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史上霸气外露的一句话——镇国大将军张弘范灭宋于此

史上霸气外露的一句话——镇国大将军张弘范灭宋于此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日落看比俺还 访问量:263 更新时间:2024/1/30 2:36:58

大家都知道,历史上伟大人物往往都有至理名言,比如汉武帝刘彻“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金海陵王完颜亮“提兵百万西湖上,立马吴山第一峰”等等,恕小编识寡,在我看来,史上最霸气的一句话属于张弘范,他是谁?先看看他说的话吧,他不仅说了而且把这句话刻在了石头上。这就话就是“元镇国大将军张弘范灭宋于此”。这是多么的嚣张狂妄,但确实他做到了。据说张弘范还写过一首诗:“磨剑剑石石鼎裂,饮马长江江水竭。我军百万战袍红,尽是江南儿女血”。

据明宋濂《元史》记载,张弘范,字仲畴,他的父亲张柔在金国南迁汴京之时,以地方豪强的身份,聚集乡邻亲族数千余家结寨自保,算是金国人,后来投降蒙古,被委以重任。张弘范成年之后曾参加襄阳之战,后跟随元军统帅伯颜攻打南宋,是忽必烈灭宋之战的主要指挥者。话说元军攻占建康后,南宋都城临安危在旦夕。元世祖忽必烈派人告诉元军统帅伯颜说:“夏天就要到了,元军不适应南方盛暑的气候,可以驻兵休整,不可轻敌贪进,以免造成失误。”而张弘范则从军事形势考虑,认为应当乘破竹之势,掌握战机,不可再稍缓。向忽必烈报告后,忽必烈于是收回成命,委派张弘范率军继续追击。至元十四年(1277年)元军攻破临安后凯旋而归,张弘范也加官进爵,被授予镇国上将军的军阶,任命为江东道宣慰使。这时张弘范四十一岁,已经是武职官员中从二品大员了。

张弘范面对自己的杰作,令人找来一块巨石,在上面刻下了“元镇国大将军张弘范灭宋于此”,立在了崖山之上。班师回朝之后,张弘范不久就病死了,仅有43岁。死后元朝追赠他银青荣禄大夫,平章政事,谥武烈。三十二年之后,即元武宗至大四年(1311年),元朝又给他加赠“推忠效节翊运功臣、太师、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齐国公”,改谥忠武。八年之后,(元仁宗延佑六年,1319年)元朝政府再一次加赐他“保大功臣”,加封淮阳王,改谥献武。

但世人对张弘范这个历史人物却历来有不同的评价。有人从封建的名教出发,责备他们父子不忠于金朝,是大节有亏。也有人站在汉民族立场批评他助元灭宋,是没有民族气节。其实从历史的发展上看,蒙古灭金后,经过长达四十年的蒙宋战争,终于由忽必烈重新奠定了全中国的统一,结束了分裂和割据的局面,这是历史前进的需要。

更多文章

  • 灭宋“将军”张弘范一家的命运,忽必烈的野心和元帝国的最终瓦解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发现吴标签:上都,金国,诗人,元朝,张弘范,忽必烈,元帝国,小说家,蒙古帝国

    1279年,张弘范所率领的元军于崖山彻底击溃宋军的最后部队,宋亡,张弘范意气风发,勒石记功:镇国大将军张弘范灭宋于此。时间来到明代,由于张弘范本身是汉人,人们为了讽刺张弘范,在其勒石处前加一“宋”字,这段碑文变成“宋大将军张弘范灭宋于此”,一个“宋”所达到的讽刺效果非同一般。重用汉人,忽必烈的野心张

  • 张弘范:祖孙三代都是名将,5个孙子被元军处死

    历史解密编辑:雾里五里标签:张弘范,元军,忽必烈,宋军,张世杰,大将

    1328年,元军冲入张家,把张弘范的5个孙子全部处死,孙女为奴,并抄没家产。一代名将张弘范,为元朝出生入死,血战疆场,立下赫赫战功,子孙却落得如此下场,着实可悲。张弘范,元朝名将,文武双全,与父亲张柔、儿子张珪,都是文韬武略,是元朝的柱石。元朝能夺取中原,主要依靠中原汉军“世侯”,尤其是张柔家族。蒙

  • 张弘范:因指挥元军灭亡了南宋而被指为汉奸,这其中是否有隐情?

    历史解密编辑:嫋嫋故事会标签:张弘范,金人,汉奸,张世杰,岳飞,文天祥,伯颜,军事制度,元朝,艺术家

    张弘范:问我事如何?无日不风波崖山之战,十数万大宋军民蹈海自尽,浮尸数十里,惨不忍睹,立朝三百余年的宋王朝就此划上了句号,而造成这一堪比“南京大屠杀”的刽子手,是元朝镇国大将军,名为张弘范。战后的张弘范在崖山石壁上勒石而还,字为“张弘范灭宋于此”,后来有人在前面加了个“宋”字,遂成“宋张弘范灭宋于此

  • 1278年张弘范奉命南下灭宋,在漳州平灭一百五十座宋军山寨

    历史解密编辑:仰天微笑只为泪回眼眶PLUS标签:宋军,元军,汉军,大军,诗人,元朝,张弘范,文天祥

    1278年,新上任的元军征南总指挥张弘范抵达扬州后,挑选了一些将领随军听用,并抽调一千蒙古兵、四千汉军步兵、一万五千汉军水师,分成几路南下攻打残宋。十月十九日,元廷又命淮东行省打造战船,供张弘范军队使用。张弘范任命自己的弟弟张弘正为先锋官。张弘正出发前,张弘范对他说:“因为你骁勇善战才用你作先锋,而

  • 俘虏文天祥,终结南宋,元朝名将张弘范,真是人们眼中的汉奸吗?

    历史解密编辑:青橙拂户标签:元朝,金国,诗人,宋朝,文天祥,张弘范,忽必烈,张世杰

    1279年,元朝大臣纷纷上书,建议诛杀被俘后始终不愿投降的文天祥,忽必烈陷入犹豫。有一个人听说此事后,不顾重病缠身强撑着坐起来,给忽必烈写了一封情真意切的奏折,恳求不要杀文天祥,对这样的忠君爱国之士,应当予以释放。这个人便是元朝初年威震天下的名将张弘范,他的奏折打动了忽必烈,文天祥逃过一死。但仅仅几

  • 赵孟頫的字,真的很俗么?

    历史解密编辑:书法学府标签:赵孟頫,书法,赵体,黄庭坚,草书,中国书法

    赵孟頫于1322年过世,已经700年了,至今尚无一人能达到他的高度。甚至有人说赵孟頫这座高峰,元明清民四朝,只有廖廖数人走到他的了半山腰。赵孟頫在书法界中的地位不可谓不高,他创造赵体至今是教科书式字帖。然而从古到今,依然有不少人说赵孟頫的字“媚俗”。到了近年,更是风起云涌。现在我们收集批判赵体主流声

  • 纪念赵孟頫逝世700周年《松雪归来——赵孟頫书法碑拓全国巡回展》(三)

    历史解密编辑:中国文学艺术博物馆标签:赵孟頫,松雪归来——赵孟頫书法碑拓全国巡回展,书法,书画,颜平原,柳公权

    为 纪念赵孟頫逝世700周年,出任同知济南路总管府事730周年,东亚文化之都一一中国济南 活动年。 8月5日,“松雪归来——赵孟頫书法碑拓全国巡回展”济南首展开幕式将在胶济铁路博物馆( 济南市车站街30号 )举办。 展览主办单位: 中共济南市委宣传部、中国致公党济南巿委员会、济南市文联、山东中铁文

  • 赵孟頫小楷 《道德经》高清版

    历史解密编辑:书法小教程标签:小楷,楷书,书法,行书,赵体,赵孟頫,道德经,偏旁部首

    赵孟頫,元代大书法家。他在元朝延佑三年三月,时值63岁的赵孟頫为进之高士书写了这卷小楷道德经。《道德经》是赵孟頫的小楷代表作之一,书于延祐三年(公元1316年),至今700多年。他时年六十三岁,字体工整秀丽,笔法稳健,独具风格。卷首有明姚绶行书“松雪书道德经”六字,前隔水绫上有近人张爰二题。曾经为明

  • 这幅字不管是不是赵孟頫写的,它都是经典!

    历史解密编辑:大众书法标签:赵孟頫,丞相,太守,公孙弘,公卿,汲黯

    汲黯(jí àn)(?-前112年),西汉名臣。字长孺,濮阳(今河南濮阳)人。汉景帝时因为父亲的原因任太子洗马。汉武帝时期,初为谒者,后来出京做官为东海太守,有政绩。被召为主爵都尉,列于九卿。汲黯为人耿直,好直谏廷诤,汉武帝刘彻称其为“社稷之臣”。主张与匈奴和亲。后犯小罪免官,居田园数年,召拜淮阳太

  • 赵孟頫38岁的惊世之作,越放大,越震撼!

    历史解密编辑:书法之海标签:惊世,赵孟頫,行草书,奉别帖

    赵孟頫38岁行草书《奉别帖》《奉别帖》单字高清大图—版权声明—文章来自网络,版权归原创者所有为传播而发,若侵权请联系后台删除文中观点不代表本号立场