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孝恭打下半壁江山,得了个从三品的官职,赶紧买了100多个歌姬

李孝恭打下半壁江山,得了个从三品的官职,赶紧买了100多个歌姬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故事一箩筐 访问量:228 更新时间:2023/12/8 19:01:31

自大业末,群雄竞起,皆为太宗所平,谋臣猛将并在麾下,罕有别立勋庸者,唯孝恭著方面之功,声名甚盛。

李渊自晋阳起兵之后,本着用帅唯宗室的原则,李唐宗室成员都成为打天下的主帅,但是这些人在军事上的能力却有大有小,基本都处于中下等水平,因此,具有卓越军事才能的李世民就成为各个大战的主帅,带领唐军攻下一个又一个的割据势力,可以说,仅李世民一人就为大唐打下了半壁江山。

而纵观李唐宗室人员,鲜有出众者,能和李世民相提并论的大约就只有李世民的从兄李孝恭了。李世民的战场主要集中在中原地区,而李孝恭的战场则集中在江南地区。

大唐立国之后,李孝恭被任命为山南道抚慰大使,领兵经略巴蜀之地,打败朱粲之后,因为妥善处理了朱粲的余部,在当地留下了不错的名声,为后期成功招降三十多个州做了铺垫。

620年,平定天下的战争进入白热化阶段,而李孝恭也请求攻打江南的萧铣,经过一段时间的紧张准备,战船和士兵都已经集齐,621年,李孝恭以荆湘道行军总管的身份带着副手李靖领十二路水路大军向江陵之地进发。

最初的战争极为顺利,让李孝恭生出了轻敌之心,等他们遭遇镇守清江的文士弘的时候,李孝恭和李靖关于进攻策略产生了分歧,李靖主张避其锋芒,寻找机会一举击破,而李孝恭主张直接进攻。

其结果就是李孝恭带兵进攻文士弘,让唐军吃了一个大败仗,所幸李靖果断找到了文士弘军队的弱点,反败为胜,缴获战船数百艘。

包括后面继续南下进攻江陵,唐军缴获的战船不计其数,但李孝恭并没有将这些战船占为己用,反而全部弃之于河中。这一反常的举动让很多将领看不懂,有人就将自己的疑问说了出来:“得舟当济吾用,弃之反资贼,奈何?”

将战利品占为己有是一种惯例,而李孝恭的这种行为自然让很多人看不懂。实际上,李孝恭是考虑到萧铣的势力地盘很大,如果有援兵到来,会将唐军置于不利地位,而弃船在一定程度上能故布疑阵,让援兵看不明白,自然会给唐军争取更多的时间。

后来的事实也说明李孝恭的策略是极为得当的,江陵很快就被攻下,坐拥四十万兵力的萧铣被迫投降。李孝恭因功拜荆州大总管,自此“开置屯田,创立铜冶,百姓利焉。”然后利用自己的影响力继续向南抚慰各州,相继有四十九州降唐,都归李孝恭统管。

623年,辅公祏发动叛乱,李孝恭奉命平叛,在犒赏大军的时候还发生了一件事,李孝恭命人取来一杯水,结果水变成了血水,这对于即将出征的士兵来说,通常是不吉利的,但是李孝恭不急不忙的说:

“祸福无门,唯人所召。自顾无负于物,诸公何见忧之深!公祏恶积祸盈,今承庙算以致讨,碗中之血,乃公祏授首之后征。”

这一番言论稳定了军心,而平叛也非常顺利,江南之地全部成为唐朝的地盘,李孝恭再次因功拜为扬州大都督,“江淮及岭南皆统摄之。”这样的影响力直追李世民,在一定程度上来说就是江南的老大。

等战事结束之后,李孝恭在扬州修建府邸,设立哨所护卫自己,俨然是要常驻此地。就在这个时候,远在长安的李渊坐不住了,虽然李孝恭是他的侄子,但是难保不会生出什么心思,如果真有了那样的心思,真的就是一个大的祸患。

就在这个时候,有人就上疏李渊说李孝恭有反心。李渊顺水推舟将李孝恭召回长安,然后命人彻查,李孝恭并没有想过要反,自然查不出什么实质性的东西。但是李渊既然已经将他召回了,怎么可能还放他回去,这样的人必须放在自己身边才能安心,于是就在长安给李孝恭安排了一个职位,即宗正卿。

宗正卿是一个从三品的官职,简单来说,就是负责管理李唐宗室和外戚各项事务的长官。这自然和带兵打仗完全不搭边,手中也没有了任何兵权。也是从这一刻开始,李孝恭再也没有上过战场。

李孝恭本人倒也看得开,自从接下这个工作后,就与过去做了一个彻底的告别,工作之余,他没有别的事情可做,就赶紧买了一百多个歌姬、舞女,然后在自己府中设置专门的场所,喝喝酒,听听歌,看看舞,生活休闲自在,仿佛过去那个征战沙场的人不是他似的。

在与外人交往的时候,他也“宽恕退让,无骄矜自伐之色。”完全没有居功自傲的神色,始终本本分分。李渊看到这样的李孝恭甚是安慰。只可惜李渊能防得了自己这个侄子,却没有防得了自己的亲儿子。

626年,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了李建成李元吉,然后逼着李渊退位,自己做了皇帝。李孝恭在这个过程中因为毫无兵权,自始至终都没有站队,也没有和谁过多接触,所以政变并没有波及他。

李世民登基之后,对这个从兄也是挺看重的,让李孝恭做了礼部尚书。李孝恭越发的低调,他常常对身边的人说:

“吾所居宅微为宏壮,非吾心也,当卖之,别营一所,粗令充事而已。身殁之后。诸子若才,守此足矣;如其不才,冀免他人所利也。”

640年,五十岁的李孝恭暴薨,李世民很是悲痛,追封其为司空、扬州都督。

李孝恭作为李唐宗室中战功赫赫的存在,虽然为大唐打下了半壁江山,但却能在李渊忌惮的时候迅速转换身份,不仅将兵权全部交出,做了宗正卿。更是为了让皇帝放心,选择了安逸、闲散甚至有些纵情声色的生活。

这未必是他的本心,但正是这样的选择让他远离了残酷的政治斗争,从而保全了自己。

标签: 李孝恭李渊李世民萧铣唐军李靖

更多文章

  • 历史谜团:渭水之盟,除了李世民房玄龄和高士廉,还有三人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一遇旧人标签:李世民,房玄龄,高士廉,李世,萧瑀

    公元626年的渭水之盟(也称便桥之盟),唐太宗李世民力挽狂澜避免了和强大的突厥提前决战,也因此成为大唐与突厥强弱变化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此次会盟大唐这边有六个人,不过哪六个人史书上却语焉不详,没有全部提及,这也成为了一个历史谜团,我们先来看看史书上的记载:《资治通鉴·卷第一百九十一·唐纪七》记载:“上

  • 能做到忠孝两全真的不易,高士廉做到了,而且人家还是凌烟阁功臣

    历史解密编辑:慢聊的历史标签:高士廉,李世民,长孙无忌,尚书,长孙皇后,玄武门之变

    古代人讲究忠孝,现代反而丢失了。虽然古代人做到忠孝两全不容易,但也还是有这样人的。人要是优秀能到什么地步,忠孝两全,而且还是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他就是高士廉。高士廉这个人可不一般,自己出身优越,而且后来还成为皇帝的舅舅。高士廉自己酷爱文学历史,自己在隋朝当大官。自己的爷爷在北齐也是官员。后来自己的

  • 高士廉, 一个大臣去世, 李世民为何主动登门祭拜! 宰相还拦着不让

    历史解密编辑:宠物大福标签:宰相,皇帝,唐朝,隋朝,高士廉,李世民,房玄龄,唐太宗,书法家,长孙无忌,女皇武则天

    唐朝贞观年间,曾经发生过这样一桩怪事。有个大臣去世了,身为皇帝的李世民,决定亲自去他府上祭拜哭灵。然而还没等李世民走出皇宫,便被宰相房玄龄拦了下来,死活不让李世民去过去。然而面对房玄龄的阻拦,李世民难得执拗了一回,强行带着人闯过了房玄龄的阻拦,出宫去祭拜。然而,当李世民刚刚走到这位大臣府外的时候,身

  • 高士廉:一个大臣去世,李世民为何主动登门祭拜?宰相还拦着不让

    历史解密编辑:行走的荷尔标签:高士廉,李世民,长孙无忌,房玄龄,宰相,李建成

    唐朝贞观年间,曾经发生过这样一桩怪事。有个大臣去世了,身为皇帝的李世民,决定亲自去他府上祭拜哭灵。然而还没等李世民走出皇宫,便被宰相房玄龄拦了下来,死活不让李世民去过去。然而面对房玄龄的阻拦,李世民难得执拗了一回,强行带着人闯过了房玄龄的阻拦,出宫去祭拜。然而,当李世民刚刚走到这位大臣府外的时候,身

  • 李世民询问如何避免子孙大乱斗,萧瑀马周等四大臣的回答各有玄机

    历史解密编辑:深夜情感之驿站标签:李世民,萧瑀,马周,分封,刘秀,武则天

    代代有宫斗,朝朝有党争,但是任何朝代都没有唐朝宫斗党争厉害:秦王李世民弑兄屠弟逼父,最后他的十几个儿子贬的贬杀的杀,只好让辣心蔫萝卜李治接班,李家皇族又被武则天斩杀殆尽,而武则天之所以上位,也是靠掐死亲生女儿而栽赃王皇后,其手段令后来的甄嬛也要自叹不如。作为唐朝宫斗党争的开先河者,李世民对身后“子孙

  • 大唐名相萧瑀,立不世功勋;但其六上六下,皆因其太膨胀

    历史解密编辑:循迹故事汇标签:萧瑀,李世民,李渊,太宗,皇帝,李靖,萧皇后,隋朝,南北朝

    贞观22年(648年)7月19日,在唐太宗李世民的玉华宫,一个74岁的老人病逝。他叫萧瑀,唐初名相。唐朝实行群相制,三省(中书、门下、尚书)正副长官皆称为宰相,萧瑀历经三朝,当初唐高祖李渊在位时共有16位宰相,20多年后到唐太宗末期,其他15人早已离去,裴寂已去世15年、窦威仙逝29年、刘文静蒙难2

  • 唐太宗李世民:一首诗悲别魏徵,一首诗赞扬萧瑀;君臣义重情深…

    历史解密编辑:古文人物坛标签:萧瑀,魏徵,李渊,唐朝,隋朝,南北朝,女皇武则天,唐太宗李世民

    oo唐太宗李世民,一代皇帝,政治家、战略家、军事家,在位23年,对内文治天下,对外开疆扩土,知人善任,从谏如流,整伤吏治,政治修明,薄赋尚俭,发展经济,开创了“贞观之治”。同时,李世民深知,国家的强盛不止靠强大的军事力量,文化教育也不可或缺。他本人爱好文化艺术,也着力推动,开设文学馆、弘文馆以招纳文

  • 梁明帝之子,杨广小舅子,李渊表弟,李世民姑父,萧瑀的璀璨人生

    历史解密编辑:八卦爱豆秀标签:隋炀帝,李渊,李世民,萧瑀

    萧瑀出身很厉害,他是梁明帝的儿子,隋文帝的内侄女婿,隋炀帝的表弟加小舅子,唐高祖的表弟,唐太宗的姑父。这中间谁和他最亲,肯定是梁明帝了,俩人是父子关系。除此之外,最亲的应该是隋炀帝,这俩不仅是表兄弟,还是姐夫和小舅子的关系。这关系都怎么来的呢?萧瑀同母姐姐嫁给了隋炀帝,所以他叫隋炀帝姐夫。他的姐姐也

  • 梅妃:清丽绝世,却被杨贵妃挤入冷宫的才女

    历史解密编辑:华夏女子图鉴标签:梅妃,皇帝,唐朝,杨玉环,唐玄宗,武惠妃,杨贵妃,女皇武则天

    题记:历史不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但故事可以花枝招展。配图来自网络。唐玄宗李隆基是历史上少有的风流天子,多情不长情。为了猎尽天下美色,专设“花鸟使”,到民间搜罗美女以充实后宫。他和杨贵妃的艳事流传至今,但在杨玉环之前,他还宠过两个妃子,一个是寿王李瑁的母亲武惠妃,也是杨玉环的前婆婆;一个是擅长诗词歌舞

  • 为何杨贵妃姿色不如梅妃,却能独得唐玄宗恩宠呢?性格决定了命运

    历史解密编辑:落榜秀才标签:杨玉环,唐玄宗,梅妃,高力士

    你知道唐玄宗遇见杨玉环之前曾宠爱过的梅妃吗?这位容貌更在玉环之上的妃子为何最终会失宠呢?事实上,她的性格决定了自己必然的命运……出自民间的梅妃,因容貌姣好且才艺俱佳惹帝王注意梅妃当然不只是拥有姣好容貌,才艺比起杨玉环而言可谓有过之而无不及,这全得益于她年幼时期接受过良好的文化教育。梅妃本名叫江采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