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春晓》作者是杜甫还是孟浩然?教辅书这都弄不明白,真害人不浅

《春晓》作者是杜甫还是孟浩然?教辅书这都弄不明白,真害人不浅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小当家的教育 访问量:4507 更新时间:2024/4/14 3:42:59

当学生长大一点,开始接触学习的时候,家长就操碎了心,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也有网友说教育越来越内卷,甚至从上幼儿园之前家长就会给孩子渗透知识。

给孩子放故事、古诗等,好让他们能有个印象,如果是从胎教就开始做起的话,那就更卷了,家长们也真是操碎了心。

这也是为了学生以后着想,家长的做法也可以理解。况且蒙教育真的也很重要,等到学生稍微大一些,家长就要给孩子购买书籍了,一般都是诗词类的,为以后学习打基础。

但市面上的书籍琳琅满目,有些出版社是不负责的,犯一些低级错误,很难让人再相信,家长购买的时候可真要好好辨别。

《春晓》作者是浩然还是杜甫?教辅书这都能弄错,这么教育可还行?

一位家长给孩子购买了两本课外教辅书,其中都有《春晓》,这也是我们耳熟能详的一首诗,但两首诗之间却出现了争议,教材上这首诗的作者居然不是同一个人。

一本上写着孟浩然,一本上则写着杜甫,那它的作者到底是杜甫还是孟浩然呢?相信背过这首诗的人肯定会异口同声的说是孟浩然,但一些大人或许因为年代久远早已经忘了。

而为了确认正确的答案,家长还去网上查了查,就是孟浩然的诗。可这么简单的知识点教辅书都弄不明白,如果学生学错了,连古诗的作者是谁都搞不清楚,学它还有什么意义。

看了现在的教辅材料后,家长不免有些担忧,也很难想象还有哪些知识点也是错的。这是被发现了的,没有发现的说不定正在荼毒当代的学生们,这真是害人不浅啊。

网友看了瞬间炸锅:到底还有多少个“曹轩”?

任谁看了这种错误都很难忍住不发火,尤其是那些有孩子的家长,学生都在这种教育里成长起来的话,将来还能记住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吗?还能成为人才吗?

有的网友也调侃说:“作者可能名孟浩然,字杜甫,号李白”。也有网友直接质疑到:“到底还有多少个曹文轩,到底还要荼毒多少中小学生才算完?什么时候才能整治这种现象?”

也不怪网友这么说,曹文轩的作品确实从插画到内容都不适合学生去读,也因此他的书才成为了禁书。这样的人当教材副主编确实也会对学生造成很大影响,教材整治真的该出手了。

对于这种事情发生,出版社是有责任的,相关负责人审核不认真,学生的教育无小事,出现错误影响很大。

所以,出版社一定要吸取经验教训,要认真审查,包括内容是否有错误,插图合不合适等,对小孩子负责,不然出了问题也要去追责的,还会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学生学习无小事,教辅材料家长也要认真挑选,才能起到更好的作用

家长给孩子购买教辅书一定要去正规书店购买,更可靠一些,就算是出现问题,也方便反馈。如果不知道什么样的教辅书更加权威,更适合学习,也可以询问老师,让老师推荐。

但明确规定老师不可以给学生统一订材料或者是书籍,如果发现有这种情况,家长也可以及时反馈给学校。

家长要购买符合孩子年龄段的书籍,这样才能有好的学习效果,同时也能避免不给学生带来很大的学习压力。

不尊重学生接受知识和学习的规律,拔苗助长也是没用的,还有很多名著书也是一样,都有不同年龄段的,家长要看好再购买,适合孩子的读物很重要。

同时家长辅导学生功课的时候也要多加细心,虽然课程大体上和自己当年学的差距不大,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也可能有细微的差别。

就比如字的读音等,为了方便理解,读音就发生了变化,古诗词中最常见。家长不要凭借印象去教学生,要以他们学校发的教材为准,还可以和老师确认一下,以免误导。

最后总结

《春晓》的作者可以肯定就是孟浩然,至于两本书不一样,那写杜甫的那本书一定是出现了失误,这种知识点大家还可以发现,如果更难一点的呢?误导了学生谁能够负责?

出版社的责任重大,任何书籍或者教材出版都应该更认真仔细一些,别马虎大意。也希望相关部门能够严查,杜绝此类事情再次发生,无论是教材,还是教辅书都要严谨。

今日讨论话题:你们对这件事怎么看?来一起交流分享吧。

标签: 杜甫孟浩然春晓曹文轩李白

更多文章

  • 孟浩然的摆烂人生

    历史解密编辑:中国青年出版社标签:孟浩然,王维,王昌龄,唐玄宗,杜甫

    盛唐时期知名诗人“孟浩然”这个IP亦算响亮。说起庾开府、鲍参军,可能很多人并未听过他们的名字,但是孟浩然,从现代知名度上来说,应是仅次于李白、杜甫的顶流人物了。然而,这样一个人物并未取得世俗意义上的成功,选择摆烂半生,最终落得布衣终身、死亦荒唐的结果。躺平的前半生孟公40岁之前几乎都在老家襄阳,从少

  • 《千家诗》143 孟浩然《春晓》

    历史解密编辑:每日一首古诗词标签:孟浩然,春晓,王维,王昌龄,千家诗

    春晓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今天我们一起分享唐代著名诗人孟浩然的一首诗——《春晓》,我们先一起来欣赏一下。春晓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这首诗,你肯定很小的时候就会背了,反正我记得,我上幼儿园的时候就会这首诗。当时是我们老师给我们讲的,我的唯

  • 杜甫与孟浩然这两位大诗人,一个死于吃牛肉,一个死于吃鱼

    历史解密编辑:讲史事标签:杜甫,唐朝,诗人,孟浩然,王昌龄,唐玄宗,千古名句

    一个心系天下,忧国忧民,被后人誉为“诗圣”;一个浪迹天涯,表达对山水的热爱,被后人称为“山人”。杜甫和孟浩然的人生轨迹和诗风大相径庭,但他们都是因食而死,杜甫是吃牛肉而死,孟浩然是因吃鱼而死。唐宗大历五年(公元770年),杜甫住在湖南耒阳。 ,他只好委身于此,等洪水退去再做打算。耒阳县令聂大师知道后

  • 徐达、孟浩然等名人,均是“疽发背而亡”,“疽”到底是什么病?

    历史解密编辑:大师兄讲段子标签:孟浩然,徐达,范增,刘表,项羽

    古代的人大都不长寿,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医疗技术水平的不发达。无论是看古代小说比如《红楼梦》,还是古装剧比如《甄嬛传》,里面不乏各种贵人、小姐因得风寒或者肺痨等疾病去世,但这些在古代的大夫看来束手无策的疾病,放在现代也没那么可怕。今天笔者想解读的疾病来自古语“疽发背而亡”。“疽发背而亡”“疽发背

  • 孟浩然 秋宵月下有怀

    历史解密编辑:一起学诗词标签:孟浩然,月下,秋宵

    孟浩然 秋宵月下有怀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庭槐寒影疏,邻杵夜声急。佳期旷何许,望望空伫立。

  • 孟浩然最经典的10首诗,唐朝诗人的半壁江山居然都是他的粉丝

    历史解密编辑:中华诗文学习标签:李白,杜甫,王维,诗人,唐朝,孟浩然,张九龄,王昌龄,千古名句

    孟浩然(689年—740年),字浩然,号孟山人,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孟诗绝大部分为五言短篇,多写山水田园和隐居的逸兴以及羁旅行役的心情。孟浩然的才华,吸引了很多粉丝,就连大名鼎鼎的李白、杜甫、张九龄、王维、王昌龄都和他成为了挚友。世人曾这么形容:杜甫给李白写了很多诗,

  • 孟浩然本有希望出任高官,因错背两句诗惹怒皇帝,最终与仕途无缘

    历史解密编辑:地宫丝绒标签:孟浩然,王维,李白,王昌龄,张九龄,唐玄宗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是一首印刻在小学课本上的古诗,李白这个大唐浪漫主义的代表,羽化而登仙的酒鬼,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他一生没有仰慕过什么人,孟浩然是其中一个。孟浩然是唐朝山水田园诗的先行者,与大诗人王维齐名,人称“王孟”。孟浩然为人豪爽大度,常常解人之难,一生纵情山水之间,一生未

  • 故事:孟浩然吟诗看天堪地成半仙,下不下雨说了算

    历史解密编辑:画个圈圈吧标签:孟浩然,王维,唐玄宗,诗人

    唐朝诗人辈出,其中山水诗公认孟浩然和王维写的最多,也最好。孟浩然是襄阳人,和王维是挚友,交情深厚,王维甚至多次在唐玄宗面前举荐孟浩然,然而阴差阳错,孟浩然诗写得好,却不是当官的材料,得罪了唐玄宗,一生也没捞到一官半职。所谓“文无第一,武无第二”,王维和孟浩然虽是好友,但在诗词方面还是暗暗较量,分个上

  • 王昌龄最经典的10首唐诗,不输李白孟浩然,每一首都是千古名作

    历史解密编辑:诗词世界标签:李白,孟浩然,闺怨,王昌龄,唐诗

    胸藏文墨怀如谷,腹有诗书气自华他被称为“七绝圣手”,在整个唐代,只有李白可与他的七绝诗相提并论。他与孟浩然、高适、王维、李白、岑参等结交,留下一段段友谊的佳话。他是王昌龄。他能写昂扬的边塞诗,如“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他也能写缠绵的闺怨诗,如“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他还能写难

  • 除夕无法归家,孟浩然一点都不伤感,原来是招待的人付出太大

    历史解密编辑:山光客标签:孟浩然,归家,诗词,张子容,张少府,故园

    有钱没钱,回家过年,每年的除夕夜都被赋予了别样的意味—团圆。通讯和交通工具无法像现在一样,突破时空限制,所以古人比今人更加重视这个节日。如果在除夕夜无法归家,绝大多数人的感受都是孤独寂寞。当然,也有例外,就像孟浩然就一点都不伤感,因为他的除夕夜,是在张少府家度过。《岁除夜会乐城张少府宅》唐•孟浩然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