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历史谜团:宋太祖赵匡胤到底死于何因?

历史谜团:宋太祖赵匡胤到底死于何因?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老道怪谭 访问量:4508 更新时间:2023/12/7 16:17:52

公元976年十月二十日的那天晚上,关于那天晚上到底发生了什么,并按照什么顺序发生的文献记录实在是太多了。有宋代不世出的史学大家司马光的个人笔记《涑水纪闻》;有当时的和尚释文莹所写的《续湘山野录》;还有南宋徐大焯的《烬余录》;南宋史学大家李焘的《续资治通鉴长编》;甚至还有《辽史》,就连契丹人都对赵匡胤的死有着自己的看法。但是对于历史我们却只知道结果,就是那晚大宋的开国皇帝,宋太祖赵匡胤驾崩了。

当天晚上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我们应该先参看司马光先生的《涑水纪闻》,但是很可惜,开头就是从“癸丑,上崩于万岁殿”开始,只写了赵匡胤死后发生了什么,绝口不提半点太祖之死的隐秘。

真正有头有尾情节丰富的,是文莹和尚的《续湘山野录》和徐大焯的《烬余录》。

《烬余录》,这本书里记载的事情非常香艳而经典——赵匡胤病了,昏迷中他最宠爱的妃子花蕊夫人在床前侍候,弟弟赵光义来探病。美色动人,光义把持不定,欲行不轨。把太祖皇帝给闹醒了,于是皇帝大怒,赵光义杀人……

《续湘山野录》写道——当宋太祖与太宗两位皇帝还是平民的时,一个道士曾经准确地预测出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的日期。可惜的是,赵匡胤当上皇帝,此人就不见了。直到他临死的那一年,这人才突然出现,赵匡胤大喜,直接问他我还能再活多久?

道士回答——在今年十月二十日的夜里,如果天气晴好,你还可以再多活十二年;如果阴,“则当速措置”。赵匡胤牢牢记着这些话,到了这一夜,他独自登上皇宫里的太清阁四面遥望,只见天清气朗、星斗明燦,他刚刚有些高兴,却不料突然间阴霾四起,天地陡变,只是片刻之间,大雪夹着冰雹从天而降……赵匡胤移仗下阁,急传宫钥开端门,召来自己的弟弟开封府尹赵光义。开始喝酒。守在外面的人,只能远远地看到,窗棂烛影之中,赵光义不时地离席站起,向后退缩,像是在推辞躲避着什么,其他的什么也听不见,更看不清。

等到他们喝完,已经三更天。这时大殿外积雪已有数寸之厚,赵匡胤和赵光义走了出来,所有的人都看到了赵匡胤拿着柱斧戳雪,回顾赵光义说——好做!好做!然后他独自回到殿里解衣就寢,鼻息如雷。到了五鼓时分,也就是天已经快大亮时,殿外的守卫人等就再也听不见任何的声音了,宋太祖已经在睡梦中死去。当天晚上,赵光义一直都在皇宫中,他马上就接受了他哥哥的遗诏,在赵匡胤的灵柩前即位,成为宋朝的第二位皇帝。

以上,就是著名的“斧声烛影”事件的最初出处。没错,就是由一个和尚说出来的,而且没有任何证据能够表明,该和尚这么说有什么根据。

更多文章

  • 赵匡胤将白起踢出武庙十哲,是因为白起杀降?赵匡胤在演一出戏

    历史解密编辑:学姐看生活标签:宋太祖,白起,秦国,秦王,武庙

    导语白起为战国时期的四大名将之一,他从底层士兵一步步走到了武安君的位置上,为大秦戎马一生未尝败绩,一代战神当之无愧。但是一提到白起,人们往往就会吐槽他的一点,就是他杀人太多。为何白起杀人这么多?动不动就是几万,几十万,他真的是一个“屠夫”吗?或者他真的嗜杀如命,喜欢杀人?我想没有一个人喜欢杀人,白起

  • 赵匡胤落魄时,王彦超拿出10贯钱打发他,赵匡胤称帝后如何对他?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宋太祖,王彦超,节度使,凤翔,陈桥兵变

    关于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的故事,人们最熟悉的应该是就是"陈桥兵变"和"黄袍加身"事件,赵匡胤的一生充满着传奇色彩,他从一个打工仔摇身一变成为了皇帝,没有向其他朝代改朝换代时一样有着许多流血牺牲,也没有过多的政治背景,更更何况当时正处于五代十国这样风云际会的乱世中,他上位后结束了当时中国的纷争局势,统一

  • 赵匡胤杯酒释兵权,诸多大将都乖乖交了,只有他直接拒绝:我不交

    历史解密编辑:阿乐聊文史标签:宋太祖,杯酒释兵权,后周世宗,陈桥兵变,郭威,范质

    “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简简单单的12个字,却深刻地揭示出了封建王朝时期,皇帝们为了加强中央集权而大肆屠杀功臣的现实。不过,凡事却也总有例外,比如说历史上著名的“杯酒释兵权”事件,赵匡胤面对那些功高震主的功臣时,采取的就是非常柔和的手段。甚至于有一人还不愿意交出兵权,不仅没有被赵匡胤杀害,

  • 没有他,赵匡胤拿什么杯酒释兵权?

    历史解密编辑:华夏史书论标签:宋太祖,后周世宗,郭威,周世宗,禁军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历史上关于赵匡胤的所有事件都被打上了“传奇”的标签——他喝了场酒,睡了个觉迷迷糊糊就被披上了黄袍;他兵不血刃就完成了改朝换代,成了宋王朝的开国皇帝;他组织了个酒局,那些军阀们就乖乖交出了兵权。仿佛就是,弹指间赵匡胤就干成了一系列大事。江湖上也将他的名字和秦皇汉武,唐太宗并列在了一

  • 赤须龙的前世今生——金兀术与赵匡胤

    历史解密编辑:一滴泪的时间啊标签:岳飞,赵构,唐朝,金兀术,宋太宗,赤须龙,五代十国,中国传统音乐,宋太祖赵匡胤

    五代十国是继南北朝之后,又一个混乱时期,各国之间相互讨伐,连年征战,以至民不聊生,天数有宋代周一统天下,于是玉帝遣凌霄殿盘缠龙柱的赤须龙临凡,转世赵匡胤,一统天下,拯救万民。烛影斧声赵匡胤出生时,天降异象。长大后,文韬武略无所不能,一条杆棒齐身,打下四百军州,助柴荣打下一片大好河山。柴荣死后,周主年

  • 揭秘宋太祖赵匡胤暴毙的隐情

    历史解密编辑:呆呆故事会标签:宋太祖,宋太宗,赵构,皇位,暴毙

    古代中国的皇帝虽然拥有至尊之位,但中国的皇宫中却从来都是充满杀气的,咱们且不说那些疆场战败的亡国之君。就是在盛世之时,高高在上的皇帝老爷们不明不白地一夜暴毙那也是常有的事——今天,要说的是宋朝的开国皇帝赵匡胤,公元976年,宋代开国之君赵匡胤一夜之间猝然离世,正史中没有他患病的记载,野史中的记载又说

  • 杯酒释兵权赵匡胤漏了此人,从此埋下隐患,最终被篡位

    历史解密编辑:体验娱乐说标签:皇帝,宋太宗,石守信,国防政策,军事政策,杯酒释兵权,中国军事制度,中国传统音乐,宋太祖赵匡胤

    杯酒释兵权赵匡胤漏了此人,从此埋下隐患,最终被篡位司马迁在《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记载了这样一句话,“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子何不去?”这句话最常出现在皇帝称帝后,对功勋大臣们的赶尽杀绝,没有更狠,只有最狠。建隆二年(公元961年)七月初九,宋太祖赵

  • 符彦卿下马,赵匡胤终于意识到弟弟已经不是那个老实乖巧的孩子

    历史解密编辑:史小趣标签:皇帝,宋朝,符彦卿,赵匡义,宋太宗,周世宗,五代十国,中国传统音乐,宋太祖赵匡胤

    赵匡胤杯酒释兵权,为何没有重用符彦卿?早已看出弟弟不是乖孩子读这篇文章,笔者先卖个关子,符彦卿是谁?他被成为是五代十国时期最完美的名将,他的三个女儿都成为皇后,其中大小符后是柴荣的皇后,还有一个女儿嫁给赵光义,后来又被追封为皇后,这与北周独孤伽罗父亲独孤信有的一拼,号称史上最牛老丈人之一。历史上著名

  • 赵匡胤黄袍加身前有哪些微妙的征兆?

    历史解密编辑:秀才吃瓜标签:宋太祖,节度使,周世宗,后周世宗,石守信,高怀德

    一、柴荣托孤后周显德六年(公元959年)五月三日,英年的后周皇帝柴荣看到手下将士仅几十天就收复了三关三州十七县,他从前线返回瓦桥关,志得意满地信马驰上一片高坡,他要临高一暏军容,当地老百姓牵牛载酒来欢迎他。柴荣随口问了一句:“此地何名?”有一个长者告知:“回陛下,故老相传,称之为病龙台!”古代以“龙

  • 赵匡胤杯酒释兵权时漏掉一人,此人不仅夺走他的江山,还谋害了他

    历史解密编辑:苏柒美妆妞标签:晋王,皇帝,唐朝,宋太宗,石守信,五代十国,杯酒释兵权,中国传统音乐,宋太祖赵匡胤

    要说五代十国时期谁最懂军官专政对朝廷的危害,那恐怕便是赵匡胤了,如果历代开国皇帝比出身的话,赵匡胤恐怕仅仅优于刘邦和朱元璋,赵匡胤的祖父赵敬都只是一个小小的涿州刺史,父亲赵弘殷也不过是一个厢指挥使。然而赵匡胤和弟弟赵光义却在短短十几年之类完成了底层豪门到开国皇族的转变,其中最大的功劳当然要归咎于五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