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白死后,多人墓前题诗,白居易最有名,他无名,佳句却路人皆知

李白死后,多人墓前题诗,白居易最有名,他无名,佳句却路人皆知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良辰奈何美景 访问量:1665 更新时间:2024/1/17 5:52:08

李白死后,多人墓前题诗,白居易最悲情,他“迷弟”佳句路人皆知

李白不仅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诗人、文学家,还是那个时代著名的旅行家,剑客。对于自己的武术,李白是颇为得意的,在《侠客行》中曾经自吹自擂: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什么意思?李白居然能够做到十步杀一人,之后,一拂衣冠,飘然而去。这哪里是诗人,分明是金庸笔下的侠客!当然,李白最让人称道的,还是他的文学造诣。“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这些诗,只有勃和苏轼才有与之匹配的才华能够写出来,而在之后,再也没有出现类似有才华的人。

所以,李白也成为了一个文化符号。而在这个文化符号真正离我们远去之后,很多人流露出不舍,在他坟前留下无数的祭奠之诗。唐宝应元年(公元762年),李白撒手人寰,李白的宗亲,也是当涂县县令的李阳冰,将他葬于城南龙山东麓。自此以后,无数的人文骚客,前来此地祭奠李白。祭奠李白,除了上香、祭拜等常规动作之外,自然少不了,在诗仙面前,吟诗一首,既是表达敬仰之情,也是在诗仙面前一展自己的才华。

这就像是很多球迷,明知道自己的球技,连给乔丹当球童都不配,但依然梦想着,有一天能够与乔丹同场竞技,哪怕是在游戏中同场也行!在众多“李白粉”中,有两位比较特别,第一个是白居易。白居易也本身是唐诗的重要符号,留下无数的名篇,比如“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等等。

所以他是祭奠李白墓中,最著名的文化名人。

下面我们欣赏一下白居易的这首《李白墓》李白墓唐代:白居易采石江边李白坟,绕田无限草连云。可怜荒垄穷泉骨,曾有惊天动地文。但是诗人多薄命,就中沦落不过君。这首诗的开篇,既塑造一种哀凉的气氛。江水滔滔、荒草漫漫,与李白的文学地位形成鲜明反差。接下来,第二句白居易通过“可怜”、“曾有”这样的感情词,进一步塑造气氛,鲜明地表达了李白在文坛的伟大成就,与一代诗仙死后墓地凄凉的矛盾,更强烈地表达出自己诗人的悲愤之情。最后两句,白居易进一步升华主题,提出“诗人多薄命”的论断。这是李白的宿命,又何尝不是白居易自己的宿命呢?可见,白居易这首《李白墓》走的是悲情路线。

与白居易不同,后世还有一个诗人,他无名写下名篇却路人皆知。他就是梅之焕,在文坛寂寂无名!但他的诗却很有名,特别是其中一句话,几乎是路人皆知。下面我们先欣赏一下这首诗:题李白墓明·梅之焕采石江边一堆土,李白之名高千古。来来往往一首诗,鲁班门前弄大斧。与白居易的悲情路线不同,梅之焕走的是“迷弟”路线,字里行间表达出对李白的敬仰。本诗开篇,既交代了地点、人物和背景。说明这块采石江极其平常的一块土,因为李白墓变成一个文化圣地,一下子就把李白拔倒非常高的高度。

紧接着,作者梅之焕再走“迷弟”路线,说明所有在李白墓前作诗,其实都是班门弄斧,这就有点“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感觉。作者梅之焕对李白的崇拜之情,简直是如奔腾江水滔滔不绝。此外多说一点,鲁班门前弄大斧也是一个流传很广的名句,几乎每个人都会。

标签: 李白白居易题诗苏轼王勃艺术家唐朝

更多文章

  • 白居易4首冬至古诗:游子心境与我们何其相似,忍不住红了眼眶!

    历史解密编辑:叶秋故事专刊标签:思念,诗人,寒夜,唐朝,白居易,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写过不少关于冬至的古诗,这些诗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意境寒凉心境孤寂。在冬至这个重要的日子里,诗人似乎一直都是一个人孤单度过,这种心情和如今出门在外的我们何其相似,让人忍不住红了眼眶。本文就为大家介绍白居易的4首冬至古诗。《冬至宿杨梅馆》十一月中长至夜,三千里外远行人。若为独宿杨梅馆,冷枕单床

  • 白居易的《长恨歌》,写了唐朝的皇帝,为何他没被抓起来

    历史解密编辑:趣故史标签:皇帝,唐朝,杜甫,李白,诗人,白居易,唐玄宗,历史片,千古名句,长恨歌(电影)

    看到题目可能有人就会问,白居易写了首诗,为什么要被抓起来?我们要知道的是,白居易的《长恨歌》,写的是唐玄宗与杨贵妃之间的爱情。虽然不是政治,但皇帝不是谁都可以随意议论的。就比如清朝文字狱盛行的时候,有个人写了一句诗:“清风不识字,何必乱翻书。”清朝皇帝看到后,就认为作者是在讽刺自己没文化,还硬要装有

  • 白居易著名的“杀人”诗,读起来很普通,一美女读后绝食十日身亡

    历史解密编辑:小绿说故事标签:白居易,关盼盼,歌妓,李白,张仲素,杜甫

    退兵之道,最好的阳谋就是兵不血刃,而杀人最好的办法,不是让他死,而是诛心。心都死了,在这个世界上也就找不到存在的意义了,就连死可能都是一种奢侈。白居易在无形中写了一首“杀人”诗,读起来虽然普通,但一个美女读完选择了绝食,这就是诛心。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他是唐代现实主义三大诗人之一,相对于李白

  • 韩愈、白居易、王安石、欧阳修、苏轼、陆游……眼睛竟然都有病

    历史解密编辑:新民晚报标签:韩愈,王安石,苏轼,白居易,陆游,欧阳修

    年逾天命之后,眼花与近视并存,配了多次眼镜皆不如意,遂出门必带两副,一副走路远观用、一副近前视物用。倘盛夏时,则再须一副近视墨镜随身。电器普及的时代,人们对视力的保护往往比较疏忽,尤其对于青少年的波及,使得患近视眼的比例有所递增。或有人以为,古时没有声光电方面的科技,情况会否好一些呢?倒也未必,有句

  • 唐代最有争议的一首《庐山瀑布》,白居易说:好诗,苏轼说:烂诗

    历史解密编辑:古典文学和诗词标签:苏轼,李白,张祜,诗人,宋朝,白居易,民族音乐,千古名句,望庐山瀑布

    小时候读过的诗,一辈子都忘不掉。小学时,在语文课本上,小七第一次读到李白的《望庐山瀑布》,从此,倒背如流。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自李白之后,庐山瀑布成为世人向往的旅游胜地。苏轼去过、范仲淹也去过。还有一位唐代诗人徐凝也去过,写下一首《庐山瀑布》,颇像李白的风

  • 毛主席晚年时,每次读到白居易的这句诗,都会落泪

    历史解密编辑:吴刚故事汇标签:李白,诗人,唐朝,白居易,毛主席,琵琶行,长恨歌,孟锦云,千古名句

    在大唐的诗坛里,李白和杜甫并肩而立,犹如两座山峰,高耸入云,能与之抗衡的恐怕只有白居易了。白居易的作品题材广泛,不拘一格,多反映各阶层人民的生活。因此,它们不仅在国内,而且在国外都流传甚广,影响巨大。日本人曾专门修建白居易纪念馆。毛主席最喜欢看唐诗,也很欣赏白居易的诗风,认为他写出了老百姓的心声。白

  • 不读白居易这首诗,不知西湖有多美!宛如人间仙境,妙绝千古

    历史解密编辑:解忧诗词标签:西湖,诗人,唐朝,白居易,春题湖上,钱塘湖春行

    在很多文人的心中,杭州西湖不仅是旅游胜地,更是心灵栖息地。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曾在波光潋滟的湖上泛舟,看云烟染过的孤山,听灵隐古寺的杳杳钟声,就此走失在西湖的光影柔波里,忘却红尘俗世。今天要讲的这首“西湖诗”是白居易所写,短短56字写尽了西湖春日的旖旎风光,宛如人间仙境,妙绝千古。《春题湖上》湖上

  • 唐朝诗人的饭圈文化,杜甫、白居易都曾当过追星族

    历史解密编辑:乐享盖生活标签:杜甫,白居易,李白,李商隐,杜牧,诗人

    如今许多青年男女都会有自己的爱豆。女孩们追捧明星偶像,买专辑、买周边、打榜、控评、应援,为了自己心仪的偶像的事业顺风顺水可谓是鞠躬尽瘁,出钱又出力。这样全心全意的追星女孩越来越多,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饭圈文化。狂热的饭圈文化近年来备受争议,但对优秀的人的崇拜却是本性使然,古往今来都有。社会经济、文化

  • 白居易写西湖天下无双,二百多年后苏轼挑战一首,直接碾压白居易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信箱标签:白居易,苏轼,西湖,一首,七律,西施,钱塘湖春行,唐朝,王安石,演奏家

    提到写西湖的古诗,大家会不约而同地想起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和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前者用七律描绘了一幅早春美景图,后者用七绝刻画了西湖在一天之内晴雨变换的风光。前一首诗中,白居易是“人在画中游”,带我们漫步湖畔,一同感受到了春天带来的喜悦。后一首诗中,苏轼举杯独对西湖晚景,提笔留下了

  • 白居易最杰出的一首“马屁诗”,挽救了唐玄宗和杨贵妃的形象!

    历史解密编辑:读书狗子标签:白居易,唐玄宗,杨玉环,长恨歌

    每天诗词猎奇关注读书狗子杨玉环本来是唐玄宗儿子寿王李瑁的正妃,被唐玄宗见色起意抢夺而来,眼见得天子贵妃比寿王妃要风光富贵得多,杨玉环当然从了。在这样一个少数民族的血统和文化冲淡了中原传统的时代,对于皇室内的这种丑事,大家已经见怪不怪了,何况还有唐高宗李治娶自己的小妈武媚娘一事在前开路。但这毕竟是公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