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王希孟《千里江山图》(附高清全卷)

王希孟《千里江山图》(附高清全卷)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中国艺术家 访问量:763 更新时间:2024/1/18 6:14:54

《千里江山图》是王希孟18岁时作品,也是唯一传世的作品。关于他的资料很少,只知道他是一位北宋画家,生卒年代不详。十多岁入宫中“画学”为生徒,初未甚工,宋徽宗赵佶时系图画院学生,后召入禁中文书库,曾奉事徽宗左右,后一代艺术帝王徽宗赵佶慧眼识珠,得到亲传。经赵佶亲授指点笔墨技法,艺精进,画遂超越矩度。工山水,作品罕见。徽宗政和三年(1113)四月,王希孟用了半年时间终于绘成名垂千古之鸿篇杰作《千里江山图》卷。时年仅十八岁,惜年寿不永,20余岁即去世,是一位天才而又不幸早亡的青年才俊。《千里江山图》是王希孟的“千古绝唱”。王希孟则凭借《千里江山图》成为中国绘画史上仅有的以一张画而名垂千古的天才少年。

作品为长卷形式,全卷画面表现了绵亘山势,幽岩深谷,高峰平坡,流溪飞泉,水村野市,渔船游艇,桥梁水车,茅蓬楼阁,以及捕鱼、游赏、行旅、呼渡等人物的活动。画中山石先以墨色勾皴,后施青绿重彩,用石青石绿烘染山峦顶部,显示青山叠翠。江河勾出水纹,与没骨色彩形成反差对比。全图既壮阔雄浑而又细腻精到,是青绿山水画中的一幅巨制杰作。画中远近山水,气势开阔,村舍集市、渔船客舟、桥梁水车和林木飞禽,笔墨工致,位置得宜;全卷青绿重设色,表现了山河秀丽。被称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

北宋有过两幅鸿篇炬迹,

一幅是《清明上河图》,

一幅就是《千里江山图》。

有人说,这两幅画,

一个现实,一个理想。

一幅是中国古代社会全盛时期的真实写照,

一幅是中国文人理想世界的缩影。

《千里江山图》

即中国古代文人理想梦境中永恒的青绿色幻影。

当年,宋徽宗为了培养绘画人才,

创办了一所专门

培养画学生的学校——“画学”,

相当于官办美术学校,

王希孟就曾是这儿的学生。

那些从画学里出来的尖子生

可以顺利进入翰林图画院,

王希孟毕业后则被分配到了

文书库去抄账、编目。

年少气盛的他自然心有不甘,

频频作画进献,希望引起徽宗注意。

或许是被希孟的执着勤奋打动,

徽宗便对其亲自教授。

在政和三年(公元1113年)闰四月之前,

王希孟花了不到半年的时间

绘就了这幅《千里江山图》,

少年的气盛、欲望,

全数化作十二米青绿山水。

徽宗收到此画惊喜极了,

赐给了很是器重的大臣,

也是他艺术上的知音——蔡京

于是才有了上头那段题跋,

让世人还能从短短几句中了解王希孟的一二。

《千里江山图》就此成为这位

天才少年唯一传世的作品。

“青绿”,是中国绘画的一种传统着色方法。

一般用石青、石绿等矿物质

为主要颜料,敷色亮丽,极具装饰性。

早在隋唐时期,展子虔李思训

李昭道等都很擅长青绿山水画。

《千里江山图》是典型的青绿山水作品,

也是宋代青绿山水中毫无疑问的TOP。

虽咫尺,仿佛天下山水尽收眼底。

若是在展厅边走边看,

你会发现,在任何一段

局部停下脚步,

都足以成为一张画。

画家充分利用了传统

中国画中的“三远”——

高远、平远、深远等多种构图方式,

令画中山峦江河的景致跌宕起伏,

富有强烈的韵律感。

画里的每一座山、谷、丘、水都有着不同的模样。

除了连绵山峦和浩渺江河湖水,

王希孟在山岭、坡岸、水际中布置、

点缀亭台楼阁、茅居村舍,

水磨长桥及捕鱼、

驶船、行旅、飞鸟等。

景物虽然繁多,

却丝毫没有乱了阵脚,

疏密中有变化,气势更是联贯。

亭台楼阁

茅居村舍

小桥流水

你可翻转手机,细细欣赏

近十二米的这幅迷人青绿山水图。

宋 王希孟《千里江山图》

故宫博物院藏

翻 转 手 机 横 向 欣 赏

几十年来,

《千里江山图》一直深藏宫中。

即便是故宫内部研究人员

也很少能一睹画卷真容。

因为画卷上的石青石绿是矿物原料,

颜色很厚,年代久远太过脆弱,

一旦展开,画卷颜色容易剥落。

所以,《千里江山图》的每一次展开,

都需审慎决定、执行。

更多文章

  • 宋代天才少年画家王希孟之死

    历史解密编辑:文艺天下标签:王希孟,千里江山图,赵佶,画家,蔡京

    1000年前,王希孟,谜一样的天才画家。王希孟,北宋(1096 -?)时人,工山水,作品罕见;可以称得上中国绘画引史上仅有的以一张画而名垂千古的天才少年。然而史书中没有他的记载。王希孟十多岁入宫中"画学"为生徒,初未甚工,宋徽宗赵佶时系图画院学生,后召入禁中文书库,曾奉事徽宗左右,但宋徽宗慧眼独具,

  • 宋代少年画家王希孟:一生只此青绿

    历史解密编辑:每天读文史标签:王希孟,千里江山图,宋徽宗,蔡京,徽宗,画家

    字数:1742,聆听阅读时间:约9分钟-有音频,更精彩-(点击音频,即可收听)主播淡墨花北宋政和三年(公元 1113年),宋徽宗可谓春风得意:修筑保和殿,建成延福宫,修成《政和五礼新仪》,追册贵妃刘氏为皇后,追封王安石为舒王,下诏将皇家的公主改称帝姬……然而更令他兴奋不已的是他的得意门生王希孟进献的

  • 王希孟:18岁天才画家,20岁离世,一生只画一幅画,却火了一千年

    历史解密编辑:农家小阿哥标签:王希孟,千里江山图,宋徽宗,天才画家,绘画,赵佶

    2022年春晚,一部舞蹈剧——《只此青绿》刷屏网络、好评如潮。它为人们带来的不仅仅是一场视觉盛宴,更是借助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展现了我国的文化自信。而这部舞蹈剧取材于北宋时期一位天才画家王希孟所画的《千里江山图》。凡是在北京故宫博物院看过此画的人——无论是行家还是路人——无不被此画的构造、展现、人物的细

  • 18岁天才画家王希孟,年仅20岁离世,一生一幅画火了千年

    历史解密编辑:宫虹萌宠标签:王希孟,乾隆皇帝,艺术大师,天才画家,书法作品,千里江山图

    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人留给我们这样那样的思考或感动,他们用自己的一技之长与热爱向我们描绘了另一番宏图壮志。祖国的大好河山或坐落于山脚袅袅上升的炊烟村落,又或许是花鸟虫鱼美人一瞥。画家用他们灵巧的手、敏捷的心和发现美的眼睛将我们带向另一个美好的世界。王希孟便是如此,他虽天不假年,留下一幅千里江山图便撒

  • 不到半年完成《千里江山图》卷,徽宗为何对王希孟只嘉奖不授官?

    历史解密编辑:青睐标签:王希孟,千里江山图,蔡京,平复帖,张择端,徽宗,宋徽宗,书法家,香草,艺术家

    《千里江山图》是北宋王希孟创作的绢本设色画,现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北宋宰相蔡京在题记里确定《千里江山图》卷系“禁中文书库”里的“希孟”之作,宋代《百家姓》里没有“希”姓,作者一定是有姓氏的。五百多年后,清初梁清标、顾复、王济之、宋荦等异口同声地称之为“王希孟”,那么,希孟的

  • 【名师名家名人坛】安徽历史重要名人 · 李公麟、梁红玉|傅少森诗歌

    历史解密编辑:经典诗书画标签:李公麟,傅少森,梁红玉,名家,安徽,画家

    3M(相遇—相携—相传) 安徽历史重要名人 · 李公麟、梁红玉文/傅少森77、李公麟龙眠山人李公麟,出于望族系名门。家藏古器名书画,好古善鉴长诗文,知识渊博识奇字,夏商鼎尊能考订。行楷笔露晋人风,作画无数归勤奋。权贵名士为至交,进士任职奉朝廷。朋党之争远不染,官员画家于一身。师法自然集诸长,自成一家

  • 李公麟“白画”山水传人乔仲常,《后赤壁赋图》,如梦境般的追思

    历史解密编辑:寓书喻画标签:李公麟,后赤壁赋图,乔仲常,苏轼,山水画,后赤壁赋

    导语:读乔仲常的《后赤壁赋》,仿佛是一场梦中游弋。画卷中的苏轼,神情安详、形态高大。这样的苏轼,正是乔仲常心中那个仍旧意气风发、独领风骚、才情横溢的苏轼。夜色,总有静寂、感伤、朦胧、清冷的意境,恰恰呼应宋人的情趣。夜景被苏轼所钟爱,是不难理解的。宋神宗元丰五年一个爽朗的秋夜,不知是夜游还是算梦游,苏

  • 李公麟故里——一个没有争议的争议

    历史解密编辑:涌银视角标签:宋史,墨池,宋朝,画家,李公麟,宋徽宗,宣和画谱

    每一次谈到舒城古代历史人物,总是会滋生诸多争议,比如周瑜,比如李公麟周瑜有争议还可以理解,那是庐江与舒城、舒县与龙舒地名区域的今古不同,史料记载不明确所致,但李公麟有也被争议,真让人哭笑不得。关于李公麟的籍贯,史料中最早、最详实的记载是出于编撰于公元1119年至1125年间的《宣和画谱》。李公麟逝于

  • 李公麟五马图卷高清赏析

    历史解密编辑:文艺天下标签:李公麟,五马图,黄庭坚,真迹,伯时,五马,画家,艺术家,宋朝

    五马图卷Wu Ma Tu Juan北宋李公麟纸本墨笔纵29.3厘米,横225厘米现藏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此卷是公认的李公麟画人马传世真迹。图以白描笔法描绘五匹朝廷御马,各由一名奚官牵引。前四匹每马身后有北宋黄庭坚笺题,详述马之入厩时间、来历、马名、年龄、尺寸。从右至左依次为:凤头骢、锦膊骢、好头赤、照

  • 乾隆帝与宋神宗的对话——以李公麟《五马图》为中心

    历史解密编辑:《中国国家历史》标签:李公麟,五马图,宋神宗,乾隆帝,乾隆

    本文系《中国国家历史·贰拾叁》原创文章,转载请后台留言,欢迎转发到朋友圈!全文共4781字 | 阅读需10分钟北宋李公麟的《五马图》在 20 世纪 30 年代悄无声息地从伪满洲国皇宫流入日本,后又传毁于“二战”战火,竟于 2019 年岁首出现在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举办的“颜真卿——超越王羲之的名笔”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