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建成麾下的王牌大将,李世民都十分忌惮,却被一神婆给忽悠死了

李建成麾下的王牌大将,李世民都十分忌惮,却被一神婆给忽悠死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雾漫了江南 访问量:1122 更新时间:2024/1/22 4:42:19

隋朝后期群雄割据、逐鹿中原,唐高祖李渊反应最快,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推翻隋朝建立唐朝。此时大唐还没有统一华夏土地,外有突厥时常来犯,内有窦建德刘黑闼等人拥兵自重。

就有这么一个人,关乎整个华夏局势的平衡,成为李渊和窦建德都想收服的对象。

当他加入李唐阵营后,李唐用了最快的速度统一了九州,此人也成为了太子李建成手中的王牌,令李世民头疼不已。

他就是隋末唐初的名将——罗艺

崭露头角

罗艺的父亲罗荣曾担任隋朝的左监门将军,作为将门之后,他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除了性格上有些刚愎自用和狡黠诡谲之外,身为武职人员几乎没什么缺点。

于是在公元612年,

隋炀帝北征高句丽时,年仅25岁的罗艺便受到重用,奉命在隋军后方驻守重镇。

然而随着隋炀帝杨广的穷兵黩武,苦不堪言的百姓爆发了接连不断的起义活动。甚至就连隋炀帝的表兄弟李渊,也开始公然反抗隋朝的统治。

此时的罗艺相当于没了靠山,朝廷的任职不再有含金量,

军队中不少人由于忌恨罗艺暴躁的性格,都想顺应起义的潮流推翻罗艺。

得知消息的罗艺愤恨不已,一方面身为军队统帅,他最不能忍受犯上作乱的人;另一方面他经历过隋军的穷兵黩武,知道老百姓此时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叛乱不会带给百姓希望,反而会更加摧残百姓。

罗艺棋高一招,他先是镇压了管辖范围内的起义活动,然后大摇大摆地领兵回城。

计划叛乱的赵十住等人没想到罗艺能够这么快镇压起义,还怕打草惊蛇的他们只好派官员前去问安。

不料罗艺直接拿下问安的官员,然后摆开阵势严阵以待。这下赵十住更加慌乱,只得前来听命。

罗艺没有直接惩治这些人,反而打开粮仓和府库,将钱粮分发给穷人。

这样一来,军民全部被罗艺征服,原本心怀不轨的赵十住等人也认清了差距和现实,选择臣服罗艺。

于是趁着这个机会,罗艺也开始割据一方,占据幽州,成为北方较大的割据政权。

投靠李唐

正所谓“天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在军阀激烈的淘汰赛中,李渊和窦建德成为最后角逐的关键选手。

李渊和窦建德都想要拉拢罗艺,毕竟双方实力差距并不悬殊,谁能掌握幽州,谁就有更多获胜的把握。

罗艺面对两人的邀请,最开始也很犹豫。

他知道自己表面上是一镇军阀,手握重兵威风凛凛,而实际上李渊和窦建德他哪个都惹不起。投靠窦建德的优势在于与双方领地接壤,窦建德没办法夺取他的兵权和土地。

可李渊既是隋朝的重臣,又是关陇集团的代表家族,名义上颇有重量,远远比窦建德这个草莽更令人信服。只是投靠李渊可能要付出的代价就是会被削弱自己的权力。

如果投靠了李渊,那么接壤的窦建德肯定会先拿自己开刀,局势会十分不利。可是反过来想一想,自己投靠了李渊,那么就和李唐军队形成包围之势,窦建德必然腹背受敌,自己和李唐的胜算巨大。

思考再三后,罗艺还是觉得李渊比较靠谱,便率军归顺了李唐。

让罗艺没有想到的是,李渊十分欣喜,不仅没有削弱他的权力,反而将他封为燕王,统领幽州兵马。

自此,罗艺死心塌地地为李唐征战,仅仅百天边疆窦建德击败,为李唐扫清六合奠定了基础。

党争的关键

刚刚经历过人生重大选择的罗艺,万万没料到大唐建立后,

他又要进行一次生死抉择,那就是效忠太子李建成,还是屡建奇功的秦王李世民。

罗艺明白,李建成结交自己,完全是因为李世民的军功无人可敌,就连李渊都无法再对其进行册封,甚至给了李世民一个“天策上将”的称号。

这种功高震主的皇子,就别说太子李建成了,想必李渊心中也满是忌惮。

而李世民的示好,无外乎也是动了夺嫡的欲望,想握有更多的手牌罢了。

罗艺认为自古以来都是长子继承制,不论李世民功劳如何,他都不占有大义名分。所以在李建成攻打刘黑闼的时候,罗艺主动率军协助叛乱,用行动表明了自己的选择。

随着李建成和李世民党政愈演愈烈,李渊开始担心起两兄弟的争斗会不会动摇刚刚建立起来的帝国。为了保险起见,李渊特意将罗艺调离了京城,让他去防卫时常进犯的突厥人。

原来他自恃有功于大唐,又辅佐了大唐的储君,便逐渐嚣张跋扈起来。

甚至在与李建成交谈的过程中,提到了不要浪费时间和秦王集团党政,不如直接杀入秦王府灭门。

所以说,李渊这次调动,也在暗中保护了李世民。

迷信神婆

然而玄武门之变后,李建成的死让罗艺胆战心惊,再加上他留在李建成身边的手下被李世民集团一一剪除,更是让他畏惧自己的将来。

尤其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了这么一件匪夷所思的事情。

罗艺的夫人迷信各种神鬼之说,有一次她找来一个神婆给自己看相。神婆大惊失色,说罗艺夫人有凤仪之相,必为天下之母。

夫人大喜,连忙将神婆引荐给了罗艺。罗艺听到之后,回想起自己当年坐拥幽州当土皇帝的时候,又想到李建成的死和李世民清剿自己手下的所作所为,心中更是憋屈。

于是罗艺一不做二不休,故意渎职,放了二十万突厥军进入大唐腹地。

李世民登时被惊出一身冷汗,虽然他军事能力一流,手中又有不少得力大将,但此时根本来不及整顿起一支大军。

好在突厥人也没想到能这么顺利行进到长安城下,内心埋藏着怀疑的种子,同时补给也跟不上。在实力和智慧的加成下,李世民游说突厥军队,陈说利害,让突厥人分析出利弊,自己退军。

送走不速之客后,恼羞成怒的李世民开始对罗艺进行清算。

罗艺纵使军事能力不差,可性格上的缺陷导致军队并不能拧成一股绳对抗朝廷大军。

尤其他的对手还是用兵如神的李世民,他更加不占优势。

没过多长时间,罗艺兵败被斩,自此唐太宗李世民最后一块心病也被根除了。

可叹一代名将,居然会被神婆的一句话乱了心神。李世民作为少数几个对待功臣极好的皇帝,假如罗伊能够诚心效忠,想必荣华富贵也不会少,有这样的结果着实令人唏嘘。

#历史开讲#

更多文章

  • 李建成雄才伟略,大唐龙兴之时李建成战功超过李世民

    历史解密编辑:奇案故事本标签:李建成,李世民,李渊,秦王,杨勇,玄武门之变

    《唐书纪事》系列贴文第1期/王福星原创/严禁转载李渊太原起兵的时候,李建成作为主力,李世民作为副手,兄弟二人联手打了大唐龙兴第一战,攻下了河西郡。李渊兵发长安的时候,李建成和李世民各领一路人马,打进了长安城。这个时候的李建成,战功还是略胜李世民一筹。李渊打进长安之后,效法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李渊立了

  • 玄武门之变真相:以多打少,李建成不死才怪

    历史解密编辑:珠连电影标签:李渊,太子,元帅,军衔,唐朝,隋朝,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玄武门之变

    公元626年7月2日的清晨,在刚刚建国九年的李唐王朝皇宫的玄武门外,一场腥风血雨即将来临。太子李建成和四皇子齐王李元吉正准备从长安城北门玄武门进宫朝见高祖李渊,二皇子秦王李世民带领人马赶来,射死李建成,杀死李元吉,并诛杀两家老小,进而带兵进宫朝见李渊说二人谋反。李渊随即下诏改李世民为太子。这就是中国

  • 李建成是否天生具有继承大唐江山的合法性?

    历史解密编辑:萧遥笙标签:李建成,李世民,唐玄宗,韦皇后,李显,李渊

    李建成作为李渊的长子,是符合嫡长子继承法统的,是天然的第一继承者不二人选。而且这种继承制度有一个好处,那就是只要这种制度存在,王公贵族和大臣就很好站队,就会直接一边倒靠向太子一边,不但巩固了太子的实力,同时也打消了其他皇子想夺位的念头。不过可惜的是李渊没有控制好老二李世民,这才导致了后面的玄武门之变

  • 在太子之争中,李建成是怎么削弱李世民的势力?

    历史解密编辑:知行视之标签:李渊,军衔,隋朝,唐朝,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李神通,唐太宗,太子之争,玄武门之变,女皇武则天

    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等唐玄宗即位后便缔造了全盛的开元盛世,使唐朝达到全盛。天宝末年,全国人口达八千万左右。安史之乱后接连出现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现象,国力渐衰。一,挑拨父子君臣关系决定“夺嫡之争”胜败的最关键因素就是皇帝,而李世民与

  • 李渊给李建成和李世民下了个套,李建成钻了,李世民为啥没钻

    历史解密编辑:娱乐计划儿标签:李渊,李世民,李建成,突厥

    武德七年,李渊不知道哪根筋抽住了,忽然想把首都迁到樊城(今湖北省襄阳市)、邓城(今河南省邓州市)一带,派宇文士及先去勘察地形。朝中大佬裴寂等人都赞成,萧瑀虽然不赞成,但是不敢明显反对。奇怪的是李建成李元吉都赞成,只有李世民坚决反对。此事起因是突厥侵扰。虽然说李唐开国之初用和亲和纳贡暂时安顿住了突厥,

  • 玄武门之变后,李建成还有后人吗?李白真的是李建成之后?

    历史解密编辑:二楼讲故事标签:李建成,李白,玄武门之变,李世民,李福

    以正史来说,李建成是有后的。彼时,李建成的亲子,除长子太原王李承宗早夭,其余六子,包括次子安陆王李承道,三子河东王李承德,四子武安王李承训,五子汝南王李承明,六子钜鹿王李承义,虽皆在武德九年(626年)那场玄武门之变被李世民诛杀。但是,之后李世民为了在后世不落个杀兄弑弟的恶名,就在贞观十三年(639

  • 李建成占据先天大义,为何还会输给李世民?

    历史解密编辑:生活磁场标签:李建成,李世民,李渊,东宫,玄武门之变,秦王

    公元618年,宇文化及处死隋炀帝杨广,大隋已经名存实亡。不久之后,被李渊扶持起来的隋恭帝杨侑被迫禅让帝位于李渊,李渊就此登基称帝,建立大唐,并立李建成为太子。然而李建成虽为太子,但他并没有因此而高枕无忧,因为当时他的弟弟李世民军功太高,以至于李渊对李世民封无可封,最后,只能封了李世民为天策上将,准许

  • 假如李建成当了皇帝,会不会改变唐朝历史走向?

    历史解密编辑:三煎客标签:李建成,李世民,玄武门之变,李靖,李渊,魏征

    提起大唐盛世,就不能不提唐太宗李世民,提起李世民,人们自然而然地想到了玄武门之变。历史不能重新来过,但是我们不妨大胆假设一下,如果没有玄武门之变,中国会不会有大唐盛世呢?中国封建王朝会有怎样的发展呢下面且听郝哥分析一下。一、势均力敌的阵营李世民之所以能打下天下、开创贞观之治,光靠他自己肯定不行,孤木

  • 一手好牌,李建成怎么就给打废了?

    历史解密编辑:北上城南标签:李建成,李世民,李渊,李元吉,秦王,王世充

    文/ 子玉太子李建成和秦王李世民之间终有一战,变数只在于双方的斗争方式是选文还是选武而已。大业十三年(617)年底,在西进长安的途中李渊曾想调走李世民的谋臣杜如晦,房玄龄在第一时间给李世民讲明了其中的道理:“您要是想做一个藩王,要不要杜如晦都无所谓,但如果您想经营四方,那杜如晦可是王佐之才,没人能代

  • 李建成家宴上,李世民喝酒中毒,李渊知道后却并没有责怪李建成

    历史解密编辑:多角镜头标签:李建成,李世民,李渊,李元吉

    武德九年六月庚申,李世民带领长孙无忌、尉迟敬德等得力干将发动了玄武门之变,诛杀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以及十个侄子,从而在夺嫡之战中取得胜利,并在两个月之后成为大唐的第二位皇帝,之后开启了贞观之治,成为历史上少有的明君。不过,发动玄武门之变,弑兄杀弟逼父始终是李世民身上的一个污点。实际上,李世民也不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