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生性残暴的黄巢,却凭一己之力推翻李唐,拔除危害中国千年的毒瘤

生性残暴的黄巢,却凭一己之力推翻李唐,拔除危害中国千年的毒瘤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汉江忆史 访问量:2128 更新时间:2024/1/8 2:27:51

有人说过,封建王朝的历史仿佛就是一个轮回,经过了初期的清平、中期的盛世之后,王朝势必会因为土地兼并加剧、社会矛盾尖锐而迎来灭亡。

这时候一个固定 的团体就出现了——农民起义军,忍无可忍的百姓起兵造反,终于覆了他们载了那么多代的舟。每逢农民军起义时,一些英雄人物总会从中脱颖而出,成为起义军的首领,在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比如创建了大汉王朝的汉高祖刘邦、驱逐了元人一统江山的明太祖朱元璋、带领太平军占领了清朝半壁江山的洪秀全……这些农民起义军首领的形象大多都是正面的,最差也是毁誉参半。

可在唐朝时,却有一位真正的恶人——被史书盖章生性残暴的黄巢。他仅凭一己之力就推翻了李唐江山,期间无恶不作,却意外的拔除了一个危害中国千年的毒瘤。这毒瘤究竟是什么?黄巢又是怎么拔除它的呢?

生性残暴

唐朝末年,天下大乱,科举考试没有受到影响,来自各地的文人纷纷赶赴长安,想要通过科举考得一官半职,但科举就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最后能够如愿以偿的寥寥无几。落榜的人大多心情郁郁,可有一人却是怒发冲冠,他就是黄巢。

黄巢出生于一个富裕的盐商家庭,自小天资出众家族将改换门庭的希望都放到了他身上,可他成年之后几次参加科举却都名落孙山。他并不觉得自己无才,反而认定是考官有眼无珠、朝廷取士不公,对大唐充满了怨恨。

怀着这份深切的怨恨,他在秋风萧瑟的长安,望着满城的金菊,怒气冲冲的写下了一首名传千古的诗: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在所有咏菊的诗中,这首诗的杀气是最重的,这已经不是他第一次流露出反骨了。早在黄巢年仅五岁的时候,他就在祖父面前写下来“堪于百花为总首,自然天赐赫黄衣”、“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这样充满造反意味的诗句。

不得不说,黄巢的天性里就有一种不安分的残暴,科举的失利更是激发了这种残暴。此时恰逢乾符元年,天降大灾,濮阳的私盐贩子王仙芝与尚君长带领数千人揭竿而起,黄巢大喜过望,二话不说聚兵响应,就此开始了他充满罪恶的造反生涯。

无恶不作

唐朝当时已经走向了末路,皇帝昏庸无能贪图享乐,大臣们明哲保身横征暴敛,百姓在他们的压迫下饿殍遍地,农民起义是大势所趋理所当然。

领导起义军的更是一时豪杰,可黄巢却不一样,他并非是什么大义之人,他的造反只为荣华富贵,满足他变态的欲望。广明元年十二月五日,势头正盛的黄巢攻破长安,成为了这座首都的主人。

百姓们早对唐朝的黑暗统治失望至极,对他的到来非但没有反抗,反而还夹道欢迎。春风得意的黄巢也没让百姓们失望,和颜悦色的保证会善待百姓,还天下一个太平。

百姓们欢呼雀跃,可他们万万没有想到,仅仅几天之后,黄巢的部队就在他的默许下开始了疯狂的烧杀抢掠。他们肆无忌惮的闯进平民家中,抢夺他们的财产,遇到有姿色的女子就抓入军营轮番侮辱,一时间,昔日的繁华都城沦为了一片地狱火海。

军队如此行事,作为首领的黄巢自然得到了数不清的好处,聚集了无数的珍宝。志得意满的他抱着抢来的美女肆意享乐,继续派人抢掠长安周边的城镇,残杀了无数平民,而这也让他失尽了人心。

很快,朝廷的军队就开始进行反扑,他兵败如山倒。大败之后,黄巢带着残余的军队四处奔逃,路途中他所抢来的珍宝四处遗失。

可他已经顾不得心痛了,此时他最缺的并非是金银,而是粮食。他的军队已经没有军粮可食了,再这样下去的话,迟早要发生暴动。焦急之下,一个变态的主意在黄巢的心头诞生——没有粮食吃,那就吃人。

他不仅把两方军队战死的士兵制成军粮,还四处抢掠无辜的平民作为食物。每抓到一群人,他就用巨大的石磨将他们磨成碎肉,供自己和士兵果腹。这样的行径,岂是人能做出来的?

拔除毒瘤

以上种种,无一不证明黄巢是个得志就猖狂的恶棍,他无恶不做,肆意烧杀抢掠,给百姓们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但在这个过程中,他也无意间做了一件好事,拔除了一个缠绕了中国数百年的毒瘤——世家大族。

不得不承认,世家曾经在历史上发挥过积极的作用,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聚团垄断知识、占据上层绝大部分职位的他们已经成为了国家发展的障碍。

从唐太宗开始,历代的唐朝皇帝就一直致力于压制世家,可在世家的垄断下,寒门有才之士极少,官职始终被他们占据大半,皇帝也无法将他们彻底拔除。

皇帝无法拔除世家,是因为治理天下需要有才之士,可黄巢的目的不是治理天下,而是肆意享乐,所以攻进长安之后,他就肆意抓捕书生和有钱人,勒索钱财,然后将他们残忍杀害,杀的那叫一个尸横遍野,无人生还。

天下什么家族文人最多?世家!什么家族有钱人最多?还是世家!最顶尖的世家汇集在哪里?长安!黄巢这么一杀,困扰了天下数百年的世家就被杀了一大半,剩下的都不成气候。

这个阻碍天下进步的毒瘤,终于在黄巢的屠刀之下迎来灭亡,从此再也没能恢复元气。在所有的农民起义军首领中,黄巢可以说是名称最差的那一类。

他生性残暴,不把人民放在眼中,杀人如麻,无恶不作。但他无意间拔除了世家这个毒瘤,却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积极影响,这或许也算是上天对他蹂躏的世界的一种补偿吧。

更多文章

  • 常言诗以咏志,评析“草莽英雄”黄巢与“草根帝王”朱元璋的格局

    历史解密编辑:嫋嫋故事会标签:黄巢,元朝,唐朝,朱元璋,陈友谅,张士诚,张献忠,小说家,草莽英雄,草根帝王

    我国的诗歌自从汉乐体开始,一直以多种多样的形式各种呈现在大众的眼前,曹丕的燕歌行更是开创了诗歌的五言的先河。我们经常讲“诗词歌赋”,诗作为一种文学体裁,不是最早出现的,至少要晚于赋所盛行的汉朝,而然诗一经诞生,立刻受到广大知识分子的青睐,因为诗最为讲究结构、格局、韵律、平仄,需要很高超的技巧进行处理

  • 黄巢被杀后,数十名姬妾被俘虏,唐僖宗如何处决她们的?让人不齿

    历史解密编辑:循迹故事汇标签:黄巢,唐僖宗,朱温,皇帝,黄巢起义,姬妾,唐朝,食盐,军事制度

    黄巢,作为唐末农民起义的领袖,虽斩断了大唐的命脉,却只当了四年皇帝,便败死狼虎骨。他死后,唐僖宗将他的数十名姬妾全部俘虏,并用一种让人不齿的手法处决了她们,实在是让人惋惜。那么,唐僖宗为何要杀害这数十名姬妾呢?黄巢起义的画像短命皇帝黄巢“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 黄巢被革武状元,愤题菊花诗,反大唐称帝,终被李存孝逼死灭巢山

    历史解密编辑:趣故史标签:黄巢,朱温,南唐,食盐,唐僖宗,武状元,李克用,李存孝(唐朝)

    在残唐时代,金统帝黄巢是个大名鼎鼎的人物。黄巢自幼就拜罗家枪传人为师,深得罗家献把梅花枪的真传,掌中一杆紫金藤枪,天下少有敌手,位列残唐十六杰第四位。黄巢的一生可以说是个传奇。谁不想报效国家,黄巢曾力夺天下武状元,却因貌丑被驱逐。一怒之下,黄巢起兵反大唐,攻破长安城,当了四年大齐的皇帝。金统帝黄巢降

  • 黄巢虽然残暴,但他却为中国拔掉了毒害我国近600年的“毒瘤”

    历史解密编辑:故事一箩筐标签:黄巢,唐王朝,王朝,武则天,唐朝

    在历史上,只要聊到黄巢这个人物,大多数人都会投以鄙夷的目光。原因很简单,因为此人结束了唐王朝最后的荣光,终结了我们对于那个时代的幻想。当然最为重要的是此人的起义部队,纯粹就是烧杀抢劫,是一只无恶不作的部队。直到现在民间都流传着一种说法,黄巢起义杀人百万。总的来说黄巢在历史上没什么好形象,在民间传说中

  • 黄巢虽残暴,但他却为我国拔掉了一个,危害将近600年的“毒瘤”

    历史解密编辑:娱乐计划儿标签:黄巢,唐僖宗,农民起义,唐朝,起义军,门阀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这是黄巢收录在《全唐诗》里的三首诗中,最广为流传的一首,甚至出现在小学语文课本中。诗词虽现文气,细读之脑海中却是兵刃相见的战场。而这种文与武交杂的融合,也正是黄巢其人的写实。除却诗句外,人们对于黄巢的认识,更多是来源于他的起义经历。

  • 李存孝王彦章黄巢杨衮的武艺是怎么学来的?他们的师傅到底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史坛典故标签:李存孝,黄巢,王彦章,武艺,杨衮,杨业

    众多的英雄人物造就了残唐故事的精彩,黄巢凭着罗家枪的精妙成为了唐朝最后一任武状元;杨衮的北霸六合枪挑战太原城,代师传枪的残唐第一枪高思继;日挑三十六员唐将的王彦章,无敌于天下的李存孝名扬天下。这些传奇人物的师傅都是谁?他们的武艺是怎么学来的?第一位:李存孝王不过项将不过李的说法一直在民间盛传,这位在

  • 黄巢落榜后写下“满城尽带黄金甲”,多年后朱元璋仿写,也成经典

    历史解密编辑:暴龙历史记标签:黄巢,长安,元朝,朱元璋,唐王朝,悲剧片,官宦世家,不第后赋菊,满城尽带黄金甲

    菊花作为“花中四君子”之一,一直都是文人墨客笔下时常出现的意象。陶渊明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孟浩然则说“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便是周敦颐也说“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这些文人笔下的菊花形象,大多是给人温情恬淡的感觉,毕竟这和菊花被赋予的吉祥、长寿的含义也是相得益彰。不过在古代的咏菊诗词中

  • 黄巢杀人800万,在劫在数名难逃

    历史解密编辑:佳佳很有料标签:黄巢,老衲,僧人,皇帝

    黄巢字巨天,他家祖上三辈都是贩盐的商人,生活富足,在当地颇有些名望,亲戚们也都顺风顺水,当然,除了他。他从出生的时候就倒霉,因为面色漆黑,而且鼻子上还有先天的残疾,所以刚下生的时候,他的父亲便认为他是妖怪,所以将才落地不久的他抱到了树林丢弃,后来还是他母亲哭诉,才软了他父亲的心,当时想去找他,但想那

  • 黄巢野蛮粗暴,滥杀无辜,可他却铲除了毒害中国近600年的毒瘤

    历史解密编辑:奈斯趣世界标签:黄巢,长安,毒瘤,唐朝,食盐,王仙芝,李自成,唐僖宗

    黄巢这家伙,仿佛生下来就是为了“搞事儿”而来的。这样的人,其人生必然充满了坎坷。黄巢生在一个盐商的家庭,自古以来,盐铁就是朝廷必抓的大项,作为百姓生活的必需品,其利润之大让人“瞠目结舌”。因此,黄巢他们家并不缺钱,他如果想,完全就可以安心地当一个盐贩子,一辈子都不会愁吃穿,但黄巢有自己的想法。作为一

  • 黄巢残暴 迷恋权财 却立一大功 拔掉危害中国近千年的“毒瘤”

    历史解密编辑:希子说电影标签:黄巢,黄巢起义,唐玄宗,安禄山,李自成,唐朝

    遥想当年,英豪黄巢率领大军攻破都城长安,曾经繁华无比的大唐一时间沦为梦中幻影,留在世人眼前的不过是一片废墟。每每看到目光短浅,耽于享乐的贵族们不为国家谋利,压迫下层人民,我的心理都会响起形容黄巢的一句豪言壮语:天街踏尽公卿家,内库烧为锦绣堆。曾经的世家大族,在历史上传承百年的大家族在黄巢的铁血政策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