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朱淑真一首清婉的送春词,全词将春拟人,抒发了浓浓的伤春情怀

朱淑真一首清婉的送春词,全词将春拟人,抒发了浓浓的伤春情怀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豁然书斋 访问量:4700 更新时间:2024/2/22 10:24:57

朱淑真,号幽栖居士,代女词人,亦为唐宋以来留存作品最丰盛的女作家之一。

朱淑真生于仕宦家庭,其父曾在浙西做官,家境优裕。其词多抒发个人爱情生活的郁闷幽怨,风格婉约,语言清新秀丽,清婉缠绵。现存词30首,有诗集《断肠集》、词集《断肠词》。

朱淑真是宋代声名仅次于清照的女词人,她作词的特点,是缠绵悱恻,哀婉动人。这首《蝶恋花》,即体现出她的这一特色。

朱淑真在少女时有一段纯美的爱情,但婚后生活却十分不如意,最后忧郁而终。这首词正是她对昔日美好生活一去不复返的追恋哀伤不已的反映。下面这首《蝶恋花》将春拟人,抒发了浓浓的伤春情怀。

《蝶恋花·送春》

朱淑真 〔宋代〕

楼外垂千万缕。欲系青春,少住春还去。

犹自风前飘柳絮。随春且看归处。

绿满山川闻杜宇。便做无情,莫也愁人苦。

把酒送春春不语。黄昏却下潇潇雨。

这首词的大意是:

楼外垂柳摇动千万缕枝条,想把春光系住。春天虽然稍作停留,但还是归去了。柳絮随风飘舞,似乎要随春而去,看看春究竟归往何处。

山川一片浓绿,偶尔传来杜鹃凄切的叫声。面对此情此景,即使无情之人,也会愁肠百结。举起酒杯为春光送行,岂知春已默默离去。黄昏时分,下起了潇潇细雨。

词的首句用拟人手法,写词人倚窗而立,望见“楼外垂杨千万缕”,仿若“欲系青春”,可令之无奈的是,春只“少住”,依旧“还去”。

词人能过杨柳,道出自己的恋春之意。随后又通过对暮春景色的描绘,进一步表达了恋春之情。

“犹自风前飘柳絮”,写柳絮飘飞,暗示暮春光景。“随春且看归何处”则赋予柳絮以人之情感。随风飘舞的柳絮,在词人眼中仿佛要随春而去,察看春之归处。手法新奇,令人眼界大开。

词人在此对杨柳进行了拟人化的描写,从而赋予无知无觉的杨柳以惜春的情感,借杨柳之情,反映词人对青春流逝的无奈而又不甘的起伏心绪,温婉动人。

下片首句只有七字,却有声有色地写出了“暮春”景色的特征。“绿满山川”是眼睛所见,“满”字说明到处已是草木茂盛,郁郁葱葱,这是春天即将结束的象征;“闻杜宇”是说耳朵听见了杜鹃的叫声。

当词人看到满眼的山川已变得碧绿一片,听到杜鹃哀鸣声声,不由得发出了“即便心中无情,这般景况也足以让人愁苦”的感叹。

触景伤情,思绪联翩,无限烦恼涌上心头,不能自已,词人打算就此为春送行,然而春天却缄口不语,飘然洒下蒙蒙细雨,似词人挥泪告别。

“春不语”写出作者此时是如何寂寞孤独,而天近黄昏,却又下起了“潇潇雨”,这凄风苦雨更衬托出作者悲凉忧伤的心情。

全词通过描写万缕垂杨、飞絮缱绻、杜鹃哀鸣、春雨潇潇,构成一副凄婉缠绵的画面,一个多愁善感、把酒送春的女主人公的形象活现在这幅画面中,词句清丽,意境深远。

更多文章

  • 才女朱淑真和情人游湖,写下一首云雨词,露骨到令人脸红

    历史解密编辑:每日一首古诗词标签:李煜,风月,诗人,宋朝,朱淑真,李清照,菩萨蛮,云雨词,小说家,古典乐

    提到宋代的才女,大多数人立刻想到的是李清照,很少有人提到朱淑真,她的才华被很多人低估了。朱淑真,生卒年不详,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幼聪慧,擅绘画,通音律、能诗词,是宋代仅次于李清照的才女。作品被后人整理为一本《断肠集》,有诗三百三十七首,词三十二首。虽然出身于官宦门第,但朱淑真个性率真、热情奔放,跟

  • 朱淑真送别青春的一首词,从赏春到送春,词调悲凄幽悒,读之泪目

    历史解密编辑:漫话诗词标签:朱淑真,送春,李清照,惜春

    宋代唯一能和李清照齐名的女性诗词作家就是朱淑真,她们的少女时代同样天真烂漫,但她和李清照的人生命运完全不同。李清照婚后和丈夫赵明诚赌书泼茶,相敬如宾,诗词唱和,十分风雅。朱淑真期待自己有一个才情斐然的如意郎君:“初合双鬓学画眉,未知心事属他谁?待将满抱中秋月,分付萧郎万首诗。”她喜欢的这个人未必与她

  • 宋代才女朱淑真诗词里的春天,愿教青帝常为主,莫遣纷纷点翠苔。

    历史解密编辑:豁然书斋标签:杜甫,春天,伤春,春愁,宋代,青帝,宋朝,朱淑真,古典乐,小说家

    朱淑真号幽栖居士。南宋著名女词人,是唐宋以来留存作品最丰盛的女作家之一。与李清照齐名,并称“词坛双璧”。朱淑真不仅能填词赋诗,还写得一手银钩精楷。虽然生于富贵之家,然而她的婚姻却十分不幸,她的丈夫是一个文法小吏,因志趣不合,郁郁寡欢。她又是一个多愁善感的人,多才多艺的她只能将抽丝寄予词的写作。诗家清

  • 朱淑真这两首早秋诗,自比纨扇,有着生命不可承受之轻的坚毅果敢

    历史解密编辑:漫话诗词标签:朱淑真,早秋,李清照,班婕妤

    中国古代女性文学自先秦时期萌芽后,一直持续发展,至宋朝经历了一个短暂的发展高峰。这一时期出现了大量女性作家,她们的文学作品,无论从质量上,还是数量上,都有了很大幅度的提高。李清照、朱淑真、魏夫人等具有代表性的文学家如雨后春笋,脱颖而出,她们的才华甚至能和男性作家相抗衡。李清照自不必说,被誉为“天下第

  • 朱淑真最大胆的一首词,真率热情,却被道学家贬斥其为“淫娃荡妇”

    历史解密编辑:读书狗子标签:荡妇,才女,诗人,宋朝,朱淑真,李清照,道学家,小说家,古典乐

    每天诗词猎奇关注读书狗子两宋的才女词人,最为人所熟知的莫过于李清照和朱淑真。李清照自不必多说,千古第一才女、婉约词宗,其历史地位胜却无数男儿。而朱淑真则是继李清照之后最为杰出的女词人,其词凄厉断肠,令人为之一悲。朱淑真本生于官宦之家,但因所嫁非人,婚姻不幸,一生郁郁寡欢。据野史所传,朱淑真与丈夫分居

  • 断肠词人朱淑真:才华媲美李清照,纵有风流无处说,45岁自尽而亡

    历史解密编辑:钰姐来了标签:诗词,诗作,宋朝,朱淑真,李清照,断肠词,欧阳修,小说家,古典乐

    明代诗人胡俨在《结发行》里写道:“世人应无连理枝,阶下偏生断肠草”。纵观古今,女人婚姻不幸的不乏其数,甚至才女也如此。宋代著名女词人朱淑真是唐宋留存作品最丰富的才女,也是继李清照之后又一个成就非大的女词人,她的才华与婚姻也与李清照很相似,但人生轨迹有所不同。比如朱淑真的诗词也同李清照一样,早期明快灵

  • 南宋大才女朱淑真:才情不输李清照,为爱不惜挑战整个时代

    历史解密编辑:李砍柴标签:朱淑真,李清照,断肠,诗词

    与朱淑真才华横溢,瑰丽无比的诗章相比,朱淑真的死,却是极其地凄惨憋屈,黯淡无光。父亲觉得她辱没了门风,即使她死了,也没有放下怨恨,将她的遗物,包括无数佳作,一把火烧了。幸亏慕名者尽心收集,整理成《断肠集》,才使得朱淑真的三百多篇诗词,流传至今。朱淑真的故事,要从她的一篇诗中发掘:“旷轩潇洒正东偏,屏

  • 朱淑真经典的十首诗词,文采风流不输李清照

    历史解密编辑:小晴天爱生活标签:朱淑真,李清照,生查子

    朱淑真(约1135~约1180),号幽栖居士,南宋著名女词人,与李清照齐名。是唐宋以来留存作品最丰盛的女作家之一。朱淑真生于仕宦之家。幼警慧、善读书,但一生爱情郁郁不得志。丈夫是文法小吏,因志趣不合,夫妻不和睦,最终因抑郁早逝。又传淑真过世后,父母将其生前文稿付之一炬。其余生平不可考,素无定论。现存

  • 宋代女诗人朱淑真笔下的20首秋天诗词,诗情画意,阅尽最美的秋天

    历史解密编辑:云端书馆标签:朱淑真,秋夜,凉生,微雨

    1.《秋夜》朱淑真 〔宋代〕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2.《黄花》朱淑真 〔宋代〕土花能白又能红,晚节犹能爱此工。宁可抱香枝上老,不随黄叶舞秋风。3.《秋日晚望》朱淑真 〔宋代〕极目寒郊外,晚来微雨收。陇头霞散绮,天际月悬钩。一字新鸿度,千声落叶秋。倚楼堪听处,

  • 包青天是怎么死的?他给子女产生什么影响?从包绶身上就能看出来

    历史解密编辑:复意回觅标签:包绶,包拯,皇帝,一心,包青天,两个妻子

    青天大老爷包拯,可以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是历史上老百姓最敬爱的官员,正因为当时他刚正不阿,清廉有为,当时他可谓百姓破了不少的大案,一心为百姓着想,头上一个大月牙,黑脸成为了他的象征。包拯生前从不贪污受贿,因此肯定得罪了不少的达官贵人,当时他生病卧床不起,皇帝还御赐了良药给他,但是没有起作用,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