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郭子仪打仗得胜归来,得知祖坟被扒,对皇上叩首请罪:老臣活该

郭子仪打仗得胜归来,得知祖坟被扒,对皇上叩首请罪:老臣活该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明史官 访问量:1992 更新时间:2024/2/9 18:41:51

764年,68岁的郭子仪大败吐蕃,3次拒绝朝廷任命的高官,却向皇上讨要6个绝色美人。众臣笑他老不正经,他却坦言:人说多子多孙,臣想要子孙满堂。

这次吐蕃叛乱,郭子仪一出手便杀得叛军落荒而逃。大军归朝时,百姓夹道欢迎,唐代宗见此盛况,心中酸溜溜的。

出征前,他封郭子仪为尚书令,可老将军却连连拒绝。要知道,大唐自李世民之后,尚书令一直空缺,太宗任命郭子仪,其实是在试探他。

自安史之乱后,历代皇上都对武将心存戒备,尤其是郭子仪已功高盖主,皇上不得不防。哪知老英雄去了前线,派人送回3次折子恳辞尚书令。皇上感动不已,有此不贪权的忠臣,乃大唐幸事!

金殿之上,代宗满面春风地问郭子仪:“爱卿,赐官你不要,让朕如何是好?”郭子仪拱手道:“臣只要宫内的6位绝色佳人,足矣!”

代宗一愣,随即心中暗笑,一把年纪竟讨要美人,看来真是英雄难过美人关!满朝文武也犯嘀咕,老英雄是不是被胜利冲昏了头脑?这事传出去,岂不令人耻笑?

众人望向皇上,代宗大手一挥,命宦官鱼朝恩去后宫挑了6名佳丽,外带8名婢女和无数珍宝一起赐予郭子仪。郭老令公心满意足打道回府。

不久,消息传遍京城,人们诧异,难道老英雄也是一个好色之徒?有好事者甚至来郭府门前打探真假,只见郭府大门敞开,随便进。

这下人们可开了眼,郭家真是家大业大,亭台楼阁金碧辉煌,连仆人都身着绫罗绸缎,老将军日日与美人们把酒言欢,笙歌不断。

一时间,郭子仪的“夕阳红”成了百姓的谈资,他的儿子郭暧憋不住了,找个找机会劝老爹:“您都快70了,孙子都老大不小了,还弄这么大动静,您这不是在毁自己和郭家的名声吗?”

郭子仪长叹一声,说道:“儿啊!郭家在朝廷眼中已是权倾天下,皇上必然会心生忌惮,我弄这么大动静,就是想让皇上知道,咱只是贪图享乐,无心争权夺利之人。只有这样,郭家才能得以保全!”郭暧听完心中五味杂陈,扑通一声跪在父亲面前。

果然,皇上对郭子仪放了心。哪知宦官鱼朝恩心生妒嫉,想要扳倒郭家,趁郭子仪出征之际,大进谗言,主动请旨,提出他只用一招便可试出老英雄忠诚与否。

谁也没想到,这厮竟扒了郭家祖坟,代宗大惊,这事玩大了!

待到郭子仪得胜归来时,皇上满怀愧疚,将此事告诉了老将军。郭子仪心中明白,鱼朝恩想借刀杀人。

他冲着祖坟的方向连连叩首,又对皇上说:“老臣活该!臣手下将士在外不知挖了多少百姓祖坟,今日有人挖了郭家祖坟,是我自作自受,皇上不必放在心上。”几句话说得代宗湿了眼眶。

鱼朝恩知道后懊悔不已,决定请郭子仪来府中吃饭。朝中大臣连连相劝:此乃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将军要么不去,要么带500精兵前去。

哪知郭子仪一身便装,只带了两个仆人,鱼朝恩问他怎么就带两个随从?郭子仪坦言:“吃顿饭而已,难道真的要和大臣们说的带500精兵前来赴宴吗?”鱼朝恩满脸通红,难得老将军如此信任,自此再也没有难为过郭子仪。

郭子仪在官场起起落落多年,早就看明白了像鱼朝恩这种睚眦必报的小人,不与他们对着干,才能化解污蔑,否则只会坏了大事。

当时,与他同朝为官的李光弼亦是大唐赫赫有名的大将,但在对待皇帝的猜忌和宦官的陷害上,两人的处理方法相差甚远。

李光弼曾与郭子仪一起平定安史之乱,被誉为中兴第一功臣,同样,皇上不信任他,宦官处处排挤他。

763年,吐蕃入侵关中,长安失守,代宗仓皇逃到陕州,指望李光弼前来救驾。哪知李光弼吃过宦官的亏,担心他们陷害自己,故意拖延时间。皇上只得命郭子仪平定吐蕃。

事后,代宗怀疑李光弼居心叵测,故意派他去洛阳任职,李光弼却找理由留在徐州,拥兵自保。皇上便将其老母亲接到长安软禁,随即召他入朝。

李光弼心中有愧,既放不下老母亲,又不敢入朝。他的做法引起手下众将的不满,重重压力下,不久病逝,时年57岁。

李光弼的防范之心过重,为人处世缺乏郭子仪的谋略与智慧,致使众叛亲离,军旅生涯善始却没能善终,成为人生一大憾事。

郭子仪对朝廷忠心不二,只要是皇上的命令,他任凭安排,招之即来,挥之即去,时不时的自污一下,自嘲一番,既打消了皇上的怀疑,又结交了朝中重臣。郭家在他的庇护下子孙满堂,安然无恙,郭子仪85岁离世,被人们称为五福俱全之人。

郭子仪与李光弼同为大唐名将,人生结局却大为不同。郭子仪大智若愚,在险恶的官场笑到最后,成为历史典范。

更多文章

  • 郭子仪被俘后掏出一块金表,47军排长当即怒怼:睁大眼睛看清楚

    历史解密编辑:古今外史传标签:剿匪,土匪,保长,唐朝,郭子仪,五代十国,47军排长

    自古以来,湘西地区长期都是偏远地带,进入近代以后,这里更是长期有大量土匪活动。在一百多年的时间里,无论是谁占据湖南,都拿这些土匪毫无办法。为了一举解决掉这些土匪,从1950年3月开始,47军开始了剿匪工作。湘西武陵山区有一个桃源县,虽然名字非常好,但实际上却并不是桃源,而是土匪活动最为频繁的地区之一

  • 郭子仪晚年不关家门,儿子:家快被偷光了,郭子仪:这样才能保命

    历史解密编辑:阿乐聊文史标签:郭子仪,唐德宗,唐代宗,平定,安禄山,李光弼

    经常看古装电视剧的朋友们想必对“三朝元老”这个词都非常熟悉,所谓三朝元老就是说大臣一共辅佐过三位皇帝,在历史中如果一位臣子能够获得这样的称赞,无疑是对他政治地位的极大肯定。回顾整个封建王朝史,能够成为“三朝元老”的也不过寥寥数人,很多人最后都成了历史名人,盛唐时期有一位大臣却做到了“七朝元老”,称得

  • 郭子仪迎回唐代宗,代宗叹息道:走到这一步,是我任用你太晚了!

    历史解密编辑:金娃趣谈标签:唐朝,郭子仪,唐代宗,唐肃宗,李光弼,安禄山,唐玄宗,五代十国

    公元763年,唐代宗李豫即位的第二年,持续八年之久的安史之乱被平定,大唐刚从战乱的困境之中挣扎出来,蓄谋已久的吐蕃就乘虚而入。入侵的吐蕃军迅速攻占了十几个州县之后,继续向京城长安逼近。大唐都城岌岌可危。仓促之间,正当壮年的唐代宗做了一个决定,这决定和当年他衰老的祖父唐玄宗选择的一样,那就是:跑!很显

  • 长安十五日记:为大唐立下赫赫战功的郭子仪,老年为何嚎啕大哭?

    历史解密编辑:大米饭故事标签:赫赫,唐军,唐朝,郭子仪,仆固怀恩,五代十国,长安十五日记

    【本文作者:傅毓涛】这段历史,不是由胜利者书写的。在历史的眼光里,从来就没有什么胜利者,只有冥冥间为彼此造就的对手。唐与吐蕃,在共存的二百多年中从对峙到和亲,再从联盟走向交恶,直至双双灰飞烟灭。赤岭河源,和战张弛,远非教科书上的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那般简单,也不是靠刻意地回避能够被遗忘或扭曲的。公元七

  • 李靖被查!

    历史解密编辑:微宿州标签:李靖,纪委,违纪,调研员

    利辛县政协三级调研员李靖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利辛县政协三级调研员李靖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在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亳州市纪委监委)

  • 李靖因病不出征,李世民:司马懿当年也病了!李靖惊恐道:我出征

    历史解密编辑:晓晓聊历史标签:李靖,李渊,李世民,司马懿,唐太宗,书法家,国防部门

    李靖因病不出征,李世民:司马懿当年也病了!李靖惊恐道:我出征李世民是中国最著名的皇帝之一。作为君主,他知人善任、心胸宽厚,被称为不杀功臣的君主(除了叛臣,李世民确实没有怎么杀功臣)。李世民不杀功臣,除了性格原因之外,也与其高超的驭下之术有着分不开的关系。无论多强的臣子,在李世民的帝王心术面前,也只有

  • 《月下独酌·其三》李白

    历史解密编辑:每日一首古诗词标签:李白,诗人,孤枕,如锦,独愁,唐朝,月下独酌·其三

    月下独酌·其三唐·李白三月咸阳城,千花昼如锦。谁能春独愁,对此径须饮。穷通与修短,造化夙所禀。一樽齐死生,万事固难审。醉后失天地,兀然就孤枕。不知有吾身,此乐最为甚。注释三月”二句:一作“好鸟吟清风,落花散如锦”;一作“园鸟语成歌,庭花笑如锦”。咸阳借指长安。径须:直须。穷通:困厄与显达。造化:自然

  • 云仙子:小狗李白

    历史解密编辑:没气的打火机标签:李白,狗狗,宠物狗,云仙子

    【图·文原创作者】|云仙子爱写作小狗李白清明那天,从子午峪下山途中,我看到了一只毛发纯正的小宠物狗。它之所以吸引住了我的目光,是因为它的毛色只有黑白两色,而且十分漂亮。我看见它时,它正在道沿边的草地上溜达。东嗅嗅,西瞅瞅,一副无精打采、心不在焉的样子。“哎,这只小狗狗还长得蛮好看!”我眼前一亮,惊呼

  • 西塞山诗话1 李白与西塞山

    历史解密编辑:西塞山论坛标签:李白,杜甫,苏轼,陆游,诗话,唐朝,诗人,西塞山,刘禹锡

    作者:黄开才 来源:新东西西塞山,是一座神奇的山,也是一座文化的山。千百年来,流传了多少神奇的故事,千百年来,有多少名人雅士,留下了多少千古绝唱,也留下了多少千秋佳话。李白、陆游、张志和、刘禹锡、苏东坡、黄庭坚、吴国伦等来到西塞山。西塞山诗话之一李白与西塞山 说起唐代诗人李白与西塞山的故事,

  • 李白笔下的夏日,时光清浅,岁月如莲

    历史解密编辑:邂逅古诗词标签:李白,西施,相思,荷花,新妆,诗人,唐朝,岁月如莲

    盛夏到了,人人都渴望一场清凉。有人说,读诗可以让人凉爽,因为读诗心静,“心静自然凉”嘛!夏天来了,李白在想什么呢?他的夏日是否也在渴望一场清凉呢?分享几首李白的夏日诗词,来体味李白的夏日情思!李白笔下的夏日,是闲适自如的《夏日山中》懒摇白羽扇,裸袒青林中。脱巾挂石壁,露顶洒松风。李白在山中,夏天是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