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朱元璋笑话元顺帝,252年后,他的子孙也成了同样笑柄

朱元璋笑话元顺帝,252年后,他的子孙也成了同样笑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琳子乐园 访问量:1327 更新时间:2024/1/1 11:54:16

1368年,徐达攻入元大都,元顺帝仓皇逃亡漠北,标志着元朝在中原统治的结束。元顺帝自己可以跑,然而他的楼堂殿宇却带不走,珍宝古玩也带不走,包括他自己亲手做的一件手工品,也被送至朱元璋的面前。朱元璋见后说出了一段意味深长的话:

废万几之务,而用心于此,所谓作无益、害有益也。使移此心以治天下,岂至亡灭?

原来,这是一件极其精致的宫漏,是元顺帝亲手所制用来计时的器物。它高为七尺,宽为四尺,主体像个大柜子,里面放着漏壶,就是以流水来计算时间。木柜之上刻着三座巍峨的宫殿,中间宫殿里雕着一个手持木剑的美女。木剑之上有刻度,配合漏壶可以看到目前的时间。

左边宫殿放置一个钟,右边宫殿放置一个钲,旁边都有一位金甲神。每到整点的时候,金甲神就会撞钟击钲,丝毫不乱。更有离奇的说法是每到子午两个时辰,三座宫殿中都会走出一列仙人,翩翩起舞之后又回到原处,真是令人匪夷所思。

据说元顺帝的本领还不仅如此,他能设计船舶和宫殿。他设计的龙船,长一百二十尺,宽二十尺,上面亭台楼榭一应俱全,帝后在船上游玩,稳稳当当,龙首、眼、口、爪、尾等部件都能在行进中运动,栩栩如生。当时元大都的许多宫殿,都由元顺帝参与设计。实践才能出真知,天知道元顺帝做了多少木匠活,才能有这样的领悟。

然而,就是有如此天才技艺的元顺帝,却被朱元璋鄙视,说出了上面那段话。朱元璋也没有错,元顺帝的本职工作是皇帝,基本职责是要维护统治,保证国泰民安的。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在木工活上花多了时间,在治国上就会不够用,就会怠政,所以元朝看似强大,其实不堪一击。

元顺帝喜欢木工,导致本木倒置,废弛了朝政,这和宋徽宗喜欢书画,南唐后主喜欢诗词没有什么本质区别。朱元璋为了表明自己态度,不碰这些奇巧淫技,命人砸碎了元顺帝的杰作。然而,他却没有想到,252年之后,自己的一个子孙却和元顺帝成为了知音。

1620年,16岁的朱由校登基称帝,年号天。这位少年天子在明朝内忧外患中继位,本来应该迸发青春活力,挽狂澜于既倒。然而,他却疯狂地爱上了木工活。

当时的木床十分笨重,天启帝自己设计改良,竟然做出了折叠床,还雕刻有图案花纹,非常精美。据说凡是他看到过的木器用具、亭台楼榭,他都能过目不忘,亲自设计制作出来。只要有刀锯斧凿的木工活,他都迫不及待挽着袖子操作,乐此不疲,废寝忘食。

《旷园杂志》曾经记载,天启在自己的庭院中建筑了一座仿乾清宫的宫殿,简直巧夺天工,鬼斧神工。在天启五年到天启七年,皇极殿、中极殿和建极殿三大殿进行修缮,整个工程期间天启帝都亲临现场,比上朝都积极。

天启为了证明自己的木工实力,甚至让太监拿着做好的家具在京师匿名叫卖。因为太过精美,即便是在经济那么差的明末,依然卖了三万两。虽然天启的木工实力在正史中没有记载,但大量的文人笔记都有透露。包括崇祯年间由宦官刘若愚的《酌中志》就有详细记载,而明末文人赵吉士在《寄园寄所寄》中不无感慨地写道:

明熹宗天性极巧,癖爱木工,手操斧斫,营建栋宇,即大匠不能及。

然而,天启帝和元顺帝一样,木工本领再高,却不是他们的本职工作。天启是投错了胎,没有发挥他的长处。朱元璋笑话元顺帝时,也不会想到他的子孙将会步其后尘,将大明家底败得精光。

标签: 元顺帝朱元璋元朝明朝崇祯宋徽宗

更多文章

  • 读书笔记:“文艺皇帝”元顺帝的文化修养,到底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云晓观历史标签:元顺帝,皇帝,元朝,明朝,文宗,睦尔,读书笔记,小说家,金庸笔下角色

    囿于元朝皇室内部围绕皇位的纷争,年幼时期的妥欢贴睦尔(元顺帝),一度被“流放”至高丽和广西静江(今桂林市)等地。但回过头看,这为其能接受到较多汉文化的教育,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一妥欢贴睦尔(1320—1370),元明宗和世长子,元朝末代皇帝,在位时间长达36年。“母罕禄鲁氏,名迈来迪,郡王阿儿厮兰之裔

  • 元顺帝少年登基,励精图治三十年,为何却成了元朝的亡国之君?

    历史解密编辑:毛迪说教育标签:元顺帝,元朝,忽必烈,朱元璋,帖木儿,元廷

    元朝皇帝身兼二职,既是中原皇帝,又是草原大汗。看似很容易励精图治。如励精图治,加强中央集权,知人善任,发展中原经济,减轻百姓的负担。如励精图治,鼓动大伙出去抢劫,抢的盆满钵满,让大家享受到扩张红利。但实际上,这两条路都很难走。搞扩张,元朝试过。元朝灭宋后,元世祖忽必烈和元定宗曾试图吞并日本、安南(越

  • 朱元璋派徐达攻取河南、潼关,进逼大都,元顺帝仓皇北逃

    历史解密编辑:年华名人汇标签:朱元璋,徐达,元顺帝,元军,常遇春,潼关

    占领山东后,按照北伐战略,徐达率军从山东进军河南。朱元璋在应天调兵遣将,全力支持北伐,不仅令康茂才领兵北上到济南跟随徐达北伐,以增强北伐军的兵力;而且,令汤和返回明州,督造海船,为北伐军运送粮草。另外,朱元璋任命邓愈为征戍将军,率领襄阳、安陆、景陵等地的兵马攻取南阳以北各州郡,以配合徐达攻取河南的军

  • 明朝徐达几次放走元顺帝,有人告状,朱元璋说:是我安排的

    历史解密编辑:古文人物坛标签:徐达,明朝,元朝,皇帝,朱元璋,元顺帝,小说家

    我们都知道元朝的后一个朝代是明朝,而元朝的最后一任皇帝则是元顺帝。每一个新朝代的建立预示着一场清算即将开始,毕竟任何一个皇帝都不希望自己统治的子民中有上一朝代的忠实拥护者。所以当朱元璋上台后,开始清除元朝军队,但是明朝将军徐达则两次放走元帅帝,却没有被杀头,这究竟是为何?北伐之前,朱元璋做好的充分的

  • 徐达两次放走了元顺帝,为什么朱元璋竟没有生气?原因很简单

    历史解密编辑:荒野星辰标签:徐达,朱元璋,元顺帝,元朝,常遇春,明朝

    元朝末年,社会动荡不安,各地人民纷纷起义,最后乞丐出身的朱元璋成功的打败了其他格局军阀,统一了天下。朱元璋有不少得力干将,比如徐达,常遇春等人,这些人战功赫赫,为明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虽然有很多开国功臣都没能得以善终。元朝,应该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占领中原王朝的,先后灭掉了金朝,转身又经过多年的战

  • 笑谈大明(三十二)覆灭元朝的不是朱元璋,而是元顺帝的皇太子

    历史解密编辑:娱三三三标签:朱元璋,元顺帝,元朝,忽必烈,伯颜,扩廓帖木儿

    对于元朝覆灭的根本原因,历史学界一直众说纷纭,每位学者都有自己的看法。因此要为元朝选一个掘墓人,候选的名单也很长。有人说是在颍州发动白莲教起义,拉开元末农民战争序幕的刘福通。也有人说说最后率领南方军队反攻大都,完成驱逐鞑虏目标的朱元璋。可是在我看来,这些人虽然都在元朝覆灭过程中期道关键性的作用,但都

  • 元明两朝都有皇帝说元顺帝是宋恭帝之子?专家回答两个字:瞎掰

    历史解密编辑:奇案故事本标签:宋恭帝,元顺帝,皇帝,元朝,朱棣,帖木儿

    现在很多人都说元顺帝孛儿只斤·妥懽帖睦尔是宋恭帝赵(xiǎn)的儿子,而且时间还对得上:元顺帝1320年出生,宋恭帝1323年辞世。而曾经怀疑元顺帝是宋恭帝之子的,还有元朝和明朝的皇帝,《庚申外史》和《符台外集》都留下了记录。元文宗图帖睦尔也曾亲自下诏,表示元顺帝根本就不是元明宗和世的亲生骨肉。那么

  • 读书笔记:把元顺帝“忽悠瘸”的十六天魔舞,到底是什么来路?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的百态标签:元顺帝,莲花生大师,僧人,忽必烈,天魔,萨迦派,小说家,金庸笔下角色

    所谓“十六天魔舞”,是流行于元朝宫廷的一种著名乐舞。从形式上看,它起源于宗教艺术,即藏传佛教中的“金刚舞”。一关于十六天魔舞的表演形式,《元史》记载道:(至正十四年,1354年)时帝怠于政事,荒于游宴,以宫女三圣奴、妙乐奴、文殊奴等一十六人按舞,名为十六天魔,首垂发数辫,戴象牙佛冠, 身被缨络、大红

  • 直到常遇春来告状,朱元璋才明白,徐达为何故意2次放走元顺帝!

    历史解密编辑:农民小阿蟹标签:徐达,元朝,皇帝,朱元璋,元顺帝,常遇春,小说家

    元顺帝的逃脱,一直是个谜。朱元璋打败陈友谅,击溃张士诚,几乎把所有敌人都扫清了,只还剩下一个摇摇欲坠的元朝,一个只顾逃命的元顺帝,孛儿只斤·妥懽帖睦尔。元顺帝算不上是个英明神武的皇帝,否则也不会把整个天下搞得乌烟瘴气。1368年,要“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的朱元璋在应天府称帝,国号大明, 年号洪武。随

  • 元朝皇帝除忽必烈和元顺帝外,其他来去匆匆,相亲相杀,过程惨烈

    历史解密编辑:凉觅凉人心标签:元顺帝,忽必烈,皇帝,元朝,帖木儿

    元史并不是蒙古史。元史只是蒙古史的一部分,指的是从元世祖忽必烈开始到元顺帝妥欢贴睦尔为结束的本土中国史。即以忽必烈在1271年改国号为“大元”开始,到1368年元顺帝逃离大都为止,元朝的时间长度只有97年。让人吃惊的是,这97年时间里,有24年属于忽必烈的统治时间;有36年属于元顺帝的统治时间,在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