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高至明日月,至亲至疏夫妻。李冶的传记,就想起了黄家驹的这句歌词。
李冶李季兰,是"唐代四大女诗人"之一。刘长卿谓其为女中诗豪,男诗豪是刘禹锡。
李冶六岁那年,曾写诗句"经时未架却,心绪乱纵横。""架却",谐音"嫁却"。六岁的娃娃,才情是有的,心思吓坏了她老爸:这娃娃,长大咋了呀!
父恚曰:"必失行妇也。"
老爸把她送到道观当道士,这也没有改变她的心性。之后真是放纵自我,诗酒风流,妥妥的文艺圈的大姐大。
人长得俏,诗写得好,据说生性浪漫,爱作雅谑,这谁不喜欢?茶圣陆羽和诗僧释皎然都喜欢得不得了。
(据说深爱李季兰的陆羽被无情的拒了,而深爱皎然的李季兰也被无情的拒了)
有意思的是李冶还和著名的诗人刘长卿讲段子,经常“开车”:
刘长卿隐疾疝气,酒席间,李冶用陶渊明的诗调笑:山气日夕佳(与疝气谐音)。“五言长城”刘长卿那绝对不是浪得虚名,立即回怼:众鸟欣有托。
听听,听听,不能细想,这关系都处到什么地步了。
这名气大的,连当时的皇上都知晓了,唐代宗李豫得知她的才华,特地召见已进入暮年的李冶赴京入宫,见面后直呼“俊妪”。
“俊妪”就是“漂亮的太太”,陕西人听这句话很熟悉。
不过,李冶的人生结局却不是很好。建安四年,大将朱泚发动泾原兵变意图谋朝篡位,朱泚叛乱被平定后,李冶受到牵连。
有人考证说兵变的时候,唐德宗从皇宫逃跑,朱泚就要留在宫中的李冶给他献诗,从而受到唐德宗的追究。
李季兰死得很惨,“扑杀”,被套入麻袋后乱棍打死。
李冶流传最广的诗就是《八至》。这首诗有哲理性,道尽人世间的世态人情。更像是一个“偈子”。
李冶终身是一个女道人,修道之人有所感悟,倒是顺理。但是看破做不到,大多数人的结局都是如此呀。
原谅我这一生不羁放纵爱自由
也会怕有一天会跌倒
背弃了理想谁人都可以
那会怕有一天只你共我
两耕斋闲话:闲来喝茶,梦里拈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