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程咬金和郭子仪不愧是唐朝的两员福将,喊一嗓子,便能让敌人投降

程咬金和郭子仪不愧是唐朝的两员福将,喊一嗓子,便能让敌人投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乐享盖生活 访问量:661 更新时间:2024/4/8 22:07:38

程咬金其人历经高祖、太宗、高宗、武则天、中宗、睿宗六朝,称得上隋唐英雄中第一“福将”。

在乱世中,他集合邻边勇士,凭借百余人的民团自保,导致周边盗贼都闻风而逃。与小说中写的板斧不同,他所用的武器是当时最流行的马槊。

后程咬金归附李密,得到重用。当时李密从军中想要选取八千勇士作为军队的核心力量,由四骠骑统领,程咬金便是内军四骠骑之一。等到李密投奔了瓦岗军,程咬金也随之来到瓦岗寨,成为了瓦岗军中的一员猛将。

后来程咬金投唐,成了李世民的铁杆班底,随着他一路势如破竹,大破宋金刚,生擒窦建德,逼降王世充,斩将夺旗。

唐朝定鼎,程咬金被封为宿国公。从这时起,由于嫌弃“咬金”之名略显粗鄙,便把名字改为“知节”。

武德九年,玄武门之变爆发,程知节也参与其中。事后,他官至左领军大将军,改封卢国公,世袭普州刺史,实封七百户,绘像凌烟阁,位列十九。

安史之乱是唐朝历史的关键点,如果没有郭子仪,唐朝或许会在安史之乱中灭亡,也幸亏有郭子仪,唐朝才得以中兴。但即使是这样,唐朝在安史之乱后仍元气大伤,边塞少民族经常骚扰边境地区。北方的少数民族首领仆固怀恩对朝廷的封赏表示不满,便带兵劫掠,率领朔方军对抗朝廷。

朔方兵中有许多郭子仪的旧随,他们对郭子仪十分推崇,朝廷便派出了郭子仪。此时郭子仪年事已高,他以朔方节度使的身份到来时,朔方兵得知消息后纷纷离开仆固怀恩,重归郭子仪的手下。仆固怀恩数万军队就这样迅速瓦解了,最后他只得带上三百亲信逃到灵武避难。

仆固怀恩心有不甘,又联合了回纥、吐蕃十万人马进犯大唐,当时朝廷指派郭子仪率兵抵御,回纥、吐蕃一看是郭子仪就不战而退。永泰元年,仆固怀恩又招引回纥、吐蕃、党项三十万人马。面对来势汹汹的敌军,郭子仪却只率领一万军对来到泾阳。

军队一到达就被回纥、吐蕃十多万人马团团围住,形势十分紧急。而在此关键时刻,仆固怀恩却突然暴病而亡,敌军阵营立刻产生分化,郭子仪大喜,当即决定去见回纥主将药葛罗。

药葛罗非常佩服郭子仪的神勇,命令兵士撤去弓箭。面对郭子仪的劝说,药葛罗表示赞同。很快两军联合雷霆出击吐蕃,一战斩首五万级,俘虏万余人,夺回了被吐蕃抢走的工匠、妇女四千多人,缴获牛羊驼马数以万计。党项的军队听闻后闻风丧胆,逃之夭夭。

程知节的人生一直都是忠勇彪悍、进退有据。郭子仪单骑退兵,名震千古,传为佳话。两人对于唐朝的历史非常重要,福将之名当之无愧。

参考资料:《资治通鉴》、《旧唐书》、《新唐书》

更多文章

  • 70岁的郭子仪打了胜仗后, 面对皇帝的奖赏, 他说, 我只要6个美人

    历史解密编辑:何伟讲体育标签:皇帝,皇上,赏赐,唐朝,郭子仪,唐代宗,五代十国,官宦世家

    764年,郭子仪凯旋而归,唐代宗问他想要什么赏赐,郭子仪答道:“臣只要六个绝代佳人即可。”唐代宗惊讶道:“你今年快70了吧?”郭子仪答道:“都说多子多福,臣还希望能多添点儿孙。”唐代宗看着眼前两鬓斑白的郭子仪,不禁觉得奇怪。郭子仪是朝中大将,英勇神武,功劳累累,绝不是一个贪图美色的人。唐代宗一再询问

  • 皇帝重赏75岁郭子仪,郭:我就要6个美人;10年后才知太高明

    历史解密编辑:一度历史观标签:郭子仪,皇帝,唐代宗,安禄山,李世民,安史之乱

    对于君王和臣子之间的关系,《淮南子·说林训》曾用“兔得而猎犬烹,高鸟尽而强弩藏”来形容。同这句话含义非常近的是“半君如半虎”,无论是开国还是战乱,君王对手下将领总有一个矛盾的需求,即既希望他们能够打胜仗,又担心功劳和威望过高,影响到自己的统治地位。所以,君王们一般都会是当地帮扶手下将领,然后又对其进

  • 富士康创始人郭台铭:郭子仪的后人,台湾首富,和关之琳传过绯闻

    历史解密编辑:狼王老孙标签:郭台铭,郭子仪,汾阳,山西,咸丰,阎锡山

    郭台铭郭台铭祖籍山西晋城市泽州县南岭镇葛万村。郭台铭发迹后曾以“晋商”的身份多次参加山西的各种活动,同时他也和许家印一样,自掏腰包修建了万芳大桥。根据山西当地媒体报道,葛万村的村民里90%都姓“郭”,葛万村其实是可以叫郭家村的;按照葛万村村长郭揪柱的说法,葛万村郭氏原本祖籍山西洪洞,是在明初从洪洞县

  • 郭子仪的智慧:部将前来辞行,竟待之像奴仆!事后发现果然高明

    历史解密编辑:他和她的事标签:郭子仪,奴仆,部将,安史之乱,军权,李光弼

    郭子仪是平定安史之乱的大功臣,他长期掌握唐朝军权,手下将士都服从他的指挥,而皇帝虽然猜疑,但是没有痛下杀手,反而让得到了善终。郭子仪之所以可以成为世人崇拜的偶像,名声传扬后世,离不开他的高情商与高智商,正是在双商极高的基础上,郭子仪才能够在诡谲的朝堂之上生存。​而郭子仪的智慧从具体小事中就能体现,他

  • “打金枝”没那么温馨,它是郭子仪与唐代宗的暗中角力,充满杀机

    历史解密编辑:宝读的大春秋标签:皇帝,郭子仪,唐代宗,唐德宗,唐顺宗,打金枝,五代十国,中国传统音乐

    郭子仪七十大寿的时候,七子八婿携家带口都来给老郭拜寿,唯独第六子郭暧孤零零地一个人给父亲行大礼。郭暧并不是快乐的单身汉,他之所以孤身一人,是因为老婆的谱太大,人家是皇帝的女儿,以“君不能拜臣”为由,拒绝给老公公跪拜。在兄弟姐妹们面前,郭暧丢尽了面子。于是小伙子喝大了,回到家借着酒兴就把老婆升平公主给

  • 大唐名将郭子仪,年近七旬笑纳皇帝赏赐的6名美人,一切只为自保

    历史解密编辑:醉风文史标签:皇帝,李亨,唐朝,郭子仪,安禄山,唐玄宗,哥舒翰,李世民,五代十国

    纵观历代王朝,功高震主者鲜有善终,连“兵仙”韩信也逃脱不了兔死狗烹的下场,所以真正的智者往往会选择急流勇退,譬如春秋时期的范蠡在助越王勾践攻灭吴国后选择离开,西汉时期的张良在辅佐刘邦平定天下后很少过问朝堂政事。地位越高越容易受到别人的陷害、忌恨,尤其是那些战功卓著的名将,在军中的影响力甚至比皇帝还要

  • 郭子仪平定安史之乱,三次拒绝当尚书令,却求赏赐六位美女

    历史解密编辑:斌哥聊史标签:太守,唐朝,郭子仪,唐肃宗,唐代宗,尚书令,节度使,安史之乱,五代十国,中国军事制度

    历史上出现过不少了不起的将军,郭子仪绝对算得上是数一数二的一位,他对唐朝贡献巨大,甚至可以说是再造李唐王朝,据说唐代宗曾经说“如果郭子仪想当皇帝,天下就不是我们家的了。事实上唐代宗说的一点也不夸张,安史之乱之后唐朝能够延续,几乎是全凭郭子仪一己之力,郭子仪生于陕西华县,祖籍是山西太原,他的祖上在隋朝

  • 大将功高震主就会下场凄惨吗?看看郭子仪、韩世忠,似乎也不一定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的肥羊标签:岳飞,金人,唐朝,诗人,郭子仪,韩世忠,慕容恪,古典乐,完颜宗弼

    《周生如故》小南辰王由任嘉伦主演的电视剧《周生如故》近日热播,他所饰演的小南辰王周生辰手握重兵,年纪轻轻就已战功赫赫。可是尽管他忠心不二,心怀天下,依然被皇室猜忌,最后剔骨身死,令人唏嘘心痛。这似乎让我们觉得,对那些手握重兵的将军来说,功高震主就会下场凄惨,仿佛是他们的宿命,但事实真的如此吗?下面我

  • 皇帝欲重赏75岁郭子仪,郭老:请赐6个美人,10年后才知手段高明

    历史解密编辑:东北老刘标签:皇帝,平定,军衔,郭子仪,唐玄宗,李世民,唐代宗,郭沫若,科学家,民国作家

    “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讲的就是历朝历代功臣的宿命。那些领兵打仗,平定叛乱,开疆拓土的名将们大都没有好下场,毕竟功高盖主,怎能不让君王有所忌惮呢?但是历史上还是有很多聪明的将军,他们十分精明,对皇帝的心思揣摩的很到位。每当这些将军立了大功之后,就得想尽办法保住自己的脑袋了。秦国的王翦每次出

  • 大唐中兴名将郭子仪:年过80仍纵情酒色,小心翼翼85岁才寿终正寝

    历史解密编辑:毛迪说教育标签:李亨,代宗,唐朝,郭子仪,安禄山,李光弼,节度使,唐玄宗,大唐中兴,五代十国,中国军事制度

    古代雄将良才辈出,但他们大多数都没有落得好下场,只因皇帝担心大将功高盖主,自己皇位坐不安稳。韩信助刘邦赢得天下,却因自己兵权强大而被吕后等人猜疑,最终被设计死于长乐宫,这样的事例屡见不鲜。唐朝自太宗起就保持兼容并蓄,使中国历史上出现过一段长期的盛世局面,但到玄宗李隆基时期,安史之乱使唐朝开始由盛转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