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哥登基之后进行了对宋朝的战事,结果死在钓鱼城,然后他的两个弟弟忽必烈和阿里不哥开始争夺权力,最终忽必烈获得胜利,成为大蒙古国的最后一个大汗和元朝第一个皇帝。为什么蒙哥驾崩后他的儿子没有继承反而是弟弟们为此争了好几年呢?
首先,最大的原因就是蒙哥生前没有制定汗位继承人。
其次,当时蒙哥虽然是大汗,但是他的汗位受到了忽必烈的挑战。他在派忽必烈总理漠南事务的时候,忽必烈逐渐做大,大有与蒙哥分庭抗礼的味道。蒙哥认为,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自己战功不足,威信不够。为了提高威信加强自己权威,所以他决定亲自率军攻打南宋。他的想法是,当他把南宋打下来后,就再也没人敢挑战他的权威了。或许,那时候他也给儿子们扫清了障碍,到时候再传位给儿子们,就没有问题了。
可惜他战死在钓鱼城下,而在这种错综复杂的汗位争夺战中,由于蒙哥生前没有指定汗位继承人,所以他的儿子们就不具有继位的合法性,汗位只能由忽里台大会选举出来。而忽必烈和阿里不哥两个人都是有实力的主儿,这样蒙哥儿子反倒是弱势群体,只能是选边站队了。
其实,蒙哥在南征的时候,已经49岁了。这个年纪,在那个年代肯定是有成人的儿子的。作为老人,应该是要尽快立储的。而且,蒙哥也并不是没有儿子,历史记载,蒙哥当时已经有五个儿子,包括长子班秃、次子阿速台、三子玉龙答失、四子昔里吉、五子辩都。这些儿子,虽然历史上都没有对他们年龄有过记载,不过,应该也有20多岁、30多岁了,不算年幼,蒙哥要确立他们为汗位继承人也说得过去的。
阿里不哥
再说了,这些儿子也都不是毫无出息。蒙哥驾崩后,第三子玉龙答失还曾经站出来,支持阿里不哥召开忽里台大会竞选大汗,在阿里不哥竞选大汗上,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后来, 忽必烈打败阿里不哥后,俘获了蒙哥的那些儿子们。后来,当忽必烈派蒙哥的第四子昔里吉去攻打不服他的窝阔台后人海都时,昔里吉还在前线造反倒戈。由此可见,蒙哥的儿子们,对大汗之位被忽必烈获得,是很不满的。
为什么汗位能继续在托雷家族传承?
开庆元年(1259年)阴历七月,蒙哥汗病死于征宋战争前线。由于蒙哥汗生前并没有指定汗位的继承人加之蒙古汗位继承制度不完善,蒙古帝国内部一场汗位争夺的斗争在所难免。
我们首先观察一下此一时期蒙古成吉思汗黄金家族内部几股主要的政治军事势力。成吉思汗诸弟建立的东道诸王兀鲁思始封地在大兴安岭西麓,蒙古国时期东道诸王也不断向东扩展自已的兀鲁思,但由于东道诸王兀鲁思临近中央兀鲁思,蒙廷对东北的经略以及对诸王食邑封地特权的限制等原因,东道诸王的势力进一步扩展的空间不是很大,并且始终处于蒙古大汗的控制之下。
另外,成吉思汗之后的四任大汗,其汗位一直留在成吉思汗的直系子孙当中。因此东道诸王此时还不具备夺取汗位的实力和政治基础。
成吉思汗诸子建立的西道诸王兀鲁思中,窝阔台兀鲁思和察合台兀鲁思的势力在蒙哥汗在位时期已大为削弱。蒙哥汗即位后对参与政变的窝阔台家族和察合台家族的成员进行了清洗,尤其是窝阔台家族,其所统领的大部分军队基本上都被大汗剥夺,可以说窝阔台兀鲁思此时已经基本上瓦解了。
拔都
察合台兀鲁思的领地原来包括从阿尔泰山到河中地区(中亚锡尔河和阿姆河流域以及泽拉夫尚河流域,包括今乌兹别克斯坦全境和哈萨克斯坦西南部)的广大地域,蒙哥汗虽然保留了察合台兀鲁思,却把河中地区交给术赤兀鲁思的首领拔都进行统治,这样察合台兀鲁思的领地就大为缩小。
蒙哥汗在位时期,察合台兀鲁思长期由察合台长孙哈剌-旭烈兀的妻子兀鲁忽乃哈敦统治。
可以说此时在西道诸王中最有实力夺取大汗之位的是术赤家族。术赤兀鲁思的领地极为辽阔。据载,“成吉思汗把也儿的石河和阿勒台山一带的一切地区和兀鲁思以及四周的冬、夏游牧地都赐给了术赤汗管理,并颁降了一道务必遵命奉行的诏敕,命令(术赤汗)将钦察草原诸地区以及那边的各国征服并入他的领地。他的禹儿惕在也儿的石河地区,那里为其京都所在地”。
不过,术赤在成吉思汗时代并没有完成对钦察草原诸地区的征服。端平三年(1236年),窝阔台汗命术赤长子拔都率各宗室的长子西征,至嘉熙四年(1240年),先后征服了钦察草原、克里木、高加索(到打耳班)、保加尔(保加利亚)和伏尔加河、奥卡河地区,以及第聂伯河流域的俄罗斯各公国。被征服的这一广大地区并入了拔都的兀鲁思。从淳祐二年(1242年)以后,拔都兀鲁思称金帐汗国。
窝阔台驾崩后,拔都成为成吉思汗后裔中的最长者,这样拔都就在蒙古帝国内拥有极高的地位和实力。由于拔都与贵由素有矛盾,拔都竟公然挑战后者的权威,拒不参加选举贵由为汗的忽里台大会。不过,拔都与贵由汗的矛盾却因贵由汗突然驾崩而没有诉诸战争。
随后,拔都一手把拖雷的长子蒙哥推上了大汗的宝座。蒙哥汗时期拔都的势力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不过,在蒙哥汗登上汗位后不久,拔都就去世了,之后受命做他继承人的儿子撒里答和兀剌黑赤也相继去世。在蒙哥汗驾崩之时拔都的弟弟别儿哥执掌术赤兀鲁思,并且照旧与拖雷家族保持着真诚的友谊,遵循着忠诚、善意和团结之道而行。
可能正因如此,在蒙哥驾崩后,别儿哥才没有夺取汗位的企图。另外,别儿哥统领的术赤兀鲁思远离蒙古本土,这必然会加剧其离心的倾向,而他对于参与蒙廷事务的热情也逐渐减退。综上所述,在蒙古的第四任大汗蒙哥驾崩后,最有实力的拖雷家族应该会继续执掌大汗之位。
托雷家族最有实力竞争汗位的三个人
蒙哥驾崩后,在拖雷家族内部最有实力的是蒙哥汗的三个同胞弟弟,即阿里不哥、忽必烈和旭烈兀。蒙哥汗即位后,曾派他的两个弟弟忽必烈、旭烈兀去征服东方和西方,委以重任。
忽必烈
忽必烈受命后主要是总领漠南汉地军事,为征伐南宋做准备,同时为实现从西南面包抄南宋的目标,忽必烈还统兵征服了大理。而旭烈兀则受命出镇波斯,征伐中亚、西亚尚未降附的地区。到开庆元年(1259年)秋,旭烈兀大军已征服了统治中心分别在杩拶答而(在今伊朗马赞德兰省)和报达(即今伊拉克巴格达)的亦思马因派宗教王国和阿拔思王朝,并且兵分三路攻入叙利亚。
景定元年(1260年)初叙利亚首府大马士革的官员献城投降。此时旭烈兀才得知蒙哥汗的死讯,率军回波斯。不管旭烈兀是否有意夺取汗位,没等旭烈兀返回漠北, 忽必烈和阿里不哥已经分别即位并展开了争夺汗位的斗争。
于是在蒙古本土和汉地都没有雄厚政治军事基础的旭烈兀便放弃了争夺汗位的努力,在中亚、西亚建立了自己的统治。与旭烈兀不同,与蒙哥汗一起统兵征伐南宋的忽必烈与留守漠北的阿里不哥都在第一时间获悉了蒙哥汗的死讯,都具备争夺汗位的实力和政治基础。
前面不是说,蒙哥南征时,忽必烈被排除在南征大军之外,为什么现在忽必烈却统帅南征东路大军?
宝祐五年(1257年),蒙哥汗曾任命东道诸王塔察儿统领东路蒙古军攻打南宋,不料塔察儿在首战不利的情况下撤兵回到自己的营地。结果蒙哥汗大怒,扬言要惩罚塔察儿,同时不得不重新起用忽必烈率领东路军攻宋。
忽必烈手中握有征伐南宋的东路大军,其中主要包括东道诸王、五投下(即蒙古札剌亦儿、兀鲁兀、忙兀、弘吉剌、亦乞列思五部)和汉世侯的军队。阿里不哥在蒙哥汗南征期间,以拖雷幼子的身份主持大兀鲁思,管理留守军队和诸斡耳朵。
而关于忽必烈和阿里不哥的汗位之争,这才刚刚开始,并且持续了四年之久。忽必烈和阿里不哥分别称汗,而且围绕汗位的战争最终以阿里不哥投降忽必烈而告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