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辛弃疾又一首绝妙宋词,用了两种特殊韵脚,堪称古今奇作

辛弃疾又一首绝妙宋词,用了两种特殊韵脚,堪称古今奇作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读书狗子 访问量:4758 更新时间:2023/12/20 0:17:54

每天诗词猎奇

关注读书狗子

词至苏东坡,乃是一大变。东坡首倡豪放词风,提出以诗为词,拓宽了词境、提高了词品、改造了词风,使得词的体地位大大提高。然而自苏东坡后,其豪放词却是无人继承,直至靖康之变室南渡之后豪放词方才大盛。

在南宋,豪放词可谓是占据了词坛大半江山,至辛弃疾时发展至顶峰。辛弃疾继承了苏东坡“以诗为词”“无事无物不可入词”的理念,更进一步“以文为词”,经史子集信手拈来,俚语俗语尽得风流,词风也更加慷慨悲歌、清越激昂,连国维都称赞他“南宋词人,堪与北宋词人颉颃者,唯一幼安(辛弃疾)耳”!

辛弃疾的词作,可谓将语言艺术运用到了极致,俚语俗语、经史子集、成语典故一一入词,就能妙笔生活。而且常运用新颖的句式体式作词,更是让人耳目一新。

比如辛弃疾为戒酒作词,训诫酒杯之语:“杯,汝前来”;再如集经句而作的“进退存亡,行藏用舍”;又如送别族弟戏赋“辛”姓而作的“得姓年,细参辛字,一笑君听取”等等。

今天咱们再来欣赏一首辛弃疾的奇妙词作——《水龙吟》:

水龙吟

南宋·辛弃疾

序:用"些语"再题瓢泉,歌以饮客,声韵甚谐,客皆为之釂。

听兮清佩琼瑶些,明兮镜秋毫些。君无去此,流昏涨腻,生蓬蒿些。虎豹甘人,渴而饮汝,宁猿猱些。大而流江海,覆舟如芥,君无助、狂涛些。

路险兮山高些,块予独处无聊些。冬槽春盎,归来为我,制松醪些。其外芳芬,团龙片凤,煮云膏些。古人兮既往,嗟予之乐,乐箪瓢些。

这首《水龙吟》的用韵极为特殊,它用了两种韵脚。其一是独木桥式尾韵,每处韵脚都用的同一个语气词“些”,模仿的是楚辞中的《招魂》,即序中所谓“些语”。此处“些”字也不是常用的读音“xiē”,而是读作“suò”。其二是用的长尾韵,词中每个韵脚句子的倒数第二字另作一韵:“瑶”、“毫”、“蒿”、“涛”、“高”、“聊”、“瓢”等等。若是去掉整首词的语气词“些”字,则又别有一般滋味:

听兮清佩琼瑶,明兮镜秋毫。君无去此,流昏涨腻,生蓬蒿。虎豹甘人,渴而饮汝,宁猿猱。大而流江海,覆舟如芥,君无助狂涛。

路险兮山高,块予独处无聊。冬槽春盎,归来为我,制松醪。其外芳芬,团龙片凤,煮云膏。古人兮既往,嗟予之乐,乐箪瓢。

辛弃疾的这首词所吟咏的是自己赋闲卜居铅山时发现并命名的一处山泉——瓢泉。上阕开篇从听觉和视觉赞美瓢泉——其声如清佩琼瑶般动听、其色如明镜般清澈。

如此可爱的山泉,令词人怜惜不已,忍不住感慨山泉流出山中后的命运:被污水玷污?被蓬蒿汲取?被虎豹吞食?还不如被猿猴啜饮!最后归入大海,词人还不忘寄语:切莫为狂涛骇浪推波助澜,切不可淹覆舟的船!

下阕笔锋一转,从山泉转而写自身处境:路险山高,隐居独处,唯与山泉为伴。并期望求得用这瓢泉之水酿酒、煮茶,安于“箪瓢”之乐!也是词人愤世嫉俗的变相写照:上阕有针对山泉的“昏腻”、“蓬蒿”、“虎豹”之险,下阕却是酿酒、煮茶、安贫的乐趣,对比之下,未尝不是对社会现实的悲愤发泄。

正所谓寓悲愤于欢乐之中,益感其悲愤的沉重,辛弃疾这首《水龙吟》也是如此。面对国土沦丧山河破碎、朝廷偏安苟且求和,辛弃疾空有一腔报国热血却被罢官闲置,隐居山林,面对山泉寄语,是何等的泣血悲歌、陷绝失望!

最奇妙的是,此词的两处用韵,一则仿《招魂》,每一句韵脚的语气词更加加深了词人的郁情。而句中的长尾韵则起到和谐声韵的作用,诚如词人在序中所说“声韵甚谐”,令人叹为观止!

往期推荐 Top5

更多文章

  • 辛弃疾的“醉里挑灯看剑”,哪个字出了问题?家长建议移除课本

    历史解密编辑:酒苼清栀标签:辛弃疾,破阵子,孔子,诗词,刘禹锡

    引言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孔子被世人称为圣人,在他教学的一生中,亲自为学生们挑选了几本书本当做教材,其中包括《诗》《书》《礼》等,孔子的一生都在言传身教,他的学生也将他的言行记录了下来,他的教育影响了许多人的一生。

  • 辛弃疾一生六百多首诗词,又力主抗金,为何却一字不提岳飞

    历史解密编辑:北上城南标签:辛弃疾,岳飞,秦桧,赵构,陆游,宋朝,古典乐,艺术家

    辛弃疾,中国历史上的豪放派词人,有“词中之龙”之称,苏轼合称“苏辛”,一生留下六百多首诗词,在中国文坛上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但鲜为人知的是,对辛弃疾而言,写诗只是副业,抗金才是主业,曾被御史以“用钱如泥沙,杀人如草芥”为罪名弹劾。主战、抗金、豪放、杀人.......这些非常阳刚的词语放在一起,让人轻

  • 辛弃疾的书法作品很耐看

    历史解密编辑:文墨相宜标签:辛弃疾,书法,小楷,苏轼,诗词,李清照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南宋著名爱国词人辛弃疾在《青玉案· 元夕》一词中的句子,就是在今天,细细品读,仍让人感动。他一生更多的是写了许多大气磅礴的爱国词篇,激励了许多热血青年,奋勇向前,报效祖国。他的书法却显为人知,也很有特色,堪称文人书法的典范。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

  • 辛弃疾的一首心情说说,开篇就是名句,一直被模仿却从未被超越

    历史解密编辑:小话诗词标签:词作,全词,词坛,诗人,宋朝,金朝,辛弃疾,刘克庄,豪放词,古典乐,千古名句

    有读者问:你最喜欢辛弃疾的哪首词,可以分享一下吗?小话诗词:我承认,这个问题get到我了。辛弃疾的很多豪放词读来都让人热血沸腾,但我却喜欢他的这一首写在石壁上的词——《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话说回来,这首词其实是辛弃疾的一首牢骚之作。之所以称之为牢骚之作,因为就是一首写愁的词作。说得文艺一些,就是

  • 菩萨蛮·辛弃疾

    历史解密编辑:诗文漫步标签:长安,东流,鹧鸪,南宋,诗人,宋朝,辛弃疾,菩萨蛮,古典乐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 辛弃疾看到百姓祭拜拓跋焘,悲愤写下千古名作!

    历史解密编辑:国学府邸标签:辛弃疾,拓跋焘,刘裕,北魏,宋文帝刘义隆,孙权

    辛弃疾,出生于金国境内,他出生的时候,北方已经沦陷,他受到爷爷爱国主义的熏陶,亦亲眼看到百姓受到异族压迫,他青年时参与耿京起义,擒杀叛徒张安国,回归南宋,献《美芹十论》《九议》等,条陈战守之策。先后在江西、湖南、福建等地为守臣,平定荆南茶商赖文政起事,又力排众议,创制飞虎军,以稳定湖湘地区。由于他与

  • 辛弃疾晚年牙齿掉落,用《卜算子》来打趣自己,读来令人捧腹大笑

    历史解密编辑:久叔标签:辛弃疾,苏轼,卜算子,诗词,牙齿,沁园春

    南宋词宗辛弃疾,一身兼具屈、杜、苏、陶数家之长,可谓是宋词的集大成者。但是,这位天才词人的一生,却过得十分苦闷和孤独。只因他虚负了一身的才华,南归四十余年,始终未能实现北伐的政治主张。面对人生中的种种苦难辛酸,辛弃疾有时也会填写一些谐趣词,来消解苦闷。比如以前我们提到的《沁园春·将戒酒止酒杯使勿近》

  • 辛弃疾把所有的豪放,都藏在临安城的那一晚,青玉案元夕

    历史解密编辑:灰脸娱乐说标签:辛弃疾,临安城,虞允文,赵构,宋孝宗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青玉案·元夕》是不是辛弃疾最好的词,我不敢确定,但肯定是一首让你“无法逃离”的词。一方面,如今有一家让你很难逃离的互联网公司以此为名,另一

  • 辛弃疾一首《鹧鸪天》,生动地描绘出人们向往的田园生活

    历史解密编辑:老树标签:江南,李白,秀丽,情致,南宋,诗人,辛弃疾,鹧鸪天,古典乐

    李白说:天生我材必有用。这话相信大部分人没有异议。但是,很多人即便有才,也不一定能得到发挥,这也是社会现实。辛弃疾可谓是文武全才,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可就是得不到重用,你说悲哀不悲哀。辛弃疾出生时,中原已被金兵所占。他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他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

  • 李健演绎辛弃疾泪崩,《斯文江南》致敬“大宋第一孤勇者

    历史解密编辑:北青网-北京青年报标签:李健,大宋,南宋,诗人,辛弃疾,李宗翰,欧阳奋强,斯文江南·经典围读会

    南京,一个让人无限怀古、落泪的城市。李白说“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刘禹锡写“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杜牧有“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本周五晚20:30,由东方卫视、南瓜视业联合出品的百岁山《斯文江南》将继续围读“金陵文枢”。最经典的“宝玉”欧阳奋强,时隔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