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常言诗以咏志,评析“草莽英雄”黄巢与“草根帝王”朱元璋的格局

常言诗以咏志,评析“草莽英雄”黄巢与“草根帝王”朱元璋的格局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嫋嫋故事会 访问量:2572 更新时间:2023/12/18 7:03:11

我国的诗歌自从汉乐体开始,一直以多种多样的形式各种呈现在大众的眼前,曹丕的燕歌行更是开创了诗歌的五言的先河。我们经常讲“诗词歌赋”,诗作为一种文学体裁,不是最早出现的,至少要晚于赋所盛行的汉朝,而然诗一经诞生,立刻受到广大知识分子的青睐,因为诗最为讲究结构、格局、韵律、平仄,需要很高超的技巧进行处理,可以说诗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学的最高境界。

在古代的诗歌中,诗人所表达的抱负往往是诗歌的核心要点,区区几行字便能够说尽世道悲欢沧桑、心中喜怒哀愁,真可谓是文学领域里的结晶。

其中以军事和边塞诗成为诗歌中杀气腾腾使得读者仿佛能瞬间带到古代金戈铁马的战场中,比如以李贺高适等作为其间的卓越人物。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等诗句仿佛瞬间能把人带到杀气腾腾,旌旗猎猎下着雪的边疆。但若论杀气最重的,笔者认为还是帝王们所写的诗了。

一是落魄书生黄巢,杀尽百花一直秀

在长安的门前,一位落第的举子正在大门口郁闷的看着科举榜上的名单,很不幸的是,这次他又接着名落孙山。于是在一阵郁闷之后,黄巢兄做回了私盐贩子的行列。

但是在唐末的横征暴敛之下,很快黄巢就带下手下揭竿而起。随着他早年间的“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的豪言壮语,黄巢靠着在广州的战略转移的成功,黄巢的军队于是在击败当时唐朝最重要的一只军事力量高骈的部队之后,率领着大军打进了长安。

不第书生黄巢最终进入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然而因为黄巢的流动作战和对于政治上的一窍不通,繁华的长安在他的手下瞬间变成了在韦庄笔下内库烧为锦绣灰,天街踏尽公卿骨的人间炼狱,在后世唐军的反扑下,黄巢因为没有战略要地的支持很快就败下阵来,最终,传说中目莲转世的黄巢败死于泰山虎狼谷,但是他的咏菊却成为了千古绝唱。

二是农民皇帝朱元璋,僧人哪识英雄汉

帝王的诗歌当然最好的创造者自然是有着帝王心思的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们。虽然皇觉寺出身的朱元璋在文学的修养性和艺术性上自然不如天天舞文弄墨的文学大拿们,但是诗中呈现的赫然杀气,朱元璋的诗绝对可以排的上号。

朱元璋在和元末诸侯们的中原逐鹿中。在烟波浩渺的鄱阳湖上面团灭了陈友谅的几十万水军。鄱阳湖水战成为了朱元璋创立明朝,成为一代开国之中的重要起点。

在消灭了他在南方最大的竞争对手陈友谅之后,除了北方为了保卫元朝虎视眈眈的王保保之外,南方的割据势力基本上就是一些自守的张士诚等人。在这些人的目光之下,自然对朱元璋的一统江山构不成什么威胁了,于是朱元璋就在得意满满之下去,也在他的属地之中各种游览。

当朱元璋有一次在一座寺庙中游览的时候,寺庙的主持觉得来人并非一般人,就各种打听该人的姓名,于是在朱元璋的回去的过程中,寺庙的墙壁上赫然出现了一首豪气凌云万丈的诗。 杀尽江南百万兵,腰间宝剑血犹腥! 老僧不识英雄汉,只管哓哓问姓名。朱元璋的后来称帝之后说过的我本淮右布衣,天下于我何加焉,也成为朱元璋作为帝王对帝王的气质和心思的完美把控。

非主流草根英雄的格局对比

历史上,虽然有完颜亮的提兵百万西湖上,立马吴山第一峰;张献忠的七杀碑等等,但是从文学布局和诗文构思来看,前两者的杀气和气质的确是称得上数一数二。

在唐末和元末的阶级矛盾和社会困局之前,朱元璋和黄巢可以悍然站出来揭竿而起。敢于带领朴素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们和在他们还是屠龙少年的时候敢于同眼下腐败的统治者们作斗争。

他们的文学素养和艺术构造也配合他们的眼光和职业生涯的过程而步步往上飙升。但是对于黄巢和朱元璋的比较上,这两位的优胜劣汰还是比较的明显的。

朱元璋的咏菊在气势上就压了黄巢一头,百花开时我不发,我若开时都吓杀,黄巢的咏菊,他把菊花比作了花中青帝,但是所谓的花中青帝,在朱元璋对于时局的判断和决策中,依然被朱元璋的吓杀百花的格局给压倒了一头。

作为当时还是起义者的朱元璋,他能把杀光陈友谅的部队后的傲气和宝剑上的血性杀气所结合起来,相比之下,那个在寺庙中只会一个劲的问朱元璋姓氏名谁的老和尚,自然也就成为了朱元璋所鄙视的对象之一。能把事实结合杀气的,古代也就是淮右布衣朱元璋才有这等格局了。

更多文章

  • 黄巢被杀后,数十名姬妾被俘虏,唐僖宗如何处决她们的?让人不齿

    历史解密编辑:循迹故事汇标签:黄巢,唐僖宗,朱温,皇帝,黄巢起义,姬妾,唐朝,食盐,军事制度

    黄巢,作为唐末农民起义的领袖,虽斩断了大唐的命脉,却只当了四年皇帝,便败死狼虎骨。他死后,唐僖宗将他的数十名姬妾全部俘虏,并用一种让人不齿的手法处决了她们,实在是让人惋惜。那么,唐僖宗为何要杀害这数十名姬妾呢?黄巢起义的画像短命皇帝黄巢“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 黄巢被革武状元,愤题菊花诗,反大唐称帝,终被李存孝逼死灭巢山

    历史解密编辑:趣故史标签:黄巢,朱温,南唐,食盐,唐僖宗,武状元,李克用,李存孝(唐朝)

    在残唐时代,金统帝黄巢是个大名鼎鼎的人物。黄巢自幼就拜罗家枪传人为师,深得罗家献把梅花枪的真传,掌中一杆紫金藤枪,天下少有敌手,位列残唐十六杰第四位。黄巢的一生可以说是个传奇。谁不想报效国家,黄巢曾力夺天下武状元,却因貌丑被驱逐。一怒之下,黄巢起兵反大唐,攻破长安城,当了四年大齐的皇帝。金统帝黄巢降

  • 黄巢虽然残暴,但他却为中国拔掉了毒害我国近600年的“毒瘤”

    历史解密编辑:故事一箩筐标签:黄巢,唐王朝,王朝,武则天,唐朝

    在历史上,只要聊到黄巢这个人物,大多数人都会投以鄙夷的目光。原因很简单,因为此人结束了唐王朝最后的荣光,终结了我们对于那个时代的幻想。当然最为重要的是此人的起义部队,纯粹就是烧杀抢劫,是一只无恶不作的部队。直到现在民间都流传着一种说法,黄巢起义杀人百万。总的来说黄巢在历史上没什么好形象,在民间传说中

  • 黄巢虽残暴,但他却为我国拔掉了一个,危害将近600年的“毒瘤”

    历史解密编辑:娱乐计划儿标签:黄巢,唐僖宗,农民起义,唐朝,起义军,门阀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这是黄巢收录在《全唐诗》里的三首诗中,最广为流传的一首,甚至出现在小学语文课本中。诗词虽现文气,细读之脑海中却是兵刃相见的战场。而这种文与武交杂的融合,也正是黄巢其人的写实。除却诗句外,人们对于黄巢的认识,更多是来源于他的起义经历。

  • 李存孝王彦章黄巢杨衮的武艺是怎么学来的?他们的师傅到底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史坛典故标签:李存孝,黄巢,王彦章,武艺,杨衮,杨业

    众多的英雄人物造就了残唐故事的精彩,黄巢凭着罗家枪的精妙成为了唐朝最后一任武状元;杨衮的北霸六合枪挑战太原城,代师传枪的残唐第一枪高思继;日挑三十六员唐将的王彦章,无敌于天下的李存孝名扬天下。这些传奇人物的师傅都是谁?他们的武艺是怎么学来的?第一位:李存孝王不过项将不过李的说法一直在民间盛传,这位在

  • 黄巢落榜后写下“满城尽带黄金甲”,多年后朱元璋仿写,也成经典

    历史解密编辑:暴龙历史记标签:黄巢,长安,元朝,朱元璋,唐王朝,悲剧片,官宦世家,不第后赋菊,满城尽带黄金甲

    菊花作为“花中四君子”之一,一直都是文人墨客笔下时常出现的意象。陶渊明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孟浩然则说“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便是周敦颐也说“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这些文人笔下的菊花形象,大多是给人温情恬淡的感觉,毕竟这和菊花被赋予的吉祥、长寿的含义也是相得益彰。不过在古代的咏菊诗词中

  • 黄巢杀人800万,在劫在数名难逃

    历史解密编辑:佳佳很有料标签:黄巢,老衲,僧人,皇帝

    黄巢字巨天,他家祖上三辈都是贩盐的商人,生活富足,在当地颇有些名望,亲戚们也都顺风顺水,当然,除了他。他从出生的时候就倒霉,因为面色漆黑,而且鼻子上还有先天的残疾,所以刚下生的时候,他的父亲便认为他是妖怪,所以将才落地不久的他抱到了树林丢弃,后来还是他母亲哭诉,才软了他父亲的心,当时想去找他,但想那

  • 黄巢野蛮粗暴,滥杀无辜,可他却铲除了毒害中国近600年的毒瘤

    历史解密编辑:奈斯趣世界标签:黄巢,长安,毒瘤,唐朝,食盐,王仙芝,李自成,唐僖宗

    黄巢这家伙,仿佛生下来就是为了“搞事儿”而来的。这样的人,其人生必然充满了坎坷。黄巢生在一个盐商的家庭,自古以来,盐铁就是朝廷必抓的大项,作为百姓生活的必需品,其利润之大让人“瞠目结舌”。因此,黄巢他们家并不缺钱,他如果想,完全就可以安心地当一个盐贩子,一辈子都不会愁吃穿,但黄巢有自己的想法。作为一

  • 黄巢残暴 迷恋权财 却立一大功 拔掉危害中国近千年的“毒瘤”

    历史解密编辑:希子说电影标签:黄巢,黄巢起义,唐玄宗,安禄山,李自成,唐朝

    遥想当年,英豪黄巢率领大军攻破都城长安,曾经繁华无比的大唐一时间沦为梦中幻影,留在世人眼前的不过是一片废墟。每每看到目光短浅,耽于享乐的贵族们不为国家谋利,压迫下层人民,我的心理都会响起形容黄巢的一句豪言壮语:天街踏尽公卿家,内库烧为锦绣堆。曾经的世家大族,在历史上传承百年的大家族在黄巢的铁血政策下

  • 黄巢兵败被杀,数名姬妾被俘虏,唐僖宗处决她们的方式令人不齿

    历史解密编辑:八卦爱豆秀标签:唐僖宗,黄巢,王仙芝,安史之乱,唐朝,姬妾,食盐,军事制度

    任何朝代末期都会面临严重的统治危机,这也是王朝体系的人地矛盾循环规律。自己内部不进行自救行动,那就只能被外部暴力破坏,重新搭建一个体系,进行再次的权力洗牌与人地资源匹配。只不过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够掌控局势,进行成功上位。唐末黄巢起义,可以说是唐朝末期乱世的开端,也是王朝末世最后的挣扎。黄巢能够占据京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