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宋代天才少年画家王希孟之死

宋代天才少年画家王希孟之死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文艺天下 访问量:4723 更新时间:2024/1/18 9:00:38

1000年前,希孟,谜一样的天才画家。

王希孟,北宋(1096 -?)时人,工山水,作品罕见;可以称得上中国绘画引史上仅有的以一张画而名垂千古的天才少年。然而史书中没有他的记载。王希孟十多岁入宫中"画学"为生徒,初未甚工,宋徽宗赵佶时系图画院学生,后召入禁中书库,曾奉事徽宗左右,但宋徽宗慧眼独具,认为:"其性可教",于是亲授其法,经赵佶亲授指点笔墨技法,艺精进,画遂超越矩度;徽宗政和三年(1113)四月,王希孟用了半年时间终于绘成名垂千古之鸿篇杰作《千里江山图》卷,时年仅十八岁,此外再没有关于他的记述,不久就早逝。

王希孟(1096年-1119年),北宋晚期中国画家,画史无传,据《千里江山图》卷后蔡京题跋,知其18岁时为徽宗画院生徒,山水画创作曾得徽宗亲自指导,在政和三年(1113年)之前,创作了这卷《千里江山图》,此后便无音讯。

《千里江山图》是这位天才画家的唯一传世作品,今藏故宫博物院。画用整绢一匹,画山峰起伏、江河浩淼之景,渔村野市间于其中,并描绘了众多的人物活动。用传统青绿法,用笔极为精细,在兰绿色调中寻求变化,为千古青绿之杰作。

据史料记载,王希孟经赵佶亲授指点笔墨技法[1] ,艺精进,画遂超越矩度。工山水,作品罕见。徽宗政和三年(1113)四月,王希孟用了半年时间终于绘成名垂千古之鸿篇杰作《千里江山图》卷,时年仅十八岁,此外再没有关于他的记述

王希孟传世之唯一作品《千里江山图》[2] 卷,此图赐予蔡京,从其卷后的题跋中得知,此图为绢本,设色,纵51.5厘米,横1191.5厘米,全图以大青绿为基调,山脚、屋墙、水天交接处用深浅各异之赭石色渲染,屋顶用浓黑,人物多粉画,用笔敷彩精细,轻重浓淡生动活脱,灿烂艳灼,美不胜收,千里江山秀丽多姿,雄伟壮观。时人赞其画"一点一画均无败笔,远山近水,山村野市,渔艇客舟,桥梁水车,乃至飞鸟翔空,细若小点,无不出以精心,运以细毫",人物如蚁,不可胜数,生息劳作,生动活泼。

卷后有宋代蔡京、元代溥光题记,曾经南宋内府、元代李溥光、清代梁清标及乾隆内府收藏,现藏故宫博物院。

《千里江山图》纵51.5厘米,横1191.5厘米,绢本,青绿设色,无款,据卷后蔡京题跋知系王希孟所作,现藏故宫博物院。

作品以长卷形式,描绘了连绵的群山冈峦和浩淼的江河湖水,于山岭、坡岸、水际中布置、点缀亭台楼阁、茅居村舍,水磨长桥及捕鱼、驶船、行旅、飞鸟等,描绘精细,意态生动。景物繁多,气象万千,构图于疏密之中讲求变化,气势连贯,以披麻与斧劈皴相合,表现山石的肌理脉络和明暗变化;设色匀净清丽,于青绿中间以赭色,富有变化和装饰性。作品意境雄浑壮阔,气势恢宏,充分表现了自然山水的秀丽壮美。

更多文章

  • 宋代少年画家王希孟:一生只此青绿

    历史解密编辑:每天读文史标签:王希孟,千里江山图,宋徽宗,蔡京,徽宗,画家

    字数:1742,聆听阅读时间:约9分钟-有音频,更精彩-(点击音频,即可收听)主播淡墨花北宋政和三年(公元 1113年),宋徽宗可谓春风得意:修筑保和殿,建成延福宫,修成《政和五礼新仪》,追册贵妃刘氏为皇后,追封王安石为舒王,下诏将皇家的公主改称帝姬……然而更令他兴奋不已的是他的得意门生王希孟进献的

  • 王希孟:18岁天才画家,20岁离世,一生只画一幅画,却火了一千年

    历史解密编辑:农家小阿哥标签:王希孟,千里江山图,宋徽宗,天才画家,绘画,赵佶

    2022年春晚,一部舞蹈剧——《只此青绿》刷屏网络、好评如潮。它为人们带来的不仅仅是一场视觉盛宴,更是借助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展现了我国的文化自信。而这部舞蹈剧取材于北宋时期一位天才画家王希孟所画的《千里江山图》。凡是在北京故宫博物院看过此画的人——无论是行家还是路人——无不被此画的构造、展现、人物的细

  • 18岁天才画家王希孟,年仅20岁离世,一生一幅画火了千年

    历史解密编辑:宫虹萌宠标签:王希孟,乾隆皇帝,艺术大师,天才画家,书法作品,千里江山图

    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人留给我们这样那样的思考或感动,他们用自己的一技之长与热爱向我们描绘了另一番宏图壮志。祖国的大好河山或坐落于山脚袅袅上升的炊烟村落,又或许是花鸟虫鱼美人一瞥。画家用他们灵巧的手、敏捷的心和发现美的眼睛将我们带向另一个美好的世界。王希孟便是如此,他虽天不假年,留下一幅千里江山图便撒

  • 不到半年完成《千里江山图》卷,徽宗为何对王希孟只嘉奖不授官?

    历史解密编辑:青睐标签:王希孟,千里江山图,蔡京,平复帖,张择端,徽宗,宋徽宗,书法家,香草,艺术家

    《千里江山图》是北宋王希孟创作的绢本设色画,现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北宋宰相蔡京在题记里确定《千里江山图》卷系“禁中文书库”里的“希孟”之作,宋代《百家姓》里没有“希”姓,作者一定是有姓氏的。五百多年后,清初梁清标、顾复、王济之、宋荦等异口同声地称之为“王希孟”,那么,希孟的

  • 【名师名家名人坛】安徽历史重要名人 · 李公麟、梁红玉|傅少森诗歌

    历史解密编辑:经典诗书画标签:李公麟,傅少森,梁红玉,名家,安徽,画家

    3M(相遇—相携—相传) 安徽历史重要名人 · 李公麟、梁红玉文/傅少森77、李公麟龙眠山人李公麟,出于望族系名门。家藏古器名书画,好古善鉴长诗文,知识渊博识奇字,夏商鼎尊能考订。行楷笔露晋人风,作画无数归勤奋。权贵名士为至交,进士任职奉朝廷。朋党之争远不染,官员画家于一身。师法自然集诸长,自成一家

  • 李公麟“白画”山水传人乔仲常,《后赤壁赋图》,如梦境般的追思

    历史解密编辑:寓书喻画标签:李公麟,后赤壁赋图,乔仲常,苏轼,山水画,后赤壁赋

    导语:读乔仲常的《后赤壁赋》,仿佛是一场梦中游弋。画卷中的苏轼,神情安详、形态高大。这样的苏轼,正是乔仲常心中那个仍旧意气风发、独领风骚、才情横溢的苏轼。夜色,总有静寂、感伤、朦胧、清冷的意境,恰恰呼应宋人的情趣。夜景被苏轼所钟爱,是不难理解的。宋神宗元丰五年一个爽朗的秋夜,不知是夜游还是算梦游,苏

  • 李公麟故里——一个没有争议的争议

    历史解密编辑:涌银视角标签:宋史,墨池,宋朝,画家,李公麟,宋徽宗,宣和画谱

    每一次谈到舒城古代历史人物,总是会滋生诸多争议,比如周瑜,比如李公麟周瑜有争议还可以理解,那是庐江与舒城、舒县与龙舒地名区域的今古不同,史料记载不明确所致,但李公麟有也被争议,真让人哭笑不得。关于李公麟的籍贯,史料中最早、最详实的记载是出于编撰于公元1119年至1125年间的《宣和画谱》。李公麟逝于

  • 李公麟五马图卷高清赏析

    历史解密编辑:文艺天下标签:李公麟,五马图,黄庭坚,真迹,伯时,五马,画家,艺术家,宋朝

    五马图卷Wu Ma Tu Juan北宋李公麟纸本墨笔纵29.3厘米,横225厘米现藏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此卷是公认的李公麟画人马传世真迹。图以白描笔法描绘五匹朝廷御马,各由一名奚官牵引。前四匹每马身后有北宋黄庭坚笺题,详述马之入厩时间、来历、马名、年龄、尺寸。从右至左依次为:凤头骢、锦膊骢、好头赤、照

  • 乾隆帝与宋神宗的对话——以李公麟《五马图》为中心

    历史解密编辑:《中国国家历史》标签:李公麟,五马图,宋神宗,乾隆帝,乾隆

    本文系《中国国家历史·贰拾叁》原创文章,转载请后台留言,欢迎转发到朋友圈!全文共4781字 | 阅读需10分钟北宋李公麟的《五马图》在 20 世纪 30 年代悄无声息地从伪满洲国皇宫流入日本,后又传毁于“二战”战火,竟于 2019 年岁首出现在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举办的“颜真卿——超越王羲之的名笔”特

  • 李公麟是舒城人还是桐城人?看完这篇你就知道了

    历史解密编辑:八卦爱豆秀标签:李公麟,桐城人,舆地纪胜,宋史,舒城,石涛

    我和很多舒城人一样,一直以为李公麟是舒城人,偶尔百度了一下,却发现百科李公麟词条下,李公麟已经被“移民”桐城,查看相关参考资料,断章取义有之,现代人杜撰有之、无凭无据有之……本着对历史的尊重,对历史名人的尊重,决定探个究竟关于李公麟的故里,目前有两种说法,一个观点是舒城人,另一个观点是桐城人。说李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