗歌自从汉乐体开始,一直以多种多样的形式各种呈现在大众的眼前,曹丕的燕歌行更是开创了诗歌的五言的先河。我们经常讲“诗词歌赋”,诗作为一种文学体裁,不是最早出现的,至少要晚于赋所盛行的汉朝,而然诗一经诞生,立刻受到广大知识分子的青睐,因为诗最为讲究结构、格局、韵律、平仄,需要很高超的技巧进行处理

  • 黄巢被杀后,数十名姬妾被俘虏,唐僖宗如何处决她们的?让人不齿

    历史解密编辑:循迹故事汇标签:黄巢,唐僖宗,朱温,皇帝,黄巢起义,姬妾,唐朝,食盐,军事制度

    黄巢,作为唐末农民起义的领袖,虽斩断了大唐的命脉,却只当了四年皇帝,便败死狼虎骨。他死后,唐僖宗将他的数十名姬妾全部俘虏,并用一种让人不齿的手法处决了她们,实在是让人惋惜。那么,唐僖宗为何要杀害这数十名姬妾呢?黄巢起义的画像短命皇帝黄巢“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 黄巢被革武状元,愤题菊花诗,反大唐称帝,终被李存孝逼死灭巢山

    历史解密编辑:趣故史标签:黄巢,朱温,南唐,食盐,唐僖宗,武状元,李克用,李存孝(唐朝)

    在残唐时代,金统帝黄巢是个大名鼎鼎的人物。黄巢自幼就拜罗家枪传人为师,深得罗家献把梅花枪的真传,掌中一杆紫金藤枪,天下少有敌手,位列残唐十六杰第四位。黄巢的一生可以说是个传奇。谁不想报效国家,黄巢曾力夺天下武状元,却因貌丑被驱逐。一怒之下,黄巢起兵反大唐,攻破长安城,当了四年大齐的皇帝。金统帝黄巢降

  • 黄巢虽然残暴,但他却为中国拔掉了毒害我国近600年的“毒瘤”

    历史解密编辑:故事一箩筐标签:黄巢,唐王朝,王朝,武则天,唐朝

    在历史上,只要聊到黄巢这个人物,大多数人都会投以鄙夷的目光。原因很简单,因为此人结束了唐王朝最后的荣光,终结了我们对于那个时代的幻想。当然最为重要的是此人的起义部队,纯粹就是烧杀抢劫,是一只无恶不作的部队。直到现在民间都流传着一种说法,黄巢起义杀人百万。总的来说黄巢在历史上没什么好形象,在民间传说中

  • 黄巢虽残暴,但他却为我国拔掉了一个,危害将近600年的“毒瘤”

    历史解密编辑:娱乐计划儿标签:黄巢,唐僖宗,农民起义,唐朝,起义军,门阀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这是黄巢收录在《全唐诗》里的三首诗中,最广为流传的一首,甚至出现在小学语文课本中。诗词虽现文气,细读之脑海中却是兵刃相见的战场。而这种文与武交杂的融合,也正是黄巢其人的写实。除却诗句外,人们对于黄巢的认识,更多是来源于他的起义经历。

  • 李存孝王彦章黄巢杨衮的武艺是怎么学来的?他们的师傅到底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史坛典故标签:李存孝,黄巢,王彦章,武艺,杨衮,杨业

    众多的英雄人物造就了残唐故事的精彩,黄巢凭着罗家枪的精妙成为了唐朝最后一任武状元;杨衮的北霸六合枪挑战太原城,代师传枪的残唐第一枪高思继;日挑三十六员唐将的王彦章,无敌于天下的李存孝名扬天下。这些传奇人物的师傅都是谁?他们的武艺是怎么学来的?第一位:李存孝王不过项将不过李的说法一直在民间盛传,这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