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探访王维“摩诘小道”,山村里这个汉子说他20多年都没有走过了

探访王维“摩诘小道”,山村里这个汉子说他20多年都没有走过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云水终南 访问量:1879 更新时间:2024/1/23 13:57:31

那天离开了侯家什字,往脑村方走,刚过了几户人家,就碰到一群老年驴友队。

这是蓝田老年队,停下车一聊,说是从小寨镇黑岩沟上来的。我知道这条路,上次我是从黑虎沟上去的,都是走到尤风岭的下面。

他们徒步过来,下来的线路我们一样,也是准备到雷家湾出去。

果然在前面路口电线杆的那个路口,弯不好拐,车过了路口在前面人家门口掉头。人家门口几个村人正在打牌,笑笑闹闹的,挺开心。

这几家院子前听宽敞,门前对着侯家什字的那个山包,一望过去,视野开阔,心情大好。

就从这里拐上去

从这个路口过去,就到了山梁的另一边,宽宽的水泥路,像是新修的,安安静静,在春日的阳光下,我就希望这条路一直走不完。

朋友说我开车走的路,都是很好的骑行路,我就奇怪了:怎么那些骑摩托车的,都喜欢往临潼那边挤热闹呢?

两边的青冈木也有了,不像刚才路边低矮的杂木。

车在山梁上行驶,在蓝天和山峦之间,这就是著名的“摩诘小道”呀,当年有多少人都是沿着这条小路,一路走到辋川,一路走到蓝关古道。

车拐个弯,我忽然看到对面山上隐隐有一座塔——祝国寺峰塔。没错,就是这个方位。

我现在明白为什么这座山为什么叫做“篑山关”了,前面确实是一个关口。

这段路坡度还是比较大的,不过行车没有什么问题,只有短短一路段会车不太方便。

好在这里一路都没有见到一辆车——其实从牛角沟到现在,一辆车都没有遇到。大家都赶热闹的地方,这条古道,早已经被人遗忘。

下到沟底,路边就是一排房子,看见一个老汉独自一人在场院前歇息,停车前去聊天。

这里就是雷家湾村。

老汉家的房子盖的不错,五间二层楼,我夸老汉这楼房盖得好。老汉很高兴,说这是大儿子的,那边还有五间是二儿子的。

老汉以前当过兵,在西藏还打过仗,后来在青海甘肃都工作过。我一听马上问老人高寿,竟然都九十岁了——看不出来。

场院前老汉开辟了一小块菜地,他没事就翻翻地,种些菜,既给儿子吃,还算是锻炼身体了。

这个沟道很宽,比牛角沟宽多了,不过聊天的时候,老汉对这里的饮水工程有些抱怨,这条沟里有两个鱼塘,很多水都从那里引过来,不过水质不好,而且水量也不够。

我说梁上的侯家什字有古井,这里有没有,老汉直摆手。

我们准备到那边鱼塘看看。绕过了前面的山梁,走到水泥里的尽头,停下车看看,有一条土路通向山沟的深处。

一个汉子正在整修屋子前面的场院,身子热了,穿着单衣。过去打招呼,汉子问我们要水不,挺热情的。

他用石鼓把前面的菜园围起来,我说这么好的东西怎么不当石凳子,他笑着说,捡回来的,没用,放到这里就好着。

我看雷家湾村子人烟稠密,就问这里是不是通往辋川的古道。

汉子说你说对了,这里就是一条古道,以前到辋川,就是走这条路。因为以前从辋川口进去,要过阎碥,崖高深沟,所以从长安过来的人基本都是从小寨过来,翻过几个梁,就可以到闫河,到辋川镇。

这边虽然山梁比较多,但是大多低矮平缓一些,骡马行走是没有问题的。

汉子说他小的时候还经走这条路,不过现在二十多年都没有上过山了。

我问汉子从这里到黄沟的祝国寺文峰塔有公路相通不。汉子说两头有公路,只有中间一段小路没有通,但是有小路可以过去,有人推行自行车还可以过去。

从地图上看,确实这个地方水泥路挺多,只是很多都没有连通起来。

至于这条沟上面的鱼池早就荒废了,没有什么了,而且有段路还不好走。

算了,看看时间不早,我们就准备返回了。

这条沟两边的人家一家连着一家,房子盖的都不错,还有几家新盖的。不一会儿,我们就到了环山路的陶峪河村,从董岭到陶峪河村,完成了一次完美的穿越。

探访这些路,就是为解开我心中的疑惑:以前从长安城到蓝关古道,究竟选择那条路。现代工程技术发展很快,很多古道快速变迁,不实地去看看,是不会明白古人的行走线路的。

“摩诘小道”的考察告一段落,以后再继续探访。

信步荒野,访路探幽,乡俗俚语,负暄问道。走向山林乡野,探索身边美景,感受民情风俗。

更多文章

  • 1950年,贺龙和王维舟,在一起商讨西南剿匪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图鉴标签:贺龙,王维舟,剿匪,西南剿匪,军事政策,中央军事委员会,军衔

    1950年,贺龙和王维舟,一起在商讨西南剿匪事宜时,留下的一张老照片,镜头中的他们穿着皮衣服,看起来非常威武帅气。在他们的指挥下,这场轰轰烈烈的剿匪战斗中,最终大约有260万土匪被消灭。

  • 晨读|张炜:王维的清寂之境

    历史解密编辑:新民晚报标签:王维,张炜,诗作,杜甫

    人在精神和物质上可以寻找一个去处,在那里躲避、闲坐,在那里守住自我。 “清寂”是王维诗境的显著标识。此为内容,更为风格和神韵,三者缺一不可。当然并非所有作品全是如此,我们通常只论其代表作、成熟期的主要作品。也许这种“清寂”的风格气质在早期作品中较淡,但实际上那个时候已经开始展露。在他积极进取的青春

  • 她比西施还美,因美色覆灭两国,杜牧、王维纷纷为其写诗

    历史解密编辑:道远文史标签:西施,杜牧,王维,楚文王,艺术家,唐朝

    《息夫人》莫以今时宠,难忘旧日恩。看花满眼泪,不共楚王言。这是唐代诗人王维所作的一首五绝,诗中的息夫人指的就是春秋时期息国君主的妻子,彰显了息夫人不为荣华富贵所迷惑、难以忘怀旧日恩情的高尚品德。此诗以史实设喻,塑造了一个受着屈辱而在沉默反抗的妇女形象,又概括了类似这样一些由统治阶级的荒淫无耻而造成的

  • 王维的魅力在于,把不痛快活成了诗意

    历史解密编辑:凤凰读书标签:王维,张九龄,辋川别业,杜甫

    “王维一生最美的诗,大都是写的辋川。”山中雨过,他说“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山中无雨,他又说“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闲居无事时,他任凭“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思念友人时,他就静静地“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位于终南山东北麓的辋川,离都城长安50多公里,是王维隐居的完美选择:“他带着尘

  • 易中天:读王维诗三首

    历史解密编辑:天空有些暗标签:王维,易中天,桂花,鸟鸣,本诗

    写山景,王维首屈一指。王维的山,宁静致远。本诗写山,是近景。主题则只有一个字:静。静到什么程度呢?桂花落下来都能感知。当然,是春天里迟开的桂花,也就是春桂。这并不容易。桂花非常细小,落在地上几乎没有声音,照理说听不见。当时又是晚上,月亮还没有出来,因此也看不见。有人认为靠的是触觉和嗅觉。但,桂花落在

  • 王维:《山居秋暝》,诗中有画

    历史解密编辑:大道知行知行堂标签:王维,山居秋暝,诗人,此诗

    王维是一名诗人,也是一位著名画家,诗自云:“宿世谬词客,前身应画师。”他的山水田园诗描写山水景物,表现田园生活,既有浓厚的诗情,也有鲜明的画意。在王维诗中,诗情与画意往往交融一体,互为生发,达到很高的艺术境界。《山居秋暝》是一首脍炙人口的佳作,也是其代表作,诗云: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

  • 《王维说》第一期首发:王维与王维的千年对话

    历史解密编辑:北青网-北京青年报标签:诗经,忠和,华夏,诗人,唐朝,画家,王维说

    5月8日,传扬诗酒文化,诗经、酒经、食经、药经,弘扬国学经典的短视频系列栏目《王维说》正式推出了第一期内容,分为了上、中、下三篇,目前已在全网上线。栏目创办人兼主讲人是优秀青年歌手——王维。王维,青年歌唱家、词曲创作人、《诗经》文化传承者、“诗酒茶禅”文化传播者,日常与大家分享国学文化,奉行“忠和”

  • 《千家诗》155 王维《竹里馆》

    历史解密编辑:每日一首古诗词标签:王维,竹里馆,鹿柴,千家诗,终南别业

    竹里馆作者: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郦师来启蒙,不亦乐乎。同学们好!我是你们语文启蒙的郦波老师,今天我们要来学习的是王维的一首古诗——《竹里馆》,诗云:“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王维的这首《竹里馆》,大多被视作一首山水小品,

  • 李白、王维都走过的“终南捷径”

    历史解密编辑:西安文旅之声标签:李白,王维,玉真公主,唐玄宗,长安,隐士

    古代隐居于终南山的人众多,如东方先贤老子、药王孙思邈,有的人隐居是因为不愿与官场之人同流合污或官场失利,转而追求一种宁静淡泊的生活状态,而有的人隐居的原因比较特殊,是想凭借隐居之举抬高自身声望、提升身价,以此来谋求官职。01终南捷径的来历唐代的时候,有位叫司马承祯的人,在终南山住了几十年。唐玄宗知道

  • 从王维到石涛,感受国画里的冰天雪地!

    历史解密编辑:河南卫视标签:王维,石涛,山水画,水墨,梁楷,蓝瑛

    王维《江干雪霁图卷》(局部)雪景山水画一直是中国山水画中的一个很有特色的部分。明代沈周在看到王维《万峰积雪图》后,曾写出如下题文:城中十日暑如炙,头目眩花尘土塞。僧楼今日见此卷,雪意茫茫寒欲逼。古栟修柳枝袅矫,下有幽簧侧从碧。隔溪胶艇不受呼,平地贯渚无人迹。据文献记载,水墨雪景山水为唐代王维首创。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