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蒙哥马利能够抵挡非洲军团的关键在哪?

蒙哥马利能够抵挡非洲军团的关键在哪?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趣故史 访问量:2208 更新时间:2024/1/13 1:18:37

二战时,隆美尔率领的非洲军团几乎横扫北非,当时几乎无人能够阻挡隆美尔的非洲军团。但最终一被评为进攻时谨小慎微,丈量土地的蒙哥马利却打垮了隆美尔,他究竟是如做到的呢?

一.突如其来的任命

命运之神并没有永远让他沉积下去,1942年7月,北非沙漠的英国第八集团军遭到了败绩,但是前指挥官克劳德·奥金莱克被撤了职,然而去接任奥金莱克的威廉姆·戈特因意外不幸死亡。第八集团军则群龙无首,英国政府无奈之下,只能任命蒙哥马利为英国第八集团军的军长。

这项任命突如其来,甚至于连蒙哥马利自己都没有想到,他会成为第八集团军司令。不过作为军人,服从是天职。性格严谨的几乎苛刻的蒙哥马利,并不想错过一个能够和大名鼎鼎的沙漠之狐隆美尔交战的计划,他欣然前去赴任。

然而到了埃及他才发现,埃及的情况不容乐观。部队士兵几乎都患了恐德症,畏惧隆美尔和他的非洲军团。各部队损失严重,要击败隆美尔谈何容易?甚至于部队的士气因为一连串人事调动而濒临崩溃,现在摆在他面前的是一个巨大的烂摊子。但是蒙哥马利不是一般人,他决心整顿整个部队,来和隆美尔决一死战。

蒙哥马利的信心不是空穴来风,他有他的底气,相比于此刻缺少补给的隆美尔,蒙哥马利可谓兵强马壮,他的身后是同盟国的支援,补给和增援正陆续抵达。他完全可以在物质上,满足一次战役的需求,所欠缺的只是部队的士气和信心罢了。

而这正是蒙哥马利所能做到的,也是做得最好的。不同于前任指挥官们,蒙哥马利是一个生性沉默,但是拥有坚定意志的人,他那种毫不动摇,绝不畏惧的气质,让人十分安心。仿佛他用无穷的计划,所有的局势都在他意料之中,这是他给英军和盟国军官最大的感受。伴随着蒙哥马利出现在各个战线,对军官们鼓舞士气,军队士兵的勇气被重新树立了起来,现在所有人都等着在第二次阿拉曼战役和隆美尔一较高下。

二.猎狐高手的阿拉曼战役

第二次阿拉曼战役,以英军主动进攻,拉开了序幕。尽管在阿拉曼战役10月23日的第一阶段,他的步兵和坦克身陷雷区,然而他却按兵不动,只是让部队进行扫雷和推进。虽然损失很大,甚至于许多部队因为雷区和炮击被堵塞在了那里,但是他仍旧坚持了下去。

次日的第二阶段,则对于德军是不幸的,先是替代隆美尔指挥的施图姆不幸因为心脏病去世。(隆美尔因为胃溃疡回国治病了。)接着是德军的反击遭到了失败,没有隆美尔的指挥,攻击基德尼山脊的部队遭到了惨痛的失败。可以说,随着这次反击失败,非洲军团已经进入了非恶劣的境地。

当隆美尔在10月25日赶回来的时候,情况已经进入到了恶劣阶段,整个非洲军团的油料只能用三天。盟军的进攻虽然被暂时挡住了,但是隆美尔也没有了补给,为他运送燃油的游轮被英国皇家空军击沉了。隆美尔的最后希望,也随之而去,他再也不能发起任何有效反击。

在这之后的时间里,德军的反攻都以失败告终,而盟军却顶着剧烈的伤亡压了上来。现在隆美尔的兵力越来越少,所有的反攻都被盟军挫败,越往后隆美尔越是难以抵抗。无奈之下隆美尔只能采取撤退行动,因为胜利已经是不可能了,他现在必须考虑,如何让部队活下去。

到了11月2日,英军目标为消灭隆美尔的装甲部队,迫使敌人在开阔地上作战,消耗敌人的油料储备,切断敌军补给路线,最终瓦解敌军。增压行动是战役开始以来最紧、最血腥的阶段。这个行动的目标为攻占泰尔阿尔-阿恰齐尔,隆美尔的最后一道防线。

现在隆美尔已经没有了任何选择,他只能艰苦的抵抗蒙哥马利的进攻,战况一天天恶化,每次后退,都伴随着非洲军团大量的伤亡。无奈之下,隆美尔只能向富卡撤退。尽管希特勒一再要求隆美尔坚持抵抗,但是隆美尔还是选择了违背命令,因为他已经无力战斗了。他深知,他的失败意味着北非战场将以德意联军的失败而告终。

三.猎狐高手的军事能力

事实上,蒙哥马利并不是一个擅长进攻的将领,他其实是个谨小慎微的人。但他研究了隆美尔的资料,以及之前英国在北非和非洲军团交战的记录。他发现隆美尔擅长使用先发制人的策略,尤其善于调动装甲部队。对付这种人,你不能给他任何的机会,蒙哥马利决定先发制人。在蒙哥马利的心中一次先发制人的进攻,能够有效地压制隆美尔。如果将主动权交给隆美尔,那么隆美尔将会从任何他想得到的位置发动进攻,而蒙哥马利不打算给他这个机会。

蒙哥马利发现自己的部队拥有远胜于对方的军力,他可以调动22万部队,而隆美尔只有11万。而在坦克上,蒙哥马利享有1100辆新式坦克,而隆美尔只有559辆,其中339辆是意大利的坦克,性能很差,根本不足以和英军硬碰硬。也就是说,他完全可以以攻代守,压垮隆美尔。

而另一边,隆美尔也发现,英军的兵力远远地超过了他,如果任由英军积蓄力量,他迟早要被英军击破不可。他现在惟一的希望,就是德军可以拿下斯大林格勒,然后派出部队向外高加索移动,以期可以威胁伊朗和中东地区,这将迫使英军将力量调往中东,分散他面临的压力。同时他也可以向国内索要增援,以供他击败蒙哥马利。

然而这恰恰中了蒙哥马利的下怀,他做梦都希望隆美尔停下修筑工事。这就是战争的一个不二法则,防守方可以做出一切的准备,但永远无法判断进攻方会在什么方位,以什么方式来进攻。而隆美尔也恰恰往蒙哥马利所想的方向去做,他将自己的部队交错部署在战线上,虽然扩大了防守面积至整个战线,但是却让部队的集结时间被延长,否则他没有办法去防御那么宽的正面。

蒙哥马利的特点此时显露了出来,他能够谨慎的制定计划,尽管这计划可能太过死板,太过教条,但是他对于把握战场节奏却很有一套。在防守战和进攻战中,蒙哥马利大多数时候都依靠对战场节奏的把握,来取得胜利,而没有绝对的把握,他这一次也不例外。他很相信,隆美尔必然落入他的圈套之中,并最终击败,而结果也正如蒙哥马利所估计的那样,隆美尔输掉了第二次阿拉曼战役。

结语

蒙哥马利或许不是英国最优秀的将领,但他已经具备一名名将的一切条件。作为一名将军谨小慎微是必然条件,只不过是程度不同。相比于隆美尔这种极富冒险精神的人,蒙哥马利这种步步为营的做法,反而让隆美尔无所适从。最终横行沙漠的沙漠之狐隆美尔,被蒙哥马利这个小心翼翼的猎狐高手所击败。

参考献:《北非战场》

《第三帝国系列:非洲军团》

《隆美尔战时文件》

《第二次世界大战史》

更多文章

  • 审理蒙古帝国蒙哥朝第一大案——最高断事官忙哥撒儿

    历史解密编辑:凝视他呀标签:蒙哥,蒙古帝国,拖雷,拔都,孛儿只斤·窝阔台,诸王

    忙哥撒儿,札剌儿氏。部落在辽代末期被蒙古人征服,族人成为蒙古部落贵族的门户奴隶。忙哥撒儿曾祖赤老温恺赤,祖搠阿,精于骑射,号“默尔杰”意为箭手,从太祖成吉思汗统一漠北草原诸部立有军功。有一次遇到敌人准备大战,正好有两只鸟飞过,太祖令搠阿射雄鸟,一发而中,敌人看见惊呼:“善射若此,飞鸟都不能逃走,何况

  • 开国上将杨勇表演硬气功!一声断喝单掌碎砖,震住蒙哥马利

    历史解密编辑:史坛典故标签:杨勇,伯纳德·劳·蒙哥马利,隆美尔,武艺,团长,上将

    自古以来,提到“将军”这个词,我们脑海中都会浮现一个武艺高强,射箭百步穿杨,枪法出神入化的形象。抗日战争年代,在我军的队伍里,就有一个武艺高强的将领,他便是杨勇。建国之后,蒙哥马利元帅访华,上将杨勇表演硬气功,一声断喝单掌碎砖头,一把震住蒙哥马利。杨勇的武术奇缘1913年,杨勇出生于湖南省浏阳县。杨

  • 蒙哥马利问毛泽东:谁是你的继承人?主席:毫无疑问是刘少奇

    历史解密编辑:历说观标签:毛泽东,刘少奇,伯纳德·劳·蒙哥马利,周恩来,毛主席,隆美尔

    蒙哥马利,英国陆军元帅。他曾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盟军方面的杰出指挥官之一。曾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崭露头角的蒙哥马利。后来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担任师长,在法国战场作战。而真正让蒙哥马利成为“二战名将”的,是他在北非时期与德国的作战。他在出任英格兰东南区司令官之后,来到了北非战场成功遏制住了德国纳粹势力

  • 诺曼底登陆的难点在哪里?让德军相信这是佯攻,给蒙哥马利找替身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摆渡标签:伯纳德·劳·蒙哥马利,德军,诺曼底登陆,苏军,隆美尔

    百万大军,一夜之间出现在法国大陆。还有比这更不可思议的吗?这就是二战中,著名的诺曼底登陆。二战欧洲战场,在苏德战争中,陷入了胶着状态。苏军为拖住德军,伤痕累累,不仅损失了上百万人,还被俘虏了100多万大军。平民就更惨了,死伤无数。这种情况下,英美等国,却在那儿看戏,一直不肯开辟第二战场。按照丘吉尔的

  • 钓鱼城之战历史真相:并没有打死蒙哥汗,也没有拯救中东和欧洲

    历史解密编辑:帅哥节操掉下来了标签:拔都,西征,蒙哥汗,旭烈兀,蒙古帝国,蒙古骑兵,钓鱼城之战

    首先为什么蒙古帝国的大汗死了欧洲和中东没有被蒙古帝国征服,南宋还是被蒙古征服?蒙古的回回砲再则1227年成吉思汗去世了,蒙军怎么还仍然攻打西夏呢。这句话足以证明“蒙古大汗不死蒙古停止行军”这个说法不成立。接着捋一下几次蒙古西征。1241年窝阔台汗去世,长子西征拔都才停止继续西征,剩下欧洲才得以幸免。

  • 元朝、安南之战:蒙哥、忽必烈三次征讨,为何没能征服?

    历史解密编辑:专注谈话三十年标签:忽必烈,元朝,蒙哥,元军

    蒙古在崛起之后,开始征战欧亚大陆,几乎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先后灭掉了西辽、西夏、花剌子模、金朝、大理、南宋等政权。可是蒙哥、忽必烈在位时期,在面对一个小国时却吃亏了,他们先后三次对安南用兵,结果损兵折将!安南就是今天越南中北部地区,那么元朝为何三次征讨都没能征服呢?一、蒙哥的首次征讨1253年,蒙

  • 蒙古帝国蒙哥朝第一“悍王”——八王爷拔绰

    历史解密编辑:俊丽白沙标签:蒙哥,蒙古帝国,拔都,贵由,阿里不哥,忽必烈

    我是小树,点击上方“关注”,每天为您分享精品历史故事与真实历史事件揭秘干货。孛儿只斤·拨绰,生于约1220年卒于1267年,又译不者克、哈必赤。祖父成吉思汗,父亲为睿宗拖雷,母亲为乃马真氏。长子薛必烈杰儿,睿宗托雷育十一子,拔绰排行第八子庶出,拔绰自小就亲近大哥蒙哥和四哥忽必烈跟随他们习武学文十分骁

  • 蒙哥马利和亚历山大,如何从战场上的黄金搭档,走向死对头

    历史解密编辑:吉吉嗑普标签:伯纳德·劳·蒙哥马利,亚历山大,丘吉尔,隆美尔,巴克,阿拉曼

    蒙哥马利和亚历山大是二战期间,英国最为出名的两位将领,敦刻尔克大撤退、北非战役、诺曼底登陆,这些重要的战役中都能看到他们的身影。但是这样一对名将却从战争中惺惺相惜的黄金搭档,变成了日后针锋相对的政治对手。在敦刻尔克大撤退的海滩上,同为师长的蒙哥马利极力推荐亚历山大担当重任。敦刻尔克撤退一直成为战争史

  • 蒙古征南宋的钓鱼城之战,蒙军如何损失惨重?蒙哥如何殒命?

    历史解密编辑:喜爱这个世界标签:蒙军,宋军,钓鱼城,蒙哥汗,忽必烈,小说家,蒙古骑兵

    作者:大聪明【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在公元1259年 ,蒙古号称几十万人马,围攻南宋潼川府路合州钓鱼城,却始终无法攻克,战乱中连蒙古大汗蒙哥也阵亡在城下,守将王坚将军可谓中华英雄。之后忽必烈在汉臣拥护下建立元朝。直到南宋灭亡后,大势已去,忽必烈又答应绝不伤害城中百姓,守将王立这才弃城投降,时

  • 钓鱼城之战蒙哥战死,世界格局发生变化,仅仅因为一个叫王坚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娱三三三标签:王坚,蒙哥,钓鱼城,拖雷,成吉思汗,孛儿只斤·窝阔台

    在中国古代的历史上,如果蒙古没有分裂,当时的欧洲或许就是蒙古人的牧场,甚至整个世界都会被瑟瑟发抖,但是最终拯救了欧洲,改变了世界格局的人,竟然是一个叫作王坚的人。蒙古的缔造者成吉思汗,被毛主席称为一代天骄,如果他一直活着,蒙古的这个一代天骄说不定真的可以把整个世界变成他蒙古的牧场,但是结局却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