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郭子仪被俘后掏出一块金表,47军排长当即怒怼:睁大眼睛看清楚

郭子仪被俘后掏出一块金表,47军排长当即怒怼:睁大眼睛看清楚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古今外史传 访问量:2537 更新时间:2024/1/31 10:16:33

自古以来,湘西地区长期都是偏远地带,进入近代以后,这里更是长期有大量土匪活动。在一百多年的时间里,无论是谁占据湖南,都拿这些土匪毫无办法。为了一举解决掉这些土匪,从1950年3月开始,47军开始了剿匪工作。

湘西武陵山区有一个桃源县,虽然名字非常好,但实际上却并不是桃源,而是土匪活动最为频繁的地区之一。桃源县境内,有四面环水的白林洲,也有地势险要的子云山,还有道路崎岖的十八拐和洞窟密布的十八洞,十分便于土匪藏匿。当地的匪首郭子仪更是无恶不作,他甚至还一度扬言要攻破桃源县城。

这一年4月,47军3连奉命前往桃源地区,消灭这股土匪。3连到达了桃源剪家溪以后,才发现当地的状况十分恶劣。村庄里到处都是残垣断壁,田地无人耕种,家家都关上了大门,路上连一个行人都找不到。3连到达村子里以后,老百姓根本不敢接触,就连叫门都不肯打开。后来,3连才知道,原来当地百姓害怕解放军会走,到时候土匪会回来报复。

经过3连的反复宣传以后,当地民众才渐渐开始站出来揭发土匪,并通过他们了解到了土匪的活动规律,掌握了许多线索。依靠着这些线索,3连消灭了许多土匪,不过以郭子仪为首的部分顽固分子依然逍遥法外。为了能够消灭这个匪首,3连将抓捕郭子仪放在了首要位置,不断派人寻找郭子仪的下落。

经过反复的了解,3连得到了一个消息,巴公桥有一个姓张的保长,以前曾经跟过郭子仪,十分了解郭子仪的活动规律,只要有他的帮助,很可能可以抓到郭子仪。可问题是,张保长已经跑了,谁也不知道他的下落。3连便派2排副排长带着人去他的家里,想要了解一下情况,结果却发现他家里门窗都是破的,四处漏风,家里还有一个生病的老太太。2排的战士们便主动替张保长修好门窗,又请来医生治好了老太太的病,终于感动了张保长一家人。

在张保长妻子的劝说下,张保长了解了家中的事情以后,终于主动回来了,并且表示愿意重新做人。然而等到3连说出希望他帮忙寻找郭子仪时,他立刻变了脸色,怎么也不肯帮忙。经过3连的反复劝说,才了解到郭子仪不但是土匪头子,还是一个帮会的首领,在当地拥有很多帮众。这个帮里有一个规矩,谁敢对郭子仪不忠,帮里任人都可以杀死他。张保长害怕遭到报复,自然不肯说出来。

为了保证张保长的安全,3连索性将他直接住在连部。有了安全保障以后,张保长果然愿意配合了。不久后,张保长便根据郭子仪的活动规律,判断出他当天晚上肯定会回到岩板岭。3连不敢怠慢,立刻由连长亲自带着一个小分队以最快的速度赶到了岩板岭。岩板岭位于沅江西岸,三面都是山,还有一面临水。小分队到达以后,首先控制了各处的道路,然后才派人前往侦察。

很快,3连连长就了解到,郭子仪真的回来了,而且现在就在家里,还没有离开,他立刻让5班班长带着人前往郭子仪家中抓人。没想到的是,5班才刚刚靠近房子,就听到窗户响了一下,然后一道黑影从窗户里跳出来,飞快地外跑去。在5班的追击下,这个黑影跳进了沅江里。5班对着江里连开了好几枪,却始终没有人出来。

5班还不甘心,又在江边等了一阵,依然没看到有人出来。那个黑影正是郭子仪,因为他从小就在江边长大,水性极好,可以在水底下潜行一百多米。正是靠着这样的本事,他才能够脱身。在此后的十多天里,3连连长一直带着小分队守在岩板岭,希望能够等到郭子仪出现。郭子仪也知道岩板岭不安全了,他始终没有再次出现。无奈之下,小分队只好撤离了岩板岭。

过了一阵子,3连又接到了一个消息,那就是郭子仪躲在白林洲。白林洲处于沅江的江心,是一块泥沙淤积出来的河滩,四面被水包围。整个白林洲,只有十多户人家,郭子仪躲在上面,一直没有被人发现。3连接到消息以后,再一次派出一个小分队,前往白林洲抓捕郭子仪。

为了防止郭子仪提前发现,小分队全部穿便服,携带短枪行动。当天晚上,小分队乘坐两艘木划子,分别从南北两个方向进入白林洲,并且迅速封锁了各处道路,将郭子仪所在的房子团团包围起来。上一次的行动是在黑夜,结果被郭子仪利用夜色跑掉了。这一次为了防止出现意外,小分队没有立刻行动,而是准备天亮后再行动。

当天晚上,战士们有的趴在潮湿的土坎上,有的钻进芦苇丛里,有的靠着墙角,一个个瞪大眼睛,防止郭子仪逃脱。等到天亮以后,战士们不顾困乏,立刻缩小了包围圈,向着房子逼近。随着指导员一声令下,林排长首先带着几名战士冲进了房子里。郭子仪毫无察觉,林排长等人进来时,他还躺在床上睡觉。

等到郭子仪惊醒过来时,已经被包围了,林排长直接用枪指着他说道:“你就是那个什么郭司令?”郭子仪虽然被擒获了,可他却故作镇静,居然还点起了一根烟,然后才慢慢说道:“兄弟正是,你们有什么难处尽管开口,哪怕是金山银山也随便你们抬。”林排长却是一声笑:“我们可不要什么金山银山,只要你跟我们走一趟。”

郭子仪一计不成再生一计,他以为林排长等人是要看得见的好处,于是便从口袋里掏出了一块金表,递给了林排长,并且说道:“还请兄弟多包涵,正所谓山不转水转,你们这次放我一马,来日必有厚报。”林排长一听就火了,当即怒怼:“你这是想干什么?睁大眼睛看清楚,我们是人民解放军,你老实点跟我们走吧。”

到了这时,郭子仪才知道,原来林排长等人是解放军。他也明白,自己是跑不掉了,只好乖乖跟着林排长等人回去了。就这样,这个称霸一方的土匪头子终于落网。等到他伏法以后,整个桃源地区也终于稳定了下来。

更多文章

  • 郭子仪晚年不关家门,儿子:家快被偷光了,郭子仪:这样才能保命

    历史解密编辑:阿乐聊文史标签:郭子仪,唐德宗,唐代宗,平定,安禄山,李光弼

    经常看古装电视剧的朋友们想必对“三朝元老”这个词都非常熟悉,所谓三朝元老就是说大臣一共辅佐过三位皇帝,在历史中如果一位臣子能够获得这样的称赞,无疑是对他政治地位的极大肯定。回顾整个封建王朝史,能够成为“三朝元老”的也不过寥寥数人,很多人最后都成了历史名人,盛唐时期有一位大臣却做到了“七朝元老”,称得

  • 郭子仪迎回唐代宗,代宗叹息道:走到这一步,是我任用你太晚了!

    历史解密编辑:金娃趣谈标签:唐朝,郭子仪,唐代宗,唐肃宗,李光弼,安禄山,唐玄宗,五代十国

    公元763年,唐代宗李豫即位的第二年,持续八年之久的安史之乱被平定,大唐刚从战乱的困境之中挣扎出来,蓄谋已久的吐蕃就乘虚而入。入侵的吐蕃军迅速攻占了十几个州县之后,继续向京城长安逼近。大唐都城岌岌可危。仓促之间,正当壮年的唐代宗做了一个决定,这决定和当年他衰老的祖父唐玄宗选择的一样,那就是:跑!很显

  • 长安十五日记:为大唐立下赫赫战功的郭子仪,老年为何嚎啕大哭?

    历史解密编辑:大米饭故事标签:赫赫,唐军,唐朝,郭子仪,仆固怀恩,五代十国,长安十五日记

    【本文作者:傅毓涛】这段历史,不是由胜利者书写的。在历史的眼光里,从来就没有什么胜利者,只有冥冥间为彼此造就的对手。唐与吐蕃,在共存的二百多年中从对峙到和亲,再从联盟走向交恶,直至双双灰飞烟灭。赤岭河源,和战张弛,远非教科书上的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那般简单,也不是靠刻意地回避能够被遗忘或扭曲的。公元七

  • 李靖被查!

    历史解密编辑:微宿州标签:李靖,纪委,违纪,调研员

    利辛县政协三级调研员李靖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利辛县政协三级调研员李靖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在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亳州市纪委监委)

  • 李靖因病不出征,李世民:司马懿当年也病了!李靖惊恐道:我出征

    历史解密编辑:晓晓聊历史标签:李靖,李渊,李世民,司马懿,唐太宗,书法家,国防部门

    李靖因病不出征,李世民:司马懿当年也病了!李靖惊恐道:我出征李世民是中国最著名的皇帝之一。作为君主,他知人善任、心胸宽厚,被称为不杀功臣的君主(除了叛臣,李世民确实没有怎么杀功臣)。李世民不杀功臣,除了性格原因之外,也与其高超的驭下之术有着分不开的关系。无论多强的臣子,在李世民的帝王心术面前,也只有

  • 《月下独酌·其三》李白

    历史解密编辑:每日一首古诗词标签:李白,诗人,孤枕,如锦,独愁,唐朝,月下独酌·其三

    月下独酌·其三唐·李白三月咸阳城,千花昼如锦。谁能春独愁,对此径须饮。穷通与修短,造化夙所禀。一樽齐死生,万事固难审。醉后失天地,兀然就孤枕。不知有吾身,此乐最为甚。注释三月”二句:一作“好鸟吟清风,落花散如锦”;一作“园鸟语成歌,庭花笑如锦”。咸阳借指长安。径须:直须。穷通:困厄与显达。造化:自然

  • 云仙子:小狗李白

    历史解密编辑:没气的打火机标签:李白,狗狗,宠物狗,云仙子

    【图·文原创作者】|云仙子爱写作小狗李白清明那天,从子午峪下山途中,我看到了一只毛发纯正的小宠物狗。它之所以吸引住了我的目光,是因为它的毛色只有黑白两色,而且十分漂亮。我看见它时,它正在道沿边的草地上溜达。东嗅嗅,西瞅瞅,一副无精打采、心不在焉的样子。“哎,这只小狗狗还长得蛮好看!”我眼前一亮,惊呼

  • 西塞山诗话1 李白与西塞山

    历史解密编辑:西塞山论坛标签:李白,杜甫,苏轼,陆游,诗话,唐朝,诗人,西塞山,刘禹锡

    作者:黄开才 来源:新东西西塞山,是一座神奇的山,也是一座文化的山。千百年来,流传了多少神奇的故事,千百年来,有多少名人雅士,留下了多少千古绝唱,也留下了多少千秋佳话。李白、陆游、张志和、刘禹锡、苏东坡、黄庭坚、吴国伦等来到西塞山。西塞山诗话之一李白与西塞山 说起唐代诗人李白与西塞山的故事,

  • 李白笔下的夏日,时光清浅,岁月如莲

    历史解密编辑:邂逅古诗词标签:李白,西施,相思,荷花,新妆,诗人,唐朝,岁月如莲

    盛夏到了,人人都渴望一场清凉。有人说,读诗可以让人凉爽,因为读诗心静,“心静自然凉”嘛!夏天来了,李白在想什么呢?他的夏日是否也在渴望一场清凉呢?分享几首李白的夏日诗词,来体味李白的夏日情思!李白笔下的夏日,是闲适自如的《夏日山中》懒摇白羽扇,裸袒青林中。脱巾挂石壁,露顶洒松风。李白在山中,夏天是怎

  • 饮酒——不恨贫困忧杜甫,深憾才浅愧李白

    历史解密编辑:芭比布朗标签:杜甫,李白,饮酒,酒兴,酒徒,唐朝

    饮酒一陌上农人放晚归,灯下驱车欲何之。只恨西风送春早,但爱村酒醉夜迟。又听邻家老苗歌,千百唱遍意未知。待我某日兴阑珊,重把旧调写新词。@每天头条收益只有0.01元,还要坚持吗?@原创诗词?@酒?常常饮酒二?昨夜醉梦犹未去,今晚酒兴趁早来。尚无新诗堪题处,何惧费钱冰瓶开。不恨贫困忧杜甫,深憾才浅愧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