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洞房花烛夜,苏小妹三难新婚丈夫,秦观绞尽脑汁后才得以进屋圆房

洞房花烛夜,苏小妹三难新婚丈夫,秦观绞尽脑汁后才得以进屋圆房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飞鱼说史 访问量:2947 更新时间:2023/12/17 11:19:53

在宋朝,有个极其有名的家族,苏家。

在唐宋八大家中,苏家便占了其中三位,苏洵苏辙苏轼,俗称“三苏”,很显然,这是一个有文化底蕴的家族。

不过苏家可不是只有三个人有才气,还有一个人能在这些人的光环之下,开辟出一亩属于自己的自留地,她是苏轼的妹妹——苏小妹

苏小妹在历史上并没有留下真实的名字,一些野史中称其为苏轸,还别说这名字倒有几分意思,毕竟苏洵作为文化人,给儿子们起的名字都带“车”字旁,这个女儿也不能少了“车”才对。

不过名字只是个代号,我们只需知道苏轼有个妹妹,还是很有才华的女子,这就够了。

苏小妹是历史上非常有盛名的才女,她自幼跟着哥哥们一起读书写字,这就让她在那个重男轻女的时代,活出不一样的色彩。

才女都是有傲气的,苏小妹自然也不例外,在当时能被她看中而欣赏的人,想必只有他的父亲和哥哥们了。

不过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苏小妹即便再有才气,她依然免不了要嫁人,就好比在她之后的享誉中华文坛的千古才女李清照那般,也免不了走上这一条道路。

等到苏小妹长大成人之后,苏氏父子也开始为苏小妹物色如意郎君,毕竟作为诗词歌赋样样精通的苏小妹,可不是一个随便的人。

此外,苏小妹聪颖顽皮又不拘小节,心性和当时一般的女子自然也有天壤之别,所以她的婚事一时半会还真不好安排。

就在苏氏父子苦心寻找的时候,一个叫秦观的才子出现了,并获得了迎娶才女的门票,可是在洞房花烛夜,苏小妹却三难新婚丈夫,秦观绞尽脑汁后才得以圆房。

苏小妹一难秦观

秦观,字少游,是北宋中后期著名的词人,也是“苏门四学士之一”,很受苏轼的赏识,平日里,秦观少不了要出入苏家,对苏小妹的名气也早有耳闻。

为了撮合两人共结连理,苏轼还曾将秦观的诗词,拿给苏小妹看,苏小妹看了之后大为欣赏,直言:

不与三苏同时,当时横行一时。

看着苏小妹对秦观的评价,苏轼心中也很欣喜,毕竟苏小妹很少称赞别人,既然她能看中秦观的文章,自然此时已经成了八成。

于是苏轼便委托黄庭坚做媒,将两人的婚事给敲定了下来。

由于苏家的亲朋好友众多,苏小妹的婚事也成了一件比较隆重的事情,所以在两家人的商议下,他们的婚姻定在了苏家举行。

秦观如愿娶到了才女,也让自己与苏家的关系更加紧密了,这对于他来说,着实能算得上是一件幸事。

可是当两人拜完天地之后,苏小妹却不肯入洞房了,她提出要让秦观解开三道题,才能享受洞房花烛夜的圆房之美。

秦观并不是花花公子,腹中也有才气,他想也没想,便答应了苏小妹的要求,毕竟他不能让新婚妻子给看扁了。

苏小妹首先给秦观出了一道古诗谜,题目是:

铜铁投烘冶,缕蚁上粉墙;

阴阳无二义,天地我中央。

苏小妹二难秦观

苏小妹的古诗谜说出来之后,众人听得云里雾里,根本不知道苏小妹要表达的什么意思,更不知道这四句古诗暗含了什么。

秦观静思之后恍然大悟,原来第一句“铜铁投入烘炉中冶炼,就是“化”的意思,第二句缕蚁爬上雪白的粉墙含有“沿”的意思,“沿”与“缘”相通,第三句反过来看阴阳中只有一义,那就是“道”,第四句天地宇宙中间的,就只有“人”了。

这也就是说,苏小妹的这首古诗谜的谜底是“化缘道人”。

秦观猜出谜底之后哑然失笑,因为这四个字是苏小妹在讥讽秦观曾经的所作所为。

古代男女婚配之前,是不能见面的,秦观同意娶苏小妹之后,便时常想着苏小妹会不会如留言中所言突额凹睛。

有一次,他在苏家偶然听闻苏小妹要去寺庙还愿,便将自己打扮成了“化缘道人”,提前在寺庙门前等候,要亲眼看一看这位苏小妹的长相。

等到苏小妹到了之后,秦观便以请求施舍为名与苏小妹搭讪,两人一番你来我往的对话之后,秦观见到了苏小妹并不丑,但苏小妹也发现了这位假道人是自己的未婚夫,便匆匆返回家中。

现在苏小妹以化缘道人四字来讥讽秦观的肤浅,自然是要给秦观一个下马威,顺便听听他该如何解释假扮道人这件事。

秦观想了想,便认真写了一首诗:

化工何意把春催,缘到名园花自开;

道是东风原有主,人人不敢上花台。

这首诗写得非常谦逊,也给苏小妹道了歉,开头四字更是回答出了谜底,苏小妹看了倒也十分满意,便出了第二道题。

这次还是一首古诗谜,只不过其中写的是四位历史人物,题为:

强爷胜祖有施为,凿壁偷光夜读书;

丝缕缝线常忆母,老翁终日倚门闾。

苏小妹三难秦观

这句诗对于秦观来说,难度就降低了不少,毕竟他怎么着也算是当时的才子,通晓古今历史自然也不在话下。

他丝毫没有犹豫,便答出了谜底:

第一句强爷胜祖指的是孙权,第二句凿壁偷光的是匡衡,第三句由丝缕缝线想到“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指的是子思,第四句老翁整天倚依门闾,自然是望,指的自然是太公望。

秦观顺利过了第二关,这也勾起了众人的好奇心,纷纷等着苏小妹出第三道题目,苏小妹最后一道题目出了一个对联,即:

闭门推出窗前月,月明星稀,今夜断然不雨。

这句上联其实很有意思,暗含了“云雨交欢”的美事,可是“雨”又是“语”的谐音,这就是苏小妹告诉秦观,洞房花烛夜,你如果对不出这个上联,别说云雨交欢了,我连说话都不会给你说。

秦观自然也读懂了苏小妹的上联,他绞尽脑汁思考了很久,最终对出了下联:

投石击破水底天,天高气爽,明朝一定成霜。

这句下联更不能以文字进行解释了,各位看官想必一看就懂,实在回应苏小妹的云雨,而最后一个“霜”字,也是谐音“双”,暗示他与苏小妹是天设地造的一对。

苏小妹听到这一下联之后,满脸娇红,而洞房的门也随之而开,秦观闪身而入,两人自然度过了一个美好的夜晚……

参考资料:《宋史》、《东坡问答录》等。

(图网,侵删)

更多文章

  • 这期打卡厉害了,都不知道挑哪一幅当封面,秦观《望海潮》钢笔字练字打卡作业欣赏

    历史解密编辑:钢笔爱好者标签:望海潮,打卡,秦观,书法,贺新郎

    上一期练字打卡题目,是秦观的《望海潮》望海潮/宋・秦观 星分牛斗,疆连淮海,扬州万井提封。 花发路香,莺啼人起,珠帘十里东风。 豪俊气如虹。 曳照春金紫,飞盖相从。 巷入垂杨,画桥南北翠烟中。 追思故国繁雄,有迷楼挂斗。 月观横空,纹锦制帆,明珠溅雨,宁论爵马鱼龙。 往事逐孤鸿。 但乱云流水,萦带离

  • 秦观:被苏轼拖累的小迷弟,课本上没他,但你一定知道他的诗

    历史解密编辑:书山有路勤为径标签:苏轼,秦观,王安石,杜牧,马援,黄楼赋

    #头条创作挑战赛# 他聪颖过人、抱负远大、自信满满,对未来充满憧憬。他博学多才、文采斐然、出口成章,备受名家青睐。他是北宋著名的婉约派词人。他叫秦观,视苏轼为偶像,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小迷弟。时间:北宋坐标:江苏那年,他20岁,因为才华横溢、心比天高,所以给自己起了个字:太虚。“太虚”这个词在古代是“天

  • 宋词漫话(二七)秦观

    历史解密编辑:网易陕西标签:秦观,苏轼,婉约词,李煜,浣溪沙

    秦观(1049——1100)字少游,一字太虚。号淮海居士,扬州高邮人。今传《淮海词》三卷,又名《淮海居士长短句》,收词作百余首。宋代以来,对秦观词的评价很高。沈雄《古今词话》引蔡伯世云:“子瞻辞胜乎情,耆卿情胜乎辞,辞情相称者,唯少游一人而已。”认为秦观词的成就高过了苏轼和柳永。冯煦《宋六十一家词选

  • 皇族词人赵令畤的十首词,其词凄婉柔丽极近秦观,深得苏轼的喜爱

    历史解密编辑:豁然书斋标签:苏轼,秦观,蝶恋花,侯鲭录,宋太祖,赵令畤,王安石,科学家,碧鸡漫志,千古名句

    赵令畤,自号聊复翁,他是宋太祖次子燕王赵德昭的玄孙,属于是皇室宗亲。赵令畤与苏轼同在颍川为官期间时,结下了深厚友情。苏轼非常喜欢且欣赏他的才华。元祐六年,苏轼为其改字德麟,并著《赵德麟字说》,赞美其“博学而文,笃行而刚,信于为道,而敏于为政”。之后苏轼还多次上奏朝廷举荐赵令畤。经过苏轼的赞赏和推荐,

  • 隋炀帝写下一首五绝,秦观马致远先后化用,各自成就一篇千古名篇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信箱标签:马致远,隋炀帝,秦观,周汝昌,诗歌,北宋,编剧

    隋炀帝杨广,是中国历史上出了名的暴君。与此同时,他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位比较有名的诗人。作为皇帝的杨广,横征暴敛、荒淫无道,弄得民不聊生。然而作为隋代文坛领袖的杨广,却是一位勤奋好学、聪明敏慧的大才子。明清时期的学者们甚至认为,正是以杨广为代表的隋朝诗人,才推动了齐梁体诗到唐诗的格律化进程。杨广的皇

  • 最经典的7首《满庭芳》,秦观最精妙,苏轼最清醒,你更喜欢谁?

    历史解密编辑:南荒诗词馆标签:秦观,苏轼,北宋,满庭芳,李清照,周邦彦,弦乐器,千古名句

    编辑 | 柳色黄插画师 | 木实君满庭芳,词牌名,又名"锁阳台"、"满庭霜"、"潇湘夜雨"、"话桐乡"、"满庭花"等。清徐釚《词苑丛谈》认为,调名取自唐柳宗元"满庭芳草积"的诗句(见柳宗元《赠江华长老》诗)。清毛先舒《填词名解》则认为:"《满庭芳》采唐吴融诗'满庭芳草易黄昏。'"按:唐吴融《废宅》诗

  • 夏日炎炎,怕热的你,不妨读读秦观的清凉小诗

    历史解密编辑:品诗词标签:秦观,诗人,李白,陶渊明,溪水

    近日,京城的天气愈发闷热,无风亦无雨,天地间宛如一个大蒸笼,将人和万物困于其中。怕热的人们为了避暑,不愿出门,只想躲在空调房中吃着西瓜,喝着冷饮,对抗暑热。那么,古人是如何消暑呢?那时候可没有那么多的避暑神器。我们知道,古代一些文人墨客颇爱在酷暑时节隐居山林,感受林中的一丝清风。唐代大诗人李白在《夏

  • 最美诗词 |《踏莎行·郴州旅舍》秦观

    历史解密编辑:喵咪文学标签:秦观,诗词,居士,唐朝,北宋,淮海词,淮海集,散文家,王安石,踏莎行·郴州旅舍

    踏莎行·郴州旅舍宋代·秦观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作者简介秦观(1049-1100)字太虚,又字少游,汉族,北宋高邮(今江苏高邮)人,称“苏门四学士”,别号邗沟居士、淮海居士,世称淮海先生

  • 杨慎说,秦观这2首词中,藏有2个情人的名字

    历史解密编辑:老街味道标签:秦观,杨慎,黄庭坚,水龙吟,苏轼

    前言杨慎在《词品》中,提到秦观的名作《水龙吟》、《南歌子》是两首藏头词,分别隐藏了两个营妓的名词:秦少游水龙吟,赠营妓楼东玉者,其中〔小楼连苑〕及换头〔玉佩丁东〕隐楼东玉 三字。又赠陶心儿,〔一钩残月带三星〕,亦隐心字。山谷赠妓词〔你共人女边著子 ,争知我门里添心〕,亦隐〔好闷〕二字云。《词品·秦少

  • 秦观送别情人写下一首词,雅俗共赏,开篇就是千古名句,流芳词史

    历史解密编辑:木槿读书标签:秦观,柳永,满庭芳,临江仙,踏莎行,薄幸,王安石,唐朝,宋朝,声乐

    宋词中有很多经典的抒写离别的名篇,柳永的《雨霖铃》,让我们感受多“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的伤感。欧阳修的《浪淘沙》,让我们从“今年花胜去年红,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共”体会到寂寞孤单。晏殊的《踏莎行》中“无穷无尽是离愁,天涯地角寻思遍”写尽人间的相思。而天生乐观派的苏轼则在《临江仙》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