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武瘟神朱温先叛黄巢再篡唐建梁,椒兰殿上臣弑君子弑父弟杀兄

武瘟神朱温先叛黄巢再篡唐建梁,椒兰殿上臣弑君子弑父弟杀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北梦一 访问量:3992 更新时间:2024/1/7 3:34:45

大唐是如何毁灭的?是朱温,是他让唐朝彻底走向了灭亡。

在残唐演义中,朱温不算特别出众,但绝对是个重要人物。当时天下有十六位英雄人物,武瘟神朱温位列第十三,凭着一柄三亭锯齿飞镰大砍刀曾在长安武科场夺下探花。不过,因为朱温长得太丑,直接被唐僖宗给革除功名轰出了武科场。

当时被轰出场的还有一个人,正是武状元黄巢。黄巢一怒之下就反了大唐,接连攻占众多城池。朱温的心思就阴沉多了,被驱赶出去就回了老家静待时机,看到黄巢有推翻大唐的趋势就去投靠了他。当初在武科场时,葛从周等人见识过朱温的卑劣手段,知道他是小人,劝说黄巢不要收留他。黄巢却是不以为意,还将朱温封为了左将军,处理军务,到称帝之时又封他为大齐五虎第四名。后来朱温看到唐朝众节度使齐聚讨伐黄巢,又倒戈投向了唐朝,给予了黄巢重重一击,使得大齐元气大伤。

这边的朱温带军到唐朝之后,却是渐渐得了势。此后,朱温一步步崛起称帝,又演绎了一出三弑椒兰殿的连环杀戮。

朱温的崛起之路

朱温是大齐的左将军,带五万精兵追杀唐僖宗时投降。因此唐僖宗对朱温也是不吝封赏,封他为汴梁节度使,并赐名为全忠。朱温被赐名后,很是高兴,全忠岂不正是“人王中心”。后来,果然一言成谶。

朱温本就是个奸诈小人,还很有野心。初时晋王李克用尚未进中原,唐僖宗让朱温带领二十万唐军,联络二十七镇节度使,等李克用来后再交付唐军。不过,朱温并不想给李克用权,还想当众节度使的总元帅。只是李克用来后,无敌将李存孝提起朱温就夺了他的兵权,反手将他甩出了雅观楼。朱温差点被摔死,也不去讨伐黄巢了,假传将令带着二十万唐军回了汴梁。自此,朱温已有了争霸天下的实力。

千军易得,良将难求。朱温有了人马,却缺乏李存孝一样的猛将,他就开始招揽贤才为己所用。别看朱温是个反复无常的奸诈小人,但并非一无是处,他求贤的心态非常急切。听说郓州有贤士,朱亲自带人前去寻求;又听闻淤泥河的王彦章有本事,也是不远几百里亲自去请。这才有了后来的王彦章为感知遇之恩,二次出世保了朱温。

等到黄巢被灭之后,朱温在汴梁的势力已经极大。不过,此时天下势力最大的还是晋王李克用,晋王的爵位就足以威压朱温。巧的是黄巢灭亡后,大齐的葛从周、张归霸、张归厚、张归弁等人带着七万人马投了朱温,让他实力大增。尤其是葛从周,是一员智勇双全的名将,到来后就为朱温出计,让他以奇珍异宝贿赂奸相田令孜,以图取一个王位好与晋王李克用分庭抗礼。

田令孜深受唐僖宗宠幸,还最是贪财。在收到朱温送的厚礼后,田令孜当即就上奏说朱温灭黄巢有大功,应该加升他的官爵。唐僖宗并不喜欢朱温这个人,反而很讨厌他,并不同意加升他的官爵。田令孜又上言道不加封官爵,可以赠他田宅。唐僖宗看在田令孜的面子上,就同意了,颁旨赏赐朱温。田令孜拿到圣旨后,却是改成了封朱温为大梁王,准许他建造王殿宫室。

就这样,朱温骗封成为了大梁王,与晋王李克用分庭抗礼。不得不说的是,朱温还是很有手段的一个人,能在乱世中由一介平民崛起而成王是很不简单的。

三弑椒兰殿

就在朱温成为大梁王后,唐朝又发生了重大变故。田令孜担心私传圣旨封朱温之事暴露,饿死了唐僖宗,唐昭宗李晔即位。其后,晋王李克用醉酒误杀了李存孝,势力大衰,而王彦章重出投了朱温,朱温势力已然独大。

朱温的野心很大,大梁王已经不能满足他了。于是朱温又以重金贿赂奸相李英,将唐昭宗诓骗到了汴梁。汴梁是朱温的地盘,唐昭宗到来之后就犹如进了朱温的手掌心。

在唐昭宗到来之前,朱温已为他修了豪华的皇宫。这其中有一殿叫椒兰殿,是皇帝的后宫,修建的尤其华丽。就在唐昭宗到来后没多久,朱温就带着王彦章、葛从周等人闯入了椒兰殿,让他禅位给自己。虽有护驾大将军凌圭上前护驾,但朱温有王彦章。王彦章虽然被人骂为李存孝摔不死的水贼,但武力没的说,一枪就挑死了凌圭。然后王彦章一把扯住了想要退走的唐昭宗,威胁他早早作出决断。最终,唐昭宗在朱温的威逼下,不得不同意禅位,只求留自己一命。

唐朝至此灭亡,朱温篡唐建立了后梁,是为梁太祖。对于唐昭宗,朱温也没有放过他,派王彦章的兄弟王彦龙弑杀了他。这就是椒兰殿的第一起弑杀,朱温以臣子而弑君。

朱温弑君后,晋王李克用联合天下众节度使讨伐于他。不过,朱温有王彦章为兵马大元帅,无人可挡。朱温也很是放心,开始了荒淫无道的生活。

最初之时,朱温还只是祸害大臣的家眷。大梁有个中书令叫张全义,修了一座避暑花园命名为会节园。朱温听闻后,就前去张家参观,并令张府的姬妾前来侍奉。张全义自是不敢违抗,任由朱温在会节园畅玩。朱温还是不满足,命张全义将妻子女儿全部叫来陪侍。张全义也是能屈能伸,为了功名富贵也是忍了下来,将妻女奉上。

数日后,朱温才离开张家,回了皇宫。又听闻儿子朱友珪的妻子貌美,朱温就将朱友珪安排到了前线,将儿媳召到了宫中。其后朱友珪因为前线缺乏粮草,进汴梁催粮。正逢朱温在椒兰殿搂着儿媳喝得醉醺醺的,也忘了避嫌,直接叫来了朱友珪。朱友珪看到后,勃然大怒,大骂朱温是无道昏君,拔剑就要去砍死朱温。

朱温当年也是员虎将,实力很是不错。不过此时的朱温喝得醉如烂泥,看到朱友珪上来,想跑都没爬起来就摔倒在地了。朱友珪一脚就踏住了朱温,举剑就要刺死他。朱温连忙求饶,说道世间哪有子弑父?朱友珪冷笑一声说道,你因何去臣弑君?说完,朱友珪一剑就砍死了朱温。

朱温刚死,觊觎皇位已久的朱友贞又带人冲了进来。早在朱友珪进宫之时,朱友贞觉得会有变,就带了五千甲士进宫。到这时进入椒兰殿,正好看见朱友珪杀死了朱温,朱友贞立马带人上前去捉拿他。朱友珪见状不妙,连忙要跑,却被朱温肥胖的尸体绊倒,朱友贞上前一剑就劈死了他。

这就是残唐演义之中的三弑椒兰殿,臣弑了君,子弑了父,弟杀了兄。

更多文章

  • 枭雄朱温的一生:背叛黄巢,毁灭大唐,最后死于儿媳们的侍寝

    历史解密编辑:人间史名人录标签:朱温,黄巢,李存勖,唐昭宗,唐哀帝,张全义

    草根阶层出身的后梁太祖朱温起家于乱世,他成年后自愿加入书生黄巢所拉起的义军队伍,积极反抗唐朝的暴政。后来,朱温背叛了黄巢并出卖了义军,摇身一变竟成了唐朝一个手握重兵的封疆大吏。公元904年,野心勃勃的朱温看到李唐王朝君弱国孱,不禁横生了夺权篡位的恶念,他先命手下杀死了唐昭宗,随即立了傀儡太子李柷为唐

  • 他是黄巢麾下的第一狠将,一马三枪绝技战郓州,雅观楼勇将李存孝

    历史解密编辑:年华名人汇标签:李存孝,黄巢,唐军,朱温,孟绝海

    伴随着晚唐时期的枪法盛行,天下群雄都开启了名枪争雄时代,澹台誉弃槊拜师学到了罗家枪法,王彦章的铁枪与高思继的银枪,并列被称为天下第一枪。黄巢跟着北地金枪王张处让学起了罗家枪,技高一筹的他成为唐朝最后一位文武状元,靠着一马三枪的克敌绝技扬名的孟绝海,一杆虎头皂金挑杀郓州七员唐将,快枪之下狠杀了宋州城九

  • 生性残暴的黄巢,却凭一己之力推翻李唐,拔除危害中国千年的毒瘤

    历史解密编辑:汉江忆史标签:黄巢,皇帝,唐朝,首领,毒瘤,画家,食盐,农民起义,李唐(宋朝)

    有人说过,封建王朝的历史仿佛就是一个轮回,经过了初期的清平、中期的盛世之后,王朝势必会因为土地兼并加剧、社会矛盾尖锐而迎来灭亡。这时候一个固定 的团体就出现了——农民起义军,忍无可忍的百姓起兵造反,终于覆了他们载了那么多代的舟。每逢农民军起义时,一些英雄人物总会从中脱颖而出,成为起义军的首领,在历史

  • 常言诗以咏志,评析“草莽英雄”黄巢与“草根帝王”朱元璋的格局

    历史解密编辑:嫋嫋故事会标签:黄巢,元朝,唐朝,朱元璋,陈友谅,张士诚,张献忠,小说家,草莽英雄,草根帝王

    我国的诗歌自从汉乐体开始,一直以多种多样的形式各种呈现在大众的眼前,曹丕的燕歌行更是开创了诗歌的五言的先河。我们经常讲“诗词歌赋”,诗作为一种文学体裁,不是最早出现的,至少要晚于赋所盛行的汉朝,而然诗一经诞生,立刻受到广大知识分子的青睐,因为诗最为讲究结构、格局、韵律、平仄,需要很高超的技巧进行处理

  • 黄巢被杀后,数十名姬妾被俘虏,唐僖宗如何处决她们的?让人不齿

    历史解密编辑:循迹故事汇标签:黄巢,唐僖宗,朱温,皇帝,黄巢起义,姬妾,唐朝,食盐,军事制度

    黄巢,作为唐末农民起义的领袖,虽斩断了大唐的命脉,却只当了四年皇帝,便败死狼虎骨。他死后,唐僖宗将他的数十名姬妾全部俘虏,并用一种让人不齿的手法处决了她们,实在是让人惋惜。那么,唐僖宗为何要杀害这数十名姬妾呢?黄巢起义的画像短命皇帝黄巢“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 黄巢被革武状元,愤题菊花诗,反大唐称帝,终被李存孝逼死灭巢山

    历史解密编辑:趣故史标签:黄巢,朱温,南唐,食盐,唐僖宗,武状元,李克用,李存孝(唐朝)

    在残唐时代,金统帝黄巢是个大名鼎鼎的人物。黄巢自幼就拜罗家枪传人为师,深得罗家献把梅花枪的真传,掌中一杆紫金藤枪,天下少有敌手,位列残唐十六杰第四位。黄巢的一生可以说是个传奇。谁不想报效国家,黄巢曾力夺天下武状元,却因貌丑被驱逐。一怒之下,黄巢起兵反大唐,攻破长安城,当了四年大齐的皇帝。金统帝黄巢降

  • 黄巢虽然残暴,但他却为中国拔掉了毒害我国近600年的“毒瘤”

    历史解密编辑:故事一箩筐标签:黄巢,唐王朝,王朝,武则天,唐朝

    在历史上,只要聊到黄巢这个人物,大多数人都会投以鄙夷的目光。原因很简单,因为此人结束了唐王朝最后的荣光,终结了我们对于那个时代的幻想。当然最为重要的是此人的起义部队,纯粹就是烧杀抢劫,是一只无恶不作的部队。直到现在民间都流传着一种说法,黄巢起义杀人百万。总的来说黄巢在历史上没什么好形象,在民间传说中

  • 黄巢虽残暴,但他却为我国拔掉了一个,危害将近600年的“毒瘤”

    历史解密编辑:娱乐计划儿标签:黄巢,唐僖宗,农民起义,唐朝,起义军,门阀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这是黄巢收录在《全唐诗》里的三首诗中,最广为流传的一首,甚至出现在小学语文课本中。诗词虽现文气,细读之脑海中却是兵刃相见的战场。而这种文与武交杂的融合,也正是黄巢其人的写实。除却诗句外,人们对于黄巢的认识,更多是来源于他的起义经历。

  • 李存孝王彦章黄巢杨衮的武艺是怎么学来的?他们的师傅到底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史坛典故标签:李存孝,黄巢,王彦章,武艺,杨衮,杨业

    众多的英雄人物造就了残唐故事的精彩,黄巢凭着罗家枪的精妙成为了唐朝最后一任武状元;杨衮的北霸六合枪挑战太原城,代师传枪的残唐第一枪高思继;日挑三十六员唐将的王彦章,无敌于天下的李存孝名扬天下。这些传奇人物的师傅都是谁?他们的武艺是怎么学来的?第一位:李存孝王不过项将不过李的说法一直在民间盛传,这位在

  • 黄巢落榜后写下“满城尽带黄金甲”,多年后朱元璋仿写,也成经典

    历史解密编辑:暴龙历史记标签:黄巢,长安,元朝,朱元璋,唐王朝,悲剧片,官宦世家,不第后赋菊,满城尽带黄金甲

    菊花作为“花中四君子”之一,一直都是文人墨客笔下时常出现的意象。陶渊明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孟浩然则说“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便是周敦颐也说“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这些文人笔下的菊花形象,大多是给人温情恬淡的感觉,毕竟这和菊花被赋予的吉祥、长寿的含义也是相得益彰。不过在古代的咏菊诗词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