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唐太宗见太液池有只怪鸟,急召阎立本作画,为何这幅画没流传下来

唐太宗见太液池有只怪鸟,急召阎立本作画,为何这幅画没流传下来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旧约影馆 访问量:1358 更新时间:2023/12/29 22:45:53

唐太宗游览太液池时,突然看到一只怪鸟,惊奇不已,他便急召宰相阎立本作画。这故事流传千古,其中的画,却因为一种原因没有流传下来。您可知道是什么原因?小编这就来为您揭秘: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唐太宗在位期间,常常召集侍臣泛游春苑。苑中亭台楼榭,诗情画意,更有一太液池,池中叠水涌泉,池水经常泛起一阵一阵涟漪,不知道什么时候,池中飞来一只长相奇怪的鸟,静静地落在了水面,唐太宗看了之后,心中觉得稀奇,急忙召来画师阎立本作画。

虽然此时的阎立本,还未升至宰相的官职,但已经做了主爵郎中,在朝堂之上,也算是有身份地位的大臣了。但听到皇帝下了圣旨之后,他还是穿着一身厚厚的官服,带着画笔,汗流浃背地赶了过来。刚到地方,还没来得及歇上一口气,就要飞快地将眼前的怪鸟场景描绘下来。

当时阎立本在众目睽睽之下,独自一人趴在水池边,用绢铺在地上,再手挥彩笔描绘池中水鸟。

阎立本一面要尽皇上的兴致,将手中的画笔描绘出形象生动的水鸟图,一面还要匍匐着身子,才能将地上的图画画好。但周围的那些官员全部都正襟危坐,侍卫也是堂堂正正的站立着,只有他一个人是趴着的,狼狈的形态,让他心中如同火烧,既丢脸又感到羞耻。

阎立本画完画,回家之后,羞愧难当。他甚至将所有的子女都叫到跟前,让他们一定读书上进,永远不要做画工。

不止阎立本如此痛恨画师的地位,古代其他人也不屑于画工的身份。在唐朝的时候,封建时代的官僚、文人,有时为装点风雅,也爱写字、画画,但他们却不称自己为画工,只觉得自己画画如同习字、读书般,在闲暇时间愉悦自己罢了。历史记载上还有一个很有名的人——北齐颜之推,他就认为,如果“名士”与诸工巧杂处,一起画壁画,是一种耻辱。所谓士农工商,画工,比农民的地位还低。

但阎立本画的政治画,比如《步辇图》,正是唐朝画家阎立本的名作之一,画完之后在当时引起了很大的轰动,流传千古。《步辇图》画了什么?其上是禄东赞朝见唐太宗时的场景,彰显了帝王风范,很有历史意义。而他的《历代帝王像》、《秦府十八学士图》、《魏征进谏图》等等著名画作都流传了下来,到今天,每一幅都价值连城。

为何如此多与帝王、学士有关的图留了下来,那张阎立本趴在水池边,尽心尽力画的《怪鸟图》没留下来?那幅画明明也是阎立本亲手所画,留到今天仍然价值连城。

其实古代著名的画工,如同宰相阎立本一般身份尊贵,但画的内容不对,人们就不喜欢。毕竟古人瞧不起画工,只不过阎立本描绘出帝王的画作,与达官贵人有关联,更有帝王的身影,画上的内容才显得的珍贵,自然就被保留了下来。

可是那张《怪鸟图》在古人看来,却是悦人眼目的邪路子,谁也不觉得这幅画有什么值得保留的地方,于是与唐太宗相关的故事流传了下来,但是其中的画作却被丢弃了。

不过百姓对画师的观念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宋朝的时候,宋徽宗很爱习字画画,更是利用闲暇时间,画了许多活灵活现的鸟,比如《芙蓉锦鸡图》、《瑞鹤图》、《红蓼白鹅图》……每一幅画作都精心描绘,再加上宋徽宗尊贵的皇帝身份,让人知道了绘画还有装点生活,阅人悦己的作用,绘画慢慢的变得高雅起来,画师的地位也逐渐变高。

令人可惜的是,《怪鸟画》没有流传下来。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当代的人们,已经明白,精美的画作,不仅可以记录历史,更可以装饰生活,而画师低贱的身份,也有了很大的该观,画师地位提高,也变成受人尊重的画家,阎立本没有生活在现代,是他的一个遗憾。

文澜海润工作室主编文秀才,本文撰写:特约历史撰稿人:冯豆豆

更多文章

  • 读书 阎立本《步辇图》:美图修修,还你一个大国气象

    历史解密编辑:文汇报标签:阎立本,步辇图,唐太宗,松赞干布,文成公主

    ▲《步辇图》宋摹本,阎立本(唐),故宫博物院藏如果说,东晋顾恺之用一幅《洛神赋图》打下了人物画的江山,带人物画走向成熟,那么守护人物画地位的任务在这个时候,就交到了阎立本的手中:能不能让人物画再创辉煌,更上一层楼,就看你的了。阎立本是谁?为什么是他来开场?在当时的长安街头,流传着这么一句诗:“左相宣

  • 阎立本的名画中,发现孙权手持一件“怪”器,破解诸葛亮扇子之谜

    历史解密编辑:农民小阿蟹标签:孙权,刘备,吴国,诗人,唐朝,阎立本,诸葛亮,史说三国

    唐代有一位大画家,名叫阎立本,他曾经画过一幅历史人物肖像横卷,也叫《历代帝王图》,只不过这副横卷早已经迭失,只有摹本留了下来。这卷摹本目前珍藏在美国波士顿博物馆。(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这套《历代帝王图》一共画了13

  • 唐 阎立本 | 萧翼赚兰亭图(2版本)

    历史解密编辑:闻是文化标签:阎立本,萧翼赚兰亭图,王羲之,兰亭序

    版本1版本2唐 阎立本 | 萧翼赚兰亭图《萧翼赚兰亭图》是唐代画家阎立本创作的绘画,原本已佚。现存三本宋代摹本,北宋摹本藏于辽宁省博物馆,南宋摹本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还有一本宋代摹本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竖版北宋摹本和南宋摹本大体相同,都是以辩才和尚与萧翼为中心,图左一老一少正在煮茶。不同之处在于,北

  • 唐代阎立本《步辇图》领衔,故宫与西藏文物联展

    历史解密编辑:澎湃新闻标签:唐卡,故宫,诗人,唐朝,画家,阎立本,步辇图,赵孟頫,松赞干布,西藏文物

    澎湃新闻获悉,4月28日,“祥开万象——故宫与西藏文物联展”在故宫博物院举行开幕式。除了唐代阎立本《步辇图》、元代赵孟頫《帝师胆巴碑卷》等书画展品之外,还有大批首次与观众见面的文物藏品。此次展览是2021-2023年文化和旅游部援藏项目“基于故宫与西藏文物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的成果展示,也是反映元

  • 唐 阎立本:锁谏图卷解析荐赏

    历史解密编辑:闻是文化标签:阎立本,罗聘,画家,白描

    作品:锁谏图卷画家:阎立本朝代:唐收藏:北京故宫博物院尺寸:纵32厘米,横208厘米材质:纸本,墨笔赏 析此画最成功之处在于针对人物的神情进行了细致入微的刻画:只见陈元达双手持笏,紧抱大树,嘶喊着进谏之言,尽忠、尽职的焦急心情溢于言表;两名侍卫拉住陈氏的腰带与上衣奋力外扯,他们虽然胡须飞扬,双眼圆睁

  • 阎立德、阎立本散记

    历史解密编辑:书画谈标签:阎立本,阎立德,历代帝王图,李世民,步辇图,李渊

    倡导理性阅读提升人文素养文/张震阎立德、阎立本是唐代著名的建筑家、画家,兄弟二人是雍州万年人,今陕西省西安市,其祖上追溯六代均为官宦。父亲阎毘是北周附马都尉,武帝宇文邕的女婿,母亲清都公主和父亲阎毘都是鲜卑族人。史书上极少有人说阎立德、阎立本是鲜卑族人,主要原因是到了北周后期和隋唐时期,鲜卑族人已基

  • 除了画家,阎立本还有别的什么身份?

    历史解密编辑:史坛典故标签:阎立本,李世民,画家,李渊,宰相,狄仁杰

    阎立本(601年—673年),雍州万年人,唐朝时期宰相、画家,隋朝殿内少监阎毗之子。提到阎立本这个名字,相信绝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都是一位著名画家。的确,在中国古代绘画历史上,阎立本是能够排进前十的顶级大画家。他所创作的《步辇图》,更是名列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列,如今收藏在故宫博物院,作为故宫的镇馆之

  • 宿缘:画圣阎立本葬于江西水南寺,千年后寺中老狗听经化人

    历史解密编辑:野狐奇谈标签:老狗,禅师,慧能,宿缘,唐朝,诗人,画家,阎立本,水南寺,唐高宗,步辇图,江西省

    阎立本,是唐太宗时的著名画家,朝廷号为“丹青神化”,后面官拜右丞相。赫赫有名的《秦府十八学士图》、《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图》、《昭陵六骏图》,以及被誉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的《步辇图》等皆出自他的手笔。唐·阎立本·《步辇图》上篇:阎立本舍宅为寺唐高宗“废王立武”后,武则天如愿以偿登上皇后宝座,并开始

  • 阎立本:一个从艺术家成为宰相的例子

    历史解密编辑:深更读史标签:宰相,唐朝,诗人,画家,阎立本,狄仁杰,房玄龄,艺术家,杜如晦,长孙无忌

    阎立本出身河南阎氏,这是一个大家族。外祖父是北周武帝宇文邕,这背景不是谁都能比的。阎立本是一个艺术家,他擅长书法和绘画,甚至就连建筑他也很精通,可他还做到了宰相的位置,真是个人才。唐高祖武德年间,阎立本在秦王李世民府上任库直。库直是随侍帝王左右的亲信,必须由名门的亲贵子弟担任,而且必须是有才者居之。

  • 中国5000年绘画史——历代名家 :唐.阎立本

    历史解密编辑:書畫聯盟标签:太宗,绘画,画家,唐朝,诗人,阎立本,房玄龄,杜如晦,肖像画,步辇图,职贡图

    阎立本(601年—673年),雍州万年(今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人。唐朝时期宰相、画家,隋朝殿内少监阎毗之子。隋朝时,阎立本门荫入仕,累迁朝散大夫、将作少监。唐武德年间,担任秦王(李世民)府库直。贞观年间,历任主爵郎中、刑部郎中,迁将作少监。绘制“昭陵六骏”和“凌烟阁”功臣图,监修翠微宫。显庆元年(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