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赵匡胤参观武庙,突然指着白起塑像怒道:此等凶徒也配站在武庙?

赵匡胤参观武庙,突然指着白起塑像怒道:此等凶徒也配站在武庙?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历史故事上集 访问量:3236 更新时间:2023/12/13 5:21:58

赵匡胤参观武庙,突然指着白起塑像怒道:此等凶徒也配站在武庙?

白起是战国时期著名的秦军将领,在三十余年的戎马生涯中,他保持了不败战绩,立下赫赫战功,为秦帝国的统一大业做出巨大贡献。然而,长平之战坑杀四十万赵军降卒的决策,使白起成为千夫所指的历史罪人,甚至还影响了他本应崇高的军事地位。

首先,就让我们来简单回顾一下白起的惊人战绩。白起本出身于行伍,或许是个低级贵族,但他拥有与生俱来的军事天赋,因此才能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在他30多年的军事生涯中,他总共屠戮了百万敌军,为大秦辟地数千里。其中在伊阙之战中,白起斩杀韩魏联军24万,导致韩、魏大衰;其后,白起又领军数万突入楚国,击败百万楚军,攻破楚国的先祖之地,辟以为南郡,从此以后,楚国被迫东迁,沦为二流强国。

昭王48年(公元前259年),白起的军功到达了顶峰,他在长平之战中围歼了赵军45万,并尽数坑杀之。就当白起以为赵都邯郸已经是掌中之物时,应侯范雎却嫉妒他的战功,从中作梗,最终导致功败垂成。昭王50年11月,白起在范雎的谗毁之下,被迫自杀于杜邮,一代名将未得善终。

在后世,人们对白起的评价是相当矛盾的。对于秦人来说,白起是带领他们走向胜利的英雄。听闻他自杀后,“秦人怜之,乡邑皆祭祀焉”。但对于秦地以外的百姓来说,白起乃是不折不扣的恶魔。

纵观白起的军事生涯,可谓是血债累累。在攻楚之战中,他曾灭绝人性地掘开堤坝,冲毁鄢城,死难的无辜百姓达到数十万。此外,在长平之战中,白起悍然杀死40万降卒。直到今天,长平古战场仍然尸骨累累。

在唐代百姓心中,白起饱受因果轮回的报应,世代转生为猪,受人屠戮。同时,佛教经典也经常以白起为例,告诫大家不要做坏事,例如唐代沙门释道世撰《法苑珠林》卷七九《十恶篇·邪见部》“隋赵文昌”条记载:

“隋开皇十一年,内大府寺丞赵文昌死而复活,自述被召至阎罗王所,阎罗王念其专心持诵《金刚般若经》而放还阳世,差人引他出离地狱城,“少时出南门外,见一大粪坑,中有一人,头发片出。昌问引人:此是何人?引人答云:此是秦将白起,坑赵卒,寄禁此中,罪犹未了。”

简单翻译来,白起被埋在地狱粪坑之中,为他的杀戮行为而偿还。

相对于民间对白起的痛恨,官方却表现出不一样的态度。从民众的角度来看,白起屠杀无辜罪大恶极,但在朝廷看来,白起为国杀敌、尽忠,其行为是无可厚非的。虽然杀降行为应该被指责,但大体上功大于过。

因此在开元年间,白起作为武成王姜子牙的陪祀,供奉于武庙内,与张良诸葛亮、司马穰苴等人并列为武庙十哲,享受后人的香火。到了唐代宗年间,长安有人声称,自己看到“白起显灵”。白起对那人说,吐蕃即将入寇,但定将被打退。不久后,果然如“白起”所说。对此,唐代宗大喜过望,准备加封白起为“司空”,不过最终被李泌劝阻。

可以说,在朝廷看来,白起是保佑国家攻必克、战必胜的战神。

但到了宋代,白起的地位却得到了断崖式的下降。宋朝建国之初,宋太祖赵匡胤曾参观武成王——姜子牙庙,并观看了两廊的名将塑像。当他走到白起塑像面前时,突然用手杖指着白起骂道:

“起杀已降,不武之甚,何为受享于此?

在赵匡胤看来,白起屠杀降兵,简直是个人渣,因此不配配享于武庙。就这样,白起被剔除出“武庙十哲”的行列,再也未曾进入。

然而令人啼笑皆非的是,当国家面临入侵时,宋朝又重新捡回了白起,希望他拯救国家。大宋宣和年间,首都开封遭到女真人的进攻。为了拯救危局,宋徽宗不思抵抗,反求神拜佛,将白起重新请回了武庙,列为古代72名将之一。

在开封之战中,一位名叫郭京的神棍声称,自己能召唤白起以及天兵天将,定能打败女真人。然而郭京的装神弄鬼并没有奏效,白起和天兵天将始终未出现,而宋军却因大开城门而遭女真人攻入,北宋就此灭亡。

不过到了明代,白起的形象又有所好转。在道教的运作下,白起竟位列仙班,成为高明大帝、酆都大帝帐下的“八猛将”。由此,白起由厉鬼变成了神明,即使在民间,形象也大大好转。

更多文章

  • 赵匡胤杯酒释兵权,但却漏掉了一人,多年后此人夺了皇位

    历史解密编辑:八卦爱豆秀标签:宋太祖,宋太宗,皇位,杯酒释兵权,军权,皇帝

    公元960年,陈桥驿站,原本效忠于中原王朝的赵匡胤突然起兵造反,在众人的拥戴之下,披上了黄袍,自立为王,然后一路势如破竹,杀入京城,夺了政权。与所有开国皇帝一样,赵匡胤稳定政权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排除异己。但在登基时,赵匡胤就确定了大宋文人王朝的基调,所以并未像其他皇帝一样使用残忍的屠杀手段。他非常

  • 招数如出一辙,师父有个共同特点,宋江跟赵匡胤是不是一师之徒?

    历史解密编辑:文史鉴赏观标签:吴用,宋江,唐朝,宋太祖,师之徒,鲁智深,赵匡胤,五代十国,梁山好汉,中国传统音乐

    宋江造反失败了,其实他是很想造反成功并自己当上皇帝的。宋江不能不失败,有多大的心就能办多大事儿,而宋江之心,比蚊子也大不到哪儿去。宋江这一点倒是跟北宋开国太祖赵匡胤有一点相像:赵匡胤也想一统山河,但最终也没有达成心愿,其大事未成的原因,也是心胸不够开阔,或者说没有足够的自信。我们细看宋江赵匡胤两人,

  • 宋太祖赵匡胤的拳术与棍法到底有多强?

    历史解密编辑:浮意落尽标签:皇帝,郭威,刘邦,拳术,唐朝,宋徽宗,五代十国,中国传统音乐,宋太祖赵匡胤

    后晋、后汉之际,是五代最动荡也最黑暗的时期,赵匡胤的人生也发生了重大的转折。大约在乾祐元年(948)年初,也就是后汉隐帝刘承祐即位的那一年,二十一岁的赵匡胤离家出走,开始了流浪江湖的日子。关于他离家的原因,有两种较有影响说法:赵匡胤一是说赵匡胤的父亲在禁军中一直官运坎坷,郁郁不得志,在禁军前后任职都

  • 赵匡胤杯酒释兵权,为何他手底下的将领会那么听话,干脆交权呢?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侦查号标签:赵普,唐朝,石守信,节度使,李重进,五代十国,杯酒释兵权,中国传统音乐,宋太祖赵匡胤

    自古以来,权利都是最诱人的存在。尤其是在我国的封建君主制社会下,权利更是可以延续的存在,有权利固然是好事,但是既然是君主制的社会,那么你权利再大也绝对打不过皇上。并且中国有一句古语是: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赵匡胤的杯酒释兵权,绝不是单纯的请大家喝喝酒,聊聊天,就把兵权给要回来这么简单。相反的,赵匡胤

  • 虎将张琼:多次救下赵匡胤的命,被诬陷谋反时赵匡胤只回了2个字

    历史解密编辑:水墨疏窗标签:张琼,郭威,虎将,唐朝,后周世宗,五代十国,中国传统音乐,宋太祖赵匡胤

    历史上有这么一位大将,他多次拯救赵匡胤于危难之中,可结局却是,当他被人诬陷后赵匡胤对他不闻不问,此人就是北宋开国名将——张琼。为什么赵匡胤杯酒释兵权放过那么多将军,唯独对救过他的张琼动了杀心呢?一代猛将自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天下一统的概念便深入华夏民族的骨髓。华夏历史上最后一次大分裂正是五代十国时期

  • 这顿饭,我赵匡胤请客

    历史解密编辑:我是历史其实挺有趣标签:皇帝,唐朝,后周世宗,五代十国,杯酒释兵权,中国传统音乐,宋太祖赵匡胤

    (后周世宗 柴荣)显德四年春,公元957年,时值五代十国的最后阶段。显德,这是后周世宗柴荣的年号。虽然这个系列的视频(文章)主人公并不是周世宗,但是不妨碍作者为这位皇帝留下一句评语:从唐朝末年以来,华夏大地陷入了长达七十三年的叛乱,群雄割据,裂土分疆,有奸诈如朱温,有勇猛如李存勖,有卑劣如石敬瑭,有

  • 赵匡胤杯酒释兵权,漏掉了一人,结果此人夺去了宋朝江山

    历史解密编辑:年华名人汇标签:宋太祖,杯酒释兵权,宋朝,宋太宗,石守信

    宋朝是继唐末五代十国割据以来又一个大一统的王朝,也是中国历史上经济最为发达的王朝,并且政治相对开明,皇帝一般不文臣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帝王与士大夫共治的社会,其次宋朝的文化也是非常的发达,文化出现了平民化以及市井化的特点,百姓生活富足安康。然而宋朝重文轻武的政策使得宋朝的军事实力相对落后,以至于在对抗外

  • 赵匡胤的陵寝为何会被盗?赵匡胤的陵寝被盗后尸身真的受辱了吗?

    历史解密编辑:壹线故事汇标签:陵寝,赵祯,刘豫,唐朝,宋太宗,五代十国,中国传统音乐,宋太祖赵匡胤

    宋太祖赵匡胤是宋朝的建立者,公元976年赵匡胤去世,他去世后由弟弟宋太宗赵光义继位,赵光义按照哥哥赵匡胤生前遗愿选定的墓址将其安葬在了现今河南巩义宋朝皇陵之内,并遵照赵匡胤生前的交代把陵寝定名为永昌陵。赵匡胤的永昌陵在他去世二百多年后就屡屡遭到盗挖,最后甚至尸身受辱吐出了诡异的黑水。这是怎么回事呢?

  • 赵匡胤夺取了后周郭家的皇位,为何却要优待柴家并赐予丹书铁券?

    历史解密编辑:故事征集标签:郭威,皇位,皇帝,唐朝,宋仁宗,李重进,后周世宗,五代十国,中国传统音乐,宋太祖赵匡胤

    看过《水浒传》的人都知道梁山上排名第十位的好汉小旋风柴进,是后周皇族后裔,其家族持有宋太祖赵匡胤赐下来的免死丹书铁券,按照民间的说法也都流传着赵匡胤曾给后世子孙交代过,宋朝皇室永世不得对后周皇族柴家加以刑罚,后周柴家即便谋反也当免死。可是后周太祖名叫郭威,后周的皇室明明是郭氏家族,赵匡胤要后世子孙永

  • 熊孩子爬上龙椅,赵匡胤:好玩吗?孩子6字回答,长大后顺利登基

    历史解密编辑:爱文历史标签:皇帝,赵恒,龙椅,唐朝,宋太宗,五代十国,中国传统音乐,宋太祖赵匡胤

    大家都知道小孩子是天生调皮的,不仅生性好玩,还活泼好动,很多家长提起自己的孩子不禁头痛不已,而在古代皇宫中,对于孩子的看管更加重要,因为一不小心触犯了皇帝就很可能面临着全家的危亡。这不,在宋朝成立之初,便有个孩子贪玩爬上了皇帝赵匡胤的龙椅,还十分惬意的躺在上面,赵匡胤看到后问他好玩吗,而这个孩子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