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朱淑真最大胆的一首词,真率热情,却被道学家贬斥其为“淫娃荡妇”

朱淑真最大胆的一首词,真率热情,却被道学家贬斥其为“淫娃荡妇”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读书狗子 访问量:2355 更新时间:2024/2/16 8:03:44

每天诗词猎奇

关注读书狗子

的才女词人,最为人所熟知的莫过于清照朱淑真李清照自不必多说,千古第一才女、婉约词宗,其历史地位胜却无数男儿。而朱淑真则是继李清照之后最为杰出的女词人,其词凄厉断肠,令人为之一悲。

朱淑真本生于官宦之家,但因所嫁非人,婚姻不幸,一生郁郁寡欢。据野史所传,朱淑真与丈夫分居,另觅情人,后又与情人分手,最后抱恨而终。野史所载不足全信,但从其词意可见其感情生活确实不如意,一生抑郁寡欢。《断肠词》之名正是因此而来。

虽说朱淑真另觅情人之事不足为信,但空穴来风,必有所原。譬如朱淑真所作的这首最为大胆狎昵的词,便被道学家引为其与情人私会的证据,还贬斥朱淑真为“淫娃荡妇”。且看朱淑真这首最大胆的词:

清平乐

南宋·朱淑真

恼烟撩露,

留我须臾住。

携手藕花湖上路,

一霎黄梅细雨。

娇痴不怕人猜,

和衣睡倒人怀。

最是分携时候,

归来懒傍妆台。

这首词所描写的是男女爱情约会游玩的场景。上阕写二人相约游湖赏花,却遇到了“一霎黄梅细雨”,搅扰了情人约会,于是避雨小住。下阕则写在避雨之地的亲近:“娇痴不怕人猜,和衣睡倒人怀”可谓大胆狎昵,也不怕旁人看见便搂搂抱抱在一起你侬我侬!想必也是避雨之地幽静无人,女主人公才敢如此大胆,忍不住与情人亲近搂抱!结尾两句则写分手归来后的心情,一句“归来懒傍妆台”便将女子归来后思念情人的心理神态描绘地活灵活现。

朱淑真这首词所传世的还有另外一个版本,所不同的是“和衣睡倒人怀”作“随群暂遣愁怀”,意为前往人群热闹出暂且强颜欢笑,聊解愁怀。相比之下“和衣睡倒人怀”大胆热情至极,而“随群暂遣愁怀”则闲雅平淡,尤其与前一句“娇痴不怕人猜”极为不符。

在今日看来,这一句“娇痴不怕人猜,和衣睡倒人怀”是多情而热烈的表达,也是朱淑真内心对爱情强烈追求的体现,还有可能是朱淑真的真实生活经历。但在古代这却属放诞狎昵之举,也正因这一句大胆之语,朱淑真被后世的道学家斥责诋毁为“淫娃荡妇”、“有失妇德”。可惜一代才女,一生断肠,却还要被道学家非议!

往期推荐 Top5

更多文章

  • 断肠词人朱淑真:才华媲美李清照,纵有风流无处说,45岁自尽而亡

    历史解密编辑:钰姐来了标签:诗词,诗作,宋朝,朱淑真,李清照,断肠词,欧阳修,小说家,古典乐

    明代诗人胡俨在《结发行》里写道:“世人应无连理枝,阶下偏生断肠草”。纵观古今,女人婚姻不幸的不乏其数,甚至才女也如此。宋代著名女词人朱淑真是唐宋留存作品最丰富的才女,也是继李清照之后又一个成就非大的女词人,她的才华与婚姻也与李清照很相似,但人生轨迹有所不同。比如朱淑真的诗词也同李清照一样,早期明快灵

  • 南宋大才女朱淑真:才情不输李清照,为爱不惜挑战整个时代

    历史解密编辑:李砍柴标签:朱淑真,李清照,断肠,诗词

    与朱淑真才华横溢,瑰丽无比的诗章相比,朱淑真的死,却是极其地凄惨憋屈,黯淡无光。父亲觉得她辱没了门风,即使她死了,也没有放下怨恨,将她的遗物,包括无数佳作,一把火烧了。幸亏慕名者尽心收集,整理成《断肠集》,才使得朱淑真的三百多篇诗词,流传至今。朱淑真的故事,要从她的一篇诗中发掘:“旷轩潇洒正东偏,屏

  • 朱淑真经典的十首诗词,文采风流不输李清照

    历史解密编辑:小晴天爱生活标签:朱淑真,李清照,生查子

    朱淑真(约1135~约1180),号幽栖居士,南宋著名女词人,与李清照齐名。是唐宋以来留存作品最丰盛的女作家之一。朱淑真生于仕宦之家。幼警慧、善读书,但一生爱情郁郁不得志。丈夫是文法小吏,因志趣不合,夫妻不和睦,最终因抑郁早逝。又传淑真过世后,父母将其生前文稿付之一炬。其余生平不可考,素无定论。现存

  • 宋代女诗人朱淑真笔下的20首秋天诗词,诗情画意,阅尽最美的秋天

    历史解密编辑:云端书馆标签:朱淑真,秋夜,凉生,微雨

    1.《秋夜》朱淑真 〔宋代〕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2.《黄花》朱淑真 〔宋代〕土花能白又能红,晚节犹能爱此工。宁可抱香枝上老,不随黄叶舞秋风。3.《秋日晚望》朱淑真 〔宋代〕极目寒郊外,晚来微雨收。陇头霞散绮,天际月悬钩。一字新鸿度,千声落叶秋。倚楼堪听处,

  • 包青天是怎么死的?他给子女产生什么影响?从包绶身上就能看出来

    历史解密编辑:复意回觅标签:包绶,包拯,皇帝,一心,包青天,两个妻子

    青天大老爷包拯,可以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是历史上老百姓最敬爱的官员,正因为当时他刚正不阿,清廉有为,当时他可谓百姓破了不少的大案,一心为百姓着想,头上一个大月牙,黑脸成为了他的象征。包拯生前从不贪污受贿,因此肯定得罪了不少的达官贵人,当时他生病卧床不起,皇帝还御赐了良药给他,但是没有起作用,最后

  • 王清惠:南宋亡国后被俘去北国的她,一首《满江红》引文天祥不满

    历史解密编辑:蔷薇凋零标签:王清惠,满江红,文天祥,杜甫,王昭,宋度宗

    王清惠:妾命薄如叶,流离万里行在文学史上能留下姓名之人,相对于那笔墨耕耘的芸芸众生来说,万不及一,众多的人是一生写作,但作品因各种原因不得传世,以至于湮没在文字的汪洋大海之中;而有些才情绝佳之人,因偶尔的机缘,如鸿泥雪爪般留下的印迹中,也难以识得其全貌。王清惠便是这留下了点滴印迹之人,她一生只留下四

  • 夜雨丨黄濂清:在佛印山,当茶叶邂逅兰花

    历史解密编辑:上游新闻标签:印山,茶树,兰草,兰花,松树,黄濂清

    在佛印山,当茶叶邂逅兰花文/黄濂清山上有佛,佛在山上。佛往佛来,有痕;佛来佛往,留印。于是,这山就叫佛印山了。虽然没有泰山那样巍峨雄壮,但也有“一览众山小”的气势与意蕴。常常烟雨迷蒙、云雾缭绕。站在孙家槽往山那边放眼望去,漫山遍野的绿,铺天盖地的绿。细细观之,这绿由密密匝匝、层层叠叠、高高矮矮的松树

  • 观心铭史︱苏轼请佛印和尚喝酒,并暗中让歌伎陪佛印就寝

    历史解密编辑:观心铭史标签:苏轼,宋神宗,出家,佛印,歌伎

    北宋时期,苏轼请佛印和尚喝酒,酒足饭饱后,苏轼暗中让歌伎陪佛印就寝,苏轼对歌伎许诺:若能成事,定会帮你赎身,否则就要挨一顿板子。苏轼与佛印是至交好友,可是苏东坡为何这样对他呢?佛印在出家以前,原本姓林。他自幼聪慧,3岁就能背诵论语,5岁精通四书五经,是远近出名的“神童”。林公子在成年后,顺理成章地考

  • 佛印:你像一尊佛 东坡:你像一堆牛粪

    历史解密编辑:挥不去执着plus标签:苏轼,牛粪,禅师,佛印,居士

    苏轼即苏东坡,虽然仕途不顺,但是被贬到哪里就吃到哪里,就快乐到哪里,每每迁走,百姓们都会争相相送被贬黄州时一道东坡肉被他带火了。被贬杭州,苏轼带着20万人修苏堤,才有了今天的西湖。还建了中国第一所公立医院,免费看病等等,关于他的小故事也特别有趣:佛印是他的好朋友,有一次苏东坡去拜访佛印,看到佛印禅师

  • 佛印和尚爱煮肉,东坡居士要躺平

    历史解密编辑:凡人摸史标签:苏轼,和尚,佛印,陶渊明

    看到标题,有人要奇怪了,苏东坡和尚好朋友佛印,竟然是个不守戒的主?别说,还真是的,苏轼还留有证据呢。且看《戏答佛印》:远公沽酒饮陶潜,佛印烧猪待子瞻。采得百花成蜜后,不知辛苦为谁甜。此诗首句用典,讲的是晋朝慧远和尚为结“莲社”,想请名流陶渊明入伙,甚至为他破了戒,单单准许他在庙里喝酒,陶潜却丝毫不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