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建成雄才伟略,大唐龙兴之时李建成战功超过李世民

李建成雄才伟略,大唐龙兴之时李建成战功超过李世民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奇案故事本 访问量:182 更新时间:2023/12/26 8:47:32

《唐书纪事》系列贴文第1期/王福星原创/严禁转载

李渊太原起兵的时候,李建成作为主力,李世民作为副手,兄弟二人联手打了大唐龙兴第一战,攻下了河西郡。李渊兵发长安的时候,李建成和李世民各领一路人马,打进了长安城。这个时候的李建成,战功还是略胜李世民一筹。

李渊打进长安之后,效法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李渊立了一个傀儡皇帝隋恭帝,自己大摇大摆当起了丞相。这个时候,李建成的地位还是明显超过李世民。李渊当时想攻打洛阳,就是让李建成当元帅,李世民当副手。(二年春正月戊辰,世子建成为抚宁大将军、东讨元帅,太宗为副,总兵七万,徇地东都)。

过了几个月,李渊又效法曹丕“三让而后受”,逼隋恭帝禅位于他。禅让大典完成之后,李渊成了皇帝,大唐正式开国。李渊称帝的时候,大唐帝国的地盘只有山西的一部分和关中的一部分,加起来也就一个省那么大。大唐帝国那个时候虽然小,但是一切按照隋朝的行政制度设置行政机构。

李渊成为皇帝之后,首先就是按照礼制册封太子。李建成是嫡长子,战功也是超过了李世民,顺理成章就成了大唐帝国的储君。李世民作为嫡次子,被册封为秦王。

李渊刚刚称帝,大秦皇帝薛举就带兵打过来了,李渊不得不派兵迎战。古代的中国,太子被视为“国本”。国之根本是不能随便动摇的,是不能亲冒矢石去兵戈大凶之地的。太子不能随便出去拼命,拼命的干活只能由臣子去完成。当时的情况,李建成是储君,李世民是王臣,所以领兵打仗的干活只能由李世民干。

李渊任命李世民为西讨元帅,给了李世民13万人马。隋文帝励精图治,大隋朝人口有4600余万(数据出自《大隋风云》)。李渊占据了大隋最富庶的关中之地,他的兵力有20万左右。李渊一下子给了李世民13万人马,等于是把大唐的命运交到了李世民的手上。

从此以后,一直是李建成副手的李世民成了大唐军队的主帅。李世民率领大唐军队南征北战,功劳越来越大,李建成则在“国本”位置上寸功未立。秦王越来越不服太子,兄弟二人各自拉帮结派,到最后终于酿成了玄武门之变。

李建成的遭遇,跟隋朝的太子杨勇如出一辙。杨勇被立为太子之后,也是“国本不得轻动”,然后晋王杨广率兵统一了中国。此后晋王声望日隆,一举取代了杨勇。

太子这个位置,在父皇面前是臣,在兄弟面前是君。他不能太出色,不然的话,父皇就害怕你篡位。也不能太无能,不然的话,父皇就会换掉你。还不能太中庸,不然的话,兄弟们就想取代你。李建成的才能其实不输李世民,他输给李世民,只能怪李渊太早把他放在那个即君又臣的位置上了!

参考书目:《新唐书》《旧唐书》《资治通鉴》

版权声明:本人已和版权公司签约,未经授权转载者,本人将委托版权公司投诉维权。

更多文章

  • 玄武门之变真相:以多打少,李建成不死才怪

    历史解密编辑:珠连电影标签:李渊,太子,元帅,军衔,唐朝,隋朝,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玄武门之变

    公元626年7月2日的清晨,在刚刚建国九年的李唐王朝皇宫的玄武门外,一场腥风血雨即将来临。太子李建成和四皇子齐王李元吉正准备从长安城北门玄武门进宫朝见高祖李渊,二皇子秦王李世民带领人马赶来,射死李建成,杀死李元吉,并诛杀两家老小,进而带兵进宫朝见李渊说二人谋反。李渊随即下诏改李世民为太子。这就是中国

  • 李建成是否天生具有继承大唐江山的合法性?

    历史解密编辑:萧遥笙标签:李建成,李世民,唐玄宗,韦皇后,李显,李渊

    李建成作为李渊的长子,是符合嫡长子继承法统的,是天然的第一继承者不二人选。而且这种继承制度有一个好处,那就是只要这种制度存在,王公贵族和大臣就很好站队,就会直接一边倒靠向太子一边,不但巩固了太子的实力,同时也打消了其他皇子想夺位的念头。不过可惜的是李渊没有控制好老二李世民,这才导致了后面的玄武门之变

  • 在太子之争中,李建成是怎么削弱李世民的势力?

    历史解密编辑:知行视之标签:李渊,军衔,隋朝,唐朝,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李神通,唐太宗,太子之争,玄武门之变,女皇武则天

    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等唐玄宗即位后便缔造了全盛的开元盛世,使唐朝达到全盛。天宝末年,全国人口达八千万左右。安史之乱后接连出现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现象,国力渐衰。一,挑拨父子君臣关系决定“夺嫡之争”胜败的最关键因素就是皇帝,而李世民与

  • 李渊给李建成和李世民下了个套,李建成钻了,李世民为啥没钻

    历史解密编辑:娱乐计划儿标签:李渊,李世民,李建成,突厥

    武德七年,李渊不知道哪根筋抽住了,忽然想把首都迁到樊城(今湖北省襄阳市)、邓城(今河南省邓州市)一带,派宇文士及先去勘察地形。朝中大佬裴寂等人都赞成,萧瑀虽然不赞成,但是不敢明显反对。奇怪的是李建成李元吉都赞成,只有李世民坚决反对。此事起因是突厥侵扰。虽然说李唐开国之初用和亲和纳贡暂时安顿住了突厥,

  • 玄武门之变后,李建成还有后人吗?李白真的是李建成之后?

    历史解密编辑:二楼讲故事标签:李建成,李白,玄武门之变,李世民,李福

    以正史来说,李建成是有后的。彼时,李建成的亲子,除长子太原王李承宗早夭,其余六子,包括次子安陆王李承道,三子河东王李承德,四子武安王李承训,五子汝南王李承明,六子钜鹿王李承义,虽皆在武德九年(626年)那场玄武门之变被李世民诛杀。但是,之后李世民为了在后世不落个杀兄弑弟的恶名,就在贞观十三年(639

  • 李建成占据先天大义,为何还会输给李世民?

    历史解密编辑:生活磁场标签:李建成,李世民,李渊,东宫,玄武门之变,秦王

    公元618年,宇文化及处死隋炀帝杨广,大隋已经名存实亡。不久之后,被李渊扶持起来的隋恭帝杨侑被迫禅让帝位于李渊,李渊就此登基称帝,建立大唐,并立李建成为太子。然而李建成虽为太子,但他并没有因此而高枕无忧,因为当时他的弟弟李世民军功太高,以至于李渊对李世民封无可封,最后,只能封了李世民为天策上将,准许

  • 假如李建成当了皇帝,会不会改变唐朝历史走向?

    历史解密编辑:三煎客标签:李建成,李世民,玄武门之变,李靖,李渊,魏征

    提起大唐盛世,就不能不提唐太宗李世民,提起李世民,人们自然而然地想到了玄武门之变。历史不能重新来过,但是我们不妨大胆假设一下,如果没有玄武门之变,中国会不会有大唐盛世呢?中国封建王朝会有怎样的发展呢下面且听郝哥分析一下。一、势均力敌的阵营李世民之所以能打下天下、开创贞观之治,光靠他自己肯定不行,孤木

  • 一手好牌,李建成怎么就给打废了?

    历史解密编辑:北上城南标签:李建成,李世民,李渊,李元吉,秦王,王世充

    文/ 子玉太子李建成和秦王李世民之间终有一战,变数只在于双方的斗争方式是选文还是选武而已。大业十三年(617)年底,在西进长安的途中李渊曾想调走李世民的谋臣杜如晦,房玄龄在第一时间给李世民讲明了其中的道理:“您要是想做一个藩王,要不要杜如晦都无所谓,但如果您想经营四方,那杜如晦可是王佐之才,没人能代

  • 李建成家宴上,李世民喝酒中毒,李渊知道后却并没有责怪李建成

    历史解密编辑:多角镜头标签:李建成,李世民,李渊,李元吉

    武德九年六月庚申,李世民带领长孙无忌、尉迟敬德等得力干将发动了玄武门之变,诛杀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以及十个侄子,从而在夺嫡之战中取得胜利,并在两个月之后成为大唐的第二位皇帝,之后开启了贞观之治,成为历史上少有的明君。不过,发动玄武门之变,弑兄杀弟逼父始终是李世民身上的一个污点。实际上,李世民也不愿

  • 李渊既然认定了李建成,为何还要让李世民手握重兵?

    历史解密编辑:小李维修标签:李渊,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高祖

    李建成是李渊的嫡长子,李渊从一开始就打定了主意立李建成为太子,这在礼法上也是理所当然的事。可是偏偏又出了一个变数,那就是手握重兵并且始终野心勃勃的李世民,也有意去争夺那个位置。既然李渊从一开始就认定了李建成,也一直在扶持和培养李建成,那他又为何让李世民手握重兵?司马光在通鉴中写了这么一句话:“然高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