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淑真,号幽栖居士,宋代女词人,亦为唐宋以来留存作品最丰盛的女作家之一。
朱淑真生于仕宦家庭,其父曾在浙西做官,家境优裕。其词多抒发个人爱情生活的郁闷幽怨,风格婉约,语言清新秀丽,清婉缠绵。现存词30余首,有诗集《断肠集》、词集《断肠词》。
朱淑真是宋代声名仅次于李清照的女词人,她作词的特点,是缠绵悱恻,哀婉动人。这首《蝶恋花》,即体现出她的这一特色。
朱淑真在少女时有一段纯美的爱情,但婚后生活却十分不如意,最后忧郁而终。这首词正是她对昔日美好生活一去不复返的追恋哀伤不已的反映。下面这首《蝶恋花》将春拟人,抒发了浓浓的伤春情怀。
《蝶恋花·送春》
朱淑真 〔宋代〕
楼外垂杨千万缕。欲系青春,少住春还去。
犹自风前飘柳絮。随春且看归何处。
绿满山川闻杜宇。便做无情,莫也愁人苦。
把酒送春春不语。黄昏却下潇潇雨。
这首词的大意是:
楼外垂柳摇动千万缕枝条,想把春光系住。春天虽然稍作停留,但还是归去了。柳絮随风飘舞,似乎要随春而去,看看春究竟归往何处。
山川一片浓绿,偶尔传来杜鹃凄切的叫声。面对此情此景,即使无情之人,也会愁肠百结。举起酒杯为春光送行,岂知春已默默离去。黄昏时分,下起了潇潇细雨。
词的首句用拟人手法,写词人倚窗而立,望见“楼外垂杨千万缕”,仿若“欲系青春”,可令之无奈的是,春只“少住”,依旧“还去”。
词人能过杨柳,道出自己的恋春之意。随后又通过对暮春景色的描绘,进一步表达了恋春之情。
“犹自风前飘柳絮”,写柳絮飘飞,暗示暮春光景。“随春且看归何处”则赋予柳絮以人之情感。随风飘舞的柳絮,在词人眼中仿佛要随春而去,察看春之归处。手法新奇,令人眼界大开。
词人在此对杨柳进行了拟人化的描写,从而赋予无知无觉的杨柳以惜春的情感,借杨柳之情,反映词人对青春流逝的无奈而又不甘的起伏心绪,温婉动人。
下片首句只有七字,却有声有色地写出了“暮春”景色的特征。“绿满山川”是眼睛所见,“满”字说明到处已是草木茂盛,郁郁葱葱,这是春天即将结束的象征;“闻杜宇”是说耳朵听见了杜鹃的叫声。
当词人看到满眼的山川已变得碧绿一片,听到杜鹃哀鸣声声,不由得发出了“即便心中无情,这般景况也足以让人愁苦”的感叹。
触景伤情,思绪联翩,无限烦恼涌上心头,不能自已,词人打算就此为春送行,然而春天却缄口不语,飘然洒下蒙蒙细雨,似向词人挥泪告别。
“春不语”写出作者此时是如何寂寞孤独,而天近黄昏,却又下起了“潇潇雨”,这凄风苦雨更衬托出作者悲凉忧伤的心情。
全词通过描写万缕垂杨、飞絮缱绻、杜鹃哀鸣、春雨潇潇,构成一副凄婉缠绵的画面,一个多愁善感、把酒送春的女主人公的形象活现在这幅画面中,词句清丽,意境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