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唐山提起稻地镇这个名字,大家都比较熟悉。因为毗邻唐津高速公路和205国道,与唐柏路在此处交汇,地理位置有着优越性。物流运输业在稻地展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市场活力。
从唐山市区南端,一路向南行驶在唐柏路上,15分钟左右,便可到达稻地镇。随着2019年城南经济开发区获批得以建设,涉及稻地镇村庄8个。新的业态,新的工业模式在此发展;同时,也改变着村民的生活方式!
纵观稻地镇的历史,不难发现稻地无时无刻地发生着变化!曾经的稻地以在北方京东首创栽植水稻的先例而得名,被称作“稻地”。八百年来,这个带有农业性质的名字一直被沿用下来!
元朝宰相康里脱脱首创京东植稻
说起元朝的这位末世宰相,其实还是要为这个元朝少有的贤明宰相正一正名的。其实,前几个月看了一本老一点的书,是写《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的生平事迹。里边介绍了罗贯中与元朝宰相康里脱脱的相识过程,以及罗贯中作为脱脱学生来记录了脱脱的事迹。从而,脱脱这个历史人物进入了我的脑海里。
细读脱脱生平发现,他先任中枢左丞相,后升任中枢右丞相。元朝时,以右丞相为主相,左丞相为副相。脱脱为宰相时,民生军事大策皆由他出。时值元末,南方反元起义接连而起,南方的稻米供给大都已然告急。
在罗贯中眼中,这个于深夜在临近书院的客馆内,循着郎朗读书声而来的老师,是惜才的;这个在元末群雄并起的时代,夙兴夜寐考虑民生的宰相,是爱民的;这个在乱军之中领兵出战,无惧风雨的将帅,是忠君的!
为保障大都皇城的稻米供给,在民生方面,这位元末宰相也是下足了力气!此时,海水南移,稻地地区处于低洼的滨海地区,水源充足!脱脱令江南官员召集善于栽植水稻的人,来到京东这地指导当地军民修建沟渠、整治田地,为栽植水稻做好基础设施。
这个大都的东南地区,首次栽植水稻的地方,因此被称为“稻地”!
稻地曾为京东四大名镇之一
元朝灭亡后,残部逃亡北方。稻地地区归为朱元璋建立的明朝所统领,新朝新气象!明成祖朱棣的移民屯垦计划,将黄河流域人口稠密村庄,四子留其二,另外两子随父母北迁。至此,稻地的人口、经济又开始繁荣起来!经过一段时期的繁衍生息,与安机寨称土立集后,稻地商铺多起来,买卖兴隆,逐渐成为了大镇。
清中晚期,稻地发展成为京东四大名镇之一!据有关史料记载,当时稻地周边筑有城墙,设有城门,城内街道胡同建筑井然有序!镇内还曾建有文昌宫、火神庙等庙宇13座。庙会时,做买卖、杂耍、卖吃食的人很多,庙会人头攒动,热闹无比。
古人以对月饮酒,作为一种美事!更有李白的《将进酒》为证:“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稻地也曾以它的高粱酒名震北京城,清香甘冽!
当时高粱酒的制酒作坊被称为“烧锅”。据记载乾隆年间,稻地有烧锅24家,每家20人左右的规模,年产美酒无数!每到高粱酒开坛时,酒香四溢,好酒的人都要来稻地一饮而快!
烧锅中养的看家土狗,每日闻着飘荡在空气中的酒香,走起路来都有些打晃,仿佛也沉醉于高粱酒的酒香中不能自拔!
图片源自网络,图侵必删!原创不易,侵权必究,已经签约维权骑士!
我是@冰蓝月吟,一起聊唐山!#我的家乡在唐山#系列小故事!
本文由冰蓝月吟原创,请留下评论并分享给更多的人,喜欢就关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