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人过五十,读懂李煜的4句诗词,才明白人生是一场归途

人过五十,读懂李煜的4句诗词,才明白人生是一场归途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布衣粗食68 访问量:4170 更新时间:2024/1/26 2:09:30

四十而不惑,无知知天命。

当我们来到五十岁,人生已经过半,感悟颇多。

可是你到底明白了什么呢?认真想来,又似乎什么都明白。

南唐后主李煜,前半生,是帝王;后半生,是阶下囚。

一边是诗词造诣,空前绝后,一边是治国方式,不得要领。

把李煜的四句诗词,和我们的人生联系起来,就会明白,人生是一场归途。两手空空来,两手空空走,一切都要归零。

01

富贵再多,也是过眼云烟。

诗词:世事漫随流水,算来一梦浮生;醉乡路稳宜频到,此外不堪行。

译文:世上的一切,如流水一样东去,人的一生,就像一场梦一样。富贵再多,也一去不复返了。若是有可能,还不如过乡里人的生活,无忧无虑,自由自在。

开宝八年,南唐被宋朝消灭,李煜被封为“违命侯”。

曾经的他,富贵显达,但是如今的他,失去了一切,连起码的人生自由都没有了。

想起一句名言:“知足是穷人富有;贪婪是富人贫穷。”

我们心心念念要活得富贵,可是在拼命追求富贵的时候,人生的困顿的,也是有欲望的;当自己腰缠万贯的时候,过上了奢靡的生活,又陷入了浑浑噩噩之中。

钱财是身外之物,若是我们五十岁之后,还拼命去追求,那就是作茧自缚。也许你退休了,还在叫苦连天。

留下大量的钱财,子孙不会买账,反而会败家。财富是用来滋养生活的,花掉吧,这是财富本有的归途。

02

情感再好,终要一个人独行。

诗词: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译文:离别的仇恨,如春天的野草,蓬勃生长,但离别的人,却难以相见了。

当年,李煜派弟弟李从善去宋朝进贡,然后被扣押,再也不能回到南唐了。兄弟情谊,只剩下痛苦的思念了。

人生一路走来,我们身边有父母、兄弟姐妹、孩子,还有爱人、亲戚朋友等。可是有多少人,会一直陪你呢?

多数的人,都会走散,只是走散的形式不同而已。

孩子长大了,翅膀硬了,就会飞走;父母会老去,一别永别;朋友一起获利,利益得到了,关系也淡漠了;兄弟姐妹各自有家庭,顾此失彼。

一个人徐徐独行,这是不可回避的现实。

就像《目送》里写的:“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著,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

一开始是父母目送你远行,独自闯荡;后来是你目送子女独自远行。中途,太多熟悉的人,后来都是熟悉的陌生人。

当感情变成了思念和牵挂,也就在归去了,淡化了。

03

时间再多,人生不过百年。

诗词: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译文:落花有意流水无情,就算你哭着留恋,仍旧是徒劳的,流水东流不止,时光一去不回。

春天是美好的,但也是多愁善感的,诗人看到落花,泪流满面。

谁都希望青春永驻,总是朝气蓬勃的样子,可是时光催人老。当春天来临的时候,还意味着你老了一岁。

更令人伤感的是,“君看今日树头花,不是去年枝上朵”。

时光在轮回,今年好像去年一样,但又不太一样。你好像仍旧年轻,但是对着镜子,发现了皱纹和白发。

按照“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原理,就会发现,你本来是“无”的,后来你消失了,仍旧是“无”。

这个世界,我们来过,但其实是匆匆忙忙走过,不带走一片云彩,留下的痕迹,也终究会消散。哪怕是刻在石碑上的铭文,也会风化,模糊不清。

04

记忆再美,仍旧会淡忘殆尽。

诗词: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

译文:离开南唐的时候,有乐队在演奏离别的歌,让人悲伤,却只能对宫女流泪。

李煜在位的时候,宠爱的女人很多,他还建立了奢华的亭子,仅仅容下他和爱姬周氏两个人。

七夕节,宫女为他奏乐,到天亮才离去——归时休放烛光红,待踏马蹄清夜月。

皇后小周后,和李煜一起被囚,熬过了三年,最后客死他乡。

昨日的一切,好像做梦一样。等梦醒来,又似乎什么都想不起来了。隐约之间,一切都淡化了。

张爱玲说过:“回忆永远是惆怅,愉快的使人觉得:可惜已经完了,不愉快的想起来还是伤心。”

越是拼命要回忆什么,越容易忘记。若是坚持要找回来,反而是纠缠自己了。

更要命的是,你在回忆“他”,“他”却早已忘记了你。一切都是一厢情愿而已。

我们出生的时候,就如一张白纸一样,什么都不知道,什么都要问一个“为什么”。

后来知道的东西多了,经历的美好和糟糕也多了,反而很不想接受什么了。人到底是要学会舍去的。

让记忆清零,人生有了更多的留白,才能找到童年的美好。

05

《极简力》里有句话:“清理掉你的缓存,适时把自己归零,才会不断追求卓越,在归零之后赢得新的成绩。”

人,上半生拼命得到,后半生慢慢舍去;上半生拼命上坡,后半生顺势下坡。

我们终将是一场归途,从无到有,从有到无,时不时重自己,从头来过。

从岁月里得到的,都还给岁月好了,不要抓得太紧。

一松手,什么都没有,什么都有。

作者:布衣粗食。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

更多文章

  • 李煜深夜从梦中惊醒,写一首《浪淘沙令》,将悲伤之情写到了极致

    历史解密编辑:行走的荷尔标签:李煜,浪淘沙令,陆游,皇帝,一首,庄子,宋徽宗,浪淘沙,艺术家,五代十国,声乐

    相传,南唐后主李煜年轻的时候,也是一位励精图治的好皇帝。他在国将不国,人心扰乱的危急时刻,从他父亲李璟的手上,接下了南唐这个内忧外患的烂摊子。尽管他励精图治,想要复兴国家,但是当时南唐的元老大臣们却尸位素餐、不思变革,最后积重难返。在这种情况下,李煜已是无力回天。极度失望下的李煜,开始倾心佛教。结果

  • 南唐后主李煜结局悲催,但非宋太祖之过,要怪就怪赵二和李煜自己

    历史解密编辑:娱乐计划儿标签:李煜,宋太祖,赵二,宋太宗

    南唐最后一个皇帝李煜,不同于乐不思蜀的刘阿斗,也不同于耽于女色的陈叔宝,最后李煜的遇难,后人更多的是同情与哀叹。不能说李煜是一位有作为的帝王,但肯定可以说他是一位努力的帝王,也是一位勇敢的诗人,其绝笔之作《虞美人》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更是成了千古绝唱。最后南唐被宋太祖的北宋攻灭,

  • 李煜夜晚和她幽会,写下这首云雨词,堪称最污,句句香艳不已

    历史解密编辑:故事一箩筐标签:李煜,云雨词,幽会,李商隐,小周后

    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里总有那么些最难忘且最能打动自己、跟随着内心去做的时刻,或悲欢、或离愁、或伤感、或欣喜,我们的生命便是由这点点滴的情感所累积而成的。我们生而为人,如果没有情,那该多么的可怕。一切都是那么的冷漠,一切都是那么的荒芜,一切都是那么的空虚,没有一丝一毫的生机,处处像死物一般,矗立在这世间。

  • 李煜,南唐的来世今生

    历史解密编辑:绿叶的情感标签:李煜,高骈,宋太祖,后周世宗,黄巢,李克用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李煜的这一首诗使南唐成为了五代十国中十国知名度最高的王朝,那么这个南唐究竟如何而来,又如何消亡。说起南唐,就要从名将兼大诗人高骈说起,唐末的时候正是他镇守淮南。这个时候因为黄巢闹得天下大乱,高骈也就有了割据一方的心思。所以当883年杨行密占领庐州的时候,高骈反而保

  • 李清照在浙江避难,写下一首《武陵春》,比肩李煜绝笔《虞美人》

    历史解密编辑:地宫丝绒标签:李清照,李煜,武陵春,王之涣,虞美人

    宋朝第一才女李清照最擅写“愁”,她在浙江避难时,写的《武陵春·风往尘香花已尽》中有一压轴名句:“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这句话常常被人拿来与李后主绝笔《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相提并论,被认为是宋词写愁“最好”的两个句子。李后主用“一江春水”来比喻“愁

  • 李煜写了首词700年无人模仿,清朝词人睡不着仿一首,超越原作

    历史解密编辑:惊鸿似人间标签:李煜,纳兰容若,睡不着,杜甫

    当今社会,网络发达,移动端的广泛普及带动了自媒体行业的寻乌发展,这在很大程度上便利了人们的生活,但是,飞速发展的科技同样也是一把双刃剑,对于人们最重要的是什么?赚钱,这也是大量人群投入到移动端媒体的主要原因。鱼龙混杂的一股脑涌入,就导致了质量的参差不齐,有些人只是见到别人来钱快,还没有现在摸清门道的

  • 从王到囚,李煜都经历了什么,才能写出一首首绝词

    历史解密编辑:生活磁场标签:李煜,宋太祖,宋太宗,后主,项羽,小周后

    李煜,原名李从嘉,字重光,号钟隐、莲峰居士。他是南唐中主李璟第六子,于宋建隆二年(公元961年)继位。开宝八年(公元975年),国破降宋,被俘至汴京,封为右千牛卫上将军、违命侯。太平兴国三年(公元978年)七月七日,经历了亡国之君的囚徒生涯后,李煜死于汴京,世称南唐后主、李后主。李煜精书法、工绘画、

  • 李煜派大才子出使北宋,朝中无人敢接待,赵匡胤:找十个文盲侍卫

    历史解密编辑:暴龙历史记标签:李煜,宋太祖,韩熙载,宰相,徐铉

    960年,赵匡胤称帝建国,961年,南唐后主李煜继位,奉北宋为正统,岁贡保平安。入宋进贡的使者都是李煜千挑万选出来的,比如冯延鲁、韩熙载、徐铉、周惟简等,其中又以徐铉为使者入宋发生的故事最为著名。徐铉是南唐著名的大才子、大学士。他十岁就能写文,声名远播,是和韩熙载齐名的人物,被称为“韩徐”,韩熙载这

  • 李煜:人间不值得

    历史解密编辑:读书狗子标签:李煜,皇帝,娥皇,诗人,宋朝,宋太宗,陈叔宝,古典乐,五代十国,宋太祖赵匡胤

    ①宋太祖开宝八年(975年),冬,金陵,潇潇苦雨,凛凛寒风。此时的江南比往年时候要更冷一些。金陵城外钩矛林立,旌旗蔽空,昨日的厮杀声已被迎宾进行曲所替代……“吱呀,吱呀,……”,伴随着几声刺耳声,两扇厚重的城门被缓缓打开,一队人马白衣素缟,颓顿而出。走在最前面中年男子,半裸上体,背缚荆条,手捧方盒,

  • 先“作”再哭:从诗词中看美到极致,悲到可怜的李煜

    历史解密编辑:博览群书君标签:李煜,皇帝,宋朝,诗人,虞美人,宋太宗,古典乐,五代十国,先“作”再哭,宋太祖赵匡胤

    才高八斗不为夸,可怜薄命做君王。前半生,他是帝王;后半生,沦为阶下囚。《虞美人》之后,再无李煜。汴京城一处幽静的居所内,把酒当歌,对月长吁。他,提笔濡墨,写下一篇《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