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唐山稻地,因元朝脱脱植稻而得名!三路交汇区域,物流业发达!

唐山稻地,因元朝脱脱植稻而得名!三路交汇区域,物流业发达!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箫十三郞 访问量:3045 更新时间:2023/12/8 7:10:23

在唐山提起稻地镇这个名字,大家都比较熟悉。因为毗邻唐津高速公路和205国道,与唐柏路在此处交汇,地理位置有着优越性。物流运输业在稻地展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市场活力。

从唐山市区南端,一路向南行驶在唐柏路上,15分钟左右,便可到达稻地镇。随着2019年城南经济开发区获批得以建设,涉及稻地镇村庄8个。新的业态,新的工业模式在此发展;同时,也改变着村民的生活方式!

纵观稻地镇的历史,不难发现稻地无时无刻地发生着变化!曾经的稻地以在北方京东首创栽植水稻的先例而得名,被称作“稻地”。八百年来,这个带有农业性质的名字一直被沿用下来!

元朝宰相康里脱脱首创京东植稻

说起元朝的这位末世宰相,其实还是要为这个元朝少有的贤明宰相正一正名的。其实,前几个月看了一本老一点的书,是写《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的生平事迹。里边介绍了罗贯中与元朝宰相康里脱脱的相识过程,以及罗贯中作为脱脱学生来记录了脱脱的事迹。从而,脱脱这个历史人物进入了我的脑海里。

细读脱脱生平发现,他先任中枢左丞相,后升任中枢右丞相。元朝时,以右丞相为主相,左丞相为副相。脱脱为宰相时,民生军事大策皆由他出。时值元末,南方反元起义接连而起,南方的稻米供给大都已然告急。

在罗贯中眼中,这个于深夜在临近书院的客馆内,循着郎朗读书声而来的老师,是惜才的;这个在元末群雄并起的时代,夙兴夜寐考虑民生的宰相,是爱民的;这个在乱军之中领兵出战,无惧风雨的将帅,是忠君的!

为保障大都皇城的稻米供给,在民生方面,这位元末宰相也是下足了力气!此时,海水南移,稻地地区处于低洼的滨海地区,水源充足!脱脱令江南官员召集善于栽植水稻的人,来到京东这地指导当地军民修建沟渠、整治田地,为栽植水稻做好基础设施。

这个大都的东南地区,首次栽植水稻的地方,因此被称为“稻地”!

稻地曾为京东四大名镇之一

元朝灭亡后,残部逃亡北方。稻地地区归为朱元璋建立的明朝所统领,新朝新气象!明成祖朱棣的移民屯垦计划,将黄河流域人口稠密村庄,四子留其二,另外两子随父母北迁。至此,稻地的人口、经济又开始繁荣起来!经过一段时期的繁衍生息,与安机寨称土立集后,稻地商铺多起来,买卖兴隆,逐渐成为了大镇。

清中晚期,稻地发展成为京东四大名镇之一!据有关史料记载,当时稻地周边筑有城墙,设有城门,城内街道胡同建筑井然有序!镇内还曾建有文昌宫、火神庙等庙宇13座。庙会时,做买卖、杂耍、卖吃食的人很多,庙会人头攒动,热闹无比。

古人以对月饮酒,作为一种美事!更有李白的《将进酒》为证:“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稻地也曾以它的高粱酒名震北京城,清香甘冽!

当时高粱酒的制酒作坊被称为“烧锅”。据记载乾隆年间,稻地有烧锅24家,每家20人左右的规模,年产美酒无数!每到高粱酒开坛时,酒香四溢,好酒的人都要来稻地一饮而快!

烧锅中养的看家土狗,每日闻着飘荡在空气中的酒香,走起路来都有些打晃,仿佛也沉醉于高粱酒的酒香中不能自拔!

图片源自网络,图侵必删!原创不易,侵权必究,已经签约维权骑士!

我是@冰蓝月吟,一起聊唐山!#我的家乡在唐山#系列小故事!

本文由冰蓝月吟原创,请留下评论并分享给更多的人,喜欢就关注我!

更多文章

  • 脱脱曾数度为相,攻打张士诚时因太子指使人弹劾而功亏一篑

    历史解密编辑:仙王的日常标签:张士诚,脱脱,伯颜,右丞相,元顺帝,元朝

    脱脱,又叫脱脱帖木儿,脱脱的父亲马札儿台,是伯颜的同胞弟弟。马札儿台于伯颜入主中枢以后官居御史大夫,改知枢密院领岭北分院院事。脱脱作了惠宗妥欢帖睦尔(元顺帝)的宿卫,于元统二年(1334年)兼“同知枢密院事”,后至元元年(1335年)改兼御史大夫。脱脱是吴直方的学生,颇有儒家思想,常常“袒护”汉人南

  • 元代中期,“脱脱模式”下的中央财政决策制度与运行模式

    历史解密编辑:雾里五里标签:脱脱,元朝,伯颜,皇帝,皇位,诸王,右丞相,忽必烈,中央财政

    #历史开讲#元后期的中央政局,虽然并未再如同元中期那般因元朝诸王、贵族成员觊觎皇权而引发激烈的皇权争斗,造成皇位频繁更迭、朝政混乱的局面。然而元朝前中期政治、社会与经济等诸多层面存在的各种矛盾,成为了元后期顺帝君臣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尤其是因新的“权臣”政治的出现,所形成的皇权与相权之间的紧张关系,

  • 如果脱脱没有遇害,他能够力挽狂澜拯救大元朝吗?

    历史解密编辑:小粒圈主标签:脱脱,伯颜,皇帝,遇害,右丞相,帖木儿,张士诚,大元朝,科学家,历史学家

    提起元朝末年的宰相脱脱,很多人都会扼腕叹息,觉得假如脱脱不死,元朝必然不会灭亡那么快,就连脱脱同时代的人也这样认为,“设使脱脱不死,安得天下有今日之乱哉?”那么,人称贤相的脱脱,真的能够力挽狂澜拯救大元朝于危难之中么?以猴格浅见,未必吧!脱脱(1315-1355),字大用,蔑儿乞氏人,伯父就是元朝第

  • 笑谈大明(三十三)元朝丞相脱脱与扩廓帖木儿,是民族融合的典范

    历史解密编辑:落榜秀才标签:脱脱,伯颜,元顺帝,忽必烈,科学家,元朝丞相,民族融合,历史学家,扩廓帖木儿

    中国有句古话叫做"夷狄入中国,则中国之",什么意思呢?中国历代的儒家学者对其解释各有不同,现代中外的汉学家们也有各自的说法。站在不同的立场上,这些学者各有各的道理,根本没有标准答案。在我看来,这种给理论上空对空的争议没有太大的意义,凡是要以事实说话。关于这句古语的解释,我认为最好的例子便是元末丞相脱

  • 绰罗斯·脱欢:蒙古瓦剌部首领,袭杀阿鲁台,迎立脱脱不花!

    历史解密编辑:志刚说资讯标签:脱脱,阿鲁台,蒙古,马哈木,脱欢,瓦剌,绰罗斯·脱欢,脱脱不花(沈王)

    自从天元十年,也就是公元1388年,明朝大将蓝玉在捕鱼儿海一带大败北元军队之后,其内部在不久之后就出现了巨大的分裂,以阿里不哥家族为代表的卫拉特部(也就是瓦剌部)正式与以忽必烈家族为代表蒙古本部(也就是鞑靼部)分裂,双方在漠北展开了频繁的争斗。后来,西蒙古瓦剌部内部经过一番权力斗争,逐渐形成由绰罗斯

  • 元朝末年政治家、军事家脱脱有什么政绩?他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让我留恋的世界标签:脱脱,伯颜,元朝,帖木儿,右丞相,张士诚,政治家,军事家,科学家,历史学家

    作者:文竹潇【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脱脱(1314年-1356年1月10日),亦作托克托 、脱脱帖木儿,蔑里乞氏,字大用,蒙古蔑儿乞人,元朝末年政治家、军事家。元统二年(1334年),脱脱任同知宣政院事,迁中政使、同知枢密院事、御史大夫、中书右丞相。至元六年(1340年),为中书右丞相,大改

  • 又到中秋|孝义传承!纯手工制作的月饼脱脱

    历史解密编辑:黄河新闻网吕梁频道标签:月饼,孝义,手工,雕花,选料

    月饼模具,在孝义俗称月饼脱脱,是手工制作月饼必不可少的成型器具。近几年,随着手工月饼的回归,曾经淡出人们视野的月饼模具也重新走俏,今天我们就走进兑镇镇前岭村,了解月饼模具制作这门传统手艺。原提明,一名月饼模具制作的手艺人,18岁随父学艺,已与木头、刻刀相伴了近50年。在原提明的家中,样式繁多、雕花各

  • 绰罗斯·脱欢:蒙古瓦剌部首领,袭杀阿鲁台,迎立脱脱不花

    历史解密编辑:避光草莓标签:脱脱,阿鲁台,蒙古,马哈木,脱欢,瓦剌,绰罗斯·脱欢,脱脱不花(沈王)

    自从天元十年,也就是公元1388年,明朝大将蓝玉在捕鱼儿海一带大败北元军队之后,其内部在不久之后就出现了巨大的分裂,以阿里不哥家族为代表的卫拉特部(也就是瓦剌部)正式与以忽必烈家族为代表蒙古本部(也就是鞑靼部)分裂,双方在漠北展开了频繁的争斗。后来,西蒙古瓦剌部内部经过一番权力斗争,逐渐形成由绰罗斯

  • 脱脱不花:北元蒙古可汗,与脱欢擒杀阿鲁台,与也先俘虏朱祁镇

    历史解密编辑:每日看点啥标签:朱祁镇,脱脱,阿鲁台,蒙古,可汗

    孛儿只斤·脱脱不花是北元蒙古贵族哈尔古楚克都古楞特穆尔鸿台吉的孙子,他的父亲阿塞台吉出生之后,便被瓦剌大领主乌格齐哈什哈收养,乌格齐哈什哈将其当做是自己的儿子来抚养。公元1424年,瓦剌发生内部,贵族首领脱欢凭借着自己在部落里的威望,相继杀害了另外两位贵族首领太平和把秃孛罗杀害,吞并了他们的队伍,让

  • 1354 年,元朝右丞相脱脱率领大军围困高邮

    历史解密编辑:书童读史标签:脱脱,大军,元军,张士诚,朱元璋,陈友谅,高邮市,历史学家,中国文物,元朝右丞相

    1354年,元朝右丞相脱脱率领大军征讨张士诚,脱脱采取的围困高邮的策略,并且把外城摧毁,城内的张士诚毫无办法。正在绝望的时候,元顺帝听信谗言,解掉了脱脱兵权,由其他的人取而代之。张士诚知道自己的机会来了,趁着元军换帅,军心涣散之际,集结兵力,奋起反击,竟然击溃了元军,元军溃去,张士诚得以保住高邮。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