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长孙皇后临终遗嘱,为何力保房玄龄,却要求丈夫别重用长孙无忌?

长孙皇后临终遗嘱,为何力保房玄龄,却要求丈夫别重用长孙无忌?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纯度茶生活 访问量:823 更新时间:2024/1/25 4:12:38

长孙皇后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皇后的之一,她以贤德著称,被誉为“千古第一贤后”。她13岁嫁给李世民,36岁去世,期间23年,她经历了李世民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段时期,包括玄武门事变,李世民登基等等重大事件。

长孙皇后去世之后,李世民非常伤心,曾望着昭陵痛哭,魏征作为谏臣,暗示李世民说:你父亲死了你都没有这么伤心,你怎么能为自己妻子这么伤心呢?但是李世民不管,继续痛哭。

长孙皇后性格聪慧,而且颇具有政治眼光,这一点从她的很多日常事务中就能够看出来,尤其体现在她的三条遗嘱中。

遗嘱的第一条是薄葬,这一条没有什么好说的,关键是第二条和第三条的保护房玄龄和疏远外戚。房玄龄是贞观元老,才能卓著,一生唯李世民马首是瞻,长孙皇后说“苟无大故,愿勿弃之”。长孙皇后为什么要在遗嘱中提到房玄龄呢?这当然是因为她到死都为自己的丈夫着想。

可以说,长孙皇后成功地保下了房玄龄,有一次李世民外出,把长安的政事交给房玄龄处理,前脚刚离开,后脚就有人状告房玄龄谋反,房玄龄也不敢自己处理这件事,于是就把这个人和他们的奏折送到了李世民那里。李世民心想,什么事房玄龄都不敢处理呢?他对那个人说:如果你是来告房玄龄的,我就把你杀掉。果然是,太宗拔剑一刀将那人斩死。还有萧瑀等大臣也告过房玄龄谋反,但是李世民都没有信。

房玄龄安然而众,但李世民死后,他的后人房遗爱还是被长孙无忌灭门了。

再说防止外戚,长孙皇后向来主张丈夫不要重用长孙无忌,李世民一直搞不明白这是为什么,他那么了解、信任长孙无忌,他还会出错?事实后来证明了长孙皇后的眼光很毒辣。长孙皇后一生最熟悉、最了解的两个人一个是丈夫李世民,另一个就是哥哥长孙无忌,她清楚地知道在自己的哥哥对权力的欲望甚至已经扭曲了他的性格,李世民那么信任他,他有机会获得梦寐已求的权力了,他难道不会走向贪婪?长孙皇后用心良苦,但是还是没能制止悲剧发生,但是这个悲剧不怪长孙皇后,只能怪长孙无忌。

更多文章

  • 都是你外甥,为何长孙无忌只支持李治当太子?

    历史解密编辑:进击的阿木君呦标签:李治,长孙无忌,李世民,李承乾,长孙皇后

    作为一个皇帝,却让自己老婆夺了江山,这让唐高宗李治看起来好像有点失败。又因为李治看起来有点失败,使得支持李治当太子的长孙无忌看起来也很失败。又因为李治后来杀掉了支持自己当太子的长孙无忌,这使得长孙无忌看起来更加地灰头土脸。作为长孙皇后的兄长,理论上所有的皇子,都是长孙无忌的外甥。那长孙无忌为什么偏偏

  • 父亲是李世民,姥爷是隋炀帝,本该大有作为,却被长孙无忌坑死

    历史解密编辑:文古至尊宝标签:李恪,李治,隋朝,李世民,隋炀帝,柳无忌,唐太宗,科学家,长孙无忌,女皇武则天

    这个人可以说是比较的悲催,他是李世民的第三子,生母是隋炀帝的女儿杨氏,他本来大有机会有一番作为,甚至还有可能登上帝位,可惜的是长孙无忌接连坑他,结果不但皇位没他的份,最后连性命也坑没了,临死前,他怒骂长孙无忌,说他将来必有恶报,果不其然长孙无忌最后也没有善终,那么这个人是谁呢?李世民他叫李恪,是唐太

  • 长孙无忌:历经三朝、劝说李世民发动政变,为盛唐做了热身运动

    历史解密编辑:局小乖简史标签:李世民,长孙无忌,李渊,唐高祖,李建成

    唐朝因其前所未有的繁荣昌盛,成为中国历史上一颗最夺目的宝石,这一时期国家政治清明、经济发达、社会风气空前开放、文化多元化,使之跻身同期的世界强国之列。长孙无忌:历经三朝、劝说李世民发动政变,为盛唐做了热身运动唐太宗李世民即位后,在长孙无忌的辅佐下,为唐朝步入盛世做了一系列的热身运动,是其得以延续百年

  • 李承乾失败以后,李世民改立李治为太子,长孙无忌是什么态度

    历史解密编辑:蔷薇凋零标签:李承乾,李世民,李治,长孙无忌,武则天

    在立太子这件事上,李世民和他老爹李渊一样,都犯起了糊涂。为什么说他们犯糊涂呢?分明已经立了一个太子,偏偏又跑去宠爱另外一个儿子。这你让大臣们怎么想?皇帝难道要易储吗?于是不少大臣开始两边站队。不管你一辈子有多么努力,如果你站队站错了,那么对不起,我们国家从来不缺少人才。李渊在位期间,先立李建成为太子

  • 大唐统一天下十大功臣:没有长孙无忌,也没有秦叔宝和程咬金

    历史解密编辑:爱吃回忆的呀标签:秦叔宝,程咬金,长孙无忌,李渊,李世民,王世充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统一王朝,公元617年5月李渊在太原起兵一路势如破竹攻入长安,618年5月李渊正式称帝定国号为唐,但这只是大唐立国的第一步,当时天下四分五裂群雄割据,大唐真正扫平群雄统一天下(不包括突厥等北方草原游牧民族)应该是在624年辅公祏重新叛唐兵败被杀才算完成实质上的统一。从617

  •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都是怎么排名的?长孙无忌位列第一水分有多大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摆渡标签:长孙无忌,李世民,凌烟阁,李勣,高士廉,李靖

    李世民手下的文臣武将实在是太多,以至于排名的时候,老李也是很头疼。毕竟大家都是老同事,把你排在前面,把他排在后面,总要说出个一二三来,要不谁服气呢?因此在贞观十七年,李世民能顶着压力,搞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来,实属不易。这显然是一件得罪人的事情,那么老李是怎么安排的呢?一、凌烟阁二十四功臣里,分别有多

  • 一代女皇武则天,在通往皇后的道路上,是如何绕过长孙无忌阻挠的

    历史解密编辑:莹子小趣标签:武则天,长孙无忌,皇后,李治,李勣

    导语:武则天是家喻户晓的一位知名女性,她原本只是一个''平民'',而后''逆袭'',最终成为一位万人之上的皇帝,听着就很传奇。她原只是唐太宗后宫的一位才人,被赐为''武媚娘''。在她一步步高就并且成为皇帝的过程中,难道唐朝宫中就没有人阻拦?难道就没有人制服得了一位柔弱的女性?不是不说武则天的政治头脑

  • 李恪的最后岁月:痛骂长孙无忌不得好死,想起李世民训诫他不要狂

    历史解密编辑:过期的童年标签:李恪,李世民,长孙无忌,李治,李承乾

    李恪英武,李治朽物,知子莫若父。然卒听长孙无忌之言,可谓聪明一世,懵懂一时。唐太宗李世民生平有过14个儿子,但他的这些儿子们几乎都没有好下场,要说其中最倒霉的莫过于三子吴王李恪。李恪生于619年,母亲是隋炀帝的女儿杨妃,身负两朝皇室血脉。这样的出身也是少有,而李恪这个人文武双全,在诸皇子中也算是很不

  • 三朝元老长孙无忌为何被唐高宗逼死?其实原因很简单

    历史解密编辑:空城忆梦泪无痕标签:李治,长孙无忌,李世民,李恪,武则天

    在唐朝史上长孙无忌可是一个大人物,长孙无忌为唐朝付出了很多,最终被授命掌管凌烟阁。唐高宗最后能顺利登基其实也有这个人的一份帮助,可是谁也没有想到最后李治却以谋反罪将其革职放逐,而且还在三个月将其逼死,这样的一位大功臣却以这样的一个方式结束了自己的一生,真的令人唏嘘不已。现在大多数人都以为长孙无忌的悲

  • 在凌烟阁24功臣中战功卓著的秦琼为何屈居最后而长孙无忌位列榜首

    历史解密编辑:微尘杂谈标签:秦琼,长孙无忌,凌烟阁,李世民,侯君集,尉迟恭

    熟读隋唐史的人都知道,唐太宗李世民为了表彰在李唐王朝建立过程中,为国效力的文臣武将时,让专门的画师给有功的大臣画像,并将画像悬挂在凌烟阁上供后世瞻仰,既然是多人画像那就必然会有顺序,也就是排名,这也是后世争论的焦点之一。在隋唐时期的文臣武将中,不论是正史还是演义小说中秦琼都是战功赫赫,可谓是整个隋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