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18岁天才画家王希孟,年仅20岁离世,一生一幅画火了千年

18岁天才画家王希孟,年仅20岁离世,一生一幅画火了千年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宫虹萌宠 访问量:1528 更新时间:2024/1/19 10:02:15

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人留给我们这样那样的思考或感动,他们用自己的一技之长与热爱向我们描绘了另一番宏图壮志。祖国的大好河山或坐落于山脚袅袅上升的炊烟村落,又或许是花鸟虫鱼美人一瞥。画家用他们灵巧的手、敏捷的心和发现美的眼睛将我们带向另一个美好的世界。希孟便是如此,他虽天不假年,留下一幅千里江山图便撒手人寰,但美是人类共通的,这幅画却让他的名字火了一千年,留在我们心中和记忆中。

一、少年便天资显露王希孟出生于北宋晚期,在北宋那个人人皆为艺术家的年代,王希孟便自幼受到熏陶。我们常说,世界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一双发现美的眼睛,王希孟自然不缺少这双发现美的眼睛,生活的乐趣往往是从发现和探索而产生的,他有时为了观察趴在哪儿一天不动弹。

在他眼中,花鸟虫鱼各有各的灵动,而四季的变换更是明媚。如秋天写着萧瑟,“不觉初秋夜渐长,清风习习重凄凉。炎炎暑退茅斋静,阶下丛莎有露光”。春天则写着相思,“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夏天,写着惠风和畅,“携扙来追柳外凉,画桥南畔倚胡床”。

当和煦的晚风穿过长廊、扫过庭前,柔柔的花香沁入心脾,多情的秋雨温润了人的急躁,王希孟便以生活作画,发现其中的真善美。可以说,王希孟的画大多反映了他对生活浓浓的热爱之情,更展现了他少年的天资与聪慧。王希孟简单宁静的生活态度和少年时便展露出的才华,自然引得称赞声一片,小小少年便拥有如此高超的画技自然引得当时的宫廷画师连连咂舌,自愧不如,引得不爱江山爱书画的皇帝拍案叫绝,称赞他大有可为,前途不可限量。

究竟是怎样的一幅画,让时间轮回千年后,她们依然可以令人忆往昔,有如“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感受她的风采与魅力。今天就让我们拨动时间的钟表,穿越千年,感受她的风采与魅力。二、高超的画技赢得皇帝喜爱《千里江山图》隔水的黄绫上权臣蔡京题道:“政和三年闰四月一日赐。希孟年十八岁,昔在画学为生徒,召入禁中文书库,数以画献,未甚工。上知其性可教,遂诲谕之,亲授其法。不逾半岁,乃以此图进。上嘉之,因以赐臣京,谓天下士在作之而已。”

这是蔡京对《千里江山图》仅寥寥数语的描写,虽未对其中景象作详细描述也未曾袒露一言或是褒奖或是非议,但其中一句“不逾半年”“上嘉之”,皇帝对这幅山水画的喜爱之情可见一斑。当时,年仅18岁的王希孟刚刚从画学毕业,虽幼时天资聪颖,名誉京城,但是随着学习的深入,王希孟深感山外有山天外有天,从此以后便更加勤奋努力的学习。毕业以后,王希孟进入禁中文书库工作,枯燥的税赋档案整理工作,让他更加怀念可以每日作画的自由时光和悠哉游哉的日子。

急中生智下,王希孟数次向徽宗进献自己的画作,有时几天一幅有时数月一幅,内容不同自然画风也就不同。然而,一向自傲的王希孟回回碰壁,自己呕心沥血作的画竟让都没有的到认可,这让他感受到了迷茫和绝望。但可喜的是,徽宗认为王希孟是个可造之才,他的画每每欣赏下来便觉得心旷神怡,但仍缺少一份韵味。出于爱才之心,徽宗便亲自指点王希孟作画。

王希孟大受发,用了大约半年时间完成《千里江山图》这幅长篇巨制。这幅画长近12米,用辉煌绚丽的色彩,青色与绿色错落有序的搭配,细致的笔触,描绘了大宋王朝当时的锦绣江山。画中绵延起伏的峰峦,烟波浩渺的江河,郁郁葱葱的树林,忙碌的人民穿插其中。《千里江山图》整幅画显示出了大气磅礴的气势,画意壮丽恢弘,气象万千,令人目不转睛的欣赏其中的美妙场景,沉醉其中。

三、留下千里江山图绝作1113年闰四月的一天,王希孟完成后不久,徽宗便把这幅耗尽王希孟心血的江山图赐给了蔡京,同时也带着王希孟无限的感慨和唏嘘。而王希孟此后的身世,又成为了一个历史不解之谜,以供后人追索和纪念。

当这位青年天才画手王希孟,消逝于历史长河之后,历史流淌至清朝,清代大收藏家梁清标将《千里江山图》卷进献给乾隆皇帝。酷爱诗画的乾隆皇帝当然格外珍爱此卷,将其藏于御书房,并在乾隆三十年(1765)、三十三年(1768)分别敕令宫廷画家王炳、方琮临仿此画。至1786年,乾隆皇帝在王希孟的画卷上挥笔题诗“可惊当世王和赵,已讶一堂君若臣”,表达了对徽宗赵佶与王希孟的这段传奇故事的慨叹至深和唏嘘之情。

王希孟这样的天赋之才不得不令人感叹,18岁意味着什么?西方艺术里的少年天才,有委拉斯贵支、有莫扎特、有毕加索、有米开朗琪罗等等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他们给我们展示的世界,充满好奇,感激和热爱。在经济快速发展和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18岁的孩子刚刚成年,他们或许还在准备高考,梦想着美好的大学生活。他们虽然可能不能像王希孟那样一鸣惊人,留下一幅国宝级别的画作,但是他们如同王希孟一样蕴含着无限的能量。

他们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我想,寻着艺术大师的足迹,那一道道神秘的面纱会渐渐隐去,历史会渐渐明晰在我们的面前。故宫出版社策划的“跟着艺术大师”系列丛书正是展现艺术大师的生平、艺术及其背后有趣故事的艺术普及类读物,力求通过轻松的文字和精美的图片,让大众感受到艺术之美、文化之趣,让艺术走下神坛,走进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

四、总结时间走马,有些变了,有些如旧,一如千里江山,变的是四季轮回,风云际会,不变的,是少年常在,江山永固。这正是:“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千里江山图》这是一张千古传奇的作品。游过千年的时间长河,带着层层迷雾,来到我们面前,让我们感受它的美。

更多文章

  • 不到半年完成《千里江山图》卷,徽宗为何对王希孟只嘉奖不授官?

    历史解密编辑:青睐标签:王希孟,千里江山图,蔡京,平复帖,张择端,徽宗,宋徽宗,书法家,香草,艺术家

    《千里江山图》是北宋王希孟创作的绢本设色画,现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北宋宰相蔡京在题记里确定《千里江山图》卷系“禁中文书库”里的“希孟”之作,宋代《百家姓》里没有“希”姓,作者一定是有姓氏的。五百多年后,清初梁清标、顾复、王济之、宋荦等异口同声地称之为“王希孟”,那么,希孟的

  • 【名师名家名人坛】安徽历史重要名人 · 李公麟、梁红玉|傅少森诗歌

    历史解密编辑:经典诗书画标签:李公麟,傅少森,梁红玉,名家,安徽,画家

    3M(相遇—相携—相传) 安徽历史重要名人 · 李公麟、梁红玉文/傅少森77、李公麟龙眠山人李公麟,出于望族系名门。家藏古器名书画,好古善鉴长诗文,知识渊博识奇字,夏商鼎尊能考订。行楷笔露晋人风,作画无数归勤奋。权贵名士为至交,进士任职奉朝廷。朋党之争远不染,官员画家于一身。师法自然集诸长,自成一家

  • 李公麟“白画”山水传人乔仲常,《后赤壁赋图》,如梦境般的追思

    历史解密编辑:寓书喻画标签:李公麟,后赤壁赋图,乔仲常,苏轼,山水画,后赤壁赋

    导语:读乔仲常的《后赤壁赋》,仿佛是一场梦中游弋。画卷中的苏轼,神情安详、形态高大。这样的苏轼,正是乔仲常心中那个仍旧意气风发、独领风骚、才情横溢的苏轼。夜色,总有静寂、感伤、朦胧、清冷的意境,恰恰呼应宋人的情趣。夜景被苏轼所钟爱,是不难理解的。宋神宗元丰五年一个爽朗的秋夜,不知是夜游还是算梦游,苏

  • 李公麟故里——一个没有争议的争议

    历史解密编辑:涌银视角标签:宋史,墨池,宋朝,画家,李公麟,宋徽宗,宣和画谱

    每一次谈到舒城古代历史人物,总是会滋生诸多争议,比如周瑜,比如李公麟周瑜有争议还可以理解,那是庐江与舒城、舒县与龙舒地名区域的今古不同,史料记载不明确所致,但李公麟有也被争议,真让人哭笑不得。关于李公麟的籍贯,史料中最早、最详实的记载是出于编撰于公元1119年至1125年间的《宣和画谱》。李公麟逝于

  • 李公麟五马图卷高清赏析

    历史解密编辑:文艺天下标签:李公麟,五马图,黄庭坚,真迹,伯时,五马,画家,艺术家,宋朝

    五马图卷Wu Ma Tu Juan北宋李公麟纸本墨笔纵29.3厘米,横225厘米现藏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此卷是公认的李公麟画人马传世真迹。图以白描笔法描绘五匹朝廷御马,各由一名奚官牵引。前四匹每马身后有北宋黄庭坚笺题,详述马之入厩时间、来历、马名、年龄、尺寸。从右至左依次为:凤头骢、锦膊骢、好头赤、照

  • 乾隆帝与宋神宗的对话——以李公麟《五马图》为中心

    历史解密编辑:《中国国家历史》标签:李公麟,五马图,宋神宗,乾隆帝,乾隆

    本文系《中国国家历史·贰拾叁》原创文章,转载请后台留言,欢迎转发到朋友圈!全文共4781字 | 阅读需10分钟北宋李公麟的《五马图》在 20 世纪 30 年代悄无声息地从伪满洲国皇宫流入日本,后又传毁于“二战”战火,竟于 2019 年岁首出现在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举办的“颜真卿——超越王羲之的名笔”特

  • 李公麟是舒城人还是桐城人?看完这篇你就知道了

    历史解密编辑:八卦爱豆秀标签:李公麟,桐城人,舆地纪胜,宋史,舒城,石涛

    我和很多舒城人一样,一直以为李公麟是舒城人,偶尔百度了一下,却发现百科李公麟词条下,李公麟已经被“移民”桐城,查看相关参考资料,断章取义有之,现代人杜撰有之、无凭无据有之……本着对历史的尊重,对历史名人的尊重,决定探个究竟关于李公麟的故里,目前有两种说法,一个观点是舒城人,另一个观点是桐城人。说李公

  • 李公麟款“诸夷职贡图”源流暨图像有何意义?

    历史解密编辑:钦点历史标签:唐朝,画家,宋朝,李公麟,刘克庄,诸夷职贡图

    李公麟款“诸夷职贡图”是一幅描绘中国周边各民族的画作,被誉为中国古代地图的珍品之一。这幅画作不仅是一幅地图,更是一幅民族志,对于研究中国周边各民族的历史、文化和地理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职贡、职贡图与李公麟款“诸夷职贡图”存世的职贡图有多种,包括番臣立像图、贡兽图、殿堂朝贡图和诸夷职贡图。其中,番臣立

  • 人生赢家李公麟,绘天下第一白描《五马图》,没有颜色却惊艳至今

    历史解密编辑:寓书喻画标签:李公麟,五马图,黄庭坚,吴道子,人物画,顾恺之

    导语:白描技法的工笔人物画,是北宋时期文人画的经典。其扫去粉黛、淡毫轻墨、高雅超逸的笔法,被后人称为“天下绝艺矣”。宋代是中国绘画的最高峰,画院制度的确立开启了中国“士人画”的新高潮。作为“宋画第一”,李公麟的声誉随着他笔下的骏马而蜚声朝野。苏东坡有云:“龙眠胸中有千驷,不唯画肉兼画骨。”称赞的便是

  • 宋画第一人李公麟,因题材与众不同,才被董其昌排除在南宗之外?

    历史解密编辑:寓书喻画标签:李公麟,董其昌,南宗,宋画,米芾,米友仁

    导语:李公麟是北宋文人画家中比较特殊的一位,他的特殊性来自于他耐人寻味的“矛盾性”。就如身为文人画家的他,绘画题材怎会与当时的文人画大相径庭?又如苏轼将他归为文人画家,为何董其昌却将他排除在“南宗”之外呢李公麟,字伯时,庐州舒城人,因舒城郊外有一龙眠山,李公麟曾长居于山下,所以自号龙眠居士或龙眠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