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吐蕃的文成公主,为什么守寡31年,也不愿意返回大唐呢

吐蕃的文成公主,为什么守寡31年,也不愿意返回大唐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黛眉浅浅 访问量:1323 更新时间:2024/3/9 9:01:41

文成王妃与吐蕃结亲,只用了九年时间就守了寡;松赞干布死后,吐蕃的官员几乎把她逼入坟墓,唐高宗数次召见她。

然而,文成王妃还是不肯回自己的娘家人,在吐蕃做了31年的寡妇。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我们就来谈谈这名大唐的大小姐吧。

古代的时候,刘备去见诸葛亮,大唐有“三顾茅庐”的松赞干布,向文成公主求婚,文成的容貌又是何等的美丽,才能让松赞干布如此卑躬屈膝?

最让人吃惊的是,直到松赞干布和文成王妃结婚,他都不清楚自己的容貌和容貌,更不清楚自己要嫁给谁。

吐蕃平定叛乱,松赞干布便打算前往长安提亲,他是一名雄心勃勃的君王,与大唐结盟,对百利无害,于是他毅然选择了迎娶大唐的一名郡主。

这个时候,大唐已经到了最巅峰的时候,已经没有必要通过这种手段来解决问题,所以唐太宗没有任何的迟疑。

提亲的使节返回吐蕃,将这一切告诉了松赞干布,对于此事,松赞干布大为恼火,但却没有把责任推给大唐,而是认为自己的诚意不够。

过了几日,他又派人送来了一份大礼,又送来了数十盒黄金首饰,唐太宗又一次推辞,松赞干布勃然大怒。

他从吐蕃调集了二十万大军,准备进攻大唐,得到消息的唐太宗也派出兵马迎战,两军对峙了一个多月,最后被击溃。

大唐军队强大,吐蕃人骁勇善战,两国谁也不想打仗,最终,松赞干布选择了退兵,然后又派遣了三个使节去大唐提亲。

这一战之后,唐太宗见识到吐蕃的强大,明白没有理由因为一桩婚事就和吐蕃结下死敌,所以唐太宗考虑再三,还是同意了。

但是他也没办法把自己最疼爱的小女儿许配给吐蕃,于是唐太宗就从皇族中选出一位女眷,赐她为王妃,与松赞干布成婚。

这个可怜的皇族女人叫文成。

贞观十五年,文成王妃从长安程,带来了大量的彩礼,其中有5000多名工匠,5000多名牲口,3800多个植物种子,还有无数的档案。

这一次和亲之行,可以说是惊世骇俗,大唐方面确实是赏赐了文成公主,一行人浩浩荡荡,翻山越岭,千里迢迢,才抵达拉萨。

吐蕃在唐代被誉为“蛮夷”,文成公主在与吐蕃结婚前,就已经很紧张了。

松赞干布号称“宠妻狂魔”,和文成王妃相处,简直是要把满天繁星都献给她。

文成公主还没有抵达吐蕃,松赞干布就亲自迎接,吐蕃的子民们更是欢呼雀跃,恭维文成公主出嫁。

因为老婆不太喜欢吐蕃的习俗,所以松赞干布马上就把他给废除了,因为他的老婆不适应吐蕃人的服饰,所以松赞干布就把大唐的绸缎穿在了身上。

文成王妃温柔贤惠,松赞干布对她宠爱有加,两人恩爱有加,过着很好的生活。

文成王妃将中原的大量文化带入吐蕃,教导吐蕃人民耕种、劳作,传授中原耕种之道,数年内,吐蕃的粮食丰收,步入了一个崭新的文明纪元。

文成公主成为吐蕃百姓心目中的“神”。

就算是松赞干布,也很欣赏这个女人,特意在布达拉宫上建造了一座雄伟的宫殿,以博得文成公主的好感。

松赞干布还在布达拉宫的图画上,描绘了由长安抵达拉萨的文成王妃,受到民众的热情接待。

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文成公主在吐蕃的身份很高,这是因为她受到了民众的尊敬,也因为她的夫君对她的疼爱。

而大唐和吐蕃的交情,也是文成公主的功劳,在未来的一百多年里,两国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商业联系。

可以说是文成郡主一手缔造了大唐近百年的太平盛世。

[图片15]

但文成公主却是一个人,她远在吐蕃,一个人住在异国,自然没有中原那么自由,而且松赞干布在她和吐蕃结婚后9年,就去世了。

那年,松赞干布年34,就夭折了,而文成王妃则是早早的守了寡。

只是此时文成公主的情况有些难堪,原本她是受到夫君的恩宠,身份尊贵,但是如今她的夫君已经去世,按吐蕃的风俗,她应该与之同归于尽。

[图片17]

吐蕃的官员们以习俗为借口,强迫文成公主陪葬,大唐方面也是因为此事,文成公主才得以逃脱。

当时的唐高宗陛下对文成公主的所作所为非常钦佩,当他知道文成的情况后,便决定将她带到唐国。

本来她还以为文成公主已经陷入了困境,一定会答应回到大唐,谁知道她竟然不肯接受唐高宗的邀请,甚至还在吐蕃呆了一辈子。

至于为什么会这样,可以追溯到文成公主的身世。

[图片19]

文成和松赞干布一生一世,吐蕃人民对文成公主更是推崇备至,文成早就把吐蕃视为自己的故乡。

而她的夫君也被埋在了那里,比起大唐,她更想守护自己的夫君。

而且那个时候,吐蕃百姓对她感激涕零,把文成公主奉为皇后,或许在这种情况下,她应该过着比大唐更加幸福的日子。

但这并非最重要的理由,文成王妃之所以会在吐蕃成为寡妇,是因为她心中有更重要的东西要做。

[图片21]

唐太宗亲自说他“以一敌十”,她一个柔柔弱小的女人,竟然做出了许多将领都做不到的成绩。

文成郡主虽然娇弱,但意志坚定,凭借一人之功,守住了大唐百年太平。

但这并不是因为她的婚事,而是因为文成公主对大唐的贡献,为了大唐的安宁,她甘愿在这里多做31年的侍妾。

她之所以把吐蕃当做自己的家园,最主要的是,她这个“文成公主”,其实是皇室的女儿。

[图片23]

如果她在吐蕃还能继续当“王后”,那么她回了大唐,又会变成什么样子?

那个时候的女人,就算是死了,也不可能再回自己的家里,只有被丈夫离了婚,她的妻子也不会回来。

文成郡主一回大唐,便真的很为难了,她没有理由留在皇宫里,也没有留在家里的道理。

而且文成公主博览群书,见识广博,与其在大唐虚度余生,不如在吐蕃继续传播中原的文明,将吐蕃发展得越来越强大。

[图片25]

大唐与吐蕃的关系,是因为文成公主的存在,才能让两国相安无事,而且还能增进两国的商贸。

文成公主可以说是一个博大的女子,她的胸怀甚至超过了很多男人,她为大唐所作的一切,丝毫不逊色于战场之上的将军。

她一辈子没有孩子,但她在吐蕃孤独地生活了31年。

文成王妃于680年病故,吐蕃人得知后痛哭流涕,吐蕃皇室也为她举行了盛大的丧事。

[图片27]

唐高宗得知此事,伤心欲绝,当晚派遣使节前往吐蕃哀悼,民众对文成公主的功绩表示感激,并为其塑像,现在还在拉萨。

后人把文成公主的事迹写成戏剧、民间传说等,藏族文化得以迅速发展,其中文成公主居于重要地位。

她在很多人心目中都是“神灵”,不过从她的经历来看,她也是一个活生生的人类。

她的所作所为,让所有人都为之折服,可是在失去了她的丈夫之后,她的痛苦和孤独,却只有她自己清楚。

更多文章

  • 世人只知道文成公主入藏,和亲功劳巨大,却不知晓她的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循迹故事汇标签:文成公主,松赞干布,李世民,薛仁贵,吐蕃,唐朝

    前言不论是在中国还是在外国,封建王朝之间彼此联姻都是一件相当正常的事情。皇室之间的婚姻可不仅仅只是单纯的你情我愿,相反,皇室成员的婚姻基本上是没有任何自由可言的,他们的婚姻其实就是政治交易,能够价值最大化才是皇室的追求。而我国古代也有非常多联姻的故事,其中广为人知的就有昭君出塞以及文成公主进藏。昭君

  • 历史上真实的文成公主,为何晚年要靠装疯卖傻活命?

    历史解密编辑:过往烟窗标签:文成公主,松赞干布,李世民,王昭君,匈奴

    古诗中提到: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家向黄昏。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王昭君为了完成和亲任务,所以义无反顾地踏上了匈奴的领地,是后人们所尊敬的女子。但其实在古诗这方面,后人在学习和亲这一篇章的时候,大部分的古诗都是围绕着汉朝时期的公主,所以这也就给了后人一个错觉:难道所有的和亲工作都是在汉朝时期吗?其实不是的

  • 文成公主:大家只知她入藏和亲,功劳巨大,却不知她最后的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懂点历史赵富贵标签:文成公主,松赞干布,李世民,吐谷浑,薛仁贵

    在历史的长河之中,作为金枝玉叶的公主,若是她们生不逢时,遇到战乱,很有可能被送去和亲,唐朝的文成公主就是一个例子。唐太宗贞观十五年,一名女子从长安出发,接受使命远赴西藏嫁给松赞干布,这名女子就是后世著名的文成公主。文成公主远嫁新疆之后,带去了中原先进的农业设备,各种书籍文化,促进了吐蕃的经济文化发展

  • 远嫁吐蕃的文成公主,为何宁愿守寡31年,也不愿回到大唐?

    历史解密编辑:百年史记标签:文成公主,吐蕃,松赞干布,李世民,李治,长安

    文成公主远嫁吐蕃,短短9年就成为了寡妇,松赞干布逝世后,她差点被吐蕃大臣逼迫殉葬,唐高宗也多次想将她召回。但尽管这样,文成公主却拒绝回到娘家,而是选择留在吐蕃守寡31年。这究竟是为什么?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这位了不起的大唐公主。古有刘备三顾茅庐拜访诸葛亮,大唐有松赞干布“三顾茅庐”求娶文成公主,那么文

  • 文成公主:大家只知她入藏和亲,功劳巨大,却不知她最后的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小镇诗人标签:文成公主,松赞干布,李世民,李治

    我国古代王朝中除了明朝以外,多少都出现过派出公主或者是宗室女和亲的情况,一来可以维护两国的和平邦交,二来可以做到文化交流,共同发展,纵观历史,我国为和亲做出巨大贡献的女子有很多,前有王昭君嫁去匈奴当地换来了西汉数十年和平,后有文成公主嫁去吐蕃,为唐朝和吐蕃的和平发展做出巨大贡献,但其实文成公主虽有公

  • 文成公主被唐太宗和亲,赢丈夫欢心两国和平,之后公主却成牺牲品

    历史解密编辑:葡萄侃故事标签:唐军,唐朝,隋朝,李世民,唐王朝,唐太宗,书法家,文成公主,松赞干布

    文物就是会说话的历史,也是历史的见证,隐藏着尘封已久的历史故事,历史上的人物,谁留下的文物最多,或者与其有关的文物多,说明他(她)的贡献和影响力最大;拉萨的大昭寺,小昭寺,赞布林卡,布达拉宫,都与一个共同的名字联系在一起,那就是大唐帝国的文成公主;她为唐朝和吐蕃的和平做出重大贡献。谈到吐蕃,起源于7

  • 文成公主:世人皆知她入藏和亲贡献巨大,却不知她的结局凄惨无比

    历史解密编辑:枕猫标签:文成公主,松赞干布,李世民,匈奴

    和亲是我国古代多朝帝王用来维护和其他各国之间政治关系的一种行为,一来可以用这样的方式来表示我朝的加恩,稳定边境的匈奴不再侵扰来犯,二来促进周边各国与我朝的文化互通往来。但也有一部分大臣认为选择联姻是一种示弱的行为,若是一个王朝当真强大,又怎么需要一名女子远嫁来换取安定?追溯历史只有大明朝没有派出过公

  • 许多人只知文成公主入藏,和亲功劳大,却鲜有人知晓她的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地宫丝绒标签:文成公主,松赞干布,李世民,入藏,吐蕃

    遣妾一身安社稷,不知何处用将军;在我国古代时期,统治者为了平息两国之间的战事或是为了休养生息积蓄力量,通常会采用和亲政策,以求兵不血刃的解决争端!“无汉之和亲,无唐之结盟,无宋之纳岁薄币,亦无兄弟敌国之礼”这也是让多数人喜爱明朝的重要原因!但是其他的王朝在和亲上可是下足了功夫。比如说汉朝最经典的就是

  • 文成公主:人们只知她入藏和亲,贡献巨大,却不知她最后的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文成公主,松赞干布,李世民,吐谷浑,吐蕃

    和亲是古代皇室公主生下来就具备的任务,她们的婚姻不仅仅是她们的事情更关乎着国家政治和社会安定。所以大多数公主出嫁的对象都是经过皇帝层层挑选所选出来的对政治最有利之人。纵观古代史,强大的王朝中只有明朝没有和亲。 即便是创造了大唐盛世的唐朝都为了维护国家利益,让公主出嫁。和亲的高峰出现在

  • 历史上文成公主出嫁时带了哪些嫁妆?

    历史解密编辑:书瑶的历史花园标签:嫁妆,吐蕃,李世民,吐谷浑,文成公主,松赞干布

    在唐朝时期,女性往往没有地位,甚至被当做一种交易品。而“和亲”这种政治手段,在历史长河中也多少包含着皇室的无奈和屈辱。但对于唐朝来说,“和亲”的意义多少有些变化,它提现出一种卓越的政治智慧。公元638年,青藏高原上的吐蕃国王松赞干布向唐朝求婚,但唐太宗却回绝了他的请求。松赞干布非常愤怒,致书给唐太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