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世民询问如何避免子孙大乱斗,萧瑀马周等四大臣的回答各有玄机

李世民询问如何避免子孙大乱斗,萧瑀马周等四大臣的回答各有玄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深夜情感之驿站 访问量:1908 更新时间:2023/12/8 18:01:44

代代有宫斗,朝朝有党争,但是任何朝代都没有唐朝宫斗党争厉害:秦王李世民弑兄屠弟逼父,最后他的十几个儿子贬的贬杀的杀,只好让辣心蔫萝卜李治接班,李家皇族又被武则天斩杀殆尽,而武则天之所以上位,也是靠掐死亲生女儿而栽赃王皇后,其手段令后来的甄嬛也要自叹不如。

作为唐朝宫斗党争的开先河者,李世民对身后“子孙大乱斗”也有预感,并且曾经向自己亲信四大臣征求意见。可惜他没有听出四大臣回答中的玄机,为李唐皇族懦弱和安史之乱、藩镇割据,埋下了伏笔、种下了祸根。

据《唐会要四十六》记载贞观二年二月十六日,李世民坐稳了皇帝宝座,秦叔宝尉迟敬德程咬金等功臣也都得到了安置,李世民开始为子孙后代的未来着想了,于是他召集亲信大臣开会,并开门见山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朕欲使子孙长久,社稷永安,其理如何?”

尚书右仆射、宋国公萧瑀率先靠口:“历朝历代国祚长久的,都分封诸侯,秦朝废除分封制,子孙为黔首,所以二世而亡,汉朝大封同姓诸侯王,存续了四百多年,所以陛下您要想子孙长久社稷永安,最好的办法就是‘封建之法’。”其实萧瑀这是老生常谈,说了等于没说,你不让李世民学汉高祖大封同姓诸侯王,还指望他公推皇帝继承人吗?

萧瑀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他知道李世民需要的是什么答案,或者李世民只需要一个大封子孙而制衡异姓功臣国公的台阶而已。李世民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忍不住点头微笑:“那咱们就商量一下怎么分封吧!”

一看皇帝开了口,群臣马上随声附和甚至著书立说论证分封子弟的重要性。礼部侍郎李百药、中书侍郎颜师古纷纷上表,直到四年后(贞观六年),监察御史马周还在上书参与讨论。李世民最信任的这四位大臣的说法如出一辙,那就是给李姓子孙特权,其论点包括“修旧制,建万国而亲诸侯”、“一定此制,万代永久”、“非有大故,则无黜免”。当然这四位大臣引经据典,也表示了对皇族横行不法欺压百姓的担忧,但是李世民只看见了赞成的一面,对预防措施毫不理会,并在贞观十一年正式下诏:“设官司以制海内,建藩屏以辅王室……咸令子孙,世世承袭。”

后来发生的事情读者诸君都知道了,唐朝强盛,但是好像有名有为的皇帝并不多,李世民之后好像只出了半个有名的好皇帝李隆基,其“玄宗”称号,就是对他一生真实的写照。而李姓诸侯王在武则天改唐为周的时候,引颈受戮,在安史之乱的时候,望风披靡,后来藩镇割据,李姓诸侯王更是大气都不敢喘。

为什么李世民早已未雨绸缪,而李姓子孙还大多是扶不起来的阿斗呢?这就要怪李世民没有听懂四大臣的弦外之音了。

其实颜师古已经给他提出了具体建议:“画野分疆,不得过大。间以州县,杂错而居。互相维持,永无倾夺。”这就是说,分封同姓子孙是对的,但是不能造成尾大不掉的局面,一定要让同姓诸侯王和功臣封地犬牙交错互相制约。

马周的话更是提出了抑制功臣的办法:“昔汉光武不任功臣以吏事,所以终全其代者,良得其术也。”光武帝刘秀的做法,读者诸君都知道:跟功臣关系融洽,但是绝不让一帮赳赳武夫插手地方行政事务,而是把大家聚集起来,没事儿就喝喝酒开开玩笑,所以功臣都得以善终,刘秀也得到了仁君明君的称号。马周这一招不能说不高:功臣武将们在马上帮刘秀打下江山,但在马下未必能帮刘秀治国安邦——打架是老本行,杀人不需要眨眼,每天研究怎么干掉对手敌人,这样的人掌握行政大权,除了互掐就是造反,用军队那一套来管老百姓,肯定不灵光。

大臣们还举例说:“诸吕构难,朱虚奋北军之谋。九鼎危而复安,诸侯傲而还肃。”这意思很明显:还是皇帝本家靠得住,要是没有朱虚侯刘章骨头硬,让诸吕有所忌惮,那么汉家天下早就不姓刘了。

这样看来,萧瑀李百药颜师古马周等四大臣,已经看出了以杀兄屠弟起家的李世民会对同姓子孙持狐疑态度,甚至可能还从李世民重用功臣军将的举措中,预料到了未来可能会出现的藩镇割据。只可惜李世民没有听出四大臣的弦外之音,而他的继任者也继承了李世民杀兄屠弟逼父的传统,总是“大饼卷丸子——掉炮往里轰”:李世民的儿子互相争斗,李世民的孙子都是窝囊废,好不容易出了个比较有能力的重孙子李隆基,还被安禄山撵出了长安、被儿子拉下了皇位。

这样看来,李唐皇族弱势以至于节度使尾大不掉,是从李世民分封的时候就埋下了伏笔,而四大臣旁敲侧击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被李世民选择性地无视了。其实李世民也有他自己的苦衷:皇族权力大了,要造皇帝的反,功臣地盘大了,也会觊觎皇帝宝座,这是一个两难的选择。

李世民面对的这道难题,在有皇帝的时候似乎是无解的。这时候就要请教读者诸君了:李世民是真的没有听出四大臣的弦外之音,还是在无奈之下故意装聋作哑?在笔者看来,李世民当时也是矛盾纠结得难以言表,就是读者诸君,也未必能想出如何在做到皇族藩镇互相制约的有效办法,如果有哪位读者想到了,还请不吝赐教。不这可以断言:能够想出办法的读者,管理一个大公司,一点难度都没有……

标签: 李世民萧瑀马周分封刘秀武则天

更多文章

  • 大唐名相萧瑀,立不世功勋;但其六上六下,皆因其太膨胀

    历史解密编辑:循迹故事汇标签:萧瑀,李世民,李渊,太宗,皇帝,李靖,萧皇后,隋朝,南北朝

    贞观22年(648年)7月19日,在唐太宗李世民的玉华宫,一个74岁的老人病逝。他叫萧瑀,唐初名相。唐朝实行群相制,三省(中书、门下、尚书)正副长官皆称为宰相,萧瑀历经三朝,当初唐高祖李渊在位时共有16位宰相,20多年后到唐太宗末期,其他15人早已离去,裴寂已去世15年、窦威仙逝29年、刘文静蒙难2

  • 唐太宗李世民:一首诗悲别魏徵,一首诗赞扬萧瑀;君臣义重情深…

    历史解密编辑:古文人物坛标签:萧瑀,魏徵,李渊,唐朝,隋朝,南北朝,女皇武则天,唐太宗李世民

    oo唐太宗李世民,一代皇帝,政治家、战略家、军事家,在位23年,对内文治天下,对外开疆扩土,知人善任,从谏如流,整伤吏治,政治修明,薄赋尚俭,发展经济,开创了“贞观之治”。同时,李世民深知,国家的强盛不止靠强大的军事力量,文化教育也不可或缺。他本人爱好文化艺术,也着力推动,开设文学馆、弘文馆以招纳文

  • 梁明帝之子,杨广小舅子,李渊表弟,李世民姑父,萧瑀的璀璨人生

    历史解密编辑:八卦爱豆秀标签:隋炀帝,李渊,李世民,萧瑀

    萧瑀出身很厉害,他是梁明帝的儿子,隋文帝的内侄女婿,隋炀帝的表弟加小舅子,唐高祖的表弟,唐太宗的姑父。这中间谁和他最亲,肯定是梁明帝了,俩人是父子关系。除此之外,最亲的应该是隋炀帝,这俩不仅是表兄弟,还是姐夫和小舅子的关系。这关系都怎么来的呢?萧瑀同母姐姐嫁给了隋炀帝,所以他叫隋炀帝姐夫。他的姐姐也

  • 梅妃:清丽绝世,却被杨贵妃挤入冷宫的才女

    历史解密编辑:华夏女子图鉴标签:梅妃,皇帝,唐朝,杨玉环,唐玄宗,武惠妃,杨贵妃,女皇武则天

    题记:历史不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但故事可以花枝招展。配图来自网络。唐玄宗李隆基是历史上少有的风流天子,多情不长情。为了猎尽天下美色,专设“花鸟使”,到民间搜罗美女以充实后宫。他和杨贵妃的艳事流传至今,但在杨玉环之前,他还宠过两个妃子,一个是寿王李瑁的母亲武惠妃,也是杨玉环的前婆婆;一个是擅长诗词歌舞

  • 为何杨贵妃姿色不如梅妃,却能独得唐玄宗恩宠呢?性格决定了命运

    历史解密编辑:落榜秀才标签:杨玉环,唐玄宗,梅妃,高力士

    你知道唐玄宗遇见杨玉环之前曾宠爱过的梅妃吗?这位容貌更在玉环之上的妃子为何最终会失宠呢?事实上,她的性格决定了自己必然的命运……出自民间的梅妃,因容貌姣好且才艺俱佳惹帝王注意梅妃当然不只是拥有姣好容貌,才艺比起杨玉环而言可谓有过之而无不及,这全得益于她年幼时期接受过良好的文化教育。梅妃本名叫江采萍,

  • 张良娣 :认清自己,是女人一生的必修课

    历史解密编辑:落水的焱燚标签:李亨,宦官,张良娣,李辅国,女皇武则天,张皇后(唐朝)

    后宫中有人认不清自己的位置,将一手好牌打得稀烂。张良娣就是这样一个人。前半生的她,作为太子良娣宠冠后宫。安史之乱中,她处处身先士卒,保护太子,得到无数赞誉。后半生的她,被封皇后,却亲手为大唐培养出一个顽疾,宦官祸国。结果失败的她,被自己培养起来的宦官,直接拖出皇帝的寝宫,幽闭冷宫,最终废为庶人,凄凉

  • 章敬皇后列传透露的玄机:历史可以是故事会,真伪全凭读者的智慧

    历史解密编辑:婴幼儿的教育标签:李亨,皇帝,东宫,李豫,唐玄宗,李林甫,高力士,章敬皇,女皇武则天

    唐代宗李豫给后人留下几个谜团,相传他是神仙投胎,出生时长得很丑,因此遭到保姆的嫌弃。他本是庶子,却在洗三当天被人预言会当皇帝。他死后的庙号很奇怪,用了一个从未有人用过的“代宗”,给人留下一个误解。有意思的是,唐代宗的传奇经历又给我们后人一个启示:原来历史还可以这样写。☞罪臣之女嫁给早衰少年有一天,太

  • 张庭得以“二嫁”成为“韦妃”,是家境给了底气

    历史解密编辑:八卦君DJ标签:张庭,李渊,独宠,才貌,韦妃(唐朝太子妃)

    古代讲究男尊女卑,但到了唐朝,女性地位得以提升,唐朝作为中国历史上唯一有女皇的王朝,在此时期女性画像大量流出。此外,据史书记载,隋末大乱之时,李渊女儿平阳昭公主跟夫婿柴绍举兵帮助李渊,《新唐书》记载“发家赀招南山亡命,得数百人以应…远近咸附,勒兵七万,威震关中,…号娘子军。”女性地位的提升,成就了一

  • 张庭一度“韦妃”作歹,让人恨得牙痒痒

    历史解密编辑:八卦君DJ标签:张庭,韦妃,韦贵妃,李世民,周海媚,张丰毅

    从普通路人一步步走到大明星,这其中需要付出的艰辛又有多少人知道?大概只有相似经历的人才能共鸣吧!张庭成为明星或许是有运气的成分,但她的努力又何尝不是决定性因素,在2014年播出的这部剧中,大咖和美女同时聚集,张庭在其中“韦妃”作歹,让人恨得牙痒痒的同时也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部剧就是《武媚娘传奇》

  • 唐德宗昭德皇后王氏的家族爵位有多低?

    历史解密编辑:宁静思标签:王用,王氏,唐朝,唐德宗,唐顺宗,昭德皇后,家族爵位,昭德王皇后

    王遇,唐德宗昭德皇后王氏的父亲,唐顺宗的外祖父。按史书记载,王遇生前作为外戚官至秘书监,身后追赠扬州大都督。其墓志也印证了这一段生平经历,并提及妻子郑氏“特封”郑国夫人一事。但无论是史书还是墓志,都没有记载王遇生前或身后得到过赐爵——哪怕是唐朝最低一级的县男也没有,更别提所谓的郕国公了。按唐制,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