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白朴意境很是幽美的一首元曲,黄芦岸白蘋渡口,绿柳堤红蓼滩头

白朴意境很是幽美的一首元曲,黄芦岸白蘋渡口,绿柳堤红蓼滩头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云端书馆 访问量:615 更新时间:2023/12/11 3:43:02

秋天是一个承上下的季节,没有春的温柔,也不如夏的火热,但却胜过冬的凋零。特别是秋意浓浓之时,梧桐叶黄,古色苍苍,满山的红叶,临风的飒爽,让游客们都忘记了俗世的烦躁,再也无须假装一份孤傲。

元代一位才子也感叹于一片美丽的秋景,创作了一首意境幽美的作品。

《沉醉东风·渔夫》

白朴 〔元代〕

黄芦岸白蘋渡口,绿柳堤红蓼滩头。

虽无刎颈交,却有忘机友,点秋江白鹭沙鸥。

傲杀人间万户侯,不识字烟波钓叟。

译文:

岸上黄芦摇荡,渡口白蘋摇曳,堤坝上绿杨葱郁,滩涂上红蓼茂盛。虽然没有生死相交的朋友,但拥有许多没有算计心机的朋友,那些点缀在秋江上的白鹭、沙鸥就是我的知己。人世间的高官显贵有什么可羡慕的,还不如我这个一字不识的江上钓鱼老人。

白朴是元代著名的文学家、曲作家、杂剧家。他自幼聪慧,记忆过人,精于度曲,散曲儒雅端庄。白朴善于利用历史题材,敷演故事,因旧题创新意,词采优美,情意深切绵长。

他与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合称为元曲四大家。代表作主要有《唐明皇秋夜梧桐雨》、《裴少俊墙头马上》、《董月英花月东墙记》等。

开头二句描绘了多姿多彩的自然风光,点出了渔夫生活的典型环境,。黄芦、白蘋(浮萍),绿杨、红蓼,真是五彩缤纷,绚丽多姿。多么美丽的田野风光!

三四句写渔夫所接触的人事。刎颈交,生死与共的朋友,典出《史记》。战国时,赵国大夫廉颇居功自傲,与大臣蔺相如不和,后在相如忍让、团结精神的感动下,悔悟后二人成了生死之交,即所谓“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忘机友,指那些与人友好相处的动物。

用典赞美了宁静无为、恬淡闲适的心境,来说明渔夫生活远离人事倾轧,超脱豁达,不必为心计而操心,其意境与唐张志和隐居江湖相同。

“点秋江白鹭沙鸥”,用鸥鹭比喻自由自在的生活。点,一触即起,形容无拘无束、自由自在。这里还寓有与鸥鹭为友的意味。作者进一步深化意境,要像白鹭沙鸥那样来去自由,无拘无束。

最后二句说人间万户侯又算得了什么呢?不识字的烟波钓叟,比起他们来,值得骄傲多了!一语破题,反映了作者傲岸不驯、不与元朝最高统治者合作的坚定态度。那“烟波钓叟”,实际就是作者自己的化身。

这支小令描绘了一幅大江辽阔、水草丛生、鸥鹭翱翔的和谐宁静的大自然图景,描写了渔夫悠闲的生活情趣。而渔夫就是作者审美理想的化身。

表现了作者寄情山水,鄙视荣华富贵,甘心淡泊宁静生活的高尚情怀,也流露出对社会不平的愤慨。此曲意象艳丽,境界阔大,给人以无限美感。

标签: 白朴沙鸥烟波白苹秋江鸥鹭

更多文章

  • 白草红叶黄花:白朴散曲【越调天净沙】

    历史解密编辑:小李飞飞标签:白朴,散曲,马致远,元好问,越调天净沙,白草红叶黄花

    白朴(1226一1306以后),字仁甫,一字太素,号兰谷先生。原籍隩州(今山西河曲),后移居真定(今河北正定)。白朴生于金末,是元好问的通家子弟,在文学上得益于元好问颇多,金亡后不仕。后迁居金陵(今江苏南京),与诸遗老放情山水,诗酒为乐。他工杂剧,与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并称为“元曲四大家”。所作杂

  • 白朴的这首《天净沙.冬》,短短的28个字,却写尽了冬日的萧瑟

    历史解密编辑:云端书馆标签:白朴,天净沙.冬,萧瑟,冷月,马致远,冬景,赵冬日,军事政策,中国传统音乐,编剧

    我们一看到天净沙这个曲牌,就会想起马致远那首著名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这首元曲只有28个字,语言极为凝练却容量巨大,意蕴深远,结构精巧,顿挫有致,被后人誉为“秋思之祖”。和马致远生活在同一个时代的白朴,用天净沙这个曲牌,以四季为主题,

  • 从白居易《井底引银瓶》到白朴《墙头马上》

    历史解密编辑:史坛典故标签:墙头马上,井底引银瓶,白居易,白朴,王实甫

    纵观中国古代戏剧史,女子被伤害的主题很多,与身体上的伤害相比,心灵和精神的伤害也不容小觑。尤其是涉及情感意志,更不能因循苟且。值得激赏的是,我们古代戏剧中的女主人公,常常都充满了斗争精神,聪慧、善良、可爱,显示了我们中华民族女性的大德、至善与至美。有一个题材,我常常给年轻的女学生讲,叫《井底引银瓶》

  • 白朴的苦闷人生与悲剧风流——我们要向元剧作家学习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年华名人汇标签:白朴,忽必烈,元杂剧,剧作家,关汉卿

    一谈到古典戏剧,年轻的学生常常追问——我到底为什么要知道它,你到底要我从中学习什么?这种问法,有一定的功利性。总而言之,在当下务实的精神之下,与他人说古典戏剧,确实是一件极其困难,同时也相当奢侈的事情。然而,我还是要讲!因为至少在元代剧作家白朴身上,有与今天的我们几近类似的苦闷。我们看白朴,或许能够

  • 山西历史名人 一百二十六 白朴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的百态标签:白朴,元好问,杂剧,天籁集,马致远

    白朴(1226年-约1306年),原名恒,字仁甫,后改名朴,字太素,号兰谷,汉族,祖籍隩州(今山西河曲),著杂剧十六种,现存《梧桐雨》《墙头马上》两种;另有《天籁集》,收词作二百余首,后附散曲四十多首。与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合称元曲四大家。网络图片、侵权联删白朴出身官僚士大夫家庭,他的父亲白华为金

  • 赏画 | 陈汝言《罗浮山樵图》

    历史解密编辑:中国书法网标签:水墨,丁东,画家,立轴,陈汝言,国防部门,书法作品,罗浮山樵图

    陈汝言《罗浮山樵图》纸本 立轴 水墨 107x53.5cm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藏本幅左上自识:至正二十六年(1366)正月望后庐山汝言为思齐断事写罗浮山樵图。裱边十砚斋主人、严绳孙题跋。此图所绘罗浮山,位于广东增城县东,为东晋葛洪得道之处,画面峰峦层叠,一瀑飞溅,负担士子蹒跚而行,情思高旷,正如十砚斋

  • 小年读首范梈的诗,学段儿童传统节日舞|年少有舞

    历史解密编辑:新京报标签:年少,传统节日,习俗,节日,灶神,糖瓜

    “年少有舞”为新京报特别策划栏目,与编舞师姜先昊、左杨洋合作,推出系列儿童传统节日舞蹈,将一年中小年、除夕、新年等传统佳节习俗融入编舞之中,教孩子在强身健体过程中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设计/新京报张瑶腊月二十三、二十四分别是中国南北方的小年,小年是除夕春节到来前的一个重要节日,用糖瓜祭祀灶神、扫除

  • 在京西古道边 老舍遇见马致远

    历史解密编辑:新京报标签:老舍,茶馆,钟声,朱凡,元朝,马致远,古典乐,曲作家,京西古道

    洁白轻盈的云雾从西山顶上垂下,在山间飘飘荡荡。夕阳西下时,宁静的东马各庄,迎来了久违的热闹。一场大戏,正在这个京西古道旁小山村里上演。“戏院”是一个乡村民宿小院中的大厅,民宿由村里废弃的学校改建,大教室改造成了大厅,搭起舞台,摆上一排排的八仙桌和宽条凳,宽敞的礼堂,就变身一间古典的戏院。来自北京市曲

  • 【这些文化遗存现今的模样】走,到马致远写过的那条古道看看

    历史解密编辑:北青网-北京青年报标签:西山,悠悠,古道,京西,元朝,马致远,剧作家,古典乐,文化遗存,天净沙·秋思,中国传统音乐

    【这些文化遗存现今的模样】走,到马致远写过的那条古道看看【这些文化遗存现今的模样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古往今来吟秋之作中,马致远的这首《天净沙·秋思》匠心独运,寥寥数语写尽天涯羁旅的惆怅凄苦,被誉为“秋思之祖”,百世流传。是怎样一条沧桑古道,勾起作

  • 来门头沟,到马致远写过的那条古道看看

    历史解密编辑:门头沟信息港标签:西山,悠悠,古道,元朝,马致远,门头沟,剧作家,古典乐,天净沙·秋思,中国传统音乐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古往今来吟秋之作中,马致远的这首《天净沙·秋思》匠心独运,寥寥数语写尽天涯羁旅的惆怅凄苦,被誉为“秋思之祖”,百世流传。是怎样一条沧桑古道,勾起作者如许心事?学人大多认为,这条古道大体位于马致远故居所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